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流行文本的折射:文艺作品

婚恋题材的电视节目和小说等总是排在畅销榜首位。人生无外乎两件大事:成家、立业。与过去单纯的婚姻关系相比,现在的婚姻显现出复杂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影响着当代和下一代的关系。不管是电视还是小说,虽然冲突和矛盾不断,但是大家依然喜欢看到大团圆结局的场面,这也折射出每一个人都是渴望婚姻、期待美好的生活,希望从不如意的家庭关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 从电视剧、电影看离婚现状

有关80、90后婚恋题材的电视剧屡屡掀起收视热潮,点击率居高不下,这些电视剧内容呈现婚姻家庭的方方面面,从电视剧《裸婚时代》到《离婚律师》再到《离婚前规则》,离婚现象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80、90后对于婚姻生活特别是离婚的时代之变。

(一)物质打败了爱情

裸婚靠谱吗?电视剧《裸婚时代》由网络小说《裸婚——80后的新结婚时代》改编而成,80后青年刘易阳和童佳倩这对情侣八年恋爱长跑,感情稳定,本着爱情第一的原则,最终加入了裸婚的时尚大潮之中。诚然,裸婚减少了经济压力和竞争压力,但爱情终究抵不过柴米油盐,两个家庭更是各打各的算盘,婚后各式各样的冲突也相继出现,工作不顺、婆媳矛盾、金钱危机、孩子问题等,最终导致离婚。

就像剧中刘易阳说,跟女友童佳倩恋爱八年,结婚一年,用九年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细节打败爱情。物质基础是婚姻爱情的保障,细节这个东西,不放进柴米油盐的琐事里过过水,单单在恋爱里,是永远看不出来什么的。哪怕恋爱时曾为小事闹得面红耳赤,哪怕恋爱时也曾大吵大闹几乎分手,但比起真实生活里那些刀子式的磨难,没有面包只有爱情,只会饿死下一代。在选择裸婚时,也应该听听父母的意见。

说离就离吗?电影《离婚大战》则展示了人们在离婚过程中的矛盾、彷徨、犹豫不定的心态,夫妻双方因闹离婚对彼此真正价值的重新理解及认识。《离婚大战》讲述的是一对恩爱夫妻小凤和大明在市场经济潮流中个体价值与重塑的离合故事。结婚时间长了,小凤看着其他人都飞黄腾达,觉得自己丈夫只是出租车司机,不上进,没出息,就冲动地提出了离婚。对小凤早有意思的医生刘易守得知她正在办离婚,便对她献殷勤,帮她办起了鞋垫厂。后来经历了鞋垫厂生意倒闭的挫折,加上争夺抵押房子的过程,小凤发现大明身上的可贵,小凤意识到什么才是自己想追求的,小凤和大明互相重新认识,重构价值,从头来过。

反思。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的发展,经济基础成了维系家庭重要的纽带。人活着就要吃喝拉撒,要生存就要有物质作为基本条件,没有基本的生存资料就无法活下去。在婚姻家庭中若无法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夫妻关系就会面临危险,甚至走向破裂。也就是说,在家庭婚姻关系中物质要素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婚姻必须建立在人生存最基本的物质层面之上,若没有了基本物质基础,不仅无法建立与维系婚姻家庭,而且人类也无法生存。这一时期,物质要素在生活层面上对婚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婚姻缔结上比较明显,如在择偶上门当户对,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等。上述两部剧在一定程度上鲜明地透视出当今社会对离婚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反映了80后青年的婚恋观——物质基础在婚姻中越来越重要,大多数的80后离婚都是这样的原因,纵有爱情作为基础,没有能力处理好家庭关系,最终也不得不遗憾收场。

