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西汉河北的诸侯王国

楚汉战争时期,刘邦为了战胜项羽,曾分封了一些将领,史称“异姓诸王”。高祖五年(前202),“异姓诸王”有七人,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臧荼和长沙王吴芮。他们据有关东广大区域,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专制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朝廷指挥不灵,是国家统一的隐患。西汉建立后,刘邦为了解除异姓王对中央的威胁,逐一剪除异姓王。但他认为秦之所以二世而亡,是由于未封同姓诸侯,孤立无援,因此,在异姓王的旧土上又分封九个刘姓子弟为王,作为朝廷的屏藩,史称“同姓诸王”。刘邦本意是想通过分封同姓诸王,让他们辅翼皇室,以血缘关系作为政治支柱。但一个封国辖有几郡,王国宫室官制与朝廷相同,不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高祖之世,由于刘氏诸王年轻,权力多由王国的相和太傅执掌,分封弊病尚未显露。吕后当政时,执行打击同姓王国的政策。由于同姓王联合朝廷大臣诛灭了诸吕,立有殊功,文帝初年,又恢复了齐、楚、赵同姓王国故地。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诸王的势力日益膨胀,成为威胁皇朝的力量。文景之时,如何削减王国封地,扩大朝廷直接控制的郡县,成为最突出的政治问题。文帝采纳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85] 的建议,把一些王国分小。景帝时,吴、楚七国反对“削藩”,发动叛乱。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朝廷把王国的行政权和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削减了王国官吏。从此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改观,汉朝统一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汉武帝采取了“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和“酎金”夺爵等一系列措施,削夺王国的权力和封域,减少王国数量,定制一国只管一郡,王国的面积缩小,其区域与郡相同。诸侯王只衣食王国租税,不得过问王国政务,由朝廷派官员管理王国,以相为行政长官,职如太守,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侯国考》云:“班志郡国之名,以元始二年(2)户口籍为断;其侯国之名,则以成帝元延之末(前9)为断。” [86] 周振鹤进一步指出:“《汉志》所载各郡国版图并不断于同一年。……大抵是成帝元延、绥和之际各郡国的版图。” [87] 同样,冀州和幽州刺史部所辖河北各郡国也是西汉200余年间河北地区郡国分化演变的结果,所反映的是西汉末年河北地区各郡国行政区划设置的情况。

在西汉200余年间,河北地区先后分封了几十个诸侯王国,置废频繁,这是汉代河北历史的显著特点之一,下面简述其沿革变化。

(一)西汉河北诸侯王国沿革简况

汉高祖时,河北地区主要分属燕、赵两国。还有一个存在了五年的代国,虽然代国的大部分封地不在河北,但都城在河北蔚县,仍应给予简要介绍。汉王元年(前206)正月,项羽“分天下,立诸侯”。他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立张耳为常山王,王赵地,都襄国。“徙赵王歇为代王”,“都代”。 [88] 即析赵建代,改封赵王歇为代王,以代城(今河北蔚县代王城)为代国的都城。次年十月,陈馀击败张耳,占领赵地,从代国迎回赵歇,“复为赵王”。赵歇立陈馀为代王,作为酬报。陈馀因“赵王弱,国初定”,未就国,留在赵国辅助赵王歇,“而使夏说以相国守代”。同年秋,汉王刘邦派大将韩信与张耳“北击赵、代。后九月,破代兵,禽夏说”。汉王三年(前204)十月,韩信大破赵军,杀陈馀,擒赵王歇,代地属汉。 [89] 高祖六年(前201)正月,刘邦以云中、雁门、代郡五十三县立兄长刘喜(又名仲)为代王,仍都代。高祖七年(前200)十二月,匈奴攻代,代王刘喜弃国,逃归雒阳,王位被废。刘邦又立爱子刘如意为代王。如意因年幼未至封国。陈豨以相国守代,历时三年半。高祖九年(前198)正月,废赵王张敖,徙代王如意为赵王。高祖十年(前197)秋,代相陈豨反叛。次年叛乱被平定。正月,刘邦将代国都城迁至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吕后和汉文帝时,河北的诸侯王国有三个。吕后元年(前187),割赵地增置常山国。七年(前181),以侄儿吕通、吕禄取代刘氏为燕王和赵王。八年(前180),吕后病逝,诸吕势力被铲除,常山国除为郡。汉文帝即位,复置燕、赵两个刘姓王国。前元二年(前178)三月,又割赵国河间郡增置河间国(后因无子国除)。

