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言

自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地域开始由西欧大陆向英美国家转移,涌现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英美马克思主义思想流派以及代表性学者。伴随着这一转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主题也发生了转变:如果说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是批判资本主义、证明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那么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考的主题就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向何处去”。上述变化的一个主要背景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当代西方左翼学者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前途产生了怀疑和担忧,他们拒绝承认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是理想的社会主义制度,试图找寻一条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理想社会主义来替代资本主义,以解决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英美马克思主义为更好地回应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创建新的概念范畴展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社会主义的建构,试图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解释力,并为当代资本主义未来发展找寻新的解放途径。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属于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支比较有影响力的学派,其主要成员大多是英美左翼学者。“分析的马克思主义”遵循马克思主义批判传统,致力于反对和推翻资本主义的方案的设计、正确性和建设策略的问题。“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重要代表人物罗默指出:“也许当今马克思主义的最重大的任务是构建一种当代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强调要以当代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作为研究工具,这样才能够对资本主义的寿命问题和社会主义的活力问题给出更好的回答。谈及对社会主义理论修正的原因,罗默认为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模式不同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在财产关系和市场方面都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以及相关的道德辩护,而社会主义在付诸实践之前,并不存在社会主义的经济组织的确定模式及发展目标。罗默提出,基于当代社会发展对社会主义伦理目标及经济组织形式的重新设计就成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任务,要想向人们解释社会主义平等在道德上是令人向往的,就必须要说明它作为一种正义原则为何优于其他的正义原则。科恩指出,对当今的马克思主义者而言,如果提不出自己所赞同的更为平等的公平分配理论,就很难反击自由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反驳。“社会主义的受挫史表明,社会主义者确实需要撰写食谱,这不仅仅(历史已经证明)是为了知晓如何处理权利,而且是为了吸引普罗大众,除非我们为未来烹调撰写食谱,否则就没有理由认为我们得到自己钟爱的食物。” 为了更好撰写能够吸引普罗大众的未来社会主义平等的食谱,科恩批判性地借鉴了当代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力图实现对社会主义平等的重新建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问题批判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反思的基础上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进行重构,该理论成果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在当代西方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书主要围绕“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研究成果展开系统梳理,揭示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和现实意义。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借鉴当代平等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建构一套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平等”价值的机会平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勾画描绘社会主义理想模型。他们在对社会主义平等理论重构的过程中,注重吸收、借鉴了当代西方平等主义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运气均等主义”的研究成果,力图重构一套超越自由主义并以机会平等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平等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构建凸显选择与环境区分的社会主义机会平等理论;二是探索实践机会平等的理想社会模式。“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基于平等主义视角对社会主义平等加以重新解读,强调在社会主义分配中应凸显个人的选择与责任。总的来说,在以平等为价值取向的当代西方的自由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研究中,“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机会平等理论的研究成果不容忽视。罗尔斯把正义理解为社会基本结构和制度的首要价值,并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试图构建平等的互惠互利的公民合作体系。德沃金直接将“平等”看作是至上的美德,将资源平等看作是分配正义应当持守的原则,并提出了“钝于禀赋,敏于志向”的分配目标。阿马蒂亚·森则是从能力和权利的角度阐释平等,强调平等的对象应是可行能力的平等。阿内森则对福利经济学的分配原则进行修正,认为分配所需要追求的并不是满足人们的所有福利要求,而是使人们具有平等的机会获得同等价值的福利。“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机会平等理论充分吸收并借鉴了当代西方平等主义理论,提出对社会主义平等理论的重构:首先,强调需基于机会平等来界定社会主义的分配正义,认为只有踏上对机会平等追寻的道路,才能真正达到分配正义彼岸;其次,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是一种理想的分配正义原则,它能够对“选择和环境”作出准确的区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罗默、科恩等人都明确指出,就当代社会的发展而言,机会的平等更加充分地表达了分配正义的现代意义,并且当前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把形式层面的机会平等转化为实质平等。因此,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积极探索实践社会主义机会平等的理想组织模型也成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平等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考虑到机会平等理论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占的比重及研究社会主义平等理论对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理论的重要意义,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学界开始对其思想进行研究,至今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余文烈教授和段忠桥教授对“什么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的讨论,使学界开始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段忠桥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特征概括如下:(1)推崇分析哲学的方法,反对辩证法。“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有很多地方概念不清晰,论证不严谨,而想要马克思主义成为科学的、革命的理论,就必须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重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理解的科学理论是指符合20世纪分析哲学标准的理论,即概念清晰、论证严谨。(2)推崇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反对方法论的整体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任何一种理论想要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都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物和现象的宏观描述上。在他们看来,传统马克思主义在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上偏重于宏观的论述,缺少微观的分析,因此,很难对社会现象进行科学的说明。