“裸婚”“闪婚”“闪离”,这些新词都出现在80后这一代,由于生活压力大,人心浮躁,到了适婚年龄,一些年轻人因为一时冲动,认识不久就“闪婚”了。由于婚前没有对彼此的性格爱好、家庭状况深入了解,没有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比较脆弱,不久又“闪离”。80后是计划生育后的一代,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婚姻中缺乏包容和忍耐,且他们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具有开放性,对婚姻的观念也有所转变,这也是他们婚姻稳定性差的一方面原因,这样的婚姻,还是应当慎重选择。80后大多是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面对现代社会巨大的“买房”“买车”“养孩子”等经济压力,沦为“房奴”“车奴”“孩奴”等。在如此大的生活压力之下,离婚也会成为解决各种矛盾的方法之一。

(二)感情主导下的婚姻生活

第一,门不当户不对的困惑。在电视剧《离婚协议》中,农村出身、长相平平的于文雅,机缘巧合嫁给了城里帅气的“钻石男”高冶平。但在婚后的生活中,由于高家公婆一直不认可“高攀的”于文雅,对她各种“刁难”。后来于文雅找到新的工作变身职业白领。公公病危,迫使高冶平和于文雅最后不得不离婚。最后两个人的复合还是源于老人康复后的醒悟、认可。这个和《新结婚时代》都是讲述了城乡差异背景下,对两种家庭背景、不同文化观念中成长起来的80后青年人,走向婚姻后面临的各种危机与挑战。

第二,离婚后还能相信爱情吗?在《离婚律师》中,律师池海东因老婆焦艳艳出轨上诉离婚,80后女方律师罗鹂因曾受到感情伤害,极力帮助看似在家庭中处于劣势的焦艳艳,焦艳艳最后赢了官司,池海东净身出户。两位律师因为代理同一个离婚案件相识,后来成为邻居后,彼此加深了了解,罗鹂和池海东之间的关系随着剧情的发展发生了变化,两人相互吸引,从都不相信爱情发展到彼此重新找回了爱情。

第三,几家欢喜几家愁。电视剧《离婚前规则》讲述了三对热恋期的80后结婚后,残酷的现实使他们婚后不久就面临分手的故事,全面呈现了80后都市女性的各种婚恋状态,阐释了闪婚闪离、逼婚、隐婚、奉子成婚等婚姻现象。剧中还反映出三对80后小夫妻的关系出现问题都或多或少地与各自的家长有一定的关系。一位婆婆看不上来自普通老百姓家庭的儿媳妇,经常教育她要体贴理解丈夫,而对儿子的拈花惹草说成应酬;一位丈母娘也是不认可女儿的婚姻,觉得女婿没有正经职业,不能给自己的女儿幸福。双方家长的干涉,给家庭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夫妻之间幸福家庭和事业成功的矛盾纠结,现代妻子的多重角色要求,“女强男弱”“强强对抗”“再婚后妈”等不同类型的家庭模式共同开启了“婚姻保卫战”。

这三部电视剧的共同之处是传递了青年如何更好地对待婚姻。不论什么形式的婚姻,一旦结婚,生活就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与两家家庭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正如《新结婚时代》中女主角所说的:“结婚后,我才发现,我妈说我嫁给了他家都是客气的,我分明嫁给了他们全村。”如果婚姻遇到问题,离婚就真的是唯一的解决之道吗?离婚之后又该怎么办?这是所有时代青年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 电视、广播节目的感情生活

爱情、婚姻和家庭是人们经久不衰的话题,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择偶途径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原来被认为是个人隐私的爱情话题适应社会需求,通过电视、广播等演绎、诉说青年的情感追求。

(一)电视婚恋节目之择偶面面观

各种形式的电视综艺节目中婚恋、相亲节目迎合大众需求,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提高了电视节目单收视率,以“吸睛”达到“吸金”的效果。

1.电视婚恋节目的发展

中国的电视相亲节目经历了巨大的变迁,节目形式从最初的婚介到速配,又从速配到真人秀,掀起了电视相亲热的一股股热潮。电视婚恋节目,以爱情、婚姻为主要题材,加入娱乐吸引眼球元素的电视综艺节目。

