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一 研究内容和意义

拉丁美洲曾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移入地之一,也是近代人口流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可谓典型的“种族大熔炉”。15世纪末以来,拉丁美洲出现过四波大规模的国际移民潮。第一波为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的殖民扩张时期,移民主体为欧洲大陆的白种人;第二波为16—19世纪初的奴隶贸易时期,移民主体为非洲黑人;第三波为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期的“大移民”时期,移民主体为南欧的自由移民和少部分亚洲移民;第四波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向外移民时期,出现了“重返欧洲”或“重返亚洲”等“回流”现象。 [1]

劳动力和移民问题不是一个简单、无序的人口流动问题。在国际层面上,它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动的风向标。在国家层面上,它能够反映出移民输入国和输出国在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距。移民在居住国被同化的同时,又对母国和居住国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说,外来移民对拉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政治方面,第一波以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主的欧洲白人移民,在拉美进行了长约三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大地产制、种族制度、宗教制度等一系列殖民制度,对拉丁美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后,土生白人中的精英分子领导拉美独立运动取得胜利,基本奠定了现代拉美的政治版图。在经济方面,非洲黑奴和“大移民”时期的欧亚移民对拉美的种植园经济和单一产品制经济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拉美国家的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劳动力、资金和基础设施等必要条件。在社会方面,不同族裔间的长期融合形成了拉美复杂的民族—种族结构和社会等级制度,洲际人口迁移状况和种族融合程度决定了拉美国家的人口构成。比如,历史上吸收黑人奴隶较多的海地、牙买加等加勒比岛国,现今的居民以黑人为主;以欧洲移民为主要人口来源的阿根廷、乌拉圭和哥斯达黎加,其居民以白人为主;作为美洲印第安文明中心的秘鲁和玻利维亚,印第安人占居民多数;墨西哥和中美洲国家则以混血种人为主。殖民时期奠定的社会等级制度作为一种隐性的社会基因当今仍然发挥着作用。在文化方面,具有不同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外来移民铸造出来的拉美文化是一种混合文化,其不仅在音乐、文学、美学、饮食等方面展现出绚丽缤纷的多元性,同时也在宗教信仰和语言方面表现出高度认同的一致性。此外,移民在母国和居住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方面也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因此,探讨拉美国家的劳动力和外来移民问题既有学术价值,也具现实意义。

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国家,巴西境内拥有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的移民。外来移民对巴西的经济发展、现代文明建设与社会结构、文化多元化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葡萄牙300多年的殖民统治对巴西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单一产品制、大地产制和奴隶制度构成了巴西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殖民地时期,巴西曾先后经历了红木、蔗糖、矿业3个经济周期。黑奴劳动是促成巴西单一产品制出口经济持续繁荣的主要因素之一。巴西是西半球最早引进黑奴劳动的地方之一,却是这一地区最后一个废除奴隶制度的国家。1850年巴西宣布禁止奴隶贸易,但其奴隶制度一直维持到1888年。巴西禁止奴隶贸易后,劳动力短缺的情况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重大发展难题,巴西国内不同群体围绕劳动力来源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针对引进华工和欧洲移民这两个群体的讨论最为激烈。这场争论反映出19世纪中后期巴西人的种族观念,是新旧两种社会力量之间的较量,直接影响了巴西外来移民政策的走向及此后巴西的人口结构。最终,种族主义者、激进废奴派和知识精英们的观点占据上风。他们持有强烈的种族偏见,鼓吹“黄祸论”,主张引进欧洲移民,以填补巨大的劳动力缺口,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改良”巴西的人口结构,帮助巴西摆脱“野蛮”迈向“文明”。在此背景下,巴西政府陆续推出一系列移民新政,以吸引欧洲移民。数百万欧洲移民踏上这片南美热土,汇聚成19世纪末巴西的移民潮。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三个南欧国家的移民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西最大的外来移民群体。大批南欧移民的到来,促进了巴西咖啡经济的繁荣,助力该国的早期工业化,但他们也存在定居率低、与本土劳工矛盾丛生、罢工起义频发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巴西国内主张引进华工的声浪再度高涨,其再度把目光投向东亚地区。

巴西曾试图从中国大规模引进华工,但不管是官方还是私下的途径,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的渠道,几乎所有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也在客观上为巴西和日本签署移民协定提供了历史机遇。1895年巴西和日本建交,从而使巴西引进日本劳工拥有了合法性。20世纪初,美国和加拿大相继出台了禁止或限制日本移民的政策,迫使日本劳工另寻出路;欧洲主要移民来源国纷纷颁布法令,禁止向巴西输出补贴劳工移民,巴西欲寻求劳动力来源多元化;此外,巴西的咖啡经济在政府的干预下逐渐复苏,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此情况下,巴日两国于1907年签订《移民契约》。不可否认,一系列历史偶然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巴劳工协议的达成。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日两国国力对比及国际地位的变化,中日海外移民政策的不同走向以及巴日两国在建设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都追随欧洲文明,才是推动近代巴西东亚移民政策发生“弃中取日”转变的深层次原因。

