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非表征理论

一 非表征理论的提出

地理学研究中表征理论和非表征理论两者都重要。地理学原来是一门注重表征的实践和政治的科学,如从画图到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运用,从照片处理到遥感研究都重视表征。而20世纪70年代哲学、语言学等领域的表征危机涉及地理学,所以从20世纪70年代起,地理学出现了两个趋势:第一个以对表征的讨论为特征;第二个是非表征地理学的发展。但是,非表征地理学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地理学表征时代的结束 [44] 。正如赫尔布雷希特认为,表征理论注重抽象、建构,类似人们的“右眼”。非表征理论注重经验、居住,类似人们的“左眼”。两只眼睛都是有用的 [45] 。这也正如在认知领域,以前认为表征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研究是基于表征的经典的认知模型,并跟随着推论。但是,后来,表征方法已经被情境中行动的直接感知的概念日益取代。情境不再是被动的,它变成了多种可能,所以非表征的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46] 。列斐伏尔也认为,城市既是表征,也是生活的实体;既是一个文本,也是一个作品;既是一个可读的结构,也是一个被体验的艺术 [47] 。所以,有学者认为,“表征危机”之后地理学的研究趋势应该是,地理学家需要用GIS手段继续研究世界意义的明确形象,要分析空间表征的不同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需要分析实践的领域 [48] 。同时,地理学也需要努力研究非表征,需要从科学转变为一门艺术 [49] 。非表征的想法已经导致地理学家在他们的方法上不予重视精神过程的角色、语言,导致他们研究新的指标,如身体、情感、空间实践、相互作用、表演、事情、技术等 [50] 。非表征导致地理学家分析实践的领域,例如在城市环境或城市规划中行为的模式等。

文化地理学研究中,非表征理论主要针对表征理论对实践的、具身的、主体意义的忽视,它的研究弥补了表征理论研究的缺陷,两者变得都重要。文化地理学领域,表征理论过分强调精英文化 [51] ,赫尔布雷希特认为,目前关于城市和文化的研究严重地偏离了应有的方向,而太重视表征的研究(即右眼的研究),而不能同时重视表征和非表征理论的研究,被抽象所蒙蔽造成了“半盲”的现象。所以我们要彻底研究非表征理论,以“双目明视” [52] ,达到多林梅西所认为的,地方是各种事物相互联系的一个综合体 [53]

非表征理论作为对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和文化研究非常重要的理论 [54] ,也是新文化地理学者所关注的对象,它于21世纪以来备受文化地理学者的关注,如文化地理学者对情感地理、身体地理等的关注 [55] 。“非表征理论”术语是由思里夫特首次提出的。思里夫特是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名誉教授,英国华威大学的教授。他独著、合著的著作超过35本,文章超过200篇,他的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城市、社会和文化理论等 [56] 。1996年,思里夫特认为,非表征理论的集中点是“外部的”,这区别于表征理论的主要集中点是“内部的” [57] 。1999年,他在其《地方生态的步骤》一文中认为,非表征理论来自简单的观察,它只思考行动 [58] 。2000年,思里夫特和迪尤斯伯里在《如何把死的地理学变为活的》一文中对“非表征理论”做出了定义:非表征理论强调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流(flow),如具体体现、被捕获并致力于有影响的创造、情境、语言和对象的技术等 [59] ,《文化地理学手册》也有类似描述:“强调日常生活中具体的、被捕获的、效忠于影响创造的、作为情境的,以及不可避免地通过语言和对象而技术化的实践流。” [60] 并且,思里夫特在该文中认为非表征强调行为和环境是不能分离的。非表征的观点取决于对日常的理解,非表征活动是日常生活中无自我意识(unselfconscious)的行为。 [61]

