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渤海湾海岸线的变迁

历史时期黄河河口摆荡于河北、江苏间,而70%以上的时间是由河北及山东进入渤海的。黄河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的细粒黄土物质,经过潮流的搬运和堆积,在渤海湾西部塑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淤泥质海岸。但当黄河改道离开渤海湾时,海岸则主要是由海河等其他河流搬来的沙质沉积物组成的沙质海岸。清而咸的海水造成适合于贝类繁殖的环境,当海浪把近岸带的海底贝壳冲到岸边后,便与海岸的沙质沉积物混合,组成一道贝壳堤。由于黄河的来回改道,渤海海岸便形成了由淤泥质岸与含有贝壳堤的沙质岸彼此相间的海岸,从而为我们研究渤海海岸在历史时期的变迁提供了线索。

在渤海湾西岸,北起宁河,南至黄骅,有四条古海岸线贝壳堤 [17] 。自天津市北部育婴堂至静海西北四小屯的第四贝堤,大致形成于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很可能是冰后期还浸高海面时期或稍后的海岸带上的产物,它距离今海岸约50千米,表现了五千年间天津附近的陆地向东延伸幅度。第三贝堤起于天津市东南的小王庄,经巨葛庄至沙井子,C 14 测定其年代为3400±115年 [18] 。大致代表殷商时代后半期(前16—前11世纪)的古海岸线。据韩嘉谷考证,禹黄河在距今3400年略后到天津入海,这是黄河第一次到天津入海,从而结束了第三贝堤的生长 [19] 。在这里发掘到大量战国和秦汉时代的古墓。第二贝堤北起海河北岸的白沙岭,向南经泥沽至歧口。据C 14 测定,其南段歧口附近,下层距今2020±100年,上层距今1080±90年;北段白沙岭附近则距今1460±95年 [20] 。这条贝壳堤上发现有战国、西汉早期及唐宋文化遗址 [21] 。据此可知,这条贝壳堤线经过一千多年的时间才塑造完成。战国中期大规模筑堤后,《禹贡》《山经》河即断流,黄河下游形成唯一的固定河道,史称《汉志》河,它不再由天津入海,而是经汉章武县(今河北黄骅市伏漪城)东入海。到王莽始建国三年(11),河决魏郡元城,又改由山东千乘(今高青县高苑镇北)入海。随着黄河入海口的逐步南撤,渤海湾西岸因接受黄河来沙减少,更有利于贝类的繁殖,贝壳堤遂得以充分发育,堤厚5米,宽一二百米。

由上述可见,黄河每由渤海湾入海一次,就在河口附近形成一片冲积扇,出现一次海岸线的迁移。当黄河改道脱离渤海湾以后,就形成一道新的贝壳堤,渤海湾西岸的四道贝壳堤也就成为岸线一步步延伸的脚印。历史时期延伸的主要是三个冲积扇 [22] 。第一个冲积扇是春秋战国时期《山经》河和《禹贡》河分别在天津及沧县入海形成的,在宁河县七里海一带;第二个冲积扇是《汉志》河在今黄骅市入海后,直到西汉末才形成的,在今黄骅市东南部。西汉时期,海河尚未汇流入海,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在渤海湾沿岸建置的县有絫县(今昌黎南)、海阳(今滦县西南)、昌城(今丰南西北)、雍奴(今宝坻西南)、泉州(今武清西南)、东平舒(今大城)、参户(今青县西南)、浮阳(今沧县东南)、章武(今黄骅西北)、高城(今盐山东南)。这说明汉代渤海湾海岸线可能在今河北乐亭、丰南以南,天津、盐山一线以东,这与第一、第二个冲积扇的范围大体上一致。

[本章内容参见邢铁、王文涛《中国古代环渤海地区与其他经济区比较研究(上)·第一编·环渤海地区的地理环境演变及其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 参见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中华文史论丛》第七辑,1978年7月;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史述要》,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年版;邹逸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复旦学报·历史地理专辑》1980年8月。

[2] (清)胡渭:《禹贡锥指》卷一三下《附论历代绽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87页。

[3] 《汉书》卷九九中《王莽传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27页。

[4] 《后汉书》卷六六《循吏列传·王景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65页。

[5]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十三《 水》,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24页。

[6] 主要参考有:韩嘉谷《历史时期河北平原河道变迁和海河水系形成》,《海河志通讯》1982年创刊号;谭其骧《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第四辑,1986年。

[7]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第四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页。

[9]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第28页。

[10] 参考的论著主要有: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见《历史地理》第五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王会昌《河北平原的古代湖泊》,《地理集刊》第18号,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1]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五《顺德府·钜鹿县》,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71页。

[12] 河北省地理研究所编绘:《河北平原黑龙港地区古河道图》图6至图8,吉林省地理研究所印制,1977年10月。

[13] 《左传》定公元年:魏舒“田于大陆。焚焉。还,卒于宁”。

[14] 《吕氏春秋·有始览》:“何谓九薮?吴之具区,楚之云梦,秦之阳华,晋之大陆,梁之圃田,宋之孟诸,齐之海隅,赵之钜鹿,燕之大昭。”《淮南子·坠形训》:“何谓九薮?曰越之具区,楚之云梦,秦之阳纡,晋之大陆,郑之圃田,宋之孟诸,齐之海隅,赵之钜鹿,燕之昭余。”

[15] 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第二章“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页。

[16] 史念海:《论两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上、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3—4期。

[17] 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渤海湾西岸古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56年第2期。

[18] 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天然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报告之二》,《地球化学》1974年第1期。

[19] 韩嘉谷:《论第一次到天津入海的古黄河》,《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3期。

[20]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C 14 实验室:《天津沿海地区全新世岸线变迁年代的初步研究》,1977年。

[21] 王颖:《渤海湾西部贝壳堤与古海岸问题》,《南京大学学报》1964年第3期。

[22] 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渤海湾西岸考古调查和海岸线变迁研究》,《历史研究》1966年第1期。 pjn62mQTA+o96GnNj9AmajZdTZMgykrUSwubQU21XzDgHL9SjblepJf6GmcW0wm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