1908年,首批781名日本移民搭乘“笠户丸”抵达巴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契约农工,被分配在咖啡种植园中劳作。然而,初到巴西的日本移民在种植园的生活并不理想,他们面临生活条件差、饮食不习惯、遭受虐待、工资水平低等困境。反抗和逃离成为日本劳工表达不满的主要方式。对此,日本政府一方面安抚侨民,通过重置让他们在巴西定居下来;另一方面完善和规范移民公司的业务,继续推动向外移民。与此同时,日本国内的移民公司进入改革和整合期,日本通往巴西的移民航线也逐渐固定。在日本早期向巴西输送移民的活动中,巴西政府提供了移民活动的主要资金;以家庭为单位的契约农工构成了日本移民的主体;日本移民高度聚居在圣保罗州的农村地区;日本移民的定居率非常高;但在移民规模方面,巴西还不是日本移民的主要目的国,而日本也仅是巴西的一个移民来源小国。总之,日本向巴西移民初期,其移民活动遵循的是“大公司、小政府”的运行模式。尽管如此,随着传统移民目的地北美地区愈演愈烈的“排日风潮”,日本移民公司的业务重心逐渐由北美转向了拉丁美洲,巴西逐渐成为日本人移民海外的首选目的国。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借鉴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剖析巴西主要利益群体有关外来劳动力争论的焦点,揭示其背后折射出来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理念,以及推动巴西东亚移民政策发生“弃中取日”转变的深层次原因。同时,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和移民“推拉理论”,考察19世纪末南欧移民和20世纪初日本人移民巴西的历史进程,分析他们在移民构成、移民模式、地理分布、从事职业、生活境遇、移民规模等方面的特征。

二 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述评

对拉美移民问题的探讨,涉及面非常广。在横向研究上,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地理空间范围;二是移民母国和居住国的双向比较研究。其中,地理空间范围又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洲际层面的外来移民迁入拉美和拉美居民迁出问题;二是地区内部层面拉美国家之间的人口迁徙问题;三是拉美国家内部的人口流动问题。在纵向研究上,既有同一族裔群体在居住国的迁入和同化问题,也有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吸收不同族裔外来移民的问题。

(一)有关拉美地区外来移民的整体史研究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彼得·韦德是拉美人种和性别学方面的知名学者,他撰写了《拉美的种族和民族》 [2] 一书。该书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互动论研究方法,分析了殖民地时期与共和国时期拉美混合型社会的形成以及全球化背景下拉美民族国家的认同问题,着重对比了非洲裔群体和印第安人的不同境遇。该书1997年出版以来就受到学界的关注和好评,成为拉美移民史领域的必备读物。此后,韦德教授对此书不断修改并补充新材料和新方法,并于2010年再版发行。新版中添加了拉美的原住民运动及其与非洲裔群体之间关系的内容。霍华德大学荣誉教授文森特·佩雷索的专著《拉美历史上的种族与民族》 [3] 更加强调殖民地时期的种族主义与当今拉美社会种族问题的联系。美国学者马拉·罗夫曼的新作《民族颜色:拉美的种族划分和国家》 [4] 剖析了拉美国家为什么在早期人口普查中进行种族区分,但于20世纪中叶中止种族区分,继而又于21世纪初恢复了这种做法。作者指出,除了国内的政治斗争,国际上有关构建民族国家和促进国家发展的标准的改变也是导致这一系列变化的主要原因。2008年,“拉丁美洲的种族和民族”项目(PERLA:the Project on Ethnicity and Race in Latin America)启动,项目组由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秘鲁最出色的种族和人类学家组成,主要调查这4个在拉美地区人口最为稠密国家的种族关系现状和种族政策。经过7年的努力,专家学者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和数据,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专著《白人统治的国家:拉丁美洲的种族、民族和肤色》。 [5] 书中总结认为,拉美的种族不平等和种族歧视是非常普遍的,肤色较浅的族群要比肤色较深的族群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现代拉丁美洲的大量移民》 [6] 一书追溯了拉美外来移民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移民对居住国的影响,既有宏观分析,也不乏微观的个体案例。不同于以往研究中偏重探讨外来移民移居拉美的原因,《拉美的移民与国家认同》 [7] 一书更注重这些外来移民是如何塑造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和加勒比地区的国家认同的。

相比于国外学界对拉美移民整体历史研究的丰硕成果,国内学界的关注则相对较少。根据目前笔者收集的资料,国内史学界鲜有专门探讨拉丁美洲移民史的通史性专著,但也有一些有益的尝试。国内移民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丘立本研究员撰写了《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的国际移民——兼论中国移民的生存发展空间》 [8] 一文,梳理了拉美国际移民的历史、现状和特点,以及中国移民在这一地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张凡研究员的文章《略谈拉丁美洲的移民问题》 [9] 从不同层次考察拉美的移民问题,不仅关注迁入拉美地区的外部国际移民,还关注拉美地区内部移民以及当代迁往欧美国家的拉美裔移民,并总结了移民迁移的原因。

(二)有关拉美地区移民的国别史研究

国外学界围绕巴西的移民问题产出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19世纪下半叶,巴西的移民入境人数占该国人口的比重一度比美国和加拿大还要高。杰弗瑞·莱塞的专著《1808年至今巴西的移民、种族和国家认同》 [10] 比较全面地梳理了19世纪以来巴西境内数以百万计的来自欧洲、亚洲和中东地区外来移民的迁徙和同化过程。他强调,研究巴西的移民问题不应与该国的种族关系相剥离。由于巴西境内的外来移民大多是在19世纪晚期废除奴隶制期间来此定居的,所以长期以来在奴隶制影响下形成的种族关系对这些外来移民的境遇影响颇深。此外,国外学者还对巴西不同族裔进行了专门探讨。成果最多的还是针对巴西历史上最大移民群体——黑人的研究,代表人物有巴西学者卡蒂亚和玛俐亚。前者追溯了整个巴西的黑人移民史,后者则选取了圣保罗这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作为个案进行研究。 [11] 牛津大学巴西研究中心的奥利弗·马歇尔则把目光投向了19世纪巴西的英格兰、爱尔兰和美籍爱尔兰裔移民群体。 [12] 移民是一个双向适应的过程,一方面,外来移民需要主动适应移入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移入国也在接纳或排斥移民及其所带来的新鲜事物。巴西裔学者罗萨那·巴博萨从微观视角考察了19世纪早期里约热内卢的葡萄牙移民以及他们所遭遇的排外现象。 [13]

