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隋唐时期的雅乐

从唐高祖立国到唐玄宗末年安史之乱,唐朝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国富民强的鼎盛时期,疆域辽阔,对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宫廷的音乐机构规模庞大,众多人员中不乏大批有音乐或舞蹈才华的人士,也吸引了不少民间艺人,另有专门的服务机构为皇室贵族培养乐舞人才。

唐于公元618年建国。新朝伊始,宫廷乐舞一切皆遵照前代的做法,即沿袭隋朝的乐舞制度。隋朝的御用乐工如隋炀帝喜爱的龟兹乐工白明达等一并留用,并在日后得以重用。唐朝皇帝痴迷乐舞,因此大力提倡该娱乐方式。他们一般在大明宫的“麟德殿”鉴赏乐舞,观看散乐百戏。麟德殿位于大明宫太液池西,前、中、后依次有三座殿阁,俗称“三殿”,以中殿为主,是中国古代最复杂的建筑群。后殿东廊为郁仪楼,西廊为结邻楼,楼前分别设有东亭、西亭。除了观看乐舞百戏,皇帝在此宴请群臣、召见外宾、作法事等。

唐朝时期太常寺和宫廷分管音乐,大乐署、鼓吹署归属太常寺,教坊、梨园归属宫廷,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许多有才华的艺人汇聚于此,创作了精彩纷呈且数量众多的音乐、舞蹈及杂技,同时不断培养后继人才。太常最早设于秦朝,当时叫奉常,后改为太常、太常寺,隋唐承袭太常寺,清末该机构被废除。

如前所述,唐朝的音乐制度皆沿用前代做法,太常寺卿一名,属于正三品,太常寺少卿二名,属于正四品上,负责祭祀、社稷、宴会、百戏杂技的演出和排练。卿、少卿下设郊社、太庙、诸陵、大乐、鼓吹、太医、太卜、癝牺共八署,分别管理。又设协律郎二人,属于正八品上,主要负责协调“律吕”,“变四时之气,八风五音之节”即指音准、月令。

太乐署属于音乐机构的中枢部门,主要负责国家祭祀天地、先祖及宴请宾客时的雅乐和宴乐等。太乐署的规模根据《唐六典》记载:有令一名——属于从七品下;丞一名——属于从八品下;府三名,史六名,乐正八名,典事八名,掌固八名——属于从九品下;另有文武二舞郎一百四十名,散乐三百八十二名,仗内散乐一千名,“音声人”(乐舞人)一万二十七名。气势宏大的宫廷宴乐《十部乐》,即为太乐署的演出作品。太乐署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来考察乐工及乐师,每年考评优劣,择优异者选用,评出上中下三等后上报礼部,满十年大考一次,决定其职位的升迁、除名。学员(音声人)15年中需经过5次上考、7次中考,要求学会50首以上高深的乐曲并能演出才能毕业,达不到要求的会从大乐署被调到鼓吹署学习大小横吹。燕乐里坐部伎最难掌握,立部伎次之,雅乐则最容易。太常寺负责考核学业的人员依据考核的结果对学员进行调整,《唐书·音乐志》中“太常阅坐部伎不可教者,隶立部,又不可教者,乃习雅乐”的记载可佐证。

鼓吹署主要负责仪仗队的乐舞,唐称“卤簿之仪”,该署有令一名——属于从七品下;丞三名——属于从八品下;另有府三名,文六名,乐正四名,掌固四名,都属于从九品下。皇帝及皇太子的仪仗队有前后两部,亲王及以下从简。傩舞便是鼓吹署负责,大傩礼中奏响鼓角为童年童女助阵。唐朝把鼓吹署和清商署合并后增加一名令,因此盛唐时期的太常寺有数万音声人。

教坊主要负责培训艺人、乐工。唐初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初设时称为内教坊,归太常寺管辖。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创设教坊5处,由宫廷接管,并派官员专门训练和表演俳优、杂技、歌舞、百戏等源自民间的俗乐。内教坊主管雅乐,因此在宫廷内,其余四处据《教坊记》记载,长安(即西京)、洛阳(即东京)各设左右教坊。

梨园则专门演习法曲。法曲来源于西域音乐,后与汉族的清商乐、佛曲、道曲结合,其专业水平比教坊中一般的歌舞大曲要高,创作、表演均堪称精湛。当时,唐玄宗的创作(多为法曲)大多交给梨园表演。可以说法曲在唐朝发展到极盛,唐朝宫廷音乐的艺术精华亦在法曲。梨园共有三个,最主要的一个设于宫廷内。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该梨园有男乐工300人,女乐工数百名。男乐工选自坐部伎,置于长安西北禁苑;女乐工选自宫女,置于宜春院。因为唐玄宗通晓音律,热衷法曲,亲自训练这些乐工,所以这些乐工号称“皇帝梨园弟子”。如有出错者,唐玄宗必会察觉并纠正。另有未满15岁的孩童30余名组成小部。其余两个分别是西京太常寺所管的“太常寺梨园别教院”,和东京洛阳太常寺管辖下的“梨园新院”。梨园别教院演习法曲的同时演出新作品,约有1000人左右,艺术水平应该稍逊于宫廷内的梨园。梨园新院则专演俗乐,1500人左右,表演范围较广,水平可能更低一些。教坊的乐工、乐师常常从梨园新院优秀人员中选拔。

