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编
元朝后期的政治思想(1332—1368年)

1332—1368年的元顺帝时期,通常被称为元朝后期的历史。对于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需要注意四方面的变化。

第一方面是顺帝在位前期朝廷理政观念的变化。顺帝即位前后,分别出现了燕铁木儿和伯颜的专权擅政现象。在权臣政治观念的影响下,朝廷中爆发了能否坚持文治方向的争论。在解决权臣问题后,朝政转入“更始”或“更化”的政治轨道,在政治改良的总体气氛下,不仅发挥了儒家治道学说的拨乱反正作用,还呈现出儒臣系统阐释文治观念的现象,并就正统、钞法、治河等问题展开过激烈的争论。

第二方面是顺帝在位后期救亡观念的兴起。红巾军起义对元朝的统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面对战乱危局和朝廷的无能,如何救亡图存成为忠臣义士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并由此产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政治观点。这些观点尽管没有起到挽救王朝败亡的作用,但是较充分地反映了王朝末世有识之士的政治意识,在政治思想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第三方面是理学政治理念的变化。在元朝后期乱政和乱局的影响下,理学学者的政治论说由一般性的治道阐释,转向了以善政和救世为主的理论解释,并且对于如何维系大一统和改良朝政等问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理学政治思想在南宋末年未及完成的系统剖析乱世的任务,在元朝后期得以完成,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进步。

第四方面是王朝的更替,呈现出不同的政治观念。明朝取代元朝的政治变局,带来了守旧和迎新的不同观念。既有人始终抱持的是忠心于朝廷、甘作元朝遗民的立场,也有人较早就表现出了认同王朝更替的态度,还有人在元亡前持的是守国救亡态度,元亡后则转而逢迎新王朝的统治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由元到明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诗史”,其中所反映的各种政治观点,也是元代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为明朝的建立提供思想和理论支持的政治观念等,将在《明代政治思想史》中作专门的介绍,本书较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只是保留了部分由元入明的人评价王朝更替的较具代表性的观点。 qrpqtHc+P0qegXjQcnamksGwSduGdChCcX4pGNwZiYzkXqlrcF9BrbagaJ71bhj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