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河北人民反抗王莽的斗争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经常发生。《汉书·酷吏列传·咸宣传》记载:“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燕、赵之间有坚卢、范主之属,大群至数千人,擅自号,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守都尉,杀二千石,为檄告县趋具食。小群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称数。”

王莽代汉后,反抗其统治的斗争一直此伏彼起,连绵不断。绿林、赤眉起义爆发前,在河北反抗王莽的斗争有:始建国元年(9)徐乡侯刘快和真定刘都密谋起兵,天凤二年(15)五原、代郡一带的农民起义。天凤四年(17),天下旱蝗,饥民遍地,全国农民起义爆发。其最大者,在湖北有以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兵,在山东有以樊崇为首的赤眉起义军。在黄河北岸幽、冀二州的大平原上,先后出现了大小数十支农民起义军。他们“或以山川土地为名,或以军容强盛为号” [136] ,“名领部曲,众合数百万人” [137] 。其中,规模较大的有铜马、五校、城头子路、檀乡、大彤、高湖、重连、铁胫、大枪、尤来、上江、青犊、五幡、五楼等。这些起义军各自为战,彼此不相统一。铜马军以东山荒秃、上淮况为领袖,人数最多时达数十万人,是河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军。主要活动于魏郡、清河、钜鹿、信都、中山诸郡国,即今河北中南部广大地区。高湖、重连两部农民军曾一度与铜马军联合,其活动范围大致与铜马军相同。五校部以高扈为领袖,主要活动于东郡、魏郡、广平、清河、钜鹿、真定、信都、赵国等地,人数最多时达二十余万人。城头子路部主要活动于河、济之间,即今河北东南和山东西北交界地区,部众至二十余万人。檀乡部自山东茌平渡河进入魏郡、清河,与五校军联合,部众达十余万人。此后主要活动于邺东一带。五楼部以张文为首,曾一度与檀乡部联合作战,主要活动于魏郡地区,后为光武帝偏将军冯异所败。青犊、大彤、上江、铁胫、五幡诸部曾集中于谢犬(今河南武陟西北),有众十余万人,并一度与赤眉军联合。尤来、大枪、五幡诸部曾北上元氏、范阳、容城、小广阳、安次,后又转战至潞东、平谷、无终、土垠及俊靡一带。

在推翻王莽统治的斗争中,河北豪族扮演了重要角色。王莽与豪族的矛盾最终导致豪族的武装反抗,东郡太守翟义兴兵讨伐王莽,包括河北豪族在内的“郡县大姓各拥兵众”响应。一些豪族出身的官僚士大夫辞官不仕,不与王莽政权合作。有些豪族则消极对抗,筑坞壁,缮甲兵,屯聚自保,坐观时变。更多的豪族则率领宗族武装起兵,参与争夺天下。地皇元年(20),钜鹿强宗大姓马适求等人谋划举燕赵兵诛杀王莽,被大司空士王丹发觉告发。王莽派遣“三公大夫逮治党与,连及郡国豪杰数千人,皆诛死” [138] 。次年,平原郡女子迟昭平聚集数千人,在今河北东南部和山东西北部交界地区从事反抗王莽的斗争。赵缪王子刘林好奇数,与卜者王郎亲善,“任侠于赵、魏间,多通豪猾” [139] ,于是和赵国大豪李育、张参等合谋共同拥立王郎。常山大姓苏公、信都大姓马宠、广阳王子刘接等地方豪族都投靠王郎,一时间,“赵国以北,辽东以西,皆从风而靡” [140] 。信都著姓邳彤,王莽时为和成郡(王莽分钜鹿为和成郡)卒正。刘秀徇河北,至下曲阳,邳彤举城出降,刘秀“复以为太守” [141] 。王莽与豪族的对立使他很快失去了对河北的控制,加速了新朝的灭亡。 B52hZ9vyfuO7PLnLQkt+AwOrHalTza3voim/5jAbhyIBX6q++Zz+k5V7QT5mtr3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