二 国内外学者对非表征理论的研究及理解

非表征理论是国内外地理学者近年来(集中于2012年后)研究的热点,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外学者中,除思里夫特外,赫尔布雷希特是另一位对非表征理论颇有研究的地理学家,针对思里夫特提出的非表征理论,2004年,他在“ Bare Geographies in Knowledge So cieties - creative Cities as Text and Piece of Art : Two Eyes , One Vision ”一文中认为,非表征理论更注重身体的物质性,从而创造了隐性的知识,使之固定于一个地方,他还对表征和非表征理论进行了对比 [62] 。2006年,克雷斯韦尔在《文化地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你不能在这里摇动爵士舞”:舞池里的生产移动性》,该文章通过对英国舞厅里舞蹈的研究发现,被认为是来自“美国的”舞蹈,其实是英国风格的交际舞。因为舞蹈里表征和非表征是共同存在的,而不是早期的传统所认为的,文本在社会环境中具有特权。所以他认为,身体的移动对地理研究非常重要 [63] 。2006年,霍尔顿和克拉夫特在《儿童地理学》上发表的文章认为,非表征理论是儿童地理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并通过几个很普通的例子:戴眼镜、逛公园、上学第一天等进行了说明。他们还认为,非表征理论比表征理论、象征性成长理论更有意义 [64] 。克拉夫特也研究了非表征理论在儿童地理学的运用等 [65] 。有学者认为,非表征理论分析实践的领域,就像研究“野生的表征”(in the wild) [66] 。2008年,德国不来梅大学地理学者德科斯米尔(P.Dirksmeier)和赫尔布雷希特认为,非表征理论的思想来源于英国文化美学。如20世纪60年代,眩晕光学艺术、一些绘画等用纯粹的几何学的形式的框架作为一种实验,这启发了非表征理论。非表征理论主要关注实践,集中于物质表达的重复的方式,如手势、信息和知识传输的其他模式等 [67] 。针对这些回应,2008年,思里夫特在其《非表征理论》著作中提出了非表征理论主要有七个原则。第一,它尽力去捕获日常生活的湍流(onflow),这又可以归结为三个命题。一个命题是重视经验。一个命题是重视预认知,因为预认知对决定有影响,一些决定通常是先于认知的。一个命题是重视肢体语言、环境等。这就是为什么非表征理论赋予“玩耍”(play)特权,玩耍被理解为永恒的人类活动和情感价值,不只限定于孩提时代的玩耍。在玩耍中,以表述行为和理论的方式涉及许多基本的道德困境(如公平)。第二,非表征理论是反传记的和先于个人的(anti-biographical and pre-individual)。传记提供虚假的归属感,要用材料的系统性来替代传记,要强调对物质性的思考,包括对物质文化的研究。第三,非表征理论集中于实践(practices),身体的稳定性是实践教育的结果。行动以实践为先决条件。第四,非表征理论重视事情(things)的溢出(spillage),重视身体(身体是行动的身体)。尤其是,它重视事物的抓住感(sense-catching)的能量。第五,非表征理论是实验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一个“无意识的冒险”。第六,强调情感和感觉。要坚持一种个人身份感,重视联合行动。道德成为至关重要的规范,在此规范下,人们行动。第七,再次提出空间的物质性,也就是说,从“本能”研究空间,它是一个具体性和物质性的意义,很难用语言表达,而需要捕捉它的存在 [68] 。2010年,如贝祺认为,思里夫特和他的同事没有把非表征的概念应用在实际中。他作为一个有着多年经验的舞蹈艺术家,通过九次设想人在一些物质性的环境中的运动反映,而把这些概念和理论应用在实际中。他认为,思里夫特的非表征理论最好通过表演性质的手段来验证。而在实践中,表征和非表征同等重要。他还通过实践验证了德塞图和列斐伏尔对空间的理解。2010年,思里夫特认为,空间是通过表演性的活动产生的。 [69]

国内有学者认为,非表征更重视人的实践行为和非言语行为,非表征理论为情感地理学提供了基础。 [70] 郭文等认为,非表征主要是对非稳定性流动知识、活力性知识和关联性知识的关注,具有经验性和情境性、具身性和体验性、结构性和交互性。 [71] 周尚意、纪凤仪、成志芬以大运河(北京段)为例,运用非表征理论分析了大运河文化带空间营造的路径,认为大运河文化带空间营造中,应将日常生活中的非表征文化转换为表征文化,并应营造优美的开敞空间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 [72] 有学者研究了“东突暴恐”事件,研究了表征和非表征的行为实践对地理意义的生产过程,认为受众受到自身情感、主体性等因素的影响,在与媒体甚至政府进行“协商”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地方想象和地方意义,从而批判了传统的地缘政治研究范式 [73] 。有学者认为对身体的研究涉及非表征理论 [74]