《今晚我们相识》于1990年9月14日在北京电视台播出。该节目以“恋爱、婚姻、家庭”为主题,每期介绍五六名男女征婚者的情况、征婚条件和联系方式,主持人与征婚者面对面交谈,为解决大龄青年男女婚恋问题帮忙、服务。 这是中国电视相亲的“电视征婚”的较早呈现。

随后发展为“电视速配”阶段,以1996年台湾电视相亲节目《非常男女》为开端,不同于之前征婚的速配体现在节目中即为短时间自由发问,通过问答尽快了解对方来进行配对。湖南卫视的《非常男女》,即《玫瑰之约》,收视率火爆,引来各家电视台纷纷效仿,如上海东方电视台的《相约星期六》、重庆电视台的《缘分天空》、河南卫视《谁让我心动》等,这是第一波收视高潮。

第二波是从2009年年底山东卫视全力打造的《爱情来敲门》开始,2010年电视相亲热的“新相亲时代”正式拉开序幕,电视相亲真人秀节目也开始了井喷式发展。2010年春节后的电视相亲节目与之前有所不同,嘉宾们不再只是为了相亲而相亲,节目也更多地变成了展示个人风采、宣扬个性的舞台。全国各大卫视也趁着这股热潮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相亲节目,有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北卫视的《相亲齐上阵》、青海卫视的《欢迎爱光临》、辽宁卫视的《幸福来敲门》和《完美告白》、浙江卫视的《爱情连连看》、东南卫视的《约会万人迷》、贵州卫视的《非常完美》等。

随着电视媒体的不断成熟和大龄青年男女婚恋难问题的扩大,中国电视相亲节目开始转向婚恋交友的真人秀阶段。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以“我们约会吧,约的就是你”为口号,于2009年12月开播。节目聚集了广大城市的单身男女青年,他们个性十足、多才多艺,在主持人引领下,男女嘉宾通过种种现场考验和问答,最终选择牵手或者出局。因为现场的舞台、灯光炫丽十足,男女嘉宾长相出众,主持人机智幽默,现场激情飞扬,这档电视相亲节目获得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收视率逐渐攀升。随后,江苏卫视凭借着冯小刚导演的同期、同名电影为节目名称,开播大型生活服务类相亲节目《非诚勿扰》,节目一经播出,收视率便居高不下,一直位于同类节目的前列,成为新一轮电视相亲节目的赢家。《非诚勿扰》的大获成功主要归功于节目的话题性、男女嘉宾犀利的言语、现代社会迥异的婚恋观等。

第三波是2015年前后至今,婚恋类节目进入更加专题化阶段,第一类像《我们相爱吧》《如果爱》等节目,让嘉宾在真实生活中互动;恋爱体验类节目多是明星加盟,如石榴夫妇、宇宙夫妇、无尾熊夫妇都是人气很高的组合。第二类像《心动的信号》《喜欢你,我也是》等,将人际交往与观察相结合。第三类像江苏卫视、东方卫视“带着父母来相亲”的代际相亲节目《新相亲大会》和《中国新相亲》,让“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更好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两档节目的现场都很平和,吸引观众真正去理解、学习男女交友背后的思考,以及父母长辈的喜好和选择。

2.择偶途径趋于多样化

择偶途径或择偶方式,即配偶的结识方式,指的是单身男女择偶过程中,最初认识恋爱对象或者结婚对象的某种方式或途径。

21世纪以来,未婚男女的择偶途径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相亲,电视相亲、公园相亲、网络相亲等,新的择偶方式不断出现并受到追捧。择偶途径的多样化和新颖化在为人们提供多元化交友方式的同时,也展现出人们的婚姻伦理观和生活质量观的变化。

除了各大卫视纷纷推出各自的相亲节目以外,大大小小的地方电视频道也相继播出自己的电视相亲真人秀节目,如上海电视台的《相约星期六》、吉林电视台生活频道的《全城热恋》等。电视相亲节目的火爆不仅体现在收视率上,同时在网络上关于相亲节目的关注和讨论也越来越多,相关贴吧里的帖子每天多达几百条甚至上千条,对节目中男女嘉宾的婚恋观、节目中的话题等进行广泛的讨论,参与的网友不计其数,可见其火爆程度不是其他节目可以比拟的。但是整体来说,电视相亲节目中男女嘉宾牵手的成功率有百分之二三十,台下顺利进入婚姻的成功率不超过百分之五。

