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笔者近年来所从事的项目成果的部分结集。这些项目是: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国报纸副刊与现代作家佚文发掘整理研究”、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边缘报刊’与现代作家佚文的发掘、校勘及阐释”。成果为现代重要作家的佚文挖掘、校勘与阐释,所涉及的现代重要作家具体为:鲁迅、周作人、冰心、郭沫若、凤子、曹禺、丁玲、胡风、朱自清、郑振铎、俞平伯、成仿吾、任访秋等;所涉及的现代“边缘报刊”达30余种。研究的最终成果为现代系列重要作家佚文的整理与阐释,对推动现代文学史料学特别是辑佚学的建设有着一定价值和意义。
学术思想上,本成果认为现代文学研究应贯彻朴学的研究方法与精神,旧材料的新阐释固然重要,但史料的新发现所带来的创新同样非常必要,因此,现代文学必须重视史料学研究,必须重视原始的报刊史料;本成果认为朴学的研究精神不但包括史料的发现与考证,而且包括对历史发生原初处所丰富驳杂景观的沉潜、玩味与体验。
学术观点上,首次提出“民国报纸及副刊是现代文学特殊的史料库”一概念,第一次系统考察了民国报纸“正刊”“特刊”“专刊”“专栏”,特别是报纸副刊与现代作家佚文生成之间的关系;首次提出“报纸是现代作家的‘起居注’”这一观点,深入阐释了报纸在保存现代作家史料包括佚文方面所起到的无可替代作用。例如,北平《世界日报》“教育界”专版五则对冰心的报道,较为详细地披露了冰心1947年6月在北平期间的讲演及活动情况,对了解和研究冰心这段时期的生活和思想,具有较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北平《世界日报》1937年4月24日第5版“东京通讯”栏,题为《日笔会在东京宴请凤子》的新闻报道,对凤子1937年4月到东京出演《日出》的盛况,有详细报道,其中,还涉及郭沫若的一些珍贵史料。《中国时报·前锋报》联合版第2版“人民会场”栏,有几则与诗人徐玉诺有关的史料,对徐玉诺研究有一定史料价值。《中国时报·前锋报》联合版上有多条关于曹禺、张骏祥1947年8月河南之行的报道。这些报道分二类,一类是对两人行踪的简要报道,一类则详尽记录了两人在开封所作公开和非公开讲演的具体内容。这些报道,不但与曹、张二人的回忆构成互证,更重要的是,还以更多历史细节的呈现,对曹、张二人的回忆构成了补充和修正。因此,它们对研究曹、张二人的河南之行和在河南的学术讲演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民国时期河南报纸上面,任访秋以“访秋”“任访秋”“霜枫”“昉秋”为名发表有39篇文章,皆没有收入《任访秋文集》之中。这些佚文,按发表时间,最早为《怎样澄清下级吏治》,刊南阳《前锋报》1942年4月8日第1版“时评”栏,署名“访秋”;最晚为《谈“从吾所好”》,刊开封《正义报》1947年11月28日第1版“星期五论文”栏,署名“霜枫”。从1942年4月8日至1947年11月28日,历时6年7个月。按发表刊物,全部发表于河南的报纸,其中36篇刊发于报纸第1版的“社论”位置,该栏目具体名称有“时论”“专论”“专载”“星期五论文”等,只有3篇发表于报纸的副刊或特刊。发表于南阳《前锋报》最多,有23篇,持续时间也最长,从1942年4月8日至1944年10月9日,皆在第1版“社论”栏;这23篇中有4篇又重发于开封《正义报》第1版“星期五论文”栏。发表于《正义报》第1版“星期五论文”栏的有12篇,时间从1946年12月27日至1947年11月28日,包括在《前锋报》发表的4篇。其他8篇,有4篇刊发于开封《青年日报》的“社论”栏,2篇刊发于开封《中国时报》的“社论”栏和副刊,1篇刊发于开封《民权新闻》第2版的“新生活运动十二周年纪念”特刊,1篇刊发于《中国时报·前锋报》联合版第4版“庆祝民国三十六年元旦”特刊。这39篇文章,最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它们在报纸上所发表的位置,39篇中有36篇皆发表于报纸第1版的“社论”位置。