与巴西不同,阿根廷人口中97%以上均为白人,可以说是一个白人国家。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从旧大陆向新大陆移民的高潮。阿根廷是这一时期拉美国家中接受外来移民最多的国家,约有400万西班牙移民拥入阿根廷,构成了该国的主要民族。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何塞·莫亚教授通过调查移民组织和进行民间走访,依托国家和地方档案,深入分析西班牙裔移民的来源、居住模式、文化认知等方面,最终完成了《堂兄弟和陌生人:1850—1930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西班牙移民》 [14] 一书。唐纳德·卡斯特罗从阿根廷统治精英的立场着手,回顾了该国政府的移民政策以及围绕移民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的辩论。 [15] 阿根廷学者德瓦托的专著《阿根廷移民史》 [16] 则是通史方面的代表作。

墨西哥则是拉美地区另一种移民国家的典型,混血种人占国家总人口的绝大多数。狄埃特尔·柏宁格教授是比较资深的墨西哥移民史专家,他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版了通史性著作,关注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中叶墨西哥外来移民的发展脉络。 [17] 在墨西哥,印欧混血种人约占总人口的60%,所以,墨西哥的多元文化更为显著。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马丁内斯博士将自己博士论文的研究目标锁定在墨西哥的外来移民及其文化多样性。 [18]

国内学者在拉美外来移民的国别史研究方面,成果主要集中在阿根廷一个国家。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郝名玮研究员在《欧洲移民与阿根廷》 [19] 一文中,探讨了欧洲人移民阿根廷的原因及其在该国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和工商业发展中的作用。也有学者关注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欧洲移民潮,总结了此次移民潮的成因、特点和影响。 [20]

(三)有关拉美地区移民的族群史研究

国外学界对欧洲裔和非洲裔移民群体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占据着拉美外来移民族群史研究的主体地位。欧洲裔研究方面的代表作有《定义国家:早期现代西班牙和西班牙美洲的移民和公民》。 [21] 这本书探讨了在18世纪的西班牙和西班牙美洲,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西班牙社区概念。作者挑战了社区是语言或宗教等共同因素的自然结果,或人为想象的假设,重新审视了早期西班牙移民的认同和归属问题。非洲裔研究方面的代表作有《非洲裔拉美人,1800—2000年》 [22] 和《拉美的黑人》。 [23] 前书回顾了过去300年间非洲裔是如何争取自由身份以及相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侧重于非洲裔在新大陆艰难的融合过程;后书通过考察非洲裔在巴西、古巴、多米尼加、海地、墨西哥和秘鲁6个国家的经历,揭示非洲裔对拉美艺术、音乐、饮食、舞蹈、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影响。《拉美的阿拉伯和犹太移民:幻象和现实》 [24] 一书收录10余篇专题论文,展现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移民拉美主要国家的原因和过程,以及这些国家主流社会对此的反应。

亚裔移民在拉美外来移民中只是少数群体,所以学界对他们的关注度并没有对欧洲裔和非洲裔移民群体那么高。巴西是现有日裔群体最多的国家,所以有关日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巴西。代表作有日本学者铃木太一于1964年出版的专著《巴西的日本移民:叙事部分》 [25] ,书中有大量的数据和表格,全面展现了日本移民在家庭、分布、构成、职业、住房、语言、宗教、社团、婚姻等方面的情况,可谓研究日裔群体的必读书目。日本学界在此领域的代表作还有《巴西日本移民80年史》《船にみる日本人移民史:笠戸丸からクルーズ客船へ》和《ブラジル日本移民:百年の軌跡》 [26] ,这三本书对本书的写作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葡萄牙学者丹妮拉·卡瓦略的专著《日本和巴西的移民与认同:日裔群体》 [27] 重点介绍了二战后日裔巴西人的情况和回流日裔的身份认同问题,在研究时段上恰好与罗恩教授互补。此外,也有一些公开发表的论文论及巴西的日本移民。 [28]

(四)对拉美地区中国移民的研究

整体史研究方面。任职于特立尼达西印度大学历史系的著名华裔学者沃尔顿·卢克·赖(Walton Look Lai)与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陈志明(Tan Chee-Beng)教授合编了《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中国人》 [29] 一书。该书是拉美地区华人整体史研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殖民地时期华人移居美洲的经历,第二部分回顾了19世纪中后期华人移民美洲的第一次浪潮,最后一部分剖析了20世纪秘鲁、苏里南和古巴的华人社会及其与当地社会发展的关系。美国路易克拉克大学历史系华裔副教授艾略特·杨(Elliott Young)另辟蹊径,打破了传统史学按照国别撰写移民史的体例,更加注重华人在西半球跨境活动的流动性和复杂性,其著作《异族:从苦力时代到二战时期美洲的中国移民》 [30] 是研究美洲华人跨国活动的开拓之作。

