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的虚化是从量词泛化开始的。“个 1 ”来源于数量词“一个”的简省形式。“个 2 ”和“个 3 ”都由“个 1 ”通过功能扩展而来,“个 2 ”把其后的Y打包成一个整体的意义、“个 3 ”把其后的X变成一个有界的、可指称的个体的意义,都跟“个 1 ”表单一数量的意义有关,是“个 1 ”在不同语境中的虚化、抽象化。“个 4 ”来源于“个 1 ”表不定指意义的主观化。“个”就像一个“活性元素”,极易受语境和前后成分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意义。在“个”的语法化过程中,既有“泛化、语境吸收、类推、功能扩展、主观化”等机制起作用,又有语义、语用、语境等因素的影响。其演变过程可概括为:
上述四类“个”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只能用于日常较为随意的场合,不能用于庄重、严肃、正式的场合。由于“个 1 ”往往带有把话说得轻松随意一些的口气,由此发展而来“个 2 ”和“个 3 ”也带有这种语用意义。“个 4 ”有增强表“出乎意料”或“不愉快、不如意”的主观意义的作用,是为表达“出乎意料”的主观性的需要,将“个 1 ”添加到“把”后的宾语前形成的。
“一个”也有表单一数量和不定指的意义,但没有表轻松随意的口气,因而,“一个”没有演变出表主观小量的意义。由于“一个”也有表不定指的意义,因而,“一个”也有类似“个 4 ”的用法。
宿松方言“个”的四种用法普通话都有。“个”的这种多功能演变的共性源于相邻功能之间语义衔接的紧密性。不过,普通话的“个”与宿松方言的“个”在使用范围和功能上并不完全等同。宿松方言“个 2 ”的使用范围比普通话要广,可用于一些已然事件句,而普通话功能类似的“个”一般不用于已然事件;宿松方言的“个 3 ”比普通话相类似功能的“个”的适用范围要小,如普通话可以说“我去下个面条”“说个不停”等,宿松方言“个 3 ”的用法没有这么宽泛;普通话没有相当于宿松方言用于客观处置式的“个 4 ”。
[1] “有界”和“无界”参见沈家煊(1995)。
[2] 根据陈平(1987),所谓“不定指”,指“说话人在使用某个名词性成分时,如果预料受话人无法将所指对象与语境中其他同类成分区分开来,我们称之为不定指成分”。“一(+量)+名”和“量+名”一般都有表示不定指(如“(一)位同志”)的意思。
[3] 普通话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在较为随意的场合中,不光“一个”前面的“一”可以省掉(你吃个橘子),其他一些“一 +量”中的“一”也可以省掉,如“我去买(一)本书”,“你陪我喝(一)杯酒”,“我去街上买(一)件衣服”。宿松方言中,只有量词“个”前面的“一”可以省掉,其他量词前面的“一”不能省。
[4] “语境吸收”(absorption of context)指虚词在使用过程中会将其所在句式表达的意义吸收进来,并固化为自身的一个新义项。(Bybee et al.1994:296)
[5] 同一“V+个+Y”表示的主观量会因语境及参与言谈的主体在认知、经验、视角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
[6] 根据沈家煊(1995),“‘单个动词+宾语’的组合有‘活动’和‘事件’之分……宾语如果是普通光杆名词,整个组合表示‘活动’(如:读书,写字,看电影);宾语如果是专有名词、这/那+(量)+名、数量+名,整个结构表示‘事件’(如:读《红楼梦》,写几个字,看那场电影)”。由于“个”具有将其后的 X 有界化、个体化的作用,因而“V +个+X”结构也表“事件”。
[7] 宿松方言动相补语“下”的意义和用法见8.4.1。
[8] 根据李宗江(2006),“洗澡”中的“澡”,“澡”本为并列关系。但在现代离合词的作用下,“澡”被错误地分析为动宾结构,于是“澡”被名词化了,如“热水澡”等。
[9] Givón(1984)为从概念上说明词类而构建了一个感知中的时间稳定性的尺度,其中一端是在时间中相对稳定的经验,在语法范畴上显现为名词;另一端则是快速变化的经验,显现为动词;而居中的是形容词。从时间稳定性的角度看,汉语里的性质形容词编码的是较稳固的属性,状态形容词编码的则是较不稳固的临时状态。显然,前者在Givón的时间稳定性尺度上偏向于名词一端,而后者偏向于动词一端。动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它是述谓性最强的一个词类。(张敏,1998:247)
[10] 主观处置式详第12章。
[11] 袁毓林(1993:69—80)将动结式分为述人和非述人两类,述人动结式里面又分自主、非自主两小类,自主的动结式又分可控动结式和非可控动结式。袁毓林用“给我、一定要、千万要”等来判别可控动结式和非可控动结式,可控动结式既可以加这些标记,又可以不加,非可控动结式必须加这些标记。
[12] 这些类别的主观处置式详12.2。
[13] 上述“定语+里+个+N”结构中,当定语是人称代词以及带方位词“里”的机构名词时,定语标记“里”可以不出现,从而形成“定语+个+N”结构,如“渠把我个伞一□ki æ 213 拿去没想到他把我的伞拿去了| 渠把学堂里个桌子搬去家在他把学校里的桌子搬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