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教学理念:中国教学哲学的基础

[题解] 性与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1] (《中庸》)

我们以朱熹《中庸章句》为范本,来诠释“性与教”之间的关系:

正如《中庸章句》篇首所言: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期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依据朱熹的注解,《中庸》为子思所著并传授于孟子,中为正道,庸为定理,为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在此整体认识的基础之上,对《中庸》原文首句进行注解。

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盖人之所以为人,道之所以为道,圣人之所以为教,原其所自,无一不本于天而备于我。学者知之,则其于学知所用力而自不能已矣。故子思于此首发明之,读者所宜深体而默识也。

天所赋予人的就称作性,循性而行就称作道,修治此道就称作教。由此,天、人、性、道、教之间的关系得以确立。道是从性来的,而性又是天之所命,教育则是遵循天命之性加以修养,使之合于道的过程。天命之性既是教所遵循的依据,同样又是教所要达到的最终归宿。教之所以发生就在于人或物存在违背“中庸”之道的现象,“不能无过不及之差”,故“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然而“圣人之所以为教,原其所自,无一不本于天而备于我”,正是因为“本于天而备于我”,所以人性的完善就存在两条相反却相成的途径——“自诚明”(向内省察)与“自明诚”(向外求知)。无论是“诚明”——性,还是“明诚”——教,就是要说明学习与教育对于完善人性的作用,就是要通过向外求知以完其本性和向内省察以有助于求知来完善自身。由此,教之所以发生的缘由已明。 3sIoT2p9EHV5pxjJ8oxsUOySKO+un2ZUO/r0+z3TlyQAmsrtt2DNga7iHWUQ3EI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