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学与荀学都具有超越性,本书重点论述的王船山的思想兼具孟学和荀学的特点。重视这两种思想路向的思想家不仅有王船山,还有苏轼等。王船山在用中确立体的思想与苏轼在主体的社会实践中体悟道的思想是接近的,符合荀学在学与实践中获得真知的为道路径。从孟学与荀学两种路向来研究儒学的超越性与实践性,是本书对学界偏重从孟学来研究的有益补充。
儒学的实践性还表现为对现实社会与政治的关切与参与。近代以来儒学发展重视对国家与社会治理进行学理的研究,从而赋予了外王以科学性和独立性。但内圣外王仍然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主要是通过教化的作用以儒家思想武装外王的参与者,从而使得这种外王打上了儒家的烙印,具有儒家的精神品格。
胡金旺,安徽省安庆市人,哲学博士,常熟理工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厅级项目多项。在《孔子研究》《学术界》《中州学刊》《青海社会科学》《中南大学学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兰州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代表作为《相与为体:船山哲学思想简论》《道在易中:苏轼哲学体系略论》),出版专著2部。获得市级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