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文献和实物中的古代蒸馏器

一 古代文献中的蒸馏器

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蒸馏与蒸馏器的记载不多,主要集中于以下几处:

宋代吴悮在《丹房须知》中介绍了炼丹的基本知识,并结合器物图形描述了当时用到的一些炼丹设备,如抽汞的蒸馏器、丹台、既济炉和未济炉等。

飞汞炉木,为床四尺。如鳌木足,高一尺已上,避地气,碟圆釜,容二斗,勿去火。八寸床上鳌,依釜大小为之。……飞汞于丹砂之下,有少白砂亦佳。

从其描述的抽汞装置图(图1-1),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抽汞的装置分上下两部分,上面是密闭容器,用来装盛药物;下面是用来加热的炉子。密闭容器内的汞矿受热后,生成蒸汽,蒸汽冷凝后,液体流出、汇入到旁边的冷凝罐中,从而达到蒸馏的目的。然而其冷凝装置部分,图中并未明白地绘出。

图1-1 抽汞之图

1.木床 2.木足 3.丹灶 4.圆釜 5.气管 6.盆

南宋张世南在《游宦纪闻》中记载:

永嘉之柑,为天下冠。有一种名“朱栾”,花比柑橘,其香绝胜。以笺香或降真香作片,锡为小甑,实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窍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贮之。毕,则彻甑去花,以液渍香,明日再蒸。凡三四易,花暴干,置磁器中密封,其香最佳。

尽管上面的介绍不够详尽,但仍能看出这是用来蒸馏花露的一款小型蒸馏器。在一口锡质的甑锅里面,交替放入一层花瓣和一层香片,花瓣的数量多于香片,在甑锅一侧设一流口。将甑锅底部加热,甑内花瓣和香片的有效成分随着水蒸汽被蒸出,冷凝后从甑锅一旁的流口流出,外用接收容器进行收集。操作结束后,取走甑锅,第二天再重新蒸馏。经过三四次蒸馏,就可以从原来的花瓣中提取到最好的花露,将蒸馏得到的花露,瓷器中密封存放。宋人周去非所著《岭外代答》中也提到了用类似蒸馏器,来提取蔷薇液。

元代朱德润在《轧赖机酒赋》中记载:

观其酿器鬲钥之机,酒候温凉之殊。甑一器而两圈,铛外环而中洼,中实以酒,仍械合之无余。少焉火炽既盛,鼎沸为汤,色混沌于郁蒸,鼓元气于中央。

这是用来制烧酒的蒸馏器。黄时鉴对此蒸酒器作了解读:“这种殊甑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中窿置酒,与上部密相械合。下部承火,上部盛水。下部内的酒‘鼎沸为汤’,蒸汽上升后冷却‘蒸而雨滴’,流到下部的‘圈铛外环’的四周。” 这里描述的蒸酒器,跟后文提到的考古出土的金代烧酒锅 的形制基本是一样的。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记述道:

上盖一釜,釜当中留一小孔,釜傍盐泥紧固。釜上用铁打成一曲弓溜管,其管用麻绳缠通梢,仍用盐泥涂固。煅火之时,曲溜一头插入釜中通气,插处一丝固密,一头以中罐注水两瓶,插曲溜尾于内,釜中之气在达于罐中之水而止。共煅五个时辰,其中砂末尽化成汞,布于满釜。冷定一日,取出扫下。

此文描述的是升炼水银的情形:取两口锅,将一口锅倒扣在另一锅上,上锅的顶部设有一孔,两锅对接处用盐泥加固密封,锅顶上小孔和一弯曲的铁管连接,铁管通身要用麻绳缠绕紧固,并涂上泥盐加固,保证接口处不能有丝毫漏气,曲管的另一端通到装有两瓶水的罐子中,使得熔炼锅中气体只能达到罐里的水中。锅底加热起火,约煅烧十个钟头,朱砂会全部分解,生成水银,布满整个锅壁,冷却后落入装有冷水的罐中,水银密度比水大,此设置较好避免水银易于挥发问题,冷却一天后,将罐中沉积的汞取出。

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识》中记载:

铜锅,平底,墙高三寸。离底一寸,作隔花,钻之使通气,外以锡作馏盖,盖之,其状如盔,其顶圩,使盛冷水,其边为通槽,而以一咮流出其馏露也。……锅底置砂,砂在砖之上,薪火在砖之下,其花置隔上,故下不用水而花露自出。

这里描述的是花露的蒸取方法。所用装置的下部是甑锅,锅内置箅,甑锅内有一圈凹槽,槽上设有一流口,甑锅上部盖子为盆状,内置冷水,利用水冷凝快速降温,锅底置砂的目的是保证甑锅受热更加均匀。操作时,将花瓣置于箅上,甑锅底部加热,花瓣中的花露成分被蒸出,蒸汽上升,碰到置冷水的盆底壁,冷凝后滴入凹槽,从流口流出。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

烧酒是元代开始有的,对甑中盛放的浓酒和糟进行加热,利用其中不同成分沸点的不同,将酒精蒸出,然后用器皿接收冷凝后的馏分。此段描述的是烧酒的酿造方法,但非常笼统,没有说明冷凝液体的承接,用到的是内部承接还是外部承接。

