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汉代河北地区主要河流的变迁

在我国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迁中,河流在地形地貌中的变化是最显著的,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关系极其密切,影响巨大而深远。汉代河北地区主要河流的变迁也反映出:河流变迁与人类经济活动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

(一)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现代黄河并不流经河北,但西汉时期的黄河下游河道从河北境内通过,与河北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谈论河北地区的河流必然涉及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问题。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干流全长为5464千米,流域面积为752443平方千米。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中华民族活动的中心,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对河北社会历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谭其骧、邹逸麟等先生对黄河的变迁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结果, [1] 以下所述多有参考。

1.西汉末年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

战国中期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古代文献《尚书·禹贡》和《山海经·山经》记载有两条,称为禹贡大河和山经大河。

禹贡大河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禹贡·导水》章说:

(禹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这段史料需要做一些解析。“洛汭”是洛水流入黄河之处,“大伾”是山名,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在今河北深县南与《山经》大河别流,大体穿过今冀中平原东流。“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河道分成多股,而非实指。黄河下游全面筑堤大约始于战国中期,在没有筑堤以前,由于黄河泥沙多,下游河道在河北平原上漫流,形成多股河道,同时分流入海。“逆河”是说“九河”的河口段都受到渤海潮汐的倒灌,河水呈逆流之势在今天津市东南注入渤海。

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据谭其骧先生考证,《山海经》的《北山经·北次三经》篇里,有很丰富的黄河下游河道资料,用这些资料和《汉书·地理志》《水经》和《水经注》的记载相印证,就可以知道当时的黄河下游河道沿着今太行山东麓东北流至永定河冲积扇南缘,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

《山经》《禹贡》里的两条大河形成的时代很难确定,大致可以认为是战国中期以前的河道。

《汉书》的《地理志》和《沟洫志》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也就是《水经·河水注》的“大河故渎”。胡渭认为这是大禹治水以后黄河的第一次改道。“周定王五年(前602),河徙,自宿胥口东行 川,右迳滑台城,又东北迳黎阳县南,又东北迳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河至此与 别行而东北入海,《水经》谓之‘大河故渎’。” [2] 这条“大河故渎”的径流路线在宿胥口以上与《山经》《禹贡》河道相同,下游流经今卫河、南运河和今黄河之间,在沧州西、黄骅县北。自宿胥口东北流至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的一段,胡渭叙述较详:过长寿津后,河水折而北流,至今馆陶县东北,折东经高唐县南,再折北至东光县西会合漳水,复下折而东北流经汉章武县,即今河北省黄骅市以北入海。谭其骧认为,这条“大河故渎”始于周定王五年(前602)河徙说虽不足凭信,但其形成很可能早于《禹贡》河和《山经》河,在春秋战国时代,它们曾长期并存,迭为主次。“在前四世纪四十年代左右,齐与赵魏各在《汉志》(指《汉书·地理志》)河东西两岸修筑了绵亘数百里的堤防。此后,《禹贡》《山经》河即断流,专走《汉志》河,一直沿袭到汉代。”《汉书·地理志》记载的河水约为战国后期至西汉末年的河道干流。

《汉志》河、《禹贡》河和《山经》河是见于记载的黄河故道,肯定还存在着若干条故道,只是由于缺乏记载,难以确指。

战国中期黄河下游河道全面筑堤以后,河道基本上被固定下来。当时平原中部地广人稀,黄河又具有游荡性,人们所筑的堤防距河床很远。例如河东的齐和河西的赵、魏所筑河堤距河床各25里,两堤相距50里,蓄洪拦沙作用很大。这条河道曾有多次决口改道,最著名的是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在东郡濮阳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的一次,洪水泄入鉅野泽,由泗水入淮。这是见于记载的黄河第一次夺淮入海,历时20余年,直至元封二年(前109)才堵住决口。不久,黄河又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经魏郡、清河、信都、勃海流入渤海,宽深与黄河正流相等。至元帝永光五年(前39),黄河又在清河郡灵县鸣犊口决口,屯氏河遂淤绝。其他几次决口造成的灾情也很严重,但大多经过几年就被堵住,河复故道。这条河道稳定了400多年,到西汉末年,因泥沙长期堆积,“河水高于平地”,重大改道已无法改变。

