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壮者“长虫”

如果说,“祭天山”“烟墩山”是由一组组的山编织成的故事。那么省坝周围海拔2500米以上大山的传说就更多了,这些山往往与一种文化、一个朝代、一个族群相联系,是可以配享宗祠、纂修山志的。其中最悠久的山,当数东山金马、西山碧鸡,它们是滇地土著童年的梦幻,是关于茶马古道、土人、孔雀与滇马朦胧的记忆,其传说可追溯至华夏的汉唐即西南夷的滇国、南诏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然而,时间虽悠远,传说虽飘忽,金马碧鸡所代表的滇文化却深深地烙在省坝大地,就像孩童脱离母体的纪念——肚脐,它伴随着人的一生,自生至死。

旧时风水阴阳学说,曾支配王者影响平民。省坝的风水之山,当数“长虫”。你看昆明北郊的长虫山,它的曲率、张力都是由北至南的,遥想当年天地作合时,这股惊天之力就是北南向劈过来的,难怪昆明人将长虫山看作从四川游向云南的巨蟒,当它跃至昆明北郊岗头村石坂沟时,不知被什么所阻,那白石嶙峋的脊梁猛然拱起,令昆明人做了一篇精彩的风水文章。

长虫山,又称蛇山,学名 (hóng)山,“ ”字极为生僻,一般字典已查不着它,翻阅《康熙字典》,上载:从 山名,在云南,《前汉地理志》说 山在益州郡来唯县, 山出铜。

史书记载,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刘彻,派兵临滇,击灭劳浸,滇王尝羌“始首善”,于是被加封为滇王,授金质“滇王之印”。汉在滇国故地设益州郡,划分为24县。在这24县中有谷昌县,因为省坝东北部曾有谷昌村,史学界从来以为西汉时滇池北地属谷昌县,《前汉地理志》却指其属来唯县。或者东北部为谷昌,西北部为来唯,也未可知。长虫山是区划的极好标志物,两千余年历史迷迷茫茫,看不清尽头,故且存疑。

长虫山的风水文章,是从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做起的。他委派了一位深谙堪舆与文化,又懂建筑的官员,曾任某省府官的汪湛海来滇,主持督造云南府城。风水堪舆家,云南百姓称之为地理先生,汪湛海这位大地理先生至昆的第一件事,应该是手持罗盘,踏勘河山。

长虫山虽在省坝北部,然而它的南北走向与绵绵余脉,却将省坝造就成m形,它处于m形的正中一竖,正巧,这是美的声母,好一个美长虫、美省坝呀。汪湛海从北面五老山建于汉代的龙泉道观出发,顺长虫山一路南下,走了数里,就到主脉尽头“石坂沟”,再南,就是一系列余脉土山,今日被附近村民称作薛家山、马鞭山、锅盖山、王帽山,又东南折为荷叶山、商山、青山、圆通山,又南西折为大德山、五华山、磨盘山。当时,元代云南府梁王政权覆亡不久,元筑的昆明土城就坐落在五华山大箐沟余里外的玉带护城河畔。他抬头北望,仔细端详地貌风景,但见山山松涛呼啸、朴树婆娑、山花烂漫、百鸟啁啾。尤其是那个五华山,像一把宝椅,两旁大德、磨盘左右拱抱,山正南的秃杉箐里长满了巨大名贵的秃杉树,这是做上等棺木的好材料,树上停歇着许多据说是好风水鉴别者的禽鸟白鹤,东边大德山正对大小绿水河的石崖上,猴群在援藤攀爬。这幅图景,对于来自江南的汪湛海,肯定产生了巨大的视觉冲击,这不啻是人间仙景,他大喜过望,深信这将是他为帝王建造的最好府城。于是,急急拿出堪舆器械,审山龙、察地脉、别阴阳、定子午。

2004年春天,油菜花开时,白雪笼罩了长虫山

后人用堪舆行话形容长虫山之美:长虫山自五六百里之外,龙气走动,行入昆明境内,龙气益壮,至铁峰庵处(即石坂沟),便停顿起嶂,更含蓄旺气,吐而起顶。于是九起九伏,向西绕南,至圆通而开玉屏,徐吐五华秀气。五华分五支而下,中支开阳面,止于文庙地场,此为艮龙趋乾,掉头向离,乃紫微龙也,极为尊贵。