景帝时,复置河间国,又增置中山、广川、清河、常山四国,加上燕、赵,河北有七个诸侯王国。

武帝初年,上述七个王国均在。建元五年(前136),清河王刘乘死,无后国除。元朔元年(前128),燕王刘定国因罪自杀,国除为广阳郡。元狩六年(前117),武帝又以广阳郡封其子刘旦为燕王。元鼎三年(前114),常山国废为郡,旋以常山郡地析置真定国,以常山宪王子刘舜为真定王。同年,复置清河国,徙代王刘义为清河王。征和二年(前91),又立赵敬肃王子刘偃为平干王。此时,河北地区共有八个诸侯王国,即燕、赵、河间、中山、广川、清河、真定和平干。

昭帝即位之初,上述八国依旧。元凤元年(前80),燕王刘旦谋反,自杀国除。

汉宣帝时,广川王刘去、清河王刘年、平干王刘元皆因罪国除。本始元年(前73)七月,以广阳郡改置广阳国,立燕刺王太子建为广阳王。地节元年(前69),中山王刘循(一名修)死,无子国除。此时,河北地区的诸侯王国减少到四个:赵、河间、真定和广阳。

汉元帝又增置清河、中山、信都三国。成帝和哀帝两朝,在河北除复置河间、广平二国外,其余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汉平帝置广宗、广川、广德三国,广德地望不详,广宗、广川当在今河北境内,大约各领一县。

西汉分封在河北的诸侯王国共有12个,其置废沿革及封域等情况,列表2-1如下:

表2-1 西汉燕国沿革

续表

1.西汉燕国沿革

西汉一代,封在河北为燕王者,凡六人(不算继位者,下同,不注)。异姓三人,同姓三人。六个燕国存在的时间合计127年。燕国之封,始于项羽。汉王元年(前206),项羽封燕将臧荼于燕地。西汉建立,汉高祖刘邦仍以臧荼为燕王。相继者,卢绾、刘建、吕通、刘泽、刘旦。至昭帝元凤元年(前80),燕王刘旦自杀,国除为郡。此后,终西汉之世,燕国再未设置。

关于刘建燕国的封域,据周振鹤先生研究,平定卢绾之乱后,燕、赵边界做过一次调整,“调整结果,使得燕之广阳郡有一舌状地进入赵之河间郡及常山郡之间” [90] 。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至五年(前124),广阳郡得中山及河间王子侯国九,辖地有所扩大。但刘旦燕国的封域并非广阳郡全部。周振鹤认为,“涿郡之置与燕国同时,武帝乃将扩大了的广阳郡一分为二,其涿县以西南置为涿郡,以东北则置为燕国” [91]

2.西汉赵国沿革

西汉封在河北为赵王者,凡七人。异姓二人,同姓五人。自杀者一,被贬废者二,被杀者四。据《汉书·高帝纪》,汉王四年(前203)十一月,“汉立张耳为赵王”,是为西汉赵国分封之始。《史记·高祖本纪》亦云:汉王四年,“立张耳为赵王”。《汉书·异姓诸侯王表》谓汉王三年(前204)十一月始立张耳为赵王,恐有误。

赵国封域,初封时为故秦三郡之地。刘遂初封时辖五郡,是赵国辖境最大之时。刘彭祖初封时,赵国封域已大大缩小,仅当秦邯郸郡之半。自汉武帝时起赵国封域一再缩减,至元帝末年所辖只有四县之地,直至汉末再无变化。

表2-2 西汉赵国沿革

3.西汉中山国沿革

中山国始封于景帝前三年(前154),始封者四人,历时140年。始封后的封域一直没有变化,相当今河北狼牙山以南,保定市安国以西,唐县、新乐以东和滹沱河以北地区。

表2-3 西汉中山国沿革

4.西汉河北其他诸侯王国

除上表所列外,汉代在河北设置的诸侯王国还有常山、真定、广川、信都、清河、平干、广平、广宗和河间九国。

表2-4 西汉河北其他诸侯王国

续表

河间国是西汉时期河北地区的重要封国,有关其建制、沿革等问题,因为下文有专门讨论,所以表中未列。

(二)西汉河间国沿革与毛公籍贯考

为传授《诗经》做出重大贡献的西汉人毛公,祖籍在今河北省。2001年下半年,河北省的河间、献县和饶阳三地围绕毛公的籍贯等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争。毛公的籍贯与西汉河间国的建制、沿革等问题密切相关,论析如下。

