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社会认知

一 社会表征

社会表征概念源自于1898年涂尔干(Durkheim)对“集体表征”的探讨,视其为人类共享语言、知识和信念的源头,也是指引民众行动、决策和信仰的集体心灵(collective soul)。时至1932年,皮亚杰(Piaget)首先使用了“社会表征”一词,在1960年代初期,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塞尔日·莫斯科维奇提出了社会表征理论,并将它引介到社会心理学领域 4 。该理论指出社会表征作为一种组织思维和语言的特有现象,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群体所共享的、具有建立秩序和实现沟通双重功能的价值、观念和实践系统,此系统既可为个体在其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中的自我定向确立一种秩序,也能为一个社群成员提供一套用于社会交流、以及对现实世界、个体经历与群体历史进行清晰命名和分类的共享规则(code),从而使同一社会群体内的成员彼此间的交流沟通得以顺利进行” 5 。在莫斯科维奇看来,社会表征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实体,包括各种抽象的和视像化的成分要素,起源于日常生活中个体间的人际交流和社会互动。因此,一个社会表征即是社会公众所展示出的共有脚本和内隐理论,具有促进社会认同、解释关联社会事件、引导和调整表征客体的社会功能。

作为一种社会共识的知识形式,从结构要素上讲,社会表征借由一个社群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所建构与锚定,包括信息(社会客体的知识)、结构(信息的组织核心)、态度(对社会客体的积极和消极评价)3个主要维度 6 ,它的要素包括对与表征对象关联事项的解释(归因)、态度、情感、刻板印象、脚本等内容 7 。阿布里克(Abric)进一步将这些内容区分为社会表征的核心要素和外周要素两大类 8 ,核心要素由一个或几个稳定的表征元素构成,它们共同组成客体表征的中心核,具有意义生成和内容组织两个基本功能,控制着整个社会表征的意义,并负责组织一个社会表征的外周要素。一个核心要素可以是关于被表征客体的看法、信念或者态度,而若干核心要素定义着一个表征的基本结构,此结构起着组织原则和意义生成器的作用,成为所表征对象的共有知识与分享领域。外周要素依赖于核心要素,分布在中心核周围,构成一个社会表征的操作和实践部分,起着促进交往和灵活应对环境的作用,使表征能够适应不同的现实环境和特定语境,具有情境化、可变性的特点。

本质上,作为一个社会认知过程,社会表征不是社会成员对现实的直接想象或反映,而是在日常经验和沟通中对客观世界的主动再造与重构 9 ,产物即为特定社群的共识知识。因而个体既不能从客观现实中也无法以个体的方式构想出各种社会客体,仅是以集体和社会建构的现实为基础,对所表征客体作出各种认知和行为反应。具体而言,在情境化的个体间交流互动中,经由锚定和具体化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将不熟悉的事物转化为熟悉之物,并把这些新的认知要素纳入已有的社会表征,变成人们共知的概念。其中锚定是根据现有的意义名称规则或认知框架,对新异的经历、观点、事物和个体进行命名和分类,产生一个社会共识的符码、语言和参照,并将它们整合到已有知识结构;具体化是将抽象事物转化为非常具体的对象,并赋予它一定意义,最终使其成为思维对象的一个常见和“自然”的部分。因此,根据社会表征理论,不同社会群体通过群际互动和交往沟通,各自会建构起一套认知—规则系统,其功能和性质取决于此表征系统的成分要素及其联结动力机制。由是之故,作为一个社会性构念,群体关系的表征模式将决定着群际间如何决策和行为。

二 社会分类

范畴化(categorization)作为人类机能的一个基本特性,是指将新颖的对象和刺激分派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范畴和类别的过程 10 。它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最基本方式 11 ,也是人的一种生存需求,几乎影响人类认知和行为的方方面面。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社会刺激的范畴化有一个双重的纯认知目的,即提供有用信息和忽略不必要信息,这样可以为人们在加工社会信息时节省时间和心理能量,让人们只使用少量的认知资源就能追踪和区分他人,并有效地存储信息。在社会心理学看来,一旦建立了心理范畴,社会刺激就会被依据相似性进行分类,而同一类属成员间的个体差异被弱化、缩小,不同类别间的区别和边界则被主观夸大 12 。作为一个基本的群体过程,社会分类是个体将自我或他人知觉为某一个社会范畴或类别。这种范畴化可以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下,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个体进行有意义的分类。一旦个体被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成员,就会导致两种稳健的心理效应:一是在认知上强调群内相似性和群际差异性,产生内群体偏向;二是基于社会范畴化的印象形成、偏见和歧视,导致外群体贬损 13 。因此,群体身份突显条件下,作为社会范畴化的结果,内群体和外群体成员之间的区分对社会知觉、情感、认知和行为具有深刻影响。

社会分类是个体认识自身、识别他人身份的重要途径。在群体形成(group formation)水平,当个体依据某种特征将自我和他人划分为社会群体时,无论该特征有多么武断,个人就会利用群体成员身份作为判断自我和他人的基础 14 。事实上,人们在不同情境下有截然不同的身份认同,具有情景可变性,人们在表述自己和他人身份时,常依据不同的时空场景和互动人群来优先选择使用某种与交际情境要求相一致的身份概念 15 。这种身份选择有认同和认异两个双重目的,认同是为了获得来自他者的某种情感和社会支持,在行为和态度上与他者保持一致,从而赢得他者的认可和接纳,成为一个正当性内群体成员。认异是在感知到文化、心理和行为存在差异时,为了维护某种身份优越性,提升自尊水平,将自我与他者相区别开来,以表达“我与你(们)不同”,并选择某种特异性身份来指称和标识。单纯的分类可以很容易地诱导人们按照他们的群体成员身份行事 16 ,激活与特定社会范畴相匹配的行为反应和知觉判断 17 。综合来看,可以把社会分类作为理解群际态度、情感、行为的认知基础,它建构着不同社会群体间彼此的心理范畴和行为反应模式。 clreiZwPY+nvrGdN/+gLIvedkTs0LTwJSlOTLZhxCicnAqirj2iVp8+iKGJjC3j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