国内学界对华人华侨史的研究非常丰富,但对拉美地区华人华侨史的探讨比较有限。在整体史方面,美洲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李春辉和杨生茂主编的《美洲华侨华人史》 [31] 于1990年出版,该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呈现中国人移民美洲情况的通史性著作。全书共有六编,其中第五编专门论述了拉丁美洲的华侨华人。该书学术视野开阔,强调“必须从世界范围内海外华工、华侨总的发展状况以及美洲内部各国华工华侨关系的演变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才能正确阐明美洲华工、华侨产生和发展的进程”(第3页)。作者认为,美洲华侨华人史就是一部血泪史、创业史、斗争史和爱国爱乡的历史,它不仅向人们诉说早期华侨遭受的艰辛和不易,更向世人展示华侨克勤克俭、披荆斩棘和共同奋斗的优良品格,用大量事实驳斥西方学界的排华言论。具体到拉丁美洲的情况,暨南大学高伟浓教授的著作《拉丁美洲华侨华人移民史、社团与文化活动远眺(上、下册)》 [32] 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该书以国别(地区)为经,以华侨华人移民史、社团与文化活动为纬,囊括了拉丁美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侨的情况,给读者一个全景式的把握,不失为一本研究拉美华侨的入门之作。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刘文龙教授撰写的《近代拉丁美洲华人商业活动初探》一文考察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华人商业活动崛起的原因。作者认为,这是太平洋东西两岸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一方面,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为当地移民海外的华人提供了经商的理念;另一方面,拉美国家正处于现代化起步阶段,为华人提供了经商的时机。 [33] 此外,在一些关于中拉关系和拉丁美洲文明的研究著作中也涉及了部分华人华侨史的内容。 [34]

国别史研究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主要为墨西哥和加勒比地区华人华侨史,对南美洲的关注较少。有关墨西哥华侨史研究的代表作是美国学者罗伯特·罗梅罗(Robert Chao Romero)的专著《1882—1940年墨西哥的中国人》。 [35] 罗梅罗供职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墨西哥裔美国人研究塞萨尔·查韦斯学院(the César E.Chávez Department of Chicana and Chicano Studies),长期从事墨西哥移民史研究,他在这部专著中将目光锁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墨西哥的中国移民身上,勾勒出了这次中国移民大浪潮中属于墨西哥的篇章。据悉,这一时期约有6万名中国人移民墨西哥,成为当时墨西哥第二大外来移民群体。作者指出,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的颁布以及墨西哥经济本身的吸引力是推动此次浪潮形成的主要原因。除了传统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罗梅罗还运用了美国和墨西哥两国的档案,包括口述史、人口普查记录、领事报告和法律文件等,其中《排华法案》中的一些文件和1930年墨西哥人口普查手稿这两类档案是第一次被用到相关研究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该书的严谨度。

20世纪以来的头30多年内,墨西哥发生过几次排华运动,一些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剖析。菲利普·丹尼斯和查尔斯·坎伯兰关注了墨西哥革命期间发生在索诺拉州的排华运动。 [36] 里奥·杰奎斯·达姆布尔日认为,华人在经济上的成就和当地的民族主义情绪是导致墨西哥排华运动的两大原因。 [37] 不同于此,美国康涅狄格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杰森研究员从政治学的角度,解读1880—1940年墨西哥的反华种族主义,认为当时的墨西哥政治精英利用反华势力对人民进行控制,以加强民族认同和国家建构。 [38] 20世纪末,又有几部关于墨西哥排华运动的档案集和专著 [39] 问世,为后人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史料。

在古巴华侨史学领域,也有不少成果陆续推出。美国罗格斯大学拉丁美洲和西属加勒比研究中心凯瑟琳·洛佩斯的专著《华裔古巴人:一部跨国史》 [40] ,从种族关系、国家认同和跨国移民等视角切入,探讨19世纪中叶移民古巴的中国人及其后裔在居住国的身份变化和心理同化过程。《1847年至今古巴的华人》 [41] 一书突出了华人在古巴独立运动和20世纪革命社会运动的贡献,以及他们对古巴音乐、绘画、饮食、运动和语言方面的影响。《古巴的华人:人种学笔记》 [42] 一书则运用民族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古巴的华人社会进行分析。有关加勒比地区的华人华侨史研究,沃尔顿·卢克·赖的著作《1806—1995年西印度群岛华人史料集》 [43] 运用了殖民地时期的政府档案、报纸杂志文章选段、受访者的叙述、当事人的日记和回忆录、船运公司的档案等史料,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加勒比地区华人移民的背景、契约的签订、种植园生活和劳作情景以及现代华人社区的发展状况,奠定了作者在这一领域的权威地位。

国内方面,近年来暨南大学推出了“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其中,《融入与疏离:华侨华人在古巴》一书为我们展现了1847—1970年华人移民古巴的历史。全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历史概览,第二章概述了契约华工从进入融入古巴的历程,第三章分析了20世纪新移民与古巴社会疏离的表现和原因,第四章考察了1959年古巴革命后华侨华人被整合进古巴社会的过程。《委内瑞拉华侨史略》则是高伟浓教授的又一力作。作者深入委内瑞拉侨胞及侨社进行采访,获取了大量原始资料。该书阐述了中国向委内瑞拉移民及华侨在当地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考察了华侨在委内瑞拉的经济活动、社会与文化活动情况,填补了国内委内瑞拉华侨史研究的空白,对学者和侨务工作者了解委内瑞拉华侨历史与现状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世纪中国人移民巴西史》是前中国驻圣保罗总领馆领事陈太荣、刘正勤夫妇二人历时16年编写完成的,全书分为九章,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与实地考察的结合,还原了19世纪第一批到达巴西的中国先侨们的奋斗历程。 [44]