1.毛公“赵人说”与“河间人说”的关系

《汉书·儒林列传·毛公传》说:“毛公,赵人也。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授同国贯长卿,长卿授解延年,延年为阿武令,授徐敖,敖授九江陈侠,为王莽讲学大夫,由是言《毛诗》者本之徐敖。”《毛诗》因西汉河间献王刘德的爱好而传授不绝,形成传播《诗经》的一大学派,但直到东汉中期,《毛诗》才广为人知。此时距毛公传《诗》已有二百多年,对毛公的身世已经说不清了。

至东汉末,郑玄作《诗谱》,首提毛公有大、小,“鲁人大毛公为《诂训传》于其家,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三国吴人徐整著《毛诗谱畅》云:毛诗“……帛妙子授河间大毛公,为《故训传》,授赵人小毛公。”毛公又成了河间人。三国吴陆玑《毛公草木鸟兽鱼虫考》以为苌乃小毛公,大毛公则名亨,汉初鲁人。魏晋以后,又有说大毛公名毛长,或说大毛公名毛亨,小毛公名毛苌,不知其何所依据。

此处对毛公的名讳和大、小毛公的关系不予讨论,主要从历史行政区划沿革的角度谈谈“毛公赵人说”与“毛公河间人说”的关系,以及毛公的籍贯问题。

《汉书·高帝纪》云:汉高帝四年(前203)十一月,“汉立张耳为赵王”。张耳的赵国辖有故秦邯郸、钜鹿、常山三郡。九年(前198)春正月,汉高祖刘邦“废赵王敖为宣平侯,徙代王如意为赵王,王赵国”。将钜鹿郡从赵国析出,设立清河、河间二郡,以云中、雁门、代郡入赵。《史记·高祖本纪》云:“十一年,乃分赵山北,立子恒以为代王。”代地成为刘恒的封国,赵国的封域又恢复到高帝四年始封时的辖区。惠帝元年(前194),徙淮阳王刘友于赵,称幽王,赵国封域如旧。高后元年(前187),分赵置常山国。文帝元年(前179),立赵幽王之子刘遂为赵王,复有幽王故地。二年(前178),分赵置河间国,立刘遂之弟刘辟强为河间王。

从上述赵国的沿革情况可知,河间国设置前一直是赵国的属地。毛公传《诗》是在河间献王刘德在位期间(前155—前130),河间献王卒年距文帝二年(前178)始封刘辟强为河间王为48年。虽然我们无法弄清毛公的生卒年,但可以认为他成为《诗经》“毛派”宗师时应已步入中年,由此可以认定他出生时河间仍为赵国辖地。如此,“毛公赵人说”和“河间人说”就并行不悖了,就像现在说某石家庄人为河北人一样。

在“毛公为河间人”这一共识下,对于毛公是现在河北省哪个县的人,又有“献县说”“河间说”和“饶阳说”等争议,它们的根据是毛公传经留下的遗迹、故老传说和明清县志记载等资料,这些都只能作为研究的旁证,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正确解释这个问题的权威资料是记载汉代历史的文献,目前,在没有新史料的情况下,最可信的是从记载西汉河间国(郡)沿革的史料中去寻找答案。

2.西汉河间国的沿革

(1)高帝置河间郡。河间之名初见于战国时代,《战国策·赵策》记载:“赵有常山、左河间,北有代。”

王国维在《汉郡考》中指出:“汉兴,矫秦郡县之失,大启诸国,时去六国之亡未远,大抵因其故壤。”学界膺服此论。

汉初的河间郡,是汉高祖刘邦所置。《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记载,赵衍、张相如相继为河间郡郡守,事在陈豨反汉之前。《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所记与《史记》相同,东阳武侯张相如,“以河间守击陈豨,力战,功侯,千三百户”。须昌贞侯赵衍“为河间守,豨反,诛都尉相如,功侯,千四百户”。陈豨之反在高帝十年(前197),所以,河间郡的设置最晚不过高帝九年(前198),始置大约在高帝九年(前198)张敖国除之后,刘如意王赵之前。

西汉建立后,刘邦为了解除异姓王的威胁,逐渐以同姓王取而代之。同时有意调整同姓王国的边界,使其犬牙交错,互相牵制,以便共同拱卫中央,为“盘石之宗”。高帝十二年(前195),将河间郡的高阳、武垣、中水、饶阳、蠡吾、安平等县划归涿郡。《汉书·赵广汉传》说,赵广汉“涿郡蠡吾人也,故属河间”。颜师古注云:“言蠡吾旧属河间,后属涿郡。”《水经·滱水注》云:“蠡吾,应劭曰饶阳之下乡也。”这就是上文蠡吾县“故属河间”的来历。《史记·项羽本纪》说汉高祖刘邦“封吕马童为中水侯”。《索隐》引《晋书·地道纪》注云:“其中水县属河间。”可知中水、蠡吾一带本属河间。