我每每读到此处,心中讶然,长虫之气,说白了是妙不可言的帝王之相,离京城万里之外的西南夷有此征兆,对称孤道寡的洪武皇帝来说,何喜之有。

汪湛海还策马走过金汁河羊肠村一带,瓦窑村的刘凤堂告诉我,汪湛海曾作过一首七言诗,其中几句为:“芦花节节绕羊肠,隔水青龙关下塘。人道穴星真挂角,谷丰独立在高岗。”前两句是讲羊肠村附近的地貌与风景,后两句却充满了玄机与谶语。诗句是老辈人口传下来的。

汪湛海前后忙碌折腾了数年,于洪武二十年至二十五年间(公元1387—1392年),终于将一座龟形砖城墩在元代土城之北,龟头在南门,龟尾在北门,五华山、磨盘山、圆通山及青山之半,还有当时叫菜海子的翠湖、大小绿水河都涵括其中。工程结束,汪湛海的剪彩仪式,是将一只惟妙惟肖的石龟与一块“五百年前后云南胜江南”的碣石埋于城中。据罗养儒记,那只石龟已在民国时拆南城门门楼时被发现,体大逾尺,甚精美。

这座砖砌明城伴随了昆明五百余年,今天,昆明成了国内外旅游者追捧的胜地。可以说,汪湛海不仅是堪舆家,还是预言家。

传说,长虫山的帝王之相还是露过峥嵘的,不过,它印验在古时中国的藩邦——交趾国。

长虫山石坂沟南,有土山曰薛家山,上有交王坟,毁于20世纪60年代。坟旁有村为岗头,村老王瑛告诉我,交王坟碑文为“故明定北将军阮公元襄之墓”,碑高约120厘米,宽60厘米,安顿在石砌的基座上,两旁有若干石桌石凳。一个有关交王的故事在省坝流传了数百年。

古时,中华有一阮姓之家,父子俩好风水地理,一日兴起,相约要为祖宗寻一发坟,以为阮氏扬眉吐气之地。听说滇中长虫山十分了得,父子俩便直奔云南,到了东川,两人施行遁地术,前后遁地钻龙数百里至昆明。子于前,父于后。子至长虫山主脉尽处余脉生发的第二山峦处得一宝穴,认准此穴能孕育王侯,便将一枚大铜钱埋入其中。不久,父亦潜行至此看到眼前五色土结穴成球,料定此地是长虫山龙气凝结之处,便将一根铁钎插于土中,第二日父子相遇,都说找到发坟,便来到薛家山,刨开泥土一看,铁钎正插于钱眼中,两人相视而笑、击掌而庆。遂将先人遗骨埋于此处。后来,父亲过世,儿子当上爷爷时,阮氏交趾国王就诞生了。

据说阮氏离开昆明时,请在云南经商的广东老乡祭祀祖坟,作为报酬,将铜仁街祖产房屋送其经商,这些粤人依托街南头的广聚街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便也对发坟心生敬仰。于是年年清明、冬至,粤人扶老携幼至此扫墓,俗称“上交王坟”,有钱的请人制作烤乳猪以为上等供品,盛时有七八只烤乳猪供于坟前,热闹非凡,此情此景直延续至20世纪中叶。

我访昆明北郊数村都听到类似故事,于将信将疑之中决定走访铜仁街老户,此街已于五六年前拆迁,我追踪至正和小区,好不易找到一拆迁户,是个年轻人,她说老人死的死,搬的搬,有的已回原籍。我提起传说,却是一问三不知。往事如烟,传说无稽,我却为此着实惆怅数日。

大凡风水先生传为美谈之地,都是风景这边独好,交王坟就是这样,那座山又名狮子山。坟上曾有一联形容周遭风景:“九转盘龙卧狮山,藏尽太华隐蛇头。”意思是说,眼前八折九曲的盘龙江围绕着狮山,南边的太华山与北边的长虫山都隐没在层层叠叠的峰峦之中。这是一个往东可以收尽省坝美景,往西可以由长虫山遮挡一切风寒阴冷的富贵之地啊。

有关交王坟还有另一传说,极为简洁,一个越南王死在昆明,埋在长虫山,每年数十越南人来此祭祀。

由汪湛海筑龟城、广东父子相“交王坟”而引发的风水故事数百年不绝于世。但凡头脑清楚些的老人都可以略举一二,有的说风水好的地方露珠结成碗口大;有的说选了“牛眠地”作为祖坟的人家后来出了大官;有的说法国人曾见松华坝凤岭有一只金铜盆,只要天气好就可以见到金光,现在此地成为昆明第五自来水厂;还有的说,羊肠村灵龟抢宝的小山曾有一对仙羊跑上跑下,说法种种。但是,有条有理、引人入胜的故事却还是交王坟。数月前,我去大将村采访,一位70余岁的老人饶有兴致地给我讲“缝衣针插钱眼”的故事,他讲得断断续续,支离破碎,听得我都笑了,我知道他在讲“交王坟”的故事。交王坟是滇中风水的经典。