虽然这个栏目没有被明确命名为“社论”,而是被命名为“专论”、“专载”、“时论”或“星期五论文”,但从性质上讲,它们其实就是“社论”。这36篇社论文章,显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任访秋“教授”或“学者”身份之外的另一面相,对于我们重新评价任访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创作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研究方法上,本成果运用朴学客观实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民国报纸特别是地方报纸及副刊的系统“田野调查”,发现与现代作家有关的大量原始资料,挖掘出大量现代作家的重要佚文,对现代文学史料学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成果既贯彻朴学的研究方法但又不止步于朴学,认为现代文献辑佚学不但要重视古典文献学意义上的作品辑佚,而且要重视现代阐释学意义上的批评性校注与解读;不但重视对民国报纸“正刊”及报纸副刊上现代作家佚文的挖掘、校勘与整理,更重视对佚文的批评性校读与阐释,把这些佚文置于作家文学创作的整体框架和现代文学史背景上理解和定位;重视考察佚文生成的规律与线索,探究佚文与报纸性质、时代、政治间的复杂关联。例如,本成果发现任访秋的36篇社论,确证了任访秋在“学者”身份外,还存在着兼传统“史官”与“谏官”于一身的“记者”身份,两种身份构成了富有意味的矛盾、冲突与统一的张力关系。在现代知识分子身上存在这种张力关系的,当然不止任访秋一人,但随着时代政治的嬗变和言论空间的变化,此种张力关系被成功解除,无数如任访秋一样的“知识人”也被成功改造为比较单纯的“学术人”。从此种意义上说,任访秋作为知识分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身份与形象的变化,在20世纪知识分子的精神史上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性。而任访秋这些“社论”之所以被历史封存而湮没不彰,除了民国时期河南报刊处于边缘不为人关注外,还与这些文章的政治性有一定关系,从这36篇社论作为佚文的生成上,也可以发现佚文生成与时代政治的多重关系。再如,曹禺和张骏祥在回忆中皆认为他们的“解放区之行”是“美国救济总署”署长蒋廷黻促成的,蒋廷黻希望他们这些笔杆子(茅盾、曹禺、张骏祥、记者韩鸣)到河南黄泛区看过之后,写点文章为救济总署做些宣传。这样说来,曹、张二人的“解放区之行”似乎完全是被动的和被利用的。事实果真如此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梳理,可以发现,曹、张二人对于他们“解放区之行”目的的陈述,并非与真实情况相符。曹禺特意强调他与张骏祥1947年有过一次“解放区”之行,话语中有意识凸显“解放区”,而遮蔽国民党治下的开封与国民党治下的黄泛区。在提及解放区治下的黄泛区时,还有意凸显解放区的“中共县长”(代表共产党)对美国救济人员的严厉驳斥。这明显是一种巧妙的“语言修辞”。这种语言修辞一方面斩断了曹、张二人与国民党及美国的历史联系;另一方面则假借中共县长对美国人的驳斥来歌颂共产党。曹禺向田本相谈其“解放区之行”是在1982年5月28日,这时政治上正处于乍暖还寒之时,当然谁都不想与美国、国民党这些敏感的话题扯上关系。时间若再上移二三十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文革”的政治环境中,对那段与美国、国民党有牵连的历史,就是回忆也是不可能的。曹禺、张骏祥河南之行被有意遮蔽和改写,同样可看出史料背后的政治含义。
本成果将有力推进现代文学史料学建设。现代文学研究,离不开对于历史现场的一次次返回、亲近、体验与打捞,离不开坚实有效的史料作支撑。本成果对现代作家佚文的发掘、整理与阐释,正是建立在民国期刊、报纸及报纸副刊基础上,是现代文学史料学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有力推进现代文学的史料学建设。