非表征是一种潜意识的过程,是情境化的,受到情境要素的影响,情境要素是在经验中获得的。如司机通过发动机声音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换挡就是一种非表征 [75] 。非表征性活动不需要借助于有意识的表征,如我们在路上行走不会撞到东西,能够接球等,这些活动不需要对自己身体及别的东西的尺寸的有意识的估计 [76] 。非表征是人们应付环境的非意识的能力 [77] 。有学者也认为,非表征理论逃避了以意识为中心的自我参照,把运动的主题及内容作为超越建构主义的手段 [78]

非表征指通过具身的和情境的人工代理与环境互动,不需要符号表征 [79] 。有学者认为,非表征理论注重日常行为、身体实践和情感 [80] 。有学者认为,非表征理论让主体通过一种直观的方式了解一些事情,而不是通过科学意义上的术语了解 [81] 。人们会不断修正其行动以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生活朝向目标的人的行动是非表征的 [82] 。有学者认为情绪是表征性的心理状态,感官的快感和不快感是非表征性的心理状态 [83] 。非表征侧重于人与环境的互动来建构人类的认知活动 [84] 。社会生活的概念以前是一个散漫的概念,而实践使其成为非表征方面越来越重要的概念 [85] 。德科斯米尔和赫尔布雷希特用非表征理论的一个特殊的视角观察了社会研究中一种表演行为的方法(performative methodology)。这种方法在定性社会研究中集中于艺术或者社会实践的语言、身体和多模式表演的运用。在定性社会研究中“表述行为的转变”导致“表征”范式转向艺术/表演的技术(techniques),如表演、跳舞、摄影、音乐和视频等 [86] 。美国华盛顿大学哲学学者克拉克(A.Clark)提供了一个外部环境对人的认知起关键作用的案例——老年痴呆综合征。老年痴呆综合征的患者丧失了所有的精神功能,但是大部分患者能在特殊护理机构外生活下去,并创造了他们的专业世界,关键就是外部环境在起作用。他们一般生活在自己家的中心位置——沙发处,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从这里他在视觉上可以访问他需要的任何位置。因为这个外部环境是他自己创造并居住其中的,这种环境对他们自己有许多提醒,并包含特殊的路径,形成了一个有结构的环境,所以他们能够用外部环境形成外部记忆,形成认知,而这种认知没有通过精神的功能,是非表征的 [87]

三 非表征与表征的差异

关于表征和非表征的差异,思里夫特在其《地方生态的步骤》( Steps to an Ecology of Place )一文中陈述了对表征理论的三个不喜欢,对非表征理论的三个喜欢,间接地区别了“表征理论”和“非表征理论”这两个不同的认识论。第一,表征理论是用一些模式解释世界,他不喜欢。因为它联系到一个理论框架,以此生产一个以理性为中心的存在,并作为进一步思考的前提。这种理论也不容易理解自己的文化特殊性。第二,表征理论是现代性的概念。第三,表征对空间、时间、地方的理解忽视了物质环境,表征先于任何实践。所以表征理论是旧世界。对于非表征理论,第一,非表征理论强调从时空路径来实践意义,而不是把意义从外部强加。第二,非表征理论包含历史的概念,这些概念包含隐喻,是实践的和表述性的。第三,非表征理论关注空间和时间,强调分布、活力(dynamism)、努力,它从居住(dwelling)的视角来理解空间 [88] 。赫尔布雷希特结合思里夫特的观点,对两者进行了区别,区别如表1-1。他把城市的表征分为社会互动、网络节点、社会资本方面,把城市的非表征分为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城市景观、个人居住和地理资本几方面 [89] 。有学者认为,表征记忆就如同刻在石头上的铭文,多年以后才能被解读。而非表征记忆就如同气候导致的冰川变化,被解读是一个信号。它是一个动态模式,但是不会有重复的另一个动态模式 [90] 。虽然表征与非表征理论有差异,但它们之间不是竞争的关系,不是两者选择其一的关系,城市和地方的研究需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91]

