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研究特色

一 研究创新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中,可知本书主要有三大创新之处:

第一,选题创新。国内学术界关于老年健康伦理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既有研究成果略显零散且其关注点主要为老年人的生理健康问题,本书从伦理学视角对当代我国老年型社会背景下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予以全面关注、深入剖析和系统研究,选题具有一定的原创性。

第二,理论创新。本书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论证了对老年健康予以伦理研究的价值依据;二是运用多维视角,分别从社会经济、制度、文化、心理这四大视角剖析了我国老年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三是提出了解决我国老年健康问题所应遵循的四大道德原则,并在这四大道德原则的指导之下分别从社会经济、制度、文化、心理层面提出了解决当代我国老年健康伦理问题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第三,方法创新。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维性,本书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法研究老年健康伦理问题,研究时以伦理学为基础,同时从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人口学、文化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获取理论支持,从多维视角研究我国老年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二 研究特色

本书的研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强烈的问题意识。应用伦理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有明确的问题意识。作为一项关于老年健康的应用伦理学研究,本书同样从问题着手,紧密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在研究中立足于分析和解决当前我国老年健康领域中具有伦理意义的主要社会现实问题,着力探寻这些老年健康伦理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具体措施。

第二,多维度研究视角。应用伦理学研究向来具有交叉性特点,本书亦不例外。由于老年健康涉及多种因素,为了全面剖析其成因,本书分别从社会经济、制度、文化、心理这四个视角来揭示我国老年健康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分别在这四个层面提出解决我国老年健康伦理问题的相应措施。这种多维度研究视角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为此,需要涉猎社会学、人口学、文化学、经济学、心理学、公共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这两大特色再次证明伦理学并非脱离现实的抽象思辨,而是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而为了有效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伦理学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正是基于伦理学的这种性质和功能,本书将“关爱老年人健康”作为研究宗旨,希望通过这种多维度的研究能够助力我国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健康的改进,最终促进我国“积极老龄化”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1] 张恺悌、郭平主编:《中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状况蓝皮书》,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2] 赵强社:《农村养老:困境分析、模式选择与策略构想》,《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16年第2期。

[3]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2/t20200228_1728913.html,2020年6月30日。

[4] 周立群、周晓波:《中国生育率下降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来自养老社会化的解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11期。

[5] 胡宏伟、袁水苹、郑翩翩:《中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及医疗卫生状况分析》,载党俊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109—110页。

[6] 王东营、高万祥:《建立以健康道德为核心的健康伦理学刍议》,《中国医学伦理学》1990年第4期。

[7] 陈元伦:《一个亟待确立的新概念——健康道德》,《中国社会医学》1987年第5期。

[8] 王东营、高万祥:《建立以健康道德为核心的健康伦理学刍议》,《中国医学伦理学》1990年第4期。

[9] 《科技智囊》专题研究小组:《积极老龄化:从战略到行动》,《科技智囊》2011年第10期。

[10] Jecker,N.S.,“Taking Care of One's Own:Justice and Family Caregiving”, Theoretical Medicine and Bioethics ,Vol.23,No.2,March 2002,pp.117-133.

[11] Boisaubin,E.V.,Chu,A.& Catalano,J.M.,“Perceptions of Long-term Care,Autonomy,and Dignity,by Residents,Family and Care-givers:The Houston Experience”, The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Vol.32,No.5,September 2007,pp.447-464.

[12] Norman Daniels, Just Health Car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13] Daniel Callahan, Setting Limits Medical Goals in an Aging Society ,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87.

[14] Larry R.Churchill, Rationing Health Care in America ,Notre Dame: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7.

[15] Mark R.Wicclair, Ethics and the Elderl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16] Bruce,J.P.,Roberts,H.,Bowker,L.& Cooney,V.,“Resuscitating the Elderly:What do the Patients Want?” 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 ,Vol.22,No.3,June 1996,pp.154-159.

[17] Benet,S.,Pitts,R.E.& Latour,M.,“The Appropriateness of Fear Appeal Use for Health Care Marketing to the Elderly:Is It OK to Scare Granny”,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12,No.1,January 1993,pp.45-55.

[18] Seedhouse,D.and Gallagher,A.,“Undignifying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 ,Vol.28,No.6,December 2002,pp.368-372.

[19] Mark R.Wicclair, Ethics and the Elderl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20] 陈元伦:《一个亟待确立的新概念——健康道德》,《中国社会医学》1987年第5期。

[21] 石大璞、李恩昌、王宗浩:《简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健康道德和健康责任》,《中国医学伦理学》1990年第3期。

[22] 王东营、高万祥:《建立以健康道德为核心的健康伦理学刍议》,《中国医学伦理学》1990年第4期。

[23] 陈元伦:《从健康道德到健康工程与健康伦理学》,《中国社会医学》1990年第4期。

[24] 邱世昌、杨放:《试论公平与健康道德》,《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25] 于景琮、李瑞英:《健康伦理与道德特点》,《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1991年第S1期。

[26] 侯连元、李恩昌:《健康道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27] 陈徐升:《试论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健康道德》,《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年第3期。

[28] 李恩昌、张登科:《政治的医学功能》,《医学与社会》2004年第5期。

[29] 孙福川:《论健康伦理学及其基本理论架构——“九大理论”视野中的健康伦理》,《医学与哲学》2005年第10期。

[30] 参见肖巍《公共健康伦理:概念、使命与目标》,《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肖巍《公共健康伦理:一个有待开拓的研究领域》,《河北学刊》2010年第1期。

[31] 李恩昌:《健康道德责任论》,《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年第3期。

[32] 史军:《权利与善:公共健康的伦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3] 李恩昌、郭继志、张杲主编:《科学健康观与健康型社会》,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年版。

[34] 喻文德:《公共健康伦理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5] 刘喜珍:《老龄伦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6] 余玉花:《老年伦理问题初探》,《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37] 朱尧耿:《老年发展的伦理考量》,《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1期。

[38] 孔娜:《老年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及应对原则》,《伦理学研究》2015年第2期。

[39] 陈培培、张银萍、苟文丽:《老年人自我概念与自我护理能力的伦理关系》,《中国医学伦理学》1997年第5期。

[40] 高巍、陈洪、王玉:《关于老年康复医学的服务需求与伦理思考》,《中国医学伦理学》1999年第5期。

[41] 王晓燕、杜金香:《北京老年知识分子卫生保健问题的伦理分析》,《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年第3期。

[42] Zhai,Xiaomei and Qiu,Renzong,“Perceptions of Long-term Care,Autonomy,and Dignity,by Residents,Family and Caregivers:the Beijing Experience”, The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Vol.32,No.5,September 2007,pp.425-445.

[43] 张多来、蒋福明、蒋娜:《老年护理伦理学研究论纲》,《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44] 李桑、李强翔:《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临床伦理学思考》,《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第5期。 WR0hynPXjo1Qq1qnXsP76iFNV++FuAKdmGjuyDKufsb48587DteOgrrnVYcaCor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