此外,国内学者对巴西、秘鲁、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和巴拿马的华侨华人史亦作出一些研究,发表了卓有见地的文章。巴西方面,既有研究多聚焦于近20年来巴西华人情况,体现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融合发展。有的学者分析了巴西华人社团的类型、特点和发展现状,有的学者关注了华侨华人对中国软实力在巴西的影响,还有的学者探讨了华侨华人社团在中国公共外交中的角色。 [45] 秘鲁方面,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契约华工和华人的经济活动。 [46] 墨西哥方面,现有成果还是以早期华人移民史和华侨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为主。 [47] 阿根廷方面,学者从阿根廷华人超市经济入手,探讨华人经济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本土化的问题。 [48] 智利方面,学者们关注了华侨华人的职业和行业、源流变迁与历史贡献等问题,并对他们的生存现状进行分析。 [49] 有关巴拿马华侨华人史,有学者也做出了尝试性研究。 [50]

专题史研究方面。国内既有成果探讨最多的还是拉美的“契约华工”问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陈泽宪就曾在《历史研究》上发表了《十九世纪盛行的契约华工制》 [51] 一文。文章着重分析了19世纪中后期的契约劳工贸易,并根据中国海关历年贸易年册和外国政府公布的中国移民和契约工人入境数据,对1800—1925年间的出国契约华工人数做出综合统计,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陈翰笙等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推出了《华工出国史料汇编》。 [52] 按照内容和地区,分别为中国官文书、英国议会文件、美国官方文件、关于华工出国的中外综合性著作、关于东南亚华工的私人著作、拉丁美洲华工、美国与加拿大华工、大洋洲华工、非洲华工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赴欧华工。有关拉美华工的史料主要集中在《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一辑和第六辑中。这套丛书为后人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档案文献,学术价值巨大。与此同时,学者们还探讨了拉丁美洲的“苦力贸易”、华工的遭遇和抗争、华工对拉美的历史贡献等。 [53]

(五)对拉美移民史的比较研究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传统习惯、知识结构、经济地位和文化价值观,致使他们在移民动机、居住模式、经济活动和政治取向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移民迁入国也有各自的历史传统、政治文化和治国理念,所以在对待移民问题上也会采取迥异的治理观念和政策措施。只有对拉美移民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从迁出国、移民本身和迁入国三个维度分析移民过程中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总结移民成功群体的经验,才能准确把握移民这一复杂问题的规律性和多样性。

对拉美移民史的比较研究大致有两种路径可循。一是对同一族裔在拉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比较研究。加拿大学者梅·布雷茨的著作《1890—1929年巴西和阿根廷的移民和文化适应》 [54] 选取了布宜诺斯艾利斯、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三座大城市,比较了这些城市里欧洲移民的生活状况。作者强调,不能空泛地讨论外来移民和他们的同化问题,而是要结合居住国的历史背景研究移民的认同和民族国家的形成。美国罗格斯大学历史学教授塞缪尔·贝利的研究更为细化,他从就业机会、技能水平、迁移速度、受到偏见的程度和社团的发展等方面,对居住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和纽约的意大利移民进行比较。贝利认为,布宜诺斯艾利斯能够为意大利移民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意大利移民也会将积蓄用于投资和再创造财富,从而能够更迅速地融入当地社会;相反,在纽约的意大利移民则多从事低技能劳动,并受到早期移民群体的排挤,所以他们更多地把积蓄寄回家乡,大大降低了他们对居住国的认同感。 [55] 美国东北大学学者亚当·麦基翁考察了秘鲁、美国芝加哥和夏威夷的华人移民网络,分析来自中国不同地域的华人是如何维系彼此间的文化和经济关系。 [56] 国内有学者比较了秘鲁和巴西日裔群体的不同。 [57]

二是对同一国家或地区内不同族裔群体之间的比较研究。沃尔顿·卢克·赖的专著《契约劳工与加勒比蔗糖:1838—1918年英属西印度群岛的中国移民和印度移民》。 [58] 全书共有九章,以奴隶制瓦解后的世界劳工制度为大背景,深入比较了加勒比地区的中国劳工和印度劳工,并着重分析了以中印两国移民为代表的亚洲移民与当地殖民者之间的矛盾,以及亚洲移民与非亚洲移民之间的冲突。作者认为,对亚洲契约劳工的比较研究有两个层面的学术价值:在制度层面,分析契约劳工制度与当时其他半自由或不自由的劳工制度;在移民群体层面,探讨不同移民群体在居住国的命运和适应过程。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拉美移民整体史的研究比较丰富,分析了外来移民的迁徙原因、移民在居住国的同化过程,并围绕移民与居住国的种族关系以及国家认同问题展开了多视角讨论。但他们的成果单向研究多,双向研究少,即比较注重移民群体与居住国或母国的单向联系和影响,较少兼顾移民群体与居住国和母国之间的互动联系。在国别史研究方面,表现出重大国、轻小国的研究特点。与之相比,国内学者虽然在整体史方面做过一些探讨,但总体而言还很薄弱,不仅缺乏对拉美外来移民通盘考察的史学专著,也缺少对单个国家的移民史研究。具体到巴西的移民和族裔史研究,国外学界比较侧重于研究非洲裔和欧洲裔问题,对亚洲移民群体关注不足。