近年来,随着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的深入,专题性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当前研究已覆盖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英国牛津大学政治哲学教授科恩 (G.A.Cohen),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学教授罗默(John E.Roemer),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埃尔斯特(Jon Elster),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社会学教授赖特(Erik Olin Wright)等。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已基本覆盖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包括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阶级理论、道德哲学及市场社会主义等诸多理论。代表性论著有:《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余文烈),《赖特的资本主义阶级关系新变化理论研究》(吕梁山),《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论研究》(曹玉涛),《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研究》(齐艳红),《博弈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张晓云、潘天群),《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及其批判——以科恩的历史理论为中心》(陈伟),《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研究》(王坤),《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转向》(李旸),除此之外,曾庆福、姚大志、张文喜、王志刚、林育川等发表多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都做了比较精细的研究。学术界关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公平分配理论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尤其是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罗默以及G.A.科恩的公平分配思想的研究成果相对比较丰富。目前,罗默和科恩的公平分配相关思想的著作均已译成中文出版。科恩的相关著作有:《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如果你是平等主义者,为何如此富有?》《马克思与诺齐克之间》以及《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罗默的相关著作有:《在自由中丧失》《分配正义论》《社会主义的未来》等。段忠桥在《为社会主义平等主义辩护》一书中系统分析了科恩为社会主义平等所做的辩护。《福利平等主义的回归——约翰·罗默〈分配正义论〉评述》《约翰·罗默论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这两篇文章比较集中地介绍了罗默的公平分配思想,以上研究成果为系统研究“‘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机会平等理论”提供了思想资源。可以说,当前在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方面,深入、系统研究取代译介类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主流,在研究取向上,由批判向批判式借鉴的方向发展,总体上呈现出由“人头、学派式”研究走向“问题式”理论创新的发展趋势。

国外学者主要侧重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伦理学基础分析以及方法论的研究,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较少,更遑论对其公平分配理论的研究。戴维·戈登在1990年出版的《复兴马克思——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论自由、剥削和正义》一书中,对罗默、科恩、埃尔斯特等人的观点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和介绍。克里斯多夫·贝塔姆在《剖析分析的马克思主义》(2001)一文中,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总体特征及方法论进行解析,并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来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肖恩·塞耶斯在其著作《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与道德》和《道德价值与进步》中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基于现实的需要去发展马克思主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其非历史主义的规范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虽然国外学者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公平分配理论关注较少,但是对其道德哲学以及方法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源。“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平等理论的建构主要是采用分析哲学的方法来思考平等,即理论家针对各种分配正义理论提出反例,并在对比中通过区分、修正和综合来为自己的分配正义理论进行辩护。乔纳森·沃尔夫对这一构思平等社会的理念是否为正确的路径表示怀疑,在他看来,“通过对资源平等的坚持来实现可欲的社会模式的观点是错误的” ;“社会的平等应该确认那些明显的社会不平等和严重的不利境况,并提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以安德森和舍弗勒为代表的关系平等主义者对“运气平等主义”进行批判和反思,他们主张运气平等并非是实现平等的最佳模版,关系平等才是一种理想状态,即每个人最终都得到平等的对待和关系上的平等。虽然关系平等主义并没有提出关于如何实现关系平等的理想模型及其实践路径,但却凸显了运气平等主义思考社会正义问题所忽略的内容。