3.电视相亲节目的影响

客观上,电视相亲节目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了更多的择偶途径和交流平台。但是,近年各种相亲节目中,最被追捧的男性莫过于“高富帅”,这也折射出了女性在婚恋交友方面“实用主义”倾向,首先考虑的是对方的家庭背景、经济实力、发展前景等,现实中当钱、车、房等欲望无法通过自身努力实现时,便寄期望于他人、寄期望于婚姻,成为部分女性的一种人生目标。而当看到婚恋节目中“美女嘉宾”与“成功人士”和“多金男”牵手时,便在女性观众心中又构筑了一个“灰姑娘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美丽幻想,更是认为这是通往幸福生活的一种捷径。此外,在嘉宾介绍或者问答过程中,经常涉及房、车等内容,有房、有车则是幸福婚姻的必备条件之一,当媒体讲婚恋导向于物质,很难说不会对人们的婚姻价值观产生负面的引导作用。

4.电视、广播类调解节目

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固定模式,先由当事人讲述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感、家庭纠纷,再由演员模拟演绎,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让调解员、专家、主持人和观众评判是非对错,最终找到矛盾的源头,化解矛盾。该类型节目具有贴近性和教育性,大受观众欢迎。以老牌节目《爱情保卫战》为例。《爱情保卫战》在2020年已经播出第十年,作为一档依然拥有固定观众群以及长盛不衰的老牌情感调解类节目来说,看这档节目的观众其实想“调解”的从来只有自己,他们只是想在节目中看到与自己生活相似的画面和场景,从而给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调解提供一些方式,所以节目只是一面镜子。但不难看出《爱情保卫战》《金牌调解》《保卫爱情》等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无疑是“冲突和矛盾”,这就是婚姻家庭的本质。无独有偶,美国有一档名为“Jerry Springer”(杰瑞秀)的情感调解类真人秀,反映出全球化的家庭。

情感直播的节目有很多,每个广播电台都会有相应的情感类节目,一般晚上11点后夜深人静的时候开播,通过热线电话与听众进行交流倾诉,如《神舟夜航》《午夜星空下》等,听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这类节目有固定的听众,这也是匿名倾诉自己生活的最优渠道。

大众传媒通过瓦解社会规范等非正式约束,婚姻的预期效用与实际效用偏离,改变家庭对闲暇的消费模式,以各自消费闲暇代替共同消费闲暇,降低有助于婚姻稳定的婚姻家庭专用资本投入,降低离婚的直接成本来影响婚姻机制。作为一个重要的渠道,大众传媒(如电视)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会极大地改变中国社会信息获取和扩散的渠道,并对居民的家庭观念和婚姻决策产生显著影响。这种影响最终将通过影响婚姻契约的特征、结构和性质而影响到婚姻稳定性。

个体生活的真实环境和电视节目所传达出的“拟态环境”是有差别的,但是人们长期充斥在媒介所带来的信息中,逐渐依赖,变得不可或缺,环境电视节目所传达、倡导的文化理念,强化了受众对传统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认同。 在某些婚恋节目中,那些应该倡导的、有利于社会家庭和谐的主流价值没有得到弘扬,而非主流的、引发世风日下的价值观却似乎得到了传播与强化。

三 来自网络新媒介的声音

有调查表明,成年人用于传媒的时间,几乎已经占到睡眠以外时间的四分之一,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我们个人把如此之多的可支配时间用于传媒,这表明大众媒介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一)手机不离手,虚幻更新鲜