2.东汉黄河下游河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11),河水在魏郡元城(治今河北大名东)以上决口,淹没清河以东数郡之地。起初,王莽担心黄河溃决危及他在元城的冢墓,当看到黄河决口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堤塞” [3] 。洪水在今鲁西、豫东一带泛滥了近60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在著名水利工程家王景的主持下,对下游河道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治,“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治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余里”,并“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 [4] 。所谓“水门”,大致是在某些险工地段的堤防上置减水水门,汛期洪水可由上一水门泄出,洪峰过后,经过在堤外沉淀的清水,由下一水门归槽。这样既可以减水滞洪,又可以放淤固堤,还可以用清水冲刷河道,一举数得。东汉大河由此形成,也就是《水经注》和唐代《元和郡县志》里记载的黄河。

东汉大河的位置较西汉大河偏东,从长寿津(河南濮阳西旺宾一带)自西汉大河故道别出,沿着古 水河道东行,经今范水南,在今阳谷县南与古 水分流,蜿蜒于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山东利津附近入海。东汉大河距海里程比西汉大河短,河道也比较顺直;东汉以后河水含沙量也比西汉少,因此这条大河稳定了八百年,其间虽然也有许多次决口,但没有发生大的改流。

(二)海河水系的构成与变迁

1.海河水系

海河是我国华北地区的重要水系。海河流域位于北纬35°0'至42°42',东经115°59'至119°36',范围大致南起黄河北大堤,北倚内蒙古高原南缘,西连太行山西侧的黄土高原,东至渤海之滨。包括京、津两市和冀、晋、鲁、豫、辽、内蒙古等省区大部或部分地区,流域面积26.5万平方千米。全流域面积山区约占54.1%,平原约占45.9%。海河上游有300多条较大的支流,汇集成五大支流: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即华北五河。五河分别自北、西、南三面呈扇状汇流至天津,始名海河。

(1)北运河。北运河是海河的北部支流,发源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山区,上源名温榆河,通州区以下始称北运河。它的水量分别由青龙湾河、筐儿港减河汇入潮白新河或永定新河,注入渤海,全长约180千米,集水面积5.11万平方千米。

(2)永定河。永定河是海河的西北支流,上源一为桑干河,一为洋河,分别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区和内蒙古高原南缘,两河均流经官厅水库,至屈家店与北运河汇合,大部分洪水经永定新河由北塘入海。全长650千米,流域面积5.08万平方千米,90%为山区。永定河名称多变,战国、西汉名治水,东汉名 水,在北魏以前又名清泉河 [5] ,可见含沙量并不很高。

(3)大清河。大清河是海河水系的西部支流,也是海河上游五大支流中最短的干流。一般把源于涞源县境的北拒马河(下游称白沟河)和源于白石山的南拒马河称为北支;将漕河、唐河、大沙河、潴龙河和磁河(后两河汇合后称潴龙河)等十余条支流称为南支。南支均源于太行山东麓并汇入白洋淀,出淀后始名大清河,至独流镇与子牙河汇合。

(4)子牙河。子牙河是海河的西南支流,上游北源滹沱河,发源于五台山北坡的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是子牙河水量和洪水的主要来源。主要支流有阳武河、云中河、牧马河、清水河、南坪河、冶河等,呈羽状排列,主要集中在黄壁庄以上,以下无支流汇入。黄壁庄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道宽广,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渐成地上河或半地上河,两岸筑有堤防。南源滏阳河源于太行山东侧峰峰矿区黑龙洞,滏阳河与滹沱河在献县臧桥汇合后,始名子牙河。子牙河全长730多千米,流域面积7.87万平方千米,山区和平原约各占一半。有大陆泽、宁晋泊等滞洪区。至独流镇附近有黑龙港河汇入子牙河干流。

(5)南运河。南运河是海河的南部支流,主要是人工河。其上源为漳河和卫河。漳河上源分为清漳和浊漳,均发源于太行山南段西侧。卫河源于太行山西侧,至徐万仓纳漳河后称卫运河,山东临清以下始称南运河。

2.海河的变迁

海河流域西部是太行山脉,北面是燕山山脉,东部和东南部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又名海河平原。南部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北部从西北倾向东南,河流进入平原后坡度骤减,泥沙淤积,河床垫高,形成地上河或半地上河。人类活动对海河水系变迁影响很大,海河水系在两汉时期经历了重大的变迁。 [6]

