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一些铜甗的分体套件上刻有铭文,“鏖甗”和“雍甗”可作为该时期分体甗的代表,业界对它们的关注度也比较高。
“鏖甗”出土于陕西茂陵一号无名冢丛葬坑,属于分体式无足铜甗。保存尚好,由釜(发掘报告称之为鍑)、甑、盆组成(图2-24),鏖甗的分体套件上分别刻有铭文,内容涉及所有者、器名、重量、容量、购买年月及编号等信息。
“雍甗”出土于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同样属于分体式无足铜甗(图2-25),由釜、甑、盆组成。 其组合方式、铭文镌刻位置和内容以及制作方法都和“鏖甗”类似。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称甑,用来放蒸物,下部称釜,用来煮水,中间设有通汽的箅子。釜肩部有铭文:“御铜金雍甗一,容十斗,盆备,卅七年十月,赵献。”甑肩部与盆口沿也有刻铭,与釜铭大意基本相同。
有研究认为这两件器物主要功能在于熬煮,而非蒸煮。“鏖甗”和“雍甗”不是一般意义的炊器,应属于工艺技术原始的蒸馏器。 对于这两件器物的使用方法,笔者认为“鏖盆”或“雍盆”应该正置于甑口之上(图2-24),理由主要来自:蒸煮食物的器盖,盖沿与被盖器物口沿多呈子母扣状,以求封盖严密。这两件器物的盆和甗的口沿均呈斜折沿。如果盆倒扣,则上下沿相扣,很难保证封盖的严密。另外,“鏖盆”或“雍盆”倒置的话,釜、甑上铭文方向与盆的铭文方向则不一致。
图2-24 “阳信家”鏖甗
图2-25 “雍甗” 刘胜墓
“鏖甗”“雍甗”的形态结构、组合特点及制作工艺非常相近,它们的使用特点也应一致。从分体甗结构属性来看,“鏖盆”或“雍盆”只能正置于甑口上的说法值得商榷。我们认为上述两件器物中盆应该倒扣于甑口上,原因如下:首先,考古材料已经能说明盆倒扣不是孤立的,如汉代赵氏青铜甗(图2-26)和汉代青铜灶(图2-27)都是盆倒扣的,盆倒扣可以使其内部空间以及蒸汽上升存留的空间加大,方便实际操作,可以同时保证更多食物受热,提高了蒸煮效率。其次,上面提到盆与下面甑口沿结合不够严密的问题,也完全可以通过上压重物或用盐泥封固等办法解决;再次,“雍甗”的铭文镌刻位置和内容都类似于“阳信家”鏖甗,分体件铭文方向与其使用时的方向无必然关联,故不能拿铭文方向作为盆正扣的理由,鏖盆倒扣作盖的时候,铭文是与下面釜、甑上铭文不一致,但取下还可以当盆用,这时候铭文自然是正常方向。一器可以多用。换言之,铭文方向不能作为器物正反放置的判别依据。最后,从尺寸来看,“鏖盆”或“雍盆”的放置方式,盆腹较深,根据其尺寸可以看出,当盆正置于甑上,其盆底与甑底的间隔高度非常小,仅有2厘米左右。那么它进行蒸煮时,空间利用率和蒸煮效率都不尽如人意。因此,“鏖盆”和“雍盆”均倒扣为盖,而非正置于甑上的设计显然更合理。
图2-26 汉代赵氏青铜甗
图2-27 汉代青铜灶
我们再来看这两件铜甗使用时是否为熬煮式蒸馏?假设观点成立,那么下釜应该是作为受热载体,产生蒸汽,甑用于盛放原料,作为盖的盆充当冷凝器。由于整件器物未见流口,那么蒸汽碰到器盖后冷凝下来的液滴,其接收方式一定是内承式的,即需要在甑箅上放置接收的容器。但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两厘米高度的放置空间显然对此不乐观,另外,我们注意到这两件分体甗中的盆是平底的,相比传统意义的天锅底是弧面的,盆的平面对冷凝滴液的收集和储存极为不便。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鏖甗”和“雍甗”的功用都是以蒸煮为主的,其结构不适合他用。因为它没有合适的冷凝装置,平底的盆不便于冷凝液的滴落与接收。这两件铜甗中盆的放置方式无疑是倒扣的。和青铜甗的功用一致,“鏖甗”和“雍甗”仍是蒸煮器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