本成果的进行有其紧迫性与必要性。期刊与报纸是现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传播媒介和载体,民国恰是20世纪中国报刊史上特别是报纸“副刊”及各种特刊、专刊的黄金时代,因此,现代文学史料学建设,离不开对民国期刊、报纸的考察。民国报刊及报纸副刊是现代文学史料开垦的最后一块处女地。与书籍、杂志两种现代传播媒介相比,由于报纸承担着对作家行迹进行报道的任务,现代作家的许多史料留存于报纸及报纸副刊上更多,也更为详细。因此,对其进行系统细致的考察、整理和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本成果将推进现代文学文学文献辑佚由“期刊辑佚”转向“报纸辑佚”。现在,现代文学史料学建设特别是现代文学文献整理包括作家作品辑佚在来源上正处于由“民国期刊”向“民国报纸”的转向中。本成果将有力推动现代文学文献辑佚由“期刊辑佚”转向“报纸辑佚”,吸引更多学者利用、研究民国报纸及副刊。
本成果的进行有力推进了对民国地方性报刊的研究。现有的报刊研究过多集中于有全国影响的大报,对地方性报刊上的现代文学史料关注与发掘还很不够。本成果在关注大报、名报外,同样关注地方性报纸如民国时期河南报纸的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在上面发现了现代作家的不少史料。
本成果的完成,将进一步推进对现代文学性质的认识。报刊是现代文学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与书籍相比,期刊特别是报纸传播更具时效性与新闻性,而现代作家中许多人具有“报人、记者”身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文学“新闻性”的特性。而现代作家对报纸媒介的积极介入,进而也大大提升丰富了报纸媒介的内涵。本课题虽然属于文献辑佚,但由于研究对象与报纸新闻学及现代文学皆有关联,其跨学科的视角,不但将加深对现代文学特性的认识,也将进一步加深对于现代报纸内涵的认识。例如,任访秋以学者的身份为人熟知,但他在民国时期曾以记者身份在报纸上发表过36篇社论,显示了他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关怀家国的另一面。在认识民国学人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方面,任访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个案。
本成果所发现的现代作家如曹禺、张骏祥、朱自清、周作人、郑振铎、郭沫若、成仿吾、丁玲、任访秋等人的大量佚文及生平史料,对现代文学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书对现代重要作家佚文的发掘与研究在以下方面还需深入:
一、佚文的挖掘与校勘是本专著的重点。在这方面,本书已经整理出为数不少的重要作家佚文,尚有大量作家佚文需要进一步发掘整理。
二、对佚文的批评性校读与阐释。如何把这些佚文放置于文学史的框架和背景上,来予以观照,从而对作家创作作出新的解释与定位,发现新的文学史问题,对现有文学史图景作出局部拓展与修正,是本课题另一个需要深入的地方。
三、民国期刊特别是报纸存量大,虽一大部分已经进行缩微化处理,但阅读量与工作量相当大,这是本课题面临的主要挑战,对于报纸的阅读尚需进一步加强。
四、笔名与现代作家佚文挖掘、整理的关系问题是另一难点。民国报刊及报纸副刊上的文章有一大部分是署“笔名”发表的,利用学界现有的笔名研究成果,通过笔名搜集作家佚文,是一有效途径。在利用现有笔名研究成果外,对一些未知笔名,通过仔细调查与研究,考证出作者名字,从而推动现代作家佚文的研究工作,是本课题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本课题另一个需要深入的地方。例如,本成果发现了任访秋以笔名“霜枫”发表的多篇论文,同时发现他以前不为人所知的笔名“昉秋”。但有些笔名则很难查出为哪一作家所用。因此,对笔名的辨析,是本课题面临的另一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