(1)西汉以前海河各水系分流入海。海河流域的冲积平原,大体上向北、向东微微倾斜,天津一带地势最低,所以历史上海河流域的主要河道,都有向天津汇流入海的趋势。只是由于黄河北流,吸纳了平原的径流,将平原水系附属于黄河水系之中。

春秋时期,黄河以北的呼沲河(今滹沱河)、滱水(今沙河)、泒水(今唐河)、治水(今永定河)、沽水(今北运河)都经天津附近的洼淀分流入海,尚未形成海河水系。当黄河早期《山经》大河由今天津附近入海时,今海河水系中大清河以南各水均流入黄河,成为黄河的支流,以北永定河等水则分流入海。西汉时黄河下游及其入海河道南移至汉章武县境,于是,海河水系南部的几条干流,也摆脱黄河而分流入海,致使海河水系经历了一个过渡性的分流时期。

据《汉书·地理志》和《水经》记载,西汉时今海河五大干流皆在大河以北独流入海。

今北运河,汉时为沽水,入海在汉泉州县(故城在今武清东南杨村附近)境。《水经》记“沽河从塞外来,南过渔阳狐奴县北,西南与温余水(今温榆河)合为潞河,又东南至雍奴县西为笥沟(潞河别名),又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会,东入于海”。

今永定河,汉时称治水,亦在汉泉州县境独流入海。考古资料显示,在北京西部的清河镇附近有三座汉代城堡遗址,其中朱房村古城紧邻一古河道,据分析为汉代永定河出石景山后几条汊河中的一条,从古城的规模可以判定这一河道曾一度作为干流,后来主流他去才成为支流,最终断流后故道之内又有次生小河即今小清河。今大清河南、北、中三支在海河水系形成前,北支为拒马河,包括古代的南北拒马河和易水,其北支为滱水,南支为泒河。黄河南徙后,这些河流都分流入海,以后出海处又称泒河尾,不过它们仅在入海处才汇合,实际上仍各为一支,直到东汉末年才在今天津西汇合并合笥沟入海。

今子牙河即汉时的虖池水,是海河的西南支流。其流程大致经下曲阳(晋县西)北,深泽、饶阳南,又经东昌(武强南合寖水)、弓高(阜城南,有虖池别河分出)、乐城(献县东南,有虖池别水分出)、成平(沧州市西南)之北东至参合(即参力,今青县西南木门店)合虖池别水,又于东平舒(大城西北)合虖池别水合流入海。

今南运河即汉代的漳水。漳河上源分为清漳和浊漳,均发源于太行山南段西侧。漳水在西汉仍是黄河一大支流,《汉书·地理志》说“漳水东北至阜城入大河”。黄河南徙后,漳水不再入河。《水经》所记漳水经邺县西、列人县、斥漳县南,由阜城县北,再往下应该是走西汉黄河故道,向东北流,过东成陵县,东经成平县南,章武县西,最后在平舒县南入海。由上述可见,海河的五大干流在西汉时,分别从南、西、北三面向天津附近的洼淀分流入渤海,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水系。

西汉以前,海河流域处于黄河下游,黄河的淤决迁徙对海河的影响很大。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修城池,设关卡,战争频繁。各诸侯国之间旱时截流夺水,涝时以邻为壑,相互战争往往以水代兵,决堤放水,淹没敌国。例如,赵惠王攻魏,曾多次决黄河与漳河河堤;中山国攻赵,也曾水淹鄗城(治今河北高邑县)。这种损人利己的做法,造成河堤紊乱,泥沙淤积,河道堵塞,水患不断发生。到了王莽始建国三年(11),黄河又发生大的改道,河道南徙从山东利津入海,上述河流在一段时期内摆脱了黄河的影响,从而为海河水系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海河水系经历了一个过渡性的分流时期。

(2)汉末以后海河水系的形成。海河水系形成的标志是河北平原诸水大多或全部汇流到天津入海。关于海河水系初步形成的具体年代,有的学者提出上限应在《汉书·地理志》《说文解字》等文献所述水系之后,下限在曹操开通白沟以前。谭其骧先生在《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一文中提出,海河水系的形成当在东汉末建安年间。 [7] 据谭先生论证,清河逐步伸展是海河水系形成的关键,而海河水系的初步形成当与建安年间在曹操主持下改造了白沟和开凿了平虏渠密切相关。

