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三网融合与广电媒体的拓展

一 广电媒体发展模式的转型

长期以来,电视是大众媒介中的第一媒体。它兼具声音和图像两种传输符号,以时效性和现场性而拥有传播的优势,作为主流媒体,一直是重要的新闻传播工具,也是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接收信息和获得娱乐的主要形式。

但是,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出现以后,受众有了更多途径获得新闻信息,有更多的方式看到影视娱乐作品,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节目的互动。根据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调查显示,电视观众的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对于电视的依赖,农村受众远高于城市。而且,近年来,观众平均每日收视时长连续下降,频繁转台使观众停留在单一频道前的连续时间越来越短。这一切都让电视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媒体显得没落了,电视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甚至连电视播放的节目也备受诟病。

三网融合使电视可以发挥“互动性”与“按需观看”的优势,彻底改变了传统电视单向传播和线性传播的不足,充分发挥观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提供节目的同时,满足观众选择节目、点播节目的需求,并能够让观众参与互动,从而可以使电视媒介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型。

(一)从伴随型媒介向需求型媒介转型

电视被称为伴随媒介,其含义是电视虽然仍被摆放在客厅中央,但它已经不再是家庭核心。人们也会习惯地打开电视,但并不去注意电视的内容,电视只是一块大屏幕显示器。三网融合之后,可以打造数字客厅,电视可以与互联网连接,从而使通常被动接受节目内容的观众成为更具互动性的参与者。通过电视,观众不仅可以浏览网页,还可以发布微博,将自己收看的节目评论上传到互联网,而且能与朋友分享网上视频。与此同时,人们还能在任何时候,以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收看自己想看的任何节目内容。

(二)从共享型媒介向个性化媒介转型

电视往往是一个家庭共享的媒介,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观看,享受天伦之乐。但是不同的收视习惯已经让家庭成员各自拥有了自己的喜好,各个年龄阶段的人有自己的选择,一个家庭很难有共享型的需要了。此前,有线电视网络通过提供多个接口来满足不同家庭成员的要求,但是因为费用的问题受到了限制,最后这种需求的满足由电脑实现。三网融合将电视和互联网融为一体,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家庭成员的需要,成为真正个性化的媒体。

(三)从家庭型媒介向知识型媒介转型

电视一直是作为家庭媒介奠定自己的地位的,因此,与报纸相比在深度上有所欠缺,与电影相比集中性不强,受众逐渐低端化,收看者变成妇女和老人等主要活动在家庭中的人。而中青年却需要能提供高端知识和信息的传输工具。三网融合之后,电视突破了线性传播的限制,提供了海量的存储空间,电视媒介不仅可以提供富于文化内涵的知识,还可以在满足家庭一般人员的同时满足高端人群的需求。

为了实现电视媒介的转型,必须加快三网融合的进程,建立有线网络的统一平台,实现网络的规模效益。还应发挥媒介融合的优势,通过联盟或者外包的形式,加强有线网络内容方面的建设。在网络、技术、内容和管理上为三网融合提供保障,为电视媒介转型奠定基础。

二 广电媒体价值链的延伸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思想,可以形成传媒产业的价值链模型,见图3—1。

图3—1 传媒企业价值链 [1]

在单一媒介的情况下,传媒产业价值链是媒介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发行等环节结合在一起,属于纵向的延伸。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传媒产业的价值链实际上是关联媒体链,属于横向的拓展,更加注重产业价值链。产业价值链既对广电产业起到有机整合作用,也对广电产业进一步发展起到决定作用。三网融合使广播电视产业价值链实现了纵向和横向兼具的混合型深度聚合。广电媒体应该优化产业价值链,延伸电视产业的价值链,使广播电视产业转向全价值链模式。

