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接到青年学者王旭的邀请,让我给他的新书作个序,欣然答应后才知道这本书是写的关于我的评传。历史上引领文学艺术、哲学思想思潮的先贤太多了,作为一名当代之画家,我何德何能,值得去大书特书?
王旭是我培养了18年的学生,年轻人做件事不易,《崔如琢评传》一书是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应当鼓励。他克服了许多困难,花了四年时间才写完。我问他为什么要花几年时间去研究一位当代画家,而不去研究历史名家?他说,第一,他了解我,写我只是他给其他人写评传的一个尝试,想积累些经验。第二,目的是为了正本清源,引领当代绘画健康发展。这听上去是一个理由,即便冠冕堂堂,也算合理。事实上,我一直强调学生要学历史,不该学老师。做学术也是,宁做历史文化的守护者,莫做老师的影子。郑板桥在其印章里有一句话:“青藤门下走狗”,齐白石则有诗曰:“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由此可见,借古比泥今或者袭一家之面目、承一家之学说更为博大。学生拘于老师之学的结果是,艺术陈陈相因,毫无生机,一代不如一代。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王旭能引以为戒!
至于王旭对我的评价,每个人心里有一杆秤,不做赘述。意外的是,我看了书稿,尤是以文化思想、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旁通艺术史,解答艺术史上的具体问题,其观点新颖,论据充分,可以说,这本书在书写方面,给绘画史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我了解王旭,在我的指导下,他有过14年闭关的传统文化研究经历,对哲学思想史、文学史、绘画史、社会变革史掌握得较为纯熟,这体现在他的字里行间。
给画家写评传,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可借鉴的成熟模本少之又少。毕竟,画家在文化史中的地位比较边缘化。回望历史,一部绘画史恰是一部苦难史,是苦难造就了绘画的辉煌。王旭在写该书的时候,着重阐述了这个问题,我看到徐渭、石涛、八大山人、“扬州八怪”、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徐悲鸿、蒋兆和等以及我的两位恩师李苦禅、秦仲文先生的艺术经历时,不禁落泪,深感前辈们的曲折与担当。他们要么从乡村走向城市,稳固了传统文化的根基,要么在家国变故时用文艺上达民族血脉、民族理想,直观地反映了社会变革的主流思想,并在民众心理上建立了一个伊甸园式的情感托靠。除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涌现出的一批优秀的画家如黄胄、石鲁、周思聪等秉承艺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的宗旨,将绘画与现实结合,想国家和人民之所想,将绘画的实用功能发挥到最大,从而使绘画真正意义上与文学并肩,起到实用的宣传、说教功效。至此,画家的社会作用真正显现。
我是在历史滋养中成长起来的画家,不敢说自己的艺术成就如何,也不敢说自己给社会做过多少贡献,但优秀的历史文化给予了我一颗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鞠躬尽瘁的心,人的价值在于担当,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将我的光和热发挥至最大,即便微不足道,但初心不变。
在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时代,我有一个梦想,可能在别人眼里是笑话或者梦话:那就是从我做起,让传统文化正本清源,继往开来。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感受到不一样的中国文化,不一样的民族智慧!
此书难免偏颇,希望方家多批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