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祭天”与“烟墩”

阅读志书,省坝有两类山引起了我的注意。一类名“祭天山”,有八座同名,分布在大板桥阿底村、双哨老玉屯村、新街马劳力村、双龙歌乐资村、麦冲村、小河回流湾村、金马云山村。我将它们一一熟记于心,非得一探而快之。那次,普照村的龚从仁陪同我去大板桥采风,我迫不及待地问起阿底村的祭天山。他指着一个行将被夷为平地的高台,说它就是“祭天山”,我一惊,不解如此神圣的山体,人们竟毫不留情地将其毁灭。问及原因,说是山石为锻烧石灰之好原料,这里产出的石灰一度成为昆明坝子抢手的建材品牌。

以后,当我走进东郊一个个彝族村庄,才知道,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祭天山”,只要这些山近在村旁,山体平缓高度适中,便于群体祭祀。如白龙寺村南的祭天山,又称“祭天台”,山顶平地竟有40多亩;西邑村的祭天山又称小官山。这些山因近在城市,都被各单位占据。所幸地处八公里的普照村祭天山还完好,它又名石塘山,我赶紧将它的“倩影”留了下来。

还有一些山名如“杀猪山”“杀鸡山”“祭白龙山”“祭虫山”,都为同一功效:祭祀神灵。由是观之,祭天山应有数十上百个之多,修志者择其要者而名之。在这些山上,曾发生许多精彩的祭天故事。

另一类名“烟墩山”,又称“烟包山”“烟堆山”,有三处,它们在双哨大哨村、双龙白岩哨村、小哨兔儿关村,无一例外都在古代驿道重要哨卡处。它们是云贵高原茶马古道上的“烽火台”,是万里驿传的“报警信号站”,当年,哨卡的守卫者用烟火向中枢神经报告边地安全受侵犯的状态。

滇中驿道,元建站赤,清末废弛,盘亘绵延六百余年。古道上的烟墩究竟是何模样,我专程去了兔儿关,71岁的刘友林老人带我去屋顶观看“烟墩山”,它在村子东北数百米处,驿道就在山脚下。如今,烟墩早已不在,此地空余山名,一条昆明至曲靖的高速路从旁经过。80岁的村民杨增荣还记得烟墩的功效,他说:有事情了,此地放火,白邑关也会放火,省制台就知道了。省制台就是云贵总督,云南封建社会的末代总督是李经羲,他是李鸿章的侄儿,没坐上几年总督位,就被辛亥革命云南的“重九起义”轰了下来。兔儿关是云南府东川大道上的重要哨关,自四川宜宾,云南昭通、东川过来的马帮至此分两路通向省府。一路是翻过村西北老五山丫口,取白邑道入昆;另一路是从村西南走大波村、清水河、波罗村由灵光街入昆。“烟墩”信号站走的是白邑道,此路空旷、开阔,便于被省府北门望京楼卫戍察知。

“烟墩”随驿道的终止而废弛已近百年,要找到完整之物着实不易,然而,古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在苦寻“烟墩”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这种境界。

清末民初,昆明《中华民报》《中华新报》主编罗养儒将他亲历亲闻载于《记我所知集》。从中,我得到一条重要信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留学日本研习过园艺的庾晋侯任昆明市长,为了给新建的大观公园增添情趣,他下令将昆明东郊重关外废弃的三个烟墩移入大观楼侧的滇池中,本意大约是模拟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当事者罗养儒颇不以为意,我确以为歪打正着,庾市长在不经意间保护了文物。

2004年10月,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脚踏游船飞轮,手握舵柄,独自在大观楼湖中转悠了一个多小时,对着“烟墩”左看右瞧,看岁月留给它的苍夷与斑驳。然而,它们的形状令我惊奇,原来是三个硕大的石葫芦。在相机镜头中,我看到这个家伙巍巍然辉映在蓝天白云中。天啊,它分明是太上老君炼丹用的宝葫芦,什么时候被像孙猴子一般灵巧的滇人搬到省府东郊北京路的呢?我被自己的联想逗乐了,不禁笑出了声。

大观楼前滇池中的三个烟墩,设计者的原创是模仿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

庾晋侯于1929—1930年任昆明市长时,将昆明重关外三个废弃的烟墩移至大观公园滇池中。烟墩呈葫芦状,据说为明代沐英时制造,原呈贡县太平关至梁王山也有如此形状的十个烟墩,是沐英军围剿梁王军时使用的

老昆明自东站迆逦出行的通京驿道,被民众称为北京路,另一条向南取道呈贡、宜良经广西通京的古道也称北京路,这是我在考察中于村老处亲闻。两条古道的里程于古制各有一万余里长,与20世纪50年代命名的昆明南窑至北站数公里长的现代北京路相比,古道更名实相符、气势恢宏。

石葫芦烟墩不由引发了我更大的好奇,它们打造于何年何代?是遍布于滇省驿道,还是仅止于昆明城至凉亭、十里铺呢?因为我原来设想烟墩大约像农家的大型灶台,它应用砖块砌成,这样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我就教于省文史馆员李瑞,他今年75岁,自小就有历史文化癖好。他告诉我,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在呈贡太平关看到过这种葫芦形烟墩,传说制作于明初沐英镇滇时,十个烟墩自太平关向东铺设至梁王山脚,当时烟墩服务于对梁王余部的征讨。山上敌军一有动静,前哨士兵点燃狼烟,一股蓝色烟雾直直冲上天空。十个烟墩,十股狼烟,将元军遗逆的异动报至呈贡驻军,接着,狼烟北延,经蛤蟆山、古城山、水海子,又是数十上百根烟柱,十万火急的军情进入省府中枢——制台衙门。我问李瑞,狼粪难找,烟墩是否可用草木代替。他说,草木燃烧形成的烟是散漫无力的,没有狼烟的效果,过去滇中多土狼,狼粪易收集。至此,我对烟墩山的考察告一段落。我知道,与祭天山相仿,称为烟墩的山也是一个系列,它的数量应以成千上万计。 SvlK0+Qz1GacdNhJ/mITE/P0ou0MTRkcqrhNO+Iw02lGmwiryZAF91ONgSiG9Lt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