(一)由纵向延伸向横向重组产业价值链转变

在传统传媒业中,不同的形态媒介产业常常具有纵向一体化的结构。随着媒介融合进一步发展,传媒产业的价值链有了由纵向分离向横向功能深度聚合转变的表现。此前,广电行业的有线网络相对封闭,主要用于传输广播和电视等视音频节目,没有介入互联网,无法出现在各个数字出版企业的价值链中。但是,三网融合的实施,打破了广电行业和电信行业的媒介界限和产业界限,同时也打破了出版行业和广电行业的屏障,架起了出版行业和广电行业的桥梁。三网融合之后,数字出版不仅可以借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平台,还可以使用广电有线网络,从而开辟了另一个传输的平台。三网融合使广电产业和数字出版实现了产业融合。广电行业和出版行业是一种具有差异性的“互补型融合”。电视节目注重受众的观看,而数字出版产品注重受众的阅读,从广义上说,电视与图书出版分别形成了图像阅读和文字阅读两种阅读模式,而融合之后可以形成图文共享的阅读模式,使受众可以同时进行视听和文字感知。图像因其直观形象性承担着“情境陈述和展现”的功能,而文字则承担着“意义挖掘和补充”的功能。数字出版已经和网络实现了融合,拥有了“电脑屏”和“手机屏”,而针对“电视屏”则需要更大的创新。电视是“家用媒体”,是一个家庭共享的媒介。三网融合之后,将电视和互联网融为一体,而数字出版进入广电网络,可以打造家庭图书馆,办理数字报,致力于打造“数字家庭”,将个性化和共享式阅读结合起来。视觉阅读和文字阅读的结合使电视屏成为当地信息的中心和总汇。

(二)从单一产业价值链向全产业价值链转变

三网融合可以建构一个广播电视的全媒体价值链,通过集团化和多元介入从而实施全媒体战略,将纸质媒介、电子媒介(视音频)、网络媒介、手机媒介等媒介形式连接起来,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和两微一端等打通使用,形成了传媒的全产业价值链条,通过“全媒体化”把内容生产、技术开发、媒介平台、销售发行和资本运营等环节结合在一起,对传媒产业起到有机整合的作用,让每个广电媒体和整个传媒产业即产业链中的各个传媒企业都能够增加价值。

随着“中央厨房”的建立,通过多媒体集群平台,信息可以“一次采集、多屏分发、多次分发”,通过电视屏、手机屏和电脑屏由原来的分时发送变成了同时发送,由原来的依赖信息原点的纵向价值链关系变成了围绕中心的圆形的价值链关系。广电媒体不但力图实现单一媒体的效益最大化,而且希望实现报纸、广电、网络、电信、出版等不同形态的传媒一体化的最大化。

三 广电媒体经济模式的转化

三网融合意味着广播电视由追求规模向追求多元转变,实现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转化。广电媒体的内容生产涉及电视屏、手机屏、电脑屏的分发,广电媒体的渠道发布涉及数字电视(DTV)、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和互联网电视(OTT TV)以及两微一端。

媒介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是指媒介因扩大某种产品的生产规模或经营规模而使收益增加的现象。媒介的范围经济,指的是一个媒介生产经营不同媒介信息产品的总成本,低于不同媒介分别生产经营不同媒介信息产品的成本之和。在一个传媒集团之中,一个相同信息经过不同的编辑制作之后,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提供给受众,在这些不同的传播过程中,通过对“消息”这个共同原材料的应用,生产出了不同形态的信息产品。这样的传媒集团经营信息产品的总成本,就能低于单独的报纸集团、广播集团、电视集团等分别生产不同信息产品的成本之和。

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转变是媒介融合的重要经济动因。富勒(Fuller)认为,范围经济的存在,可以让融合的媒介机构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载体,将信息产品的成本分摊至多个信息传递平台和受众群体,同时这些信息载体也能够使融合媒介的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化。这直接影响到媒介生态,就是在社会环境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外部环境之间互相达到的一种平衡、互惠和共生的状态结构。不同的媒介形式都有自己生存的时空,即“媒介生态位”。三网融合可以使多种在生态位上分离的媒介形式组合在一起,从而在同一广电市场中共同生存和发展。对于广电媒体来说,数字电视(DTV)、互动电视、高清电视以及宽带业务是随着时代发展出现的新媒介,实际上是一种生态位创造,就是向空白的生态位发展、向相关的生态位扩张的表现,挖掘出了新的媒介生态位,为广电媒体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范围经济的另一种解读。2016年,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明确打造新型互联网媒体集团,强大媒体业务是产业发展的根基;以“大屏”和移动终端作为互联网电视(OTT TV)的切入点,打造互联网电视(OTT TV)业务第一入口;打造互联网媒体生态系统,实现受众向用户转变、实现流量变现的商业模式的基本定位,从而实现了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的转化。 dw2ZaFZ5fl0ak/PUNdaloeRV68nS849r3TZ/LO1Ucic4yImv6xOGBKrqx/CdL8Q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