社交网和微信群成为近些年离婚率发生的重要原因,在这些网络平台上人们戴着虚伪的面具,说着好听的话语,距离产生了所谓的美,但其实你连对方是男是女都根本不清楚,还以为自己找到了所谓的知音,或者志同道合的人,容易让人移情别恋,抛弃原来的婚姻。自从有了网络,似乎现实中的什么东西都可以虚拟了。网络虚拟婚姻,用虚拟身份在网络虚幻的空间里,模拟日常生活的常态,甚至“生儿育女”。它避开了交织着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等各种焦虑的现实婚姻生活,投靠上以网络图标和象征符号为架构的虚拟现实,追求情感寄托,不说是游戏人生,也是游戏婚姻。当网络婚姻逐渐多起来的时候,便成了某些现实婚姻解体的诱因。

上知乎、玩微博、刷抖音,还有微信公众号,大家还是对婚姻家庭的话题津津乐道,对明星离婚更是关注度高。2019年某影视明星离婚的新闻,点击率高达14亿次,留言区评论多达90.9万,新闻一秒就天下皆知。我们从媒介得到什么知识?从他人和自己的经验中又得到什么知识?显然,离事件或人越远,我们就越是依靠媒介。所有大众传媒都有教育功能,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

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离不开互联网,但它的隐匿性和便捷性也让它成了一个容易藏污纳垢的场所,也是一个让丑闻和恶性事件无限放大的媒介。我们在享受互联网无尽宝藏的同时,也受到网上色情、低俗等不良信息的侵袭,它们不但颠覆着传统的婚姻观,也动摇长期以来的婚姻制度,破坏着婚姻的稳定。那些沉溺于网络的人,忽略家人,甚至不能正常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自然加速现实家庭的解体。

(二)婚恋类App异军突起

想找女朋友、男朋友,想结婚,婚恋交友软件多达上百种。现在大龄青年有很多,生活和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交友圈子却越来越小,这就需要交友平台来帮助我们拓宽范围,像各类婚恋 App,陌陌、探探等交友软件也是拥有一大批忠粉。

婚恋类App可以让单身男女随时随地联系交往,并且可查看近在身边的异性。不少婚恋类App随着网页浏览将异性资料推送,如果妻子监管不力,或者丈夫自控能力差,婚恋类App就成了“破坏婚姻”“寻找刺激”的社交工具。

受年轻人欢迎的“啪啪”社交软件,通过提供图片与语音相结合的独特交互方式,使好友间可以通过语音对话,真实的感受对方的声音,正是因为利用声音这种人际沟通最通用的生理感知功能,才让人与人的交流变得更真切、直接。除此之外,你可以亲耳聆听当红明星的声音,并与之语音互动。也可以听到帅气小伙磁性的歌喉,只要你能与他人共鸣,你就可以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 小说折射的价值取向

(一)传统与网络小说的影响力

1.传统小说所传递的婚姻伦理观念

50年代,中国文坛一批以离婚为题材的作品成为主流,如《离婚》《在悬崖上》《奇异的离婚故事》等。这些离婚故事的主角都是男性知识分子。从农村来到城市,这些男性跟妻子过着两地分居、平平淡淡的日子,事情的转折一般在于他的身边遇到了一位看似志同道合的女性,就会时不时冒出离婚的想法。例如《在悬崖上》中,“我”和比“我”大两三岁的妻子自由恋爱而结婚。“我”常常想:“只要这样按部就班地学习、工作、生活……争取做一个好党员和红色专家还有什么难处呢?”但是,当“一个好党员和红色专家”的愿望敌不过对“美”的追求,“我”爱上了别的姑娘,我想离婚。但这些男人最终没有选择离婚。有趣的是不是他的妻子不同意,而是他自己克制了心中的欲望,强迫生活恢复了“正常”。在这一想离婚而最终不离婚的过程中,这些作品呈现出痛苦的情感与伦理的较量,但他们最终做出了符合道德认可的婚姻选择。