(2)文帝时刘辟强的河间国。文帝即位的第二年(前178),哀怜幽王刘友被吕后幽禁而死,于是立刘友的长子刘遂为赵王,分赵国河间郡置河间国,以刘遂的弟弟刘辟强为河间文王,都乐成。应劭说河间国的得名是因其“在两河之间”。河间文王刘辟强在位“十三年薨(前166),子哀王福嗣。一年薨(前165),无子,国除” [92] 。河间国废除后,文帝将其收归中央,分为河间、广川、勃海三郡 [93] ,没有归还赵国,《汉书·邹阳传》“强赵责于河间”可以为证。

(3)河间献王刘德的河间国。景帝二年(前155)复以河间郡置国,立皇子刘德为河间王 [94] 。次年,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景帝任命河间王太傅卫绾为将,卫绾“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 [95]

《汉书·地理志下》记有河间国的户口和辖区:“故赵,文帝二年别为国。莽曰朔定。户四万五千四十三,口十八万七千六百六十二。县四:乐成,虖池别水首受虖池河,东至东光入虖池河。莽曰陆信。候井,武隧,莽曰桓隧。弓高。虖池别河首受虖池河,东至平舒入海。莽曰乐成。”

这是否就是刘德河间国的辖区呢?否!请看下面的分析。

《汉书·地理志》是西汉政区变动相对稳定时期的记录,是复原西汉各个时期政区面貌的基础,在引用时必须弄清楚它记载的政区、户口籍是以哪一年的资料为根据。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汉书·地理志》是由两份资料组成的,一份是平帝元始二年(2)各郡国的户口籍,另一份大抵是成帝元延(前12—前9)、绥和(前8—前7)之际各郡国的版图。因此,《汉书·地理志》所载河间国的户口籍和所辖县的数目既不是指献王刘德始封时的河间国,也不是文帝时刘辟强的河间国,而是成帝元延、绥和之际河间国的情况。

从汉高祖刘邦至景帝的60余年间,汉朝的疆域没有什么扩展,而郡国变动的总体趋势是由大化小,由少变多。高帝末年,中央直接管辖的地区为15个汉郡,诸侯王国10个:同姓王国九个,异姓王国一个。文帝末年,王国总数增为17个,汉郡增至24个。景帝中六年(前144),诸侯王国25个,汉郡43个。根据文帝分河间国为河间、广川、勃海三郡和景帝以新河间郡(相对高帝所置河间国而言)复置河间国,可以断定景帝所封的河间国比文帝时的河间国小了许多,周振鹤认为,“此河间仅有故河间之三分之一而已” [96]

关于刘德河间国的沿革,《史记·五宗世家》的记载比较简略,《汉书·景十三王传》作了不少补充。刘德立二十六年薨(前130)。子共王不害嗣,四年薨。子刚王堪嗣,十二年薨。子顷王授嗣,十七年薨。子孝王庆嗣,四十三年薨。子元嗣。甘露年间(前53—前50),刘元因犯法被“削二县(县名后面再作考证),万一千户”。在位十七年,国除(前36)。河间国断绝五年,成帝建始元年(前32),“复立元弟上郡库令良,是为河间惠王。良修献王之行,母太后薨,服丧如礼。哀帝下诏褒扬曰:‘河间王良,丧太后三年,为宗室仪表,其益封万户(封地不详)。’二十七年(前6)薨。子尚嗣,王莽时绝。”

上述史料反映了刘德河间国的沿革情况,但我们并未能从中明了刘德始封时河间国辖县的名称和数目,只知道甘露年间被“削二县,万一千户” [97] ,哀帝时“益封万户”,得失相当。河北献王刘德死于武帝元光五年(前130),过了三年,元朔二年(前127)武帝用主父偃策,下推恩令,令诸侯得分地给子弟为侯。据《史记》和《汉书》记载,献王子孙共有18人封侯。

表2-5 河间献王刘德子孙侯国

表中有几个问题需要作些说明:

(1)平城:《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为成平,《汉书·地理志》有成平,是知“平城”当为“成平”。《索隐》云:《汉表》在南皮,是成平乃析南皮置。因此,南皮县必先属河间,后削入勃海。

