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1892—1967),男,中共早期党员 [1]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伍市镇秀水村人。又名卓之、原博,字懋猷、默然,号季子 [2] 、季之、协梦,自称移山郎。曾用笔名王冰若 [3] 、王季之、李华、李懋猷等。李季小时候系统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少年时期受新学的影响,接触西方先进思想,并学习钻研英语,青年时期考入北京大学,接受良好的英语专业的教育,五四运动极大地震撼了李季的思想,他开始研读、翻译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主义思想方面的书籍,在学习研究中逐渐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长期著述宣传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李季的学术思想既有中国近代大部分知识分子中西合璧的共性,又具有其独特性。李季的这些特点在其所撰写的《我的生平》、《从三十年来的学风说到我为学态度的变迁》等论著均有所体现。 [4]
李季著《马克思传》上、中、下三册先后出版于1926年、1930年和1933年 [5] ,但中册交由平凡书局付排时,被改称为《马克思传》 [6] 。此书一经出版,影响较大,于1932年、1936年、1949年等多次再版,客观上扩大了马克思及其学说在中国的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一部人物传记的写作非常复杂,尤其是给马克思这样一位世人皆知的人物作传,且已经有多部马克思的生平传记出版,其难度可想而知。本章以李季著《马克思传》的成书情况和体例结构为视角展示李季著《马克思传》是如何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本章要解决的是李季著《马克思传》的成书过程、体例结构等几个问题。
李季著《马克思传》的动机就是他自己在《马克思传》序言中所讲的,“我作此书的主要动机是在予国人以一种研究科学的社会主义之门径书” [7] 。他阅读了大量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及马克思传记,其中梅林和梁赞诺夫所著的马克思传记是李季比较欣赏的,但是李季认为梁赞诺夫“与墨尔林的书同为马克思的政治传” [8] 。李季在《马克思传》(上册)的自序中道出了撰写《马克思传》的初衷,“卡尔-马克思为近世科学的社会主义之始祖,他的声名即随这种社会主义运动而传播于世界各国;……然至今还没有一部详尽无遗的《马克思传》,……就是世间讨论马氏学说的著作,也大概仅限于一隅,没有涉及全局;……至于将马氏一生所经历的事实,所发表的著作,与所表见的学说,冶为一炉,贡献于世的,无论在何种文字中,除掉几部数十百页的小册子外,简直没有见过。本书之作,志在于斯” [9] 。“作者固为马克思主义者,穷年累月,专治斯学,今既作《马克思——其生平其著作及其学说》一书,则作者希望马氏学说得传播于世的心理……” [10] ,“我作此书的主要动机是在予国人以一种研究科学的社会主义之门径书” [11] 。所以,李季力图修正以往马克思传记的不足与缺陷,意在不仅要描写战场上的马克思,而且要描述研究室中的马克思,希望写出“整个马克思”,以弥补国内关于马克思认识的不足和误解,回击对马克思的污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