隋唐音乐在内容上追求渺茫的远古,反对进步,反对客观;在歌词方面,尽量使用陈旧的诗体,如:三言、四言等;在音乐方面,雅乐派并没有非常好的曲调,僵硬保守,俗乐、西域音乐、其他民族的音乐皆不能入眼。但是,从本质上说,他们首先关心的仍然是自己的享乐和奢靡。因而,隋、唐的统治者,在建国后最先设立的也是七部、九部乐和九部、十部乐,然后才慢慢的开始提倡雅乐,并进行机构的设置。从表面上看,当时的统治者加强了音律、宫调的研究,制作了大量的乐曲,但是实际上,对雅乐的制作和研究并不是特别的认真,这从隋唐的文献中可以得到佐证。

如果我们不考虑这个深层次的问题,仅仅看表面的话,往往容易误入歧途。例如,隋唐时期的音乐之中,有很大的篇幅谈论雅乐,给人的印象是,隋唐的统治者仍然举着雅乐的旗帜不放。若真是如此,为何不首先进行雅乐的安排,不派技艺最高超的乐工去演奏呢?

从那些实质性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假象。在此,我们摘录一些可以让我们明白事实真相的记载。

隋雅乐,《隋书·音乐志》:“开皇二年,齐黄门侍郎颜之推上言:‘礼崩乐坏,其来自久,太常雅乐,并用胡声,请凭量过旧事,考寻古典,高祖不从’。曰:‘梁乐亡国之音,奈何遣我用邪?是时尚因周乐,命工人齐树提检校乐府,该换声律,益不能通。俄而柱国、沛公郑译奏上,请更修正。于是诏太长卿牛弘、国子博士何妥等议正乐。然论缪既久,音律多乖,积年译不定。’高祖大怒曰:‘我受天命七年,乐府犹歌前代功德邪?’命治书侍御史李谔引弘等下,将罪之。谔奏:‘斯事体大,不可速成’”,高祖意稍解,又诏求知音之士,集尚书,参定音乐。正译云:“考寻乐府钟石律吕。皆有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之名。七声之内,三声乖应,每恆求访,终莫能通。”

《唐书·音乐志》:“隋文帝践祚,太常议正雅乐,九年之后,惟奏黄钟一宫,郊庙止用一调。其馀声律,皆不复通。”

《唐书·音乐志》:“武后称制(公元684年),毁唐太庙,此礼(破阵、上元、庆善三舞,皆易其衣冠,合之钟磐,以享郊庙。以《破阵》为武舞,谓之《七德》;《庆善》为文舞,谓之为《九功皇》)遂有名而亡实。”

《旧古代史·乐志》:“唐太宗复古道,乃用祖孝孙、张文收改正雅乐,而旋宫八十四调复见于时,在悬之器,方无哑者,安、史之乱,京都为墟,器之与工,十不存一,所用歌奏,渐多纰缪。逮乎黄巢之余,工器都尽,购募不获,文记亦亡,集官详酌,终不知其制度。”

《唐书·音乐志》:“广明初(公元880年),巢贼干纪,舆驾播迁,两都覆圮,宗庙悉为煨烬,乐工沦散,金奏几亡,及熹宗还宫,购募钟县之器,一无存者。昭宗即位,将亲谒郊庙,有司请造乐县,询于旧工,皆莫知其制度。修奉乐县使宰相张浚悉集太常乐胥详酌,竟不得其法。”

仅根据以上的记载,就足以让我们认识到,对于隋、唐古代的史书中都异口同声地表示,已经“终莫能通,皆不复通;终不知其制度,或竟不得其法”。

实际上,到了今天,我们又以何为依据能够将其弄通呢,即使弄明白了雅乐,对其后的中国发展历史又有何作用也尚存疑问。至于当时的统治者对于雅乐的态度,我们只需参照《唐书·礼乐志》的太常检阅堂上演奏,不合格者改为庭院演奏,庭院演奏也不能掌握者去学雅乐的说法便可知晓。 oi1UokpvBAsNfUqgz/pD+dZx/wDh+djrPcvjiiNFVSeS9yorNcAal26YB8wqH8T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