国外学界有关中国移民的研究呈现出两个特点:鉴于身份的特殊性,华裔学者仍然充当了研究该问题的主体;研究热点是墨西哥和加勒比地区,对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考察不足。伴随着近年来移民研究的升温,国内学者在拉美的华侨华人问题研究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陆续有几部专著出版和数十篇专题论文刊出,然而,在拉美华侨研究这一广阔的领域中,仍有大片学术处女地有待发掘。此外,国内学者基于一手档案和实地调查资料基础上的研究尚显不足。 [59] 有关巴西早期华人华侨史的研究,国内学者更加注重梳理19世纪巴西招募华工的历史过程,而对于招工失败的原因,以及巴西国内有关引进华工和欧洲移民的争论等问题大多语焉不详,亦未能阐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鉴于此,本书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废奴前后巴西试图大规模引进华工遭遇失败为切入点,剖析巴西主要利益群体围绕外来劳动力争论的焦点,揭示其背后折射出来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理念,以及巴西东亚移民政策最终转向日本的深层次原因。此外,笔者认为,研究拉美的华人华侨史还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要有全局意识。近代中国人向拉美移民是世界移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在近代出现大规模移民的现象,从根本上说,是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欧洲向全球扩展的产物。只有把华人华侨史放在世界移民史、世界近现代史、全球史中进行宏观和横向的研究,才会得出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所以,拉美华人华侨史不仅是中国移民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部分。二要有区别、动态地看待拉美的华侨华人史。拉丁美洲是五彩斑斓的,中国的地域文化也是绚丽多姿的。以往的研究比较突出“三史”(华工血泪史、华侨爱国史、友好创业史),但是,拉美国家的国情和移民政策不尽相同,中国不同地方的移民团体也各具特色,所以我们不能笼而统之,而要针对具体案例进行具体剖析。三要加强基于一手档案和实地调查资料基础上的研究。随着中拉人文交流的深入,这方面将来会有很大的改善。

总之,本书拟在全球史和跨国史视域下探讨近代巴西劳动力与经济发展、废奴运动和外来移民、种族主义与移民政策之间的关系问题,以期抛砖引玉,进一步丰富国内学界对拉美国家的外来移民史、国际关系史、社会史和现代化等领域的研究。事实上,在拉美外来移民史这一研究领域,仍有许多学术荒原有待学者们去开拓和耕耘。一是研究要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将移民个体的命运投放到国际地区局势变革的大背景中进行探讨,“以小见大”,且要避免研究陷入碎片化。二是在纵向研究方面,可以族裔、国家或地区为移民单位,对其移入拉美国家的历史进行梳理,比如秘鲁的华人华侨史、巴西的日本移民史、海地的黑人移民史、阿根廷的意大利移民史等;也可以国别为单位追溯拉美某国的外来移民史,既要重视大国研究,也要兼顾中小国家。三是在横向研究方面,加强对移民与母国和居住国之间互动影响的研究,也可对同一国家不同族裔移民群体或同一族裔在不同迁入国的比较研究。四是在研究对象方面,除了欧洲移民历史,还应加强对非洲和亚洲移民历史的探讨。五是在研究时段方面,不仅要关注早期移民,还要重视20世纪中后期的新移民以及“重返欧洲”“重返亚洲”等移民“回流”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同时对比新旧移民的异同。六是在专题研究方面,外来移民与拉美国家的现代化、外来移民与多元文化、拉美国家的移民政策、外来移民的身份认同与国家建构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鉴于外来移民对拉美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对于研究拉美问题的学者而言,无论从哪个角度、对哪个族裔或哪个国家进行研究,都会发掘出丰富的学术宝藏。相信经过学者同人的不断努力,“以点带线、以线促面”,一幅饱满的拉美外来移民的历史画卷会逐渐展现在世人眼前。


[1] 丘立本:《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的国际移民——兼论中国移民的生存发展空间》,《华人华侨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

[2] Peter Wade, Race and Ethnicity in Latin America ,New York:Pluto Press,1997(1st edition)and 2010(2nd edition).

[3] Vincent C.Peloso, Race and Ethnicity in Latin American History ,New York:Routledge,2014.

[4] Mara Loveman, National Colors Racial Classification and the State in Latin America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

[5] Edward Telles, Pigmentocracies Ethnicity Race and Color in Latin America ,Chapel Hill: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14.

[6] Samuel L.Baily and Eduardo José Miguez, Mass Migration to Modern Latin America ,Wilmington,DE:Scholarly Resources,2003.

[7] Nicola Foote and Michael Goebel, Immigr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in Latin America ,Gainsville,FL: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2014.

[8] 丘立本:《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的国际移民——兼论中国移民的生存发展空间》,《华人华侨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

[9] 张凡:《略谈拉丁美洲的移民问题》,《拉丁美洲研究》1997年第6期。

[10] Jeffrey Lesser, Immigration,Ethnicity,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Brazil,1808 to the Present,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

[11] Katia M.De Queiros Mattoso, To Be a Slave in Brazil:1550-1888 ,trans.Arthur Goldhammer,New Brunswick,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87;Maria Silvia C.Beozzo Bassanezi, Atlas Da Imigracao Internacional Em Sao Paulo 1850-1950 ,Universidade Estadual Paulista,2008.