表1-1 赫尔布雷希特关于表征理论与非表征理论区别

注:本表根据本页脚注④中的图1绘制。

表征与非表征之间的差别的案例。这里列举两个案例。(1)英国牛津布里斯托尔大学地理学者雷维尔(G.Revill)提供了一个对比地理学所关心的日常生活的表征和非表征之间差异的例子。对音乐的表演者来说,他有意识(conscious)地表演出曲子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勾画出符号和实践的声音之间的参考线,这种音乐就是表征。而民间音乐好像只是简单地娱乐,它的意义就是活动本身。参与者没有把舞蹈和音乐“智能化”,没有太深刻地思考它们。他们只是非常喜欢音乐和舞蹈本身,这种音乐活动就是非表征 [92] 。(2)赫尔布雷希特采用表征和非表征理论分别分析了城市中的集聚及创新。在表征理论中,知识的生产是一个精神的活动。城市各种集聚经济的优势和弱点在许多文献中都有表征,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依赖于多种参与者之间的信息的交流。知识的生产被认为是人类接触和社会互动的结果。在该视角下,大部分的研究兴趣集中在知识生产的制度条件和学习空间集聚生产系统。在生产过程中有各种模式和理论。创新过程完全依赖于互动、集体学习过程。城市主要被认为是知识生产,因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社会互动的机会。他们是社会资本的预兆,被经济主体所占据。所以知识经济体需要一个最低的空间距离,这样才能有密集的社交接触,从而造成集聚。而非表征理论认为,知识生产也是一个物质的活动,首先,创新和发明常被审美的好奇心高度激励,许多发明创造,是由身体的好奇心、好玩所激发。如冶金、火箭、铁路等。所以探索事物的物质面是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刺激。其次,非表征是隐性知识,不能通过社会网络转移知识而完全受到个人限制,所以更固定在个人身上,固定在一个地方。隐性知识的生产取决于居住在内(indwelling)概念的行动。第三,城市的景观(地理资本)的“视觉和感觉”在知识的生产中扮演着角色。如创造性的服务业位置的选择非常强烈地依赖于建筑的“外观和感觉”,以促进其员工的创造力,因为城市景观可以在知觉和评价企业家和员工的作用、重要性和意义方面扮演角色。 [93]

非表征理论对表征理论有所批判。赫尔布雷希特认为,思里夫特的非表征理论预设了海德格尔的观点:居住先于思考(dwelling comes before thinking)。海德格尔认为,人们受到战争的威胁、人口增长等,总是没有房屋居住,但是真正的困境不是战争的破坏、人口的增加、产业的影响,而是人们寻求居住的本质,居住没有被实践为人的存在,没有成为人生存的特征。人们必须先居住,才能思考真正的困境,思考无家可归。一旦思考无家可归,那么战争、人口增加、环境恶化等困境将不再出现。所以居住(经验)先于思考。 [94] [95] 可见,非表征理论遵循本体论,认为经验先于思考。我们居住在时空的世界中,在该世界中我们在用词语、理论、舞蹈、绘画、歌唱、学术写作、政治演讲或者进行新的艺术形式等之前,我们移动、体验和行动 [96] 。有学者认为,非表征理论揭露了表征理论方法的死角。非表征理论和表征理论让我们质疑这种关系:材料和想象之间、自然和文化之间的二元关系。非表征理论对表征理论重要的贡献在于,它注意到日常生活,经常观察客体、情形、人们这些罕见的原材料。非表征理论克服了表征理论的缺点,如表征理论对事物的假设等。 [97]

四 本书“非表征”的界定

基于思里夫特的非表征理论,结合国内外学者对“非表征理论”的理解,并结合北京西四北一至八条街区四合院的实际情况,对“非表征”做出以下界定:非表征是指未受到历史时期权力机构的影响,而是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从居住的视角,根据情境,通过身体的实践,无意识地创造出来的活动及其美的、新的文化。这些非表征活动影响当地居民居住的日常生活。本书将从胡同空间活动、院落空间活动、院落大门自主设计、院落宜居及装饰等方面对非表征文化进行分析。 9/te9CBef8ktNuoGVbiUbD1VLyFZdsMXWiaUgBCfEJNnFXxRsnGdJNoUQkGYtID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