上述古代文献中关于蒸馏器和蒸馏方法的论述都较为简略,但通过对这些文字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蒸馏花露、蒸馏酒,还是提炼升汞,用到的这些设备中,均有加热装置、冷凝装置和进行液滴收集的装置,而这跟现代意义上的蒸馏器是一致的。

二 相关的考古实物

考古实物不仅为我们研究古代器物、器类提供一手的材料,而且极大地弥补了文献资料的不足。

马承源对上海博物馆馆藏的汉代蒸馏器曾进行过专题研究和科学实验。 该青铜器的整体造型,与汉代上甑下釜组合而成的甗极为相似。经测量,该甑釜合体通高45.5厘米(此高度不含盖,蒸馏器原盖已遗失)。青铜蒸馏器上方为甑,体高21.1—22.3厘米,内径26.2—29.9厘米,凝露室容积7500毫升,在甑内的下部有箅(箅径17.7厘米,箅的网格形孔径较小),另有一圈穹形的斜隔层(弧形边宽2.6—2.9厘米),可积累蒸馏液(贮料室容积1900毫升),而且弧形边的上面和甑壁连接处形成一周槽,槽道上有一流口,连铸一个向下倾斜的排流管,排流管长4.1厘米,内径1—1.3厘米;青铜蒸馏器下部为釜,体高26.2厘米,口内径17.4厘米,腹外径31.1—31.3厘米,注液管长6.7厘米,直径3.8—4.2厘米。马承源制作了一个青铜材质的复制品,添加盖子,分别用烧酒和黄酒为蒸馏原料,直接置于釜中加热蒸馏,为了增强冷却效果,还在盖上浇冷水和覆盖湿冷的布块。实验结果表明,该青铜蒸馏器对高度、低度酒液均能起到蒸馏的作用,但该实验并不是用来证明我国汉代就有制作蒸馏酒的工艺的。

除了上海博物馆馆藏的汉代蒸馏器,目前确定和初步推测是蒸馏器的实物材料还有:河北青龙县出土的金代蒸馏器、内蒙古巴林左旗出土的铜酿酒锅、西安张家堡新莽墓出土的套合器、海昏侯墓出土的套合器以及安徽长乐县(今上乐市)出土的汉代蒸馏器,其中长乐县(今上乐市)的器物至今未见发掘报告和相关详细的介绍。

1975年12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土门子乡出土一件铜烧酒锅,考古发掘者根据该遗址的地层和文化层,结合伴出的器物,判断该烧酒锅是金代遗物。 该烧酒锅为双合范,黄铜铸造而成,有上下两器,上器是冷却器,下器是甑锅,套合组成。甑锅做成半球形,高26厘米,口径28厘米,最大腹径36厘米,腹中部有环形鋈一周,宽2厘米,厚0.5厘米,便于扣在灶上。口沿作双唇凹槽,宽1.2厘米,深1厘米,是为汇酒槽。从汇酒槽通出一个出酒流。冷却器做成圆桶形,高16厘米,口径31厘米,底径26厘米。穹隆底,隆起最高7厘米,冷却器近底处也通出一个排水流。底沿作牡唇,与甑锅套合时,牡唇与汇酒的外唇内壁正相紧贴。考古工作者曾用该装置加箅后,进行蒸酒的简单模拟实验,结果出酒顺利,蒸馏速度快,证明了该套装置是一件实用的蒸馏器。

1983年内蒙古巴林左旗隆昌镇十二段村出土过一件“铜酿酒锅”,该器物于2004年春夏之交,在由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与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成吉思汗——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大展” 中,进行过公众展览。这件酒锅为青铜质地,通高48厘米,由上、下分体组成。下分体为甑锅,上部是圆锅。甑锅为圜底,鼓腹,上腹内收,内外沿之间有一周凹槽。最大腹径42.4厘米、高33厘米,内沿高1.5厘米,外沿高3厘米,二者之间的凹槽深2.5厘米。外沿的外侧有一流,流直径2厘米、残长6厘米,流孔长2厘米、宽0.5厘米。锅的圆底略有残损,可以看出圆底经多年火烧,数度破损,并由外向里用生铁片焊补过。

2007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配合西安市行政中心北迁项目,在西安市北郊张家堡发掘了一座新莽时期墓葬(M115),墓的北耳室出土了一件由铜鍑、筒形器和铜盖三部分组合而成的套合器。 出土时铜鍑置于筒形器内,盖置于上,器盖整体形似一灯。考古工作者初步推测是蒸馏器。

江西省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了一件由铜釜、筒形器、天锅三部分构成的青铜套合器。 海昏侯墓出土的套合器目前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议,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蒸馏器;但也有不同声音,历史研究者王金中提出大胆设想,认为这件器物是“水钟”,是世界上年代最久远的滴水计时工具。 钱耀鹏在《西安新莽墓所出蒸馏器的使用方法及意义——兼谈海昏侯墓出土的蒸馏用具》一文中,倾向认为这件器物是熬煮为特点的蒸馏器。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陆续出土的几件蒸馏器(确认和推测的)的实物,为我们全方位了解和认识古代蒸馏器的结构提供了依据,也是我们进一步探讨蒸馏器工作原理的基础。 e6nadA1XNx7PTq7fF5AWdGWPZRFL/dzcA9lcSlsmARoQWQL7RcgsTqB2Eqje5UQ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