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理论阐述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文献资料进行量化描述的研究方法,以其系统性与客观性而广泛运用于新闻传播、图书情报、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多个社会科学领域。美国学者伯纳德·贝雷尔森(Bernard Berelson)认为,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显在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 [1] 在新闻传播学界,内容分析法因其能够有效“描述媒体内容特征、检验传播研究假设”而备受青睐,是研究人员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经过长期的实践操作,新闻传播领域已经形成了有关内容分析法的诸多共识,其中包括:(1)具备鲜明规范的操作流程,通常是依次对抽样报道的篇幅、体裁、信源、稿源等板块进行数量统计,考察传播内容的整体情形;(2)信度检验是保证统计结果科学有效不可或缺的一环;(3)分析结论是建立在系统、精确的统计结果基础之上;(4)结论具有反复可验证性,即按照同样的操作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大众传媒研究导论》(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一书提出,内容分析法通常有五个用途:描述媒体的传播内容,检测有关传播内容的假设,验证现实世界,评价社会团体形象和推测媒体的传播效果。 [2]

内容分析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确定分析单位:导语、标题、关键词、议题或是单篇报道;然后建立编码框架,记录各板块信息;接下来就是要确定抽样方法,实施抽样,进行各板块统计;最后一步是对统计的结果进行描述,并以此为证据回答研究假设。

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国家形象研究,在新闻话语领域已是非常普遍,诸如张玉、孙有中和刘继南等学者皆聚焦英、美、日、法、德等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语料进行抽样,针对抽样语料进行报道篇幅、体裁、信源、稿源和议题等统计,从中考察主流媒体的立场态度,梳理本国意识形态下的中国形象。

[1] Bernard Berelson,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Free Press,1952,p.18.

[2] Roger D.Wimmer and Joseph R.Dominick,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Boston:Wadsworth,2010,pp.157-159;Klaus B.Jensen, A Handbook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London:Routledge,2002,p.220. z27YhnU5ADdVZb74STp8xliOT8hlGW46NhQ43VwqkG11K1qe2HdpheCw9gZEdtf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