[12] Oliver Marshall, English Irish and Irish - American Pioneer Settlers in Nineteenth - Century Brazil ,Oxford:Centre for Brazil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Oxford,2005.

[13] Rosana Barbosa, Immigration and Xenophobia:Portuguese Immigrants in Early 19th Century Rio de Janeiro ,Lanham,Maryland:UP of America,2008.

[14] Jose C.Moya, Cousins and Strangers:Spanish Immigrants in Buenos Aires,1850-1930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

[15] Donald Steven Castro, The Development of Argentine Immigration Policy,1852-1914 ,Ann Arbor,Mich.:UMI,1971.

[16] Fernando Devoto, Historia de la InmigrAción en la Argentina ,Buenos Aires:Editorial Sudamericana,2003.

[17] Dieter George Berninger, La Inmigración en México, Ciudad de México:Sepsetentas,1974.

[18] Luz Maria Montiel Martinez, InmigrAción Y Diversidad Cultural En Mexico ,Ciudad de México:Universidad Nacional Autunoma,2005.

[19] 郝名玮:《欧洲移民与阿根廷》,《世界历史》1980年第6期。

[20] 贾东荣:《试论1857—1930年的阿根廷移民运动》,《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陈杰珍:《试析1820年至1930年阿根廷的欧洲移民运动》,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12年。

[21] Tamar Herzog, Defining Nations Immigrants and Citizens in Early Modern Spain and Spanish America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3.

[22] George Reid Andrew, Afro-Latin America,1800-2000 ,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23] Henry Louis Gates Jr., Black in Latin America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12.

[24] Iqnacio Klich and Jeffrey Lesser,eds., Arab and Jewish Immigrants in Latin America Images and Realities ,New York:Routledge,1998.

[25] Teiiti Suzuki, The Japanese Immigrant in Brazil Narrative Part ,Tokyo,Japan: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1964.

[26] 日本移民八十年史編纂委員会:『ブラジル日本移民八十年史』,東京:ブラジル日本文化協会1991年版;山田廸生:『船にみる日本人移民史:笠戸丸からクルーズ客船へ』,東京:中央公論社1998年版;丸山浩明編著:『ブラジル日本移民:百年の軌跡』,東京:明石書店2010年版。

[27] Daniela de Carvalho, Migrants and Identity in Japan and Brazil The Nikkeijin ,New York:Routledge,2002.

[28] Teiiti Suzuki,“Japanese Immigrants in Brazil,” Population Index ,Vol.31,No.2,Apr.,1965,pp.117-138;Robert J.Smith,“The Ethnic Japanese in Brazil,” Journal of Japanese Studies ,Vol.5,No.1,Winter 1979,pp.53-70;J.F.Normano,“Japanese Emigration to Brazil,” Pacific Affairs ,Vol.7,No.1,Mar.,1934,pp.42-61;James Lawrence Tigner,“Shindō Remmei:Japanese Nationalism in Brazil,” The Hispanic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41,No.4,Nov.,1961,pp.515-532;Donald Hastings,“Japanese Emigration and Assimilation in Brazil,”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3,No.2,Spring 1969,pp.32-53;Christopher A.Reichl,“Stages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Ethnicity:The Japanese in Brazil,1908-1988,” Ethnohistory ,Vol.42,No.1,Winter 1995,pp.31-62;Takashi Maeyama,“Ancestor,Emperor,and Immigrant:Religion and Group Identification of the Japanese in Rural Brazil(1908-1950),” Journal of Interamerican Studies and World Affairs ,Vol.14,No.2,May 1972,pp.151-182.

[29] Walton Look Lai and Tan Chee-Beng,eds., The Chinese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Leiden,The Netherlands;Boston:Brill,2010.

[30] Elliott Young, Alien Nation Chinese Migration in the Americas from the Coolie Era through World War II ,Chapel Hill: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14.

[31] 李春辉、杨生茂主编:《美洲华侨华人史》,东方出版社1990年版。

[32] 高伟浓:《拉丁美洲华侨华人移民史、社团与文化活动远眺(上、下册)》,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3] 刘文龙:《近代拉丁美洲华人商业活动初探》,《拉丁美洲研究》1996年第5期。

[34] 沙丁、杨典求、焦震衡、孙桂荣:《中国和拉丁美洲关系简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李明德主编:《拉丁美洲和中拉关系——现在与未来》,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徐世澄:《拉丁美洲与华人》,炎林主编:《世界华人精英传略:南美洲与加拿大卷》,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郝名玮、徐世澄:《拉丁美洲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5] Robert Chao Romero, The Chinese in Mexico,1882-1940 ,Tucson: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2010.

[36] Phillip A.Dennis,“The Anti-Chinese Campaigns in Sonora,Mexico,” Ethnohistory ,Vol.26,No.1,Winter 1979,pp.65-80;Charles C.Cumberland,“The Sonora Chinese and the Mexican Revolution,” The Hispanic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40,No.2,May 1960,pp.191-211.

[37] Leo M.D.Jaques Dambourges,“The Chinese Massacre in Torren(Coahuila)in 1911,” Arizona and the West ,Vol.16,No.3,Autumn 1974,pp.233-246;Leo M.D.Jaques Dambourges,“Have Quick More Money than Mandarins:The Chinese in Sonora,” The Journal of Arizona History ,Vol.17,No.2,Summer 1976,pp.201-218.

