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网融合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技术、渠道、平台和产业相融合的现象,在一个国家的信息化建设、传播生态和经济增长中都占据一席之地,对广电行业、电信行业和互联网行业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此,在这个进程中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等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不少学者立足于自身的专业背景和研究目的,对三网融合的相关方面进行了探讨,由此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三网融合的研究

2010年,国家将三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三网融合开始“从实践到理论” [1] 的转变。“三网融合首批试点城市均进入地区高频词汇,布局兼顾东、中、西部。” [2] 由此,学者们对三网融合展开了全方面的研究,并且持续关注三网融合的发展。

1.三网融合理念的研究

黄升民指出:“由于中国现实的国情,中国式的三网融合,不是单纯的市场、技术和利益的融合,也不是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的融合,而是在意识形态参与主导下的有中国特色的融合,是要构建一个以媒介为高地,以内容、网络和服务为骨干基础的崭新的媒·信产业,即以媒介思维为主导的三网融合。因此不管是广电还是通信行业,在三网融合过程中,二者都应该符合并且围绕着媒介思维去融合才能做大做强。” [3]

2.三网融合战略的研究

黄升民等指出:“三网融合最显著的矛盾是电信广电两大系统的利益冲突,最大的难题是两大物理网络和产业体系的融合问题。然而,最深层的矛盾其实是新旧两种竞争模式、新旧两种商业思维的冲突,最根本的问题是两大传统产业向平台发展模式转变的问题。如果说‘全媒体战略’决胜在当下的话,那么‘平台战略’决胜在未来。” [4]

3.三网融合价值链的研究

李良荣等指出:“三网融合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传媒格局。在这样的格局下,将形成一个全新的产值链;在这样的产值链下,对传媒的生产、经营将提出全新的要求。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一个纵横交织的新产值链将逐步构建。纵向的产值链是指上游的内容生产、中游的产品套餐组装、承包销售;下游的受众接收、广告行销。横向的产值链是指上游、中游、下游各自形成一个内容生产、承包销售、广告行销的产值链。” [5]

4.三网融合监管的研究

石长顺等指出:“‘三网融合’新政的推出,促使利益各方在博弈的竞合中前行,而传媒业态的全新体验又对现行监管规制提出了挑战。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促使我们在分步实施‘三网融合’目标的进程中,必须清晰地界定监管范畴,建构信息安全监管体系,统一监管主体。” [6] 邬贺铨指出:“三网融合的体制问题涉及政策法规问题、业务管理权限问题、经营监管问题、内容监管与网络监管分离的问题和监管的协调与融合问题五个方面。” [7]

5.三网融合发展的研究

彭兰指出:“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是电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产物,也是三网融合升级的起点。移动互联网中的内容入口、社交入口、服务入口之争,将进一步改变三网融合的市场格局,而可穿戴终端也将推动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融合。物联网对三网融合的直接影响是促进智能家居目标下新一代广电网的进一步升级,同时促进移动互联网的环境适配能力的增强。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将演变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的融合。” [8] “近几年兴起的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已经开始与三网融合的技术形成交叉渗透,这几种新兴技术力量的合力,也使三网融合的目标与路径在发生一定的‘转向’或‘重新定向’。未来也会出现新的层面的三网融合。” [9]

此外,还存在大量来自业界的研究,包括有线电视网整合、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开发、广播电视内容制作等业务层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更加集中于三网融合的试点在全国全面展开的探索,涉及国家、省级、州(市)级乃至县(市)级等多个层次。

(二)关于广播电视发展战略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播电视战略研究伴随着新闻改革的历程,直面媒介生态新变化和媒体实践中凸显的新问题,就如何把握重大发展机遇进行宏观和微观的研究。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相关的研究紧密结合广电行业的发展,面对加入WTO、媒介集团化等宏观和微观变化,学者们提出了深刻的见解。

