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传播与媒介

第一节 传播

一 传播学视野中的传播

1.传播的含义

传播是信息的主要存在方式——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移动与变化。

传播学中的“传播”一词,来源于英语的“communication”,既有单向的传达、传布、传染的意思,又有双向或多向的交流、交往、通讯、交通、沟通、信息共享的含意。而我们汉语中通常所说的传播,则只是由传者向众多受传者的单向扩散,如“传播力”、“对外传播”。

因此,“communication”不仅有信息的传送、播散、disseminate、spread;、transmission、publicity的问题,还有接受、反馈、交流问题。如“传播自由”包含接受自由、申辩自由、反批评自由问题。而汉语“传播”一词在习惯性使用中的单向含义,则容易令人忽略接受、反馈、交流问题。这是我们新闻工作和管理中的常见病。

2.传播的种类

人类传播可按传播主体,分为自我传播(或称内向传播,如内心矛盾斗争)、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后四种传播中都有新闻内容。

人际传播指的是人际亲身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主要为两个人之间的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

群体传播是社会群体的信息交流,如公共聚会,社区活动中的传播、演讲、通报、议论,网络社群中的传播等。

组织传播是政党、政府、企业、文教机构、社会团体等组织,即有一定目的和任务、通过一定的形式组合起来的群体结构,在其内部或与其他组织的传播交流。其中有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纵向传播,与等级、地位、权力相近的传播对象之间的横向传播,有正式的传播和非正式的传播——如餐桌上、路途中的传播。

大众传播是通过大众媒介、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的传播。这里的“大众”指的是广大的受众,而不是与精英人群、专业人士等概念相对应的普通大众。“大众”的“大”也是个相对的概念,现在随着大众媒介的增多,其传播对象出现了分群化或者说“小众化”的趋势。但相对于人际传播等等的传播对象而言,这种“小众”仍属于大众。

新媒体产生了混合传播,其中既有大众传播,又有人际、群体和组织传播。

传播还可按内容,分为新闻传播、政治传播、经济传播、文化传播、艺术传播,以及公关传播、广告传播、营销传播、环境传播、健康传播等。

二 传播的过程和环节

1.传播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有七个环节:信息源、即原始信息,→传者、即传送者,包括个人和机构,→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包括媒介和传输系统,→受者、即受传者,→传播效果,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反馈。有的反馈又成为新的信息员,引起新的传播。

这些环节又有其自身的过程,如内容的形成过程,媒介的制作过程、受众的接受过程。

并非每次传播都有这样完整的过程。有的传者自己就是信息源,有的没产生传播效果——如报纸没人看,有的没得到反馈信息——这在新媒体诞生前是常态。但一个传播总是有传者、内容、渠道和受者,这四个环节被称为传播的四大要素,也是传播研究的主要对象。

2.传播的环节

传者不仅起传送作用,还选择和加工制作传播内容。大众媒介的传者把信息编制成符号系列,如一系列文字符号组成文章,一系列声像符号组成电视节目。他们有“把关人”的作用,同时又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广义上说,传、受者也是信息传播渠道,狭义上说,传播渠道主要是物化的传播媒介,如通信工具、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也包括相应的发送、传输机构和设施。传播渠道处于传播的7个环节的最中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传播理论与实践的重点。

受传者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而是有选择地注意、理解和记忆。传播出去的符号到达受者以后,有些被丢弃了,有些被解读出与传者的原意并不一致的含义,有些后来又被遗忘了。

没有被丢弃遗忘的部分会产生一定的效果。有的效果是即时的、明显的、直接表现出来的,有的是长期的、潜在的、间接表现出来的。有的效果是与传者的意愿一致的,有的是与传者的意愿相反的。这些效果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者的需求、愿望、能力等个性特征。

反馈是从直接或间接的受传者产生反馈信息,传送到传者,如读者给报社提建议或接受报社的读者调查。许多反馈是无意中产生的,如读者购买或不买某种报纸,使报社感到了读者需要与否。有些反馈又成为新的原始信息,进入新的传播过程。显然,反馈会影响传者及其再传播,包括引起相应的调节,取得动态平衡,带来传播的高效,同时反馈也会产生误导信息。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传播给反馈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越来越多的传播成为反馈之反馈。

3.对传播过程和环节的影响干扰

由于传播会有较大的社会影响,还有舆论监督、议题设置、授予地位等功能,因而从信息源到信息反馈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都会受到许多人,尤其是政治、经济权力人物和机构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干扰、控制。其中有的是必要、有益的,有的则起妨碍作用,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对传播过程和环节要有社会调控,以充分发挥传播的积极作用,防止消极影响。

传播学者还借用通讯术语,把有些干扰传播过程的因素称为“噪音”。例如消息报道中,传者的观点和态度就会成为“噪音”,因此消息的写作要把新闻与评论分开。 /YLp6uIiH1z3i85jMPxP72DsjvWIjQomaawZH2o6El/e0/y6Hu4rLoRmB5aVUNl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