清代,长虫山的风水却给它带来浩劫。事情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云南藩王吴三桂反叛,清军用兵八年,战争极为艰难,好不容易打到昆明城下,其时吴三桂已经病死,孙吴世璠负隅顽抗,久攻不克。清军领兵的是绥远将军蔡毓荣、征南将军穆占与大将军赵良栋,他们怀疑是长虫山龙气作梗,便听信堪舆家的建议,断主山龙脉,以消昆明旺气。官长与兵丁肩荷锄头镐子等家什,直奔长虫山蛇头处,在铁峰庵日月塘狠挖一气,留下一个破沟张家破箐。不久,吴世璠被杀,清军收复昆明城。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范承勋做了云贵总督,他是汉人,入了满籍,为汉军镶黄旗。满脑子的忠君勤王思想,对堪舆、青禽学也深谙于胸,他担心紫微龙向离,只要一承旺运,便可产生帝王,保不住五百年前后,又出第二朝廷于滇中。他观长虫山风水,于九顶入城中,以中段王帽、荷叶两山龙气最旺,决定于此两处,破泄龙气,遂指挥军士至此极力挖掘,并且动用了炸药。好端端的两座山就此成了烂王帽、破荷叶。

2004年9月25日,下马村刘华老人带领我实地考察村后的王帽山。

王帽山由三山组成,南面的石斧山与北边的小山较中间的主山矮,三山组成的“凸”字形远观恰似王帽,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官帽正对昆明城。当年,在范承勋眼中,那满山松树的摇曳恐怕还像王帽得意地晃动吧。

挖掘的沟坎称老官洞,那道大伤疤从山脚几乎直达山顶,正切官帽门面。我们估算了一下,挖去的土方大约是山体的十五分之一,山窝留下了一块约两亩的平地。由此可知,范总督大约动用了上千军士,耗时数十日。我站在老官洞上方向东南望去,昆明城正在眼前一览无余,那荷叶山、大小虹山,甚至商山残体也都历历在目。山前几百米处是老营盘,这是范于破泄王帽龙气后又一厌胜之术,大约40亩,三百余年一直是省府驻军练兵之处,现在是昆明军区汽车修理连、盘龙家具厂、五华预制厂、军训器材厂等单位用地。

山脚二环路上,汽车一辆接一辆呼啸而过,现在再富想象力的昆明人都想不到当年云贵总督有如此惊人之举。

一个月后,我又约了苏家塘村的苏家祥去荷叶山观看破荷叶的残迹。

由于靠近主城区,荷叶山已成为城中孤山,从学府路一小巷进入,走了100米左右就到山脚,到处是单位划分势力范围的围墙,好不容易找到破绽,进去后又是茅草的世界,我们于左寻右觅之中不久便找到了那个被称为“破箐”的地方。它的方位正如我的猜测,箐口直对昆明城。较之王帽山的老官洞,荷叶破箐更是恢宏,因为此处已靠近莲花池,这是吴三桂与爱妾的御花园,令范总督又忆起当年那场伤筋动骨的背叛,何况荷叶山又名圆圆山,与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同名,于是下手更狠。破箐之顶端距山头不远,破碎的锅铁石散漫一地,裸露的红石在残阳下闪着血红的光。呀,长虫山,你若有知,对明清两朝如此迥异的遭遇会做何感想。

对这座令两个王朝大做风水文章的奇山,我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岗头村赵彪、谢增、彭永福陪同我周游了那个最像巨蟒崛起脊梁的山峦。一踏上山道,他们便说起乡老熟悉的故事:人说长虫山吃云南、屙四川,当年四川人把它认作盐龙,每年冬季,四川盐商派人至此放野火,意思是使盐龙给四川屙更多的盐,放火者为避人耳目,一般在晚上进行勾当。第二天一早,当地人一看山上浓烟滚滚,山体两侧数村的农民即刻上山扑打野火,好在山上石多泥少,林木不太茂密,火较易扑灭。

岗头村村民赵彪(左)、谢增(中)、彭永福(右)陪同我考察长虫山,山腹的大石洞曾是樵夫牧童避风雨之所,也有崇拜者到此祭祀

这伟岸的长虫令人们做多少奇思妙想!

