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境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昆剧发展的历史至今已有数百年,在明中后期到清初期,传奇创作兴盛,昆剧表演以全本戏为主,身段程式尚未定型,也比较少见相关理论资料。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有关表演的理论书籍是明代万历年间文人潘之恒所著的《亘史》和《鸾啸小品》,他通过对当时演员的点评初步提出了一些中国戏曲表演的技巧理论。另外,在一些明代士大夫的小品笔记中散见一些对演员和剧目演出的品评,例如张岱的《陶庵梦忆》、祁彪佳的《祁忠敏公日记》等。

如果系统地从“表演艺术”的角度探讨,有迹可循的表演“传统”形成应是在昆剧演出由全本戏走向折子戏之后。据陆萼庭先生考证,社会上演出折子戏成为风气是在康熙初叶,随着传奇创作的衰落,至乾嘉之际,折子戏演出成为昆剧演出的主要模式。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全面反映和总结其特色及成果的昆腔折子戏“大戏考”:《缀白裘》,全书共十二编,收剧八十四本,所选折子四百四十六出,成书于乾隆三十九年。它不同于明代的诸多曲谱,而是一种类似演出台本读物,也是近代昆剧唯一的剧本总集。“《缀白裘》标志着昆剧演出史上全本戏时代的结束,从此以后,进入了以演折子戏为主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有关昆剧表演理论比较重要的著作还有乾嘉年间署名黄幡绰著的《梨园原》,其中如“身段八要”“分四状”“王大梁论脚色”等,都十分精到地提出了舞台表演行当分工、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应该恪守的规范。清代著名戏曲家李渔的《闲情偶寄》中也提出了对演员表演甚至是训练的一系列理论。

如果说以上表演理论都是从宏观角度论述的话,形成于乾隆末期、刊刻于道光年间的《审音鉴古录》则开始转向对具体折子戏剧目的表演提出规定或要求。不但记录了舞台搬演的曲词安排,还注意记录了伶人在演出时具体的身段动作和舞台调度的详细情形,“对演员在舞台上的位置调度及其一举手一投足都做了周详的规定或启示” ,形同导演手记,对于考察“乾嘉传统”形成之际的昆剧舞台演出实况弥足珍贵。

另外,有关清代中期昆剧折子戏表演的具体情况,非常值得注意的一部分资料是这一时期大量出现的昆剧折子戏身段谱录。有关身段谱,目前可见的比较详细的资料是藏于上海图书馆的《昆弋身段谱》,傅惜华碧蕖馆藏曲(现藏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程砚秋玉霜簃藏曲(现主要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以及梅兰芳缀玉轩藏曲(其中包括一部分齐如山藏曲,现主要藏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和梅兰芳纪念馆)。这些手抄本多形成于乾嘉时期和其后的道光到光绪年间。虽然由于年代久远,记录人文化水平有限,脱字、漏字现象较多,但仍不失为考究清中后期昆剧表演原貌的一份宝贵资料。目前,这些手抄本身段谱基本已夥集在《昆曲艺术大典》的“表演典”中,于2017年出版发行。王馗在中国台湾《戏曲学报》第十一期抽印本中发表的《昆曲身段谱提要目录》也著录了160余种身段谱录。

清末民初,昆剧演出情况更加衰微,演出团体不断缩减,观众群大量流失。因此,除了直观的身段谱以外,有关这一时期昆剧舞台表演的记载和论述也不多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苏州一位老曲师殷溎深审定有《昆剧萃存初集》《六也曲谱》《增辑六也曲谱》和一些署名“余庆堂殷氏”的手抄曲谱,这些虽然是曲谱,但是出自曾是大雅班旦脚演员的老曲师之手,以舞台演出实际情况为基准,并附有上下场舞台提示和宾白,可称是名副其实的“场上之曲”。它们不仅可以看作是当时昆剧舞台上常见剧目的全记录,也可窥见具体折子在当时舞台演出的大致情状。

民国时期,吴梅是此阶段在昆剧理论研究上最有影响和贡献的学者,其代表作有《中国戏曲概论》《顾曲麈谈》《词余讲义》《霜厓曲录》等,理论成果涉及编剧、唱曲、谱曲、表演和版本校订多个方面,其中《顾曲麈谈》多结合昆剧演出实际分析。另外,傅惜华、梅兰芳、程砚秋等先生在此时着意收集了大量的昆剧曲谱和身段谱。特别是傅惜华先生,不仅致力于谱录的收集,还为它们撰写了提要,方便后人了解和查找其所收谱录的详细情况。正是有了这些前辈对于昆剧表演史料的重视,才使得大量零散的手抄本曲谱、身段谱得以流传于世,为今天的研究者了解清代中后期的昆剧舞台搬演情况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1949年后,有关昆剧艺术的理论专著和评论文章日益增多,尤其是在《十五贯》演出成功后。但是,理论界对于昆剧前途命运的关注多集中在思想内容方面。1958年到1965年,在“以现代戏为纲”的戏曲政策引导下,昆剧也力图紧跟时代,上演了大量现代戏,相应的,探讨昆剧如何反映现代生活是这一时期昆剧研究的主要课题,例如于质彬的《昆剧表现现代生活的成就》、周传瑛的《昆剧改革的几个具体问题》等,这些文章都从正面肯定了昆剧表现现代生活的可能性。而张庚先生在此时保持了冷静,他在《反对用教条主义的态度来“改革”戏曲》一文中,提出了昆剧并不一定适合演现代戏的论断,这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

