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哲学是关于教和学关系的哲学,“主要任务是研究为何教和学,教学什么,如何教和学”,从而来揭示“教和学关系及其发展的合理性” [5] 。为何教和学、教学什么、如何教和学,就构成了教学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中国教学哲学的历史考察主要以中国古代教学思想为对象,研究从先秦时期至明末清初的古代教学哲学的发展历程。其中包括先秦诸子学说、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及明清实学的教学思想,并以此为依托来寻找教学事实和教学行动的思想依据。从实质上说,就是对教学思想的前提反思。
中国教学哲学的历史考察就是研究古代教学为何教和学、教学什么、如何教和学方面的哲学问题,就是思考古代教学如何在教学观的支配下围绕构成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而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哲学问题。教学思维是教学观和教学操作思路的统一体,一定的教学观就会形成相应的教学操作思路。教学操作思路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体。中国教学哲学的历史考察,就需要在厘清中国古代教学理念的基础之上,来探讨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内的教学操作思路。教学境界既可以简单认为是教学方法所要达到的方法境界,更是包括教学观和教学操作思路等综合在内的精神升华,是一种基于具体教学要素而又超越和升华于其上的理想状态。故此,教学观、教学操作思路、教学境界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教学哲学问题的范畴体系。
本书的逻辑体系就是围绕由教学观、教学操作思路所构成的古代教学哲学体系来展开的。
中国教学哲学的历史考察依据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研究方式,围绕教学观和教学操作思路相统一的逻辑体系,从中国古代教学哲学的发展历程及基本问题入手来谋篇布局。具体包括中国教学哲学的回溯、始基、核心、追求和流变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章为“教学过往:中国教学哲学的回溯”。主要研究中国教学哲学思想的历程、主线、高峰和范畴四个方面的内容。中国教学哲学思想的历程,在于梳理从先秦时期至明末清初的教学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国教学哲学思想的主线,在于探寻古代教学哲学发展历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思想;中国教学哲学思想的高峰,则在于分析古代教学哲学发展历程中的思想高峰期;中国教学哲学思想的范畴,试图从古代教学哲学本身来寻找教学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章为“教学理念:中国教学哲学的基础”。主要研究性与习、学与教两对范畴及其相互关系。性与习范畴既是从天与人范畴切入教育哲学问题的关键点,又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范畴的逻辑起点。从性与习范畴到学与教范畴,是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进入教学哲学的必由之路。学与教范畴是中国传统教学哲学范畴的始基,中国传统教学哲学就是从论述学与教范畴开始的。同样,教学操作思路也正是在教学理念支配之下所展开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中体现着教学理念。
第三章为“教学操作思路:中国教学哲学的核心”。主要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学操作思路包括教学目的和教学手段两个组成部分,主要用来思考教学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方面的基本问题。教学目的与教学手段相互关联,有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就会相应地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一定的教学手段就是服务于一定的教学目的的。教学手段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为教学目的服务。教学内容回答了教学什么的问题,教学方法则是用来回答如何教和学的问题。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构成了中国教学哲学的核心。
第四章为“教学境界:中国教学哲学的追求”。教学境界既可以理解成为运用教学方法所能达到的艺术境界,同样,更是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手段等整体在内的精神升华,是对教和学关系及其发展合理性的超越性的理解和阐释。好教学、好学生、好教师就是教学境界的理想表征,体现了中国古代教学所要追求实现的理想境界。
第五章为“从学到教:中国教学哲学的流变”。主要包括道学观的流变、教学观的流变两个方面的内容。道学观的流变,主要论述“道”之动、“学”之变及“道—学”思想的内在重塑。在中国古代教学哲学的发展过程中,正是因为有此道才有此学才有此教,儒家之道从天道到政道再到人道的变迁,造成包括道之载体——经学、经学之传承——教学在内的教学哲学诸要素关系的重置。教学观的流变,主要论述教学关系的重新诠释及学科建构两个方面的内容,论述了教育学科视角下对于教与学之间相互关系的重新认识和学科定位。“教学是有教的学”体现了对于教与学关系诠释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