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徐树丕在《识小录》中描述隆庆、万历年间的昆腔发展情况言道“四方歌曲必宗吴门”——纵观昆剧发展的历史,从元末明初昆山腔诞生到明代中期,经过将近两百年的缓慢积累之后,经过魏良辅的声腔改革,“腔用水磨,拍捱冷板,每度一字,几尽一刻” ,形成了流丽悠远的艺术特性,“士大夫禀心房之精,靡然从好” ,迅速在吴中地区流行开来,一跃成为南曲四大声腔之首。
随着明代中后期传奇创作的日益繁荣,革新后的昆山腔被运用于传奇创作中,使昆剧演出逐渐风行开来, 由“腔”变“剧”。在吕天成《曲品》中,以梁辰鱼《浣纱记》为代表的一系列用革新后的昆山腔创作的剧作称为“新传奇”。自此之后,见诸记载的昆山腔演唱活动大都以传奇剧目为载体,昆剧的表演艺术由此发轫,开启了此后长达四百余年传承不绝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