1.关于广播电视行业结构的战略研究

李良荣等认为,应探索并建立新型媒介管理和运行机制,为21世纪新闻媒介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结构基础和制度模式。“要较为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停留在局部的、微观的媒体数量上的调整,而必须下决心从宏观上对中国新闻媒介的基本格局作战略性的整体转换。” [10] 胡正荣等指出:“纵观电视媒介的发展,其产业类型结构的演变和调整受到诸如社会进步、技术、政策、体制、观众等多种动力因素的影响。我国电视产业结构的调整选择包括:重新调整我国现有电视产业类型结构;培育和完善我国电视产业价值链结构;丰富我国电视产业赢利模式;带动外围相关产业发展等。” [11] 段鹏认为:“广播电视行业在如今的全媒体大环境下面临急迫的转型需要,具体而言就是:转变理念,建立受众本位的广播电视节目创新体系;创新模式,全力推进全媒体节目生产;完善节目价值评估体系,创新多维补偿方式;注重引进与管理人才。” [12]

2.关于广播电视“互联网+”的战略研究

喻国明等认为:“互联网的核心逻辑就是‘互联互通’,互联网为我们带来的最大改变是把过去相对割裂的、局部的、分散的社会资源通过互联网形成了新的格局。” [13] 陆地等认为:“从近10年来电视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互联网+电视’至少包含四种形态:网络视频、IPTV、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和电视移动客户端。” [14] 胡正荣认为:“谈媒介融合,首先我们的思维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趋势,广电人应用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审视完全崭新的生态系统。……互联网思维对于广电来说,现在急需解决的思维症结点有三个:用户、开放、分享。……广电的二次腾飞、二次深化改革必须在机制上做全媒体,即媒介融合的改造。” [15]

3.关于广播电视三网融合的战略研究

黄勇认为:“广播电视是‘三网融合’的主体,在‘三网融合’中承载着重大的使命和社会责任。……广播电视就其特性、功能和业务来讲,是唯一横跨传媒、文化、信息产业三大领域的部门和系统。它在实施和推进‘三网融合’中,拥有资源、基础、能力等方面的战略优势。……广电系统实施和推进‘三网融合’,要解决好以下五个创新问题:一是理念和共识创新,二是广电网络建设和科技创新,三是市场体系创新,四是内容产品和服务创新,五是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创新。” [16]

同样,还存在大量的业界研究,这包含区域广电媒体,即省级广电媒体、州(市)级广电媒体乃至县(市)级广电媒体的发展战略,以及广播电视和网络公司、有线电视的发展战略等。不同的业界人士需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讨。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三网融合的研究

国外的三网融合实践开展较早,不少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已经在三网融合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因而相关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从国外的研究来看,主要集中于服务和技术两个主题,因为三网融合作为一种捆绑服务形式,也是提供语音、数据和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的平台。如何实施好三网融合战略是多学科学者研究的重点。

1.三网融合驱动要素的研究

电信市场竞争加剧,鼓励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和电信运营商参与电视、电话及宽带互联网服务的三合一策略。三网融合功能可以使企业比单一服务提供商更具有竞争优势。三网融合的主要驱动力是减轻竞争(Crampes & Hollander,2006)。市场竞争、平台竞争、市场潜力和企业规模因素影响了有线电视行业三网融合的操作,也影响了电信行业三网融合的运行(Seonmi Lee,2009)。

2.三网融合服务效果的研究

虽然提供捆绑服务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协同服务并增加收入,但是这种策略的实现效果高度取决于消费者对“捆绑包”的接受程度。消费者接受“服务束”的综合模式,分为服务特征、实用性/易用性、态度和行为意图四种要素(Oliver Schilke & Bernd W.Wirtz,2011)。捆绑服务可能构成独立的相关市场。未来的竞争和监管程序应考虑到不仅存在由单一服务组成的产品市场,而且还应考虑到由三种服务组成的产品市场(Pedro Pereira、Tiago Ribeiro & João Vareda,2013)。