考察当前已有成果,学术界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公平分配思想做了一些介绍和研究,但是从总体上讲,学术界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公平分配理论研究相对比较分散,系统性不强,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1)目前学术界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以对代表人物的代表性思想的研究为主要范式,导致研究内容相对比较分散。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公平分配思想主体内容和逻辑演进的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由此导致缺少对其总体特征的把握;(2)学术界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对罗默、科恩的公平分配思想研究,而对其他代表人物的相关思想关注较少。如学术界对埃尔斯特的“局部正义”理论关注较少,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埃尔斯特的研究已经偏离“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事实上,想要全面把握“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机会平等理论的建构全景并揭示其当代意义,必须将其纳入其中。如果缺少这一部分内容的把握,尤其是在比较视域内揭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平分配理论建构的两种路径,那么我们将难以客观评价“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机会平等理论,当然也无法准确把握其当代价值;(3)学术界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平等理论成果的创新性运用和转化的相关内容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对社会主义理想模型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的伦理原则进行了富有创新性的设想和设计,该成果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社会主义的伦理价值提供了不少具有启发意义的观点,这部分内容的挖掘和研究相对比较缺乏。

在研究思路上,需要做以下说明:(1)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本书并不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所有代表人物的思想一一进行研究,而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进行了筛选。筛选的原则是该人物的思想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另外其所研究的人物及相关思想与本书选择的主题内容密切相关,并彼此呈现出相互对话性。比如在研究“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时,只选取了罗默和科恩的剥削理论;在研究“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机会平等理论时,着重考察了罗默、科恩和埃尔斯特的观点;在研究“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想模型时,则选择了罗默、科恩和赖特的思想。之所以做此种筛选,一方面尽量保障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机会平等理论研究的全面性,另一方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的思想,突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机会平等理论所涉及的重点问题。(2)本书以“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对机会平等理论的重构为主线,以代表人物的相关思想的争论及思想推进为辅线,全面展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对机会平等理论内容的重构。首先解析“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转向的内在逻辑。探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如何由对剥削的重构转向了对分配正义的研究,剖析“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的关系,揭示其政治哲学转向的理论实质;其次,解析“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机会平等的实质,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不仅要揭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自由主义的公平分配理论的异同,而且要比较马克思主义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公平分配观的根本差异;最后,综合考虑马克思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以及当代中国的发展境况三个维度,充分发掘“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平等理论对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理论的当代意义。在研究过程中,既注重从宏观上把握“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一般特征,又注重对代表人物的思想特点进行分别研究;既注重对相关理论问题的解答,又注重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回应;既注重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身的研究,又不拘泥于其既有的结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的前提下,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给予客观的评价。

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研究“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转向的前提,即“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对剥削理论的重构。介绍“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罗默、科恩的剥削理论,即对“剥削是什么?”的理解,他们对剥削理论重构的共同特点是抛弃劳动价值论,主张对剥削进行重新界定。他们在对剥削进行界定的过程中或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或是基于权利理论,试图对剥削作出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新解读。第二章对罗默、科恩的政治哲学转向的演进逻辑展开分析。这部分内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梳理罗默、科恩等人的思想演进过程及相应的社会历史背景,由此揭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转向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另一方面通过梳理有助于准确定位其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的历史方位,以对其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第三章主要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机会平等理论展开研究,对其主要观点进行梳理,通过梳理把握“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机会平等理论对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理论的重要启发意义。第四章主要探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转向后,基于平等主义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及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第五章主要围绕“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想模型的建构以及基于社会的民主赋权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型的规范原则和制度策略展开研究。

从研究方法上来讲,本书主要运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研究成果的文献材料进行系统研究,翻译、整理相关成果并提出问题,作为课题理论研究的基础。二是比较分析法。这是展开本课题研究所采用的一个基本方法。分析比较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的比较研究,“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与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比较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公平分配理论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对比分析,通过对比系统展现“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机会平等理论。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系统研究“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机会平等理论,对其不同代表人物关于分配正义理论的研究路径和研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当前中国分配领域的相关问题,吸收借鉴“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机会平等理论的相关成果,探寻对马克思主义的公平分配理论的当代建构。 QFViB1laC2Tj1wTxAVN1ZhNA1/DpfrCdRUGV2dHaLeTVtbnmzy4vOnYdBTA2dXN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