白沟(今河南浚县西)原来是黄河故道,流量较小,不能满足通航的需要。建安九年(204),曹操为了消灭盘踞在邺的袁尚,改造原来的白沟,“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 [8] 。以前只是分淇水进入白沟,现在则拦截淇水使其不再流入黄河而导入白沟。这就使得白沟的河身由苑口向上流延伸二三十里至于枋头。从此,白沟及其下游清河便成为河北平原的主要水运通道。

袁尚失败后投奔东北的乌桓,为统一北方,曹操挥师北上,又凿平虏渠以通粮运。建安十一年(206),“凿渠,自呼沲入泒水,名平虏渠” [9] 。这样一来,呼沲水可以通过平虏渠向北进入泒水,清河也就可以沿平虏渠再向北流与沽水(今白河)相会,从而使船只能够从白沟直达现在的天津附近。

海河流域一条纵贯南北的水运干线出现以后,呼沲水与漳水流量的大部分就被清河截住而冲携北上,它们原来在清河以东的故道就逐渐变成了支脉,以至最后湮没。河北平原上几条大的主流相互连通之时,渤海西岸陆地又向海有所伸展,合流以后的河道,得以转而向东并流入海,从而形成了“五河下梢”的“泒河尾”。潴龙河是指大清河南支潴龙河上源大沙河,而“泒河尾”则是指泒河与其他各河汇流后的下游,即自天津市的三岔口向东入海的海河尾闾部分。至此,海河水系得以初步形成。

海河形成前后水系不断发展,当时海河水系的主要支流有以下几条:

今潮河在《水经》中称鲍丘水,《水经》说:“(鲍丘水)从塞外来,南过渔阳县东,又南过潞县西,又南至雍奴县北,屈直于海。”白河称沽河,原来各自入海。永定河是海河水系中最重要的支流。

今大清河在海河水系形成前分为南、北、中三支,北支为拒马河,包括古代的南、北拒马河和易水,中支为滱水,南支为泒河。黄河南徙后这些河都分流入海,以后出海处又称泒河尾,不过它们都在入海处才汇合,实际上各为一支,直到东汉末年才在今天津西聚汇并合笥沟入海。

今南运河水系上游包括漳、卫两大支。漳水在先秦时称衡漳或漳水。漳河在西汉仍是黄河一大支流,《汉书·地理志上》说:“鹿谷山,浊漳水所出,东至邺入清漳。……大黾谷,清漳水所出,东北至阜城入大河”。漳水所经之地有邺(浊漳水入)、邯郸(漳水入)、列人(白渠水入)等。黄河南徙后,漳水不再流入黄河。《水经》所记漳水经邺县西、列人县、斥漳县南,由阜城县北,再往下应该是走西汉黄河故道,向东北流,过东成陵县,东经成平县南,章武县西,最后在平舒县南入海。

今南运河另一上游卫河在汉代为宿胥故渎,原为黄河故道,东汉末称白沟。建安九年(204),曹操在枋头(今河南浚县东)附近筑堤,将注入黄河的淇水拦截,淇水改入白沟,后来发展成一条大支流。

(三)滦河

滦河是华北地区大河之一,河北省第二大河。古称濡水。主要流经河北省东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和辽宁省西南部有一小部分。上源闪电河源于丰宁县西北的巴颜图古尔山,北流至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折而向南,至郭家屯始称滦河。穿燕山,经承德、迁西、迁安、滦县,至乐亭县南兜网铺注入渤海,全长877千米,流域面积4.49万平方千米。滦河水量比较丰沛,水量的补给来源与海河相同,基本上由降雨产生,其次是地下水。滦河上中游流经地区多是山地丘陵,除了特大洪水漫溢两岸造成水灾外,洪水灾害一般不怎么严重。进入冀东平原以后,地势平缓,河床冲淤改道,变化较大,特别是在入海口附近。滦河是一条强流量、多沙性的河流,又是一个弱潮汐河口。这使得下游河道频繁地分流或改道,形成放射状水系,塑造了呈弧形向海延伸的扇形三角洲。 kdX3jTCsEy4mox84haUuphC9/RgesGw6xR/6Fz2bY5HacchkzXxJXmbqY6IXd2v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