我们从岗头村后山顺小道北行,经过西林庵老寺,走的是当年村人打柴放牛的老路,叫单边路,意思是山较陡,挑柴之人扁担不能换肩,再重的担子都只能单边抻着。现在正在修路,道路已拓至三四米宽。走了数公里,即到长虫山小丫口,此处又叫咚咚山,当年驮物的马匹只要超过三四匹,大山就会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大约山肚是空的。

翻过山头,就到了长虫山西侧,一个巨大的采石场横陈于北,我特意在此盘桓片刻,拍了几张照片。又折向南,经大片圣诞树林,林木茂密到令老山民几乎迷路,几番辗转,总算找到大石洞。洞甚宽阔,高约数十米,阔七八米不等,里面有烟熏火燎的痕迹,过去打柴放牛的人在此避雨,饥饿时架野火烧洋芋果腹。不仅如此,还有其他方式的用火。那次,我去眠犬山西边的昭宗大村,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奶奶讲起年轻时的故事,一些人但凡不顺,就到长虫山大石洞烧香酬神,祈求之事有应验的,也有不应验的,一妇女屡产子屡夭亡,忐忑不安,饮食难思,背干粮行数十里来此进香,心则诚矣,神灵不应,如之奈何?我看着眼前黑漆漆、阴冷冷的石洞,对当年来此虔诚求神者不由心生同情,如果不是命运如此乖张,何消涉险至此?

大石洞旁有数十亩平整土地,长满荒草荆棘,人称“盐坑”。

长虫山顶有大道,很出乎我意料。赵彪说,“大跃进”时,人们为炼铁而修了道路,路不窄,宽处七八米,够双向行车,我不由想起《前汉地理志》说,山出铜。我们顺路来到大石头,这又是一个神异之处。这个独石很大,长、宽、高约7米、3米、6米,它奇在石有肚,肚中有一塘不会干的水,迷离产生神话,传说水中曾有一宝——玉海菜,被法国人取走,水就干了。我们援手攀上巨石,从朝天洞下观,那塘水正正就在石肚中,有简易石级可下至水边。下得石来,我沿着大石转了一圈,有一处是祭祀之地,还插着香烛。老赵说,过去烧香的就用石肚水煮饭吃。

长虫山两个山岭上各有齐头石岩,高30余米,长30—40米,尖石参差耸向天际,有小石林风韵。在岭南的斜坡上,有神奇景观:无数石头像乌龟一样整齐排列着,斜面呈梯形。底边长约数百米,顶边长约数十米,底高约数百米,规模极大。我不由想起了有关长虫与昆明的另一传说:昆明城下有巨龟,长虫欲戏龟,被一神仙察之,便用定身法将长虫镇住,并用两塔羁绊巨龟双足,这就是东西寺塔。看来古人编撰故事,也多少要根据山形地貌展开想象。我正自遐思,农民向导们又讲开了农耕神话:长虫山逼着(压迫)某仙人,仙人恼怒,吆着铁牛耙山,未待神犁着地,长虫猛地拱起身躯与之抗争,仙人发火,在西山用钉耙狠力一耙,倒石头(山名,在罗汉山之南)被挖了下来。种种神话传说证明着长虫山的不凡。风水先生说长虫是昆明主山,是昆明脊梁。从地理文化学角度看,长虫山亦可担当此任,它的雄壮、秀丽、绵长,世所罕见。人们说,长虫山起于四川,终止于何处未知。笔者旅于滇中玉溪、滇南红河州,于车道西侧,时见有嶙峋白石山体出露,也呈北南走向,想来是一脉相承。长虫山蕴含的昆明文化独一无二,若干年后,它会成为昆明城中公园,就像贵阳的黔岭公园。但目前,它有两个危机:一是山体西北的采石场,数十年的取石,几乎已将这条长虫拦腰挖断,不信鬼神、风水的人们也有别样愚蠢,他们可以捡得眼前卖石头的小钱,丢弃今后景观开发的大钱;他们可能富了一个小村,却亏了大昆明。二是山顶的圣诞树,这个外来树种名字优雅,与美丽的宗教故事相连,然而破坏性极强,凡它得势之地即寸草不生,被它取代的本地松树,原有良好的共生法则,树下菌类繁多,如牛肝菌、见手青、青头菌、鸡枞、干巴菌、杉松包、谷花菌,是本地农民的生活来源。秋季,成熟的松子又引得小动物们你来我往,热闹异常。

长虫山顶的大石头,腹空,内有一塘水,过去村民祭祀时就用此水煮饭,现仍有人在石脚焚香祭拜

长虫山顶奇石阵,有人看它仿若巨蛇鳞甲,我却以为像万千大大小小的石鸟龟

长虫顶观大昆明城

保护长虫山是一件极为迫切的事情。 SH6HiFJS6X2i6E/qb2eOdWeLYU/UWyhOzf28vPZdclneSSng08PNo9+l5/MGI2j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