3.三网融合服务模式的研究

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加剧,对新的收入来源的需求将增加。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是一种可以提供交互式三重播放(语音、视频和数据)的有前途的服务,其有三个重要特征:具备有效的流媒体方案,节省带宽;优化使用部署的网络带宽;主动使用用户存储(Joon Ho Choi,2009)。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更多地倾向于关注差异化战略,而电信运营商则采用成本领先战略提供三网融合服务。结果表明,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在资源和能力等基础上展现出独特的战略行为,更有可能参与三网融合并保持现有的位置,保护其市场份额不受电信运营商的影响。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更倾向于专注营销和创新(SeonmiLee,2009)。

(二)关于广播电视发展战略的研究

传媒产业的战略管理,在总体层面上,它指的是媒介企业如何满足受众、广告商和社会,以及媒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在单体层面上,它指的是媒介企业如何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和优秀业绩(Chan Olmsted,2003)。数字技术、网络、融合和规制成为广电媒体战略研究的重点。

1.广播电视市场结构的战略研究

资本、技术和人员成为电视运营的重要因素,已经直接地或间接地改变了电视的物质结构、运行路径和新闻报道方式(Paul Coni,2005)。电视台正试图将传统媒体和网络技术融合在一起。它不再是单纯的当地信息的提供者(An Pi Yun,2003)。电视台在播放传统电视广告的同时,还提供互联网广告或营销服务(Steinberg Brain,2010)。电视网与附属台签订电视节目利益分享的协定,可以缓解电视网与附属台在互联网和视频点播电视节目中的紧张关系(Lowry Tom,2007)。

2.广播电视融合经营战略的研究

融合正将多媒体从电话、电视、电脑三种垂直的业务转换为内容、包装、传输网、基础操作结构以及终端五个水平的业务(Collis,1997)。最初在电视和网络之间存在互补性融合,当客户的需求改变了,竞争替代性的融合开始不断出现(Thielmann,1999)。融合最终是媒介公司创造价值的战略(Roland,2003)。经济因素驱动三网融合传输方式的选择,运营商必须寻找到一个最大化盈利途径(Sunan Han,2007)。在数量上和广度上拥有更多成员的美国广播电视协会(NAB),在互联网上也会更好地生存(Chan Olmsted,2007)。

3.广播电视监管规制战略的研究

地方公共电视普遍资金短缺,无法应对不断升级的技术(Jeff Delong,2010)。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可以创造新的社区电视(Mahmud,2008)。需构造一个为城市和农村地区提供服务的三网融合网络环境,纾解数字鸿沟(Mastoraki,2007)。注重建设小型的农村电信公司,把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的农村电信市场作为“三网融合的基石”(Derrick,2009)。公共投资在通用光纤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可能有重要的优势(Janssen,2008)。不能用市场力量简单地代替政府规制,应当讨论的是“再规制”而不是“去规制”,应将政府规制、合作规制和自我规制相结合(Leen d’haeens,2007)。

三 研究现状的述评

广电媒体转型与发展研究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研究。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的变动以及新闻传播的改革而有着不同的阶段性目标,有着针对性的指向。作为新的生态和业态,当前广电媒体战略研究和三网融合的研究汇聚在一起,必须认真地研究和解读三网融合给广电媒体带来的变化以及广电媒体应对的战略。

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三网融合既是传媒技术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放松规制的必然结果,是广电媒体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解决了电信行业与广电行业混业经营的问题,目前形成了“利益驱动、公司主导、技术创新、服务拓展”的三网融合格局。在开发新业务和设计新商业模式的同时兼顾普遍服务,成为广电媒体的战略重点。我国当前三网融合的基本方向和指导思想已经明确,并且经过两轮试点已经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但是监管和融合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广电媒体当前的战略重点就是探索和创新三网融合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容、传输、投资和组织等机制。国家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就是鼓励各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需求的广电媒体发展战略。 j2o+D6CL9DGAyCqDouA3cr4AzmtsRUKuxn1OUI8sOwnSI7Yb0I9DTwZQ5kFModr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