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社会变革,思想意识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以文化部专门针对昆剧艺术保护发文为标志,昆剧的艺术本体价值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此时出现了“昆剧学”的说法,并且出现了从舞台表演方面全面整理反思昆剧发展历史以寻求其兴衰原因,并进而探讨未来发展之途的里程碑式专著:陆萼庭先生的《昆剧演出史稿》,以及胡忌、刘致中的《昆剧发展史》等。还有一些集中在昆剧舞台表演和程式化方面的相关理论文章,例如顾笃璜的《昆剧价值的再认识——保存与创新的对话》,王泰来的《论中国戏曲表演程式创造》,丁修询的《昆剧表演程式的本质、构成和运用》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社会改革开放程度加深,社会生活各方面变革加剧,多元文化的大量涌入,昆剧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隔阂日益明显,昆剧艺术在当代的生存再次陷入困境。此时,围绕昆剧严整规范的程式化表演的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一方面戏曲界普遍认为适当改革程式化的表演方式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又难以在保护传统和贴近生活这对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中找到恰当的出口。这一阶段出现了一些总结以昆剧为代表的古代戏曲表演理论,或是回顾梳理昆剧表演传统的学术文章,前者如叶长海的《明清戏曲演艺论》,后者有李晓的《昆剧表演艺术的“乾嘉传统”及其继承》等等,都明确了程式表演的形成过程以及其对于昆剧,乃至整个中国戏曲表演美学形成的重要意义。而经由老曲友徐凌云口述整理成书的《昆剧表演一得》收录了21出昆剧折子戏的演出身段及舞台调度记录和个人心得,可以看作是《审音鉴古录》在当代的一种延续。

2001年后,昆剧被赋予了“非遗”身份,从民族文化代言者的高度受到了广泛关注,一方面出现了大量总结昆剧在当代保护与发展历程的论著,例如吴新雷《二十世纪前期昆剧研究》,丁修询《昆剧表演学》,再版的《俞振飞艺术论集》,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集体编写的《中国昆剧艺术》《古韵悠扬水磨腔——昆剧艺术的流变》等;随着“昆剧热”在民众文化生活中的升温,大量为老艺人总结一生艺术实践经验的传记也纷纷涌现,例如《青出于兰——张继青昆剧五十五年》《巾生今世——岳美缇昆剧五十年》《大武生——侯少奎昆剧五十年》《幽兰雅韵赖传承——昆剧传字辈评传》等;还有系统地收录昆剧艺术资料整理成辞书的著作,例如吴新雷的《昆剧大辞典》,昆剧博物馆编纂的《昆剧手抄曲本一百册》,洪惟助编著的《昆剧词典》,刘月美编写的《中国昆剧衣箱》等,其中不乏涉及昆剧舞台表演的内容。随着昆剧艺术本体价值的认识深化,负载着昆剧表演艺术精华的传统折子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理论界从折子戏的舞台演变、剧目收录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在这方面的专著有王宁的《昆剧折子戏叙考》,黄婉仪的《锦上再添花——〈缀白裘〉昆腔折子戏的改编研究》,陈芳的《昆剧的表演与传承》等。

近年来还有一些硕士、博士论文也针对昆剧表演在当代的演变和传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他们或集中阐述某一具体剧目的演出沿革(如朱锦华博士的《〈长生殿〉演出史研究》及杨宝春博士的《〈琵琶记〉的场上演变研究》);或以地域为单位考察昆剧发展的流变(如朱俊玲博士的《昆剧在北方的流传与发展》);或另辟蹊径,从“口传心授”的表演技艺传承过程的角度来探讨昆剧演出形式的流变(如吕珍珍博士的《晚明以来戏曲艺人传承活动研究》)等等。这些论文显示出青年理论工作者对昆剧舞台搬演这个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对于昆剧场上表演日益重视,出现了很多新时期的“身段谱”:例如2013年出版的《周传瑛表演艺术身段谱》,以及2011年至2014年,由商人叶肇鑫出资、全国七大院团配合录制的资料性纪录片《昆曲百种·大师说戏》,甄选了在昆剧各个行当对表演颇有心得的艺术家,每人选取一出或几出自己擅长的本行当“家门戏”,从剧目的初创到排演过程,包括在舞台打磨过程中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身段程式的呈现,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全方位地将其记录下来,一共录制了111出。这不啻为近年来有关昆剧表演艺术方面比较全面、生动的一次记录。 aLajy1984sKaeej/wMcgyIGIY1gsVOgXrAZaaRvUgC4WOcmpdC/6T7tqDUONwak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