2.网络小说所传递的离婚观念

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独占鳌头。第一人称婚恋小说《劫后余笙》点击量5500万,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受网民追捧。《劫后余笙》的作者蒙面悟空表示自己欣赏感情独立、有理想、有追求的时代女性,在她的小说里,女主人设都是敢恨敢爱的现代女性,拿得起放得下,女主余笙在发现老公和前任暧昧不清时,主动提出离婚,放弃已经不值得留恋的婚姻。

和曲兰曾在纪实文学《穿行在爱与不爱的小道上》中描述,要求离婚的王小梅体验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舆论苛责,无数个像王小梅这样的女性恐怕只能委屈自己,把不幸的婚姻无奈地继续维持下去。而如今,随着离婚者的增多和离婚队伍的扩大,人们已经见怪不怪、熟视无睹了,并且人们也由以前的鄙视、不解变成了同情、默许甚至赞许。不管离婚的原因和表现如何,离婚者是在摆脱不幸的婚姻,争取自主的婚姻选择,评价离婚现象,不能仅以道德的善、恶作标准。离婚者已被认同为与我们一样的正常人,甚至比那些将就婚姻互相伤害的人更值得尊重。想挣脱家庭和婚姻羁绊的人,有受着不幸婚姻伤害的被害者,有追求理想婚姻而幻想的破灭者,有不敢面对婚姻破裂现实的逃避者,也有崇尚个性自由的新潮者,还有道德低下的喜新厌旧者。总之,离婚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多因素影响的结果。

(二)报纸、杂志中的婚姻与女性形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报纸、杂志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对当时的婚姻现象多有翔实的记载,描述的都是当事人对婚姻和生活质量的切身感受,为本论题的写作提供了重要的史料。这些报纸、杂志大体包括以下三类。

其一,综合性报纸,如《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这些报纸中的文章大多反映了国家政策或法律条文,从中也能看到国家对当时的婚姻和民众生活的主流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

其二,普通报纸。如《北京晚报》《东方早报》《浙江早报》《辽宁日报》《广州早报》等地方性报纸。中国地域辽阔,婚姻伦理存在地域特色,把不同地区的报纸所反映的内容进行对比,从中可以窥探到不同地区人们的社会环境与婚姻生活的状态。

其三,针对家庭婚姻的主题杂志。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很多专门的家庭婚姻杂志,如《婚姻与家庭》《生活周刊》《家庭》《生活与健康》《大家》《知音》等。这类杂志主要反映民众的婚姻、家庭生活的真实性较强的实例记叙。在这些杂志中还有对青年群体进行婚姻伦理和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这些记载和数据统计为本论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可靠的资料。《家庭》是中国国内第一家以恋爱、婚姻、家庭为报道和研究对象的综合月刊。《家庭》品牌日益深入人心,在全球综合类期刊中排行前十名,发行到海外27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华人感兴趣的杂志。其他类似的杂志比如《都市主妇》《凤凰生活》《婚姻与家庭》《家庭之友》等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些杂志的内容通俗易懂,面向普通大众,能够反映生活。

但是,我们也发现,各类平面媒体除了塑造女人光鲜的外表外,也塑造了女人的才干。几乎每本时尚杂志都要报道典范女人,所有的文字给大众呈现了一个既上得厅堂又下得厨房的完美女人形象。当关于“女人在长相、感觉、行为等方面应该怎样”的话题包围着读者时,很难使人不产生欠缺感。平面媒体中构建的形象之完美远高于普通标准,是现实中大多数女性很难达到的。同时,对于男性也有很强的倾向性,大多数男性都是成功男人,其标签是事业有成而且家庭幸福美满,这无疑是媒体对男人的期待,但是现实中又有几个男人能这么完美呢。正是因为平面媒体对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建构,也改变了男女两性对性别角色的认同和期待,当读者比照平面媒体所建构的典范标准去找伴侣时,落差就出现了,失望也随之而来,当读者照此典范标准去要求配偶时,家庭冲突便产生了。 IqtEWyAUluaZOCE39mVGKrscC6BkWjRZW4Zn/KIowMrJtwhENAEO6DisJ9xhgdC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