[38] Jason Oliver Chang, Chino:Anti-Chinese Racism in Mexico,1880-1940 ,Champaign-Urbana,Illinois: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17.

[39] Humberto Monteón González, Chinos y Antichino en Mexico Documentos para su Estudio ,Gobiemo de Jalisco,Secretaria General,Unidad Editorial,1988;José Jorge Gómez Izquierdo, El Movimiento Antichino en México 1871-1934:Problemas del Racismo y del Nacionalismo durante la Revolución Mexicana ,Instituto Nacional de Antropologia e Historia,1991.

[40] Kathleen M.López, Chinese Cubans A Transnational History ,Chapel Hill: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13.

[41] Mauro García Triana and Pedro Eng Herrera, The Chinese in Cuba,1847-Now ,trans.Gregor Benton,Lanham:Lexington Books,2009.

[42] José Baltar Rodriguez, Los Chinos de Cuba:Apuntes Etnográficos ,La Habana:Fundacion Fernado Ortiz,1997.

[43] Walton Look Lai, The Chinese in the West Indies,1806-1995:A Documentary History ,Kingston,Jamaica:University Press of the West Indies,2000.

[44] 袁艳:《融入与疏离:华侨华人在古巴》,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高伟浓:《委内瑞拉华侨史略》,马来西亚学林书局2011年版;陈太荣、刘正勤:《19世纪中国人移民巴西史》,中国华侨出版社2017年版。

[45] 高伟浓、徐珊珊:《巴西华人社团的类型及发展特色——以20世纪80年代之后成立的社团为主》,《八桂侨刊》2013年第2期;程晶:《华侨华人与中国软实力在巴西的提升》,《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程晶:《试析巴西华侨华人与中国武术的传播》,《八桂侨刊》2017年第2期;徐文永、谢林森:《华侨华人社团与中国侨务公共外交——以巴西华人文化交流协会为例》,《八桂侨刊》2012年第3期;杨宏云:《从巴西浙商谈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对巴西公共外交的优势与对策》,《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密素敏:《试析巴西华侨华人的社会融入特点与挑战》,《南洋问题研究》2015年第2期。

[46] 杨安尧:《秘鲁华侨华人经济的变化与发展》,《八桂侨史》1994年第1期;杨安尧:《华工与秘鲁华人社会》,《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张华贞:《斗争与融合:契约华工与秘鲁华人社会的形成》,《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47] 萨那、张玉玲:《论墨西哥华侨社会的变迁》,《华人华侨历史研究》1989年第1期;Dong Jingsheng(董经胜),“Chinese Emigration to Mexico and the Sino-Mexico Relations Before 1910,” Estudios Internacionales ,Aňo 38,No.152,Número especial:Chile y China,ENERO-MARZO 2006,pp.75-88。

[48] 汤锋旺:《全球化与本土化:阿根廷华人超市经济研究》,《阴山学刊》2012年第6期。

[49] 莫光木:《智利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探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8年第1期;朱涛:《智利华人华侨的职业与行业研究》,《拉丁美洲研究》2019年第1期;贺喜、张振江:《智利华侨华人的源流变迁与历史贡献——〈智利智京中华会馆120年简史〉述评》,《世界民族》2020年第2期。

[50] 管彦忠:《中国人移居巴拿马的历史进程》,《拉丁美洲研究》2002年第2期。

[51] 陈泽宪:《十九世纪盛行的契约华工制》,《历史研究》1963年第1期。

[52] 陈翰笙、卢文迪、陈泽宪、彭家礼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1985年版。

[53] 罗荣渠:《十九世纪拉丁美洲的华工述略》,《世界历史》1980年第4期;李春辉:《近代拉丁美洲的华工问题》,《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4期;张铠:《十九世纪华工与华人对拉丁美洲的历史贡献》,《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6期。

[54] May E.Bletz, Immigration and Acculturation in Brazil and Argentina,1890-1929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0.

[55] Samuel L.Baily, Immigrants in the Lands of Promise:Italians in Buenos Aires and New York City,1870-1914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4.

[56] Adam Mc Keown, Chinese Migrant Networks and Cultural Change:Peru,Chicago,and Hawaii 1900-1936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1.

[57] 刘兆华:《二战前拉美日裔同化与融合的制约因素——以二战前秘鲁和巴西的日裔群体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苏州科技学院,2007年;刘兆华、祝曙光:《二战前拉美日裔同化与融合的制约因素——以秘鲁和巴西为例》,《史学月刊》2008年第8期。

[58] Walton Look Lai, Indentured Labor,Caribbean Sugar:Chinese and Indian Migrants to the British West Indies,1838-1918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4.

[59] 根据北京大学李安山教授的统计,中国国家图书馆现保存的由拉丁美洲华人在当地发行的华文报纸共有9种,涉及4个国家,分别为:古巴的《开明公报》《民声日报》《光华报》和《华文商报》,秘鲁的《民醒日报》和《公言报》,牙买加的《中山报》和《华侨公报》,苏里南的《南风日报》(合订本封面错印为《中国日报》)。详见李安山《拉丁美洲华侨华人研究概述》,http://www.chinadaily.com.cn/gb/doc/2005-06/08/content_449651.htm,2015年7月15日。 P/yMVWx/ayKrGBHtZYOCeMKmunM8GSldBXePCxyGL+fQwOV5UOM80YH1IsE4y51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