(2)平堤:《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以其属钜鹿,《汉书·地理志》属信都。地节二年(前68)信都为郡,故平堤侯国由河间别属信都。地节四年(前66)信都复为国,平堤须改属钜鹿郡,因此《汉书·王子侯表》平堤属钜鹿。此后信都又忽郡忽国,平堤也因此多次改隶。平堤曾先后属河间、钜鹿、信都三郡国,其地望必在三郡交界处,据此推知当在乐乡附近。《清一统志》以为平堤在枣强县东,《中国历史地图集》据此而误 [98]

(3)乐乡:《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以其属钜鹿,《汉书·地理志》属信都。二者不同的原因同上。

(4)由《汉表》知高郭侯国乃析鄚县置,可见鄚在地节二年以前尚属河间,其后必有削地之举,方割属涿郡。汉宣帝甘露年间所削河间国二县,可能就是鄚和南皮。

在分析献王子孙的侯国与其河间国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西汉侯国与中央和郡国的关系。西汉初年,在郡、国之外,增设与县、道建制相当的侯国、邑两种基层政权单位,前者是列侯的封地,后者是皇后、公主的食邑。侯国与邑直属中央,不受所在郡国管辖。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所设侯国与邑割属王国周围的汉郡管辖。即侯国从诸侯国析置之后,便与原诸侯国脱离隶属关系,划归王国周围的汉郡管辖。换言之,侯国设立前,其地为与其有最亲近血缘关系的诸侯国辖区,也就是说,河间献王子孙的侯国来自河间国封域。将上述可考河间献王子孙的侯国和削县还归河间,加上《汉书·地理志》河间国的乐城、候井、武隧、弓高四县,即可获得景帝二年(前155)至武帝元朔三年(前126)期间河间国封域。

需要指出的是,侯国18个,并不等于当时的县数也是18个,因为回属的王子侯国并非都是一县之地。如成平析南皮置,高郭析鄚县置。在河间献王子孙的18个侯国和两个被削县(鄚和南皮,解说见上文)中,今地不详的侯国有10个,今地可考者有8个侯国和两个被削县。先将可考的面貌复原,然后再分析今地不详的侯国。

表2-6 景帝二年至武帝元朔三年刘德河间国封域古今地名对照

从表2-6可知,今河北献县、阜城、武强、河间、青县、沧州、深县、任丘、南皮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景帝二年至武帝元朔三年刘德的河间国封域内。至于今地不详的10个侯国大概也在这个封区内,因为与上述封区相邻的汉县在《史记》和《汉书》中均可考证出其归属。属勃海郡者:有浮阳、章武、东平舒、束州、东光、阜城、中邑;属信都(广川)郡者:有下博、观津、蒲领、东昌、修县;属涿郡者:有高阳、饶阳。

毛公传经不是一时一地之事,而是一种经常性的范围较广的学术活动,其足迹到达今河北河间、献县、饶阳等地是完全可能的。我们可以说毛公没有生活过的地方肯定不是他的籍贯,也可以说有他活动遗存的处所可能是其籍贯,区别在于可能性的大小而已,但不能说只要有其生活遗存的地方就是他的籍贯。毛公的籍贯只能有一个,在目前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仍应维持毛公籍贯“赵人说”或“河间人说”为宜。

(三)“信都国,景帝二年为广川国”考辨

《汉书·地理志下》云:“信都国,景帝二年为广川国,宣帝甘露三年复故。”这条史料有误。杜佑在《通典·州部》中沿袭这一错误:“信都郡,汉高帝置。”不可信。

查《史记》《汉书》秦末至汉高祖刘邦时事,信都时为县名,而不是郡名或国名。

秦朝末年,天下起兵反秦,赵人张耳、陈馀找到六国时赵王的后代赵歇,“立为赵王,居信都”。《史记集解》徐广曰:“后项羽改(信都)曰襄国。” [99] 《汉书·张耳陈馀传》的记载与《史记》相同,赵歇为赵王,“居信都”。张晏曰:“信都,襄国也。”

汉高帝元年(前206),秦朝灭亡。项羽重新安排全国的政治格局,以梁楚地九郡自置西楚国,并划地分封灭秦有功的将领、旧六国贵族及秦降将等十八人为诸侯王。 [100] 据《史记·项羽本纪》所列顺序,十八诸侯国为:汉、雍、塞、翟、西魏、河南、韩、殷、代、常山、九江、衡山、临江、辽东、燕、胶东、齐、济北,没有信都国。项羽“徙赵王歇为代王”,认为“赵相张耳素贤,又从入关,故立耳为常山王,王赵地,都襄国”。《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明确指出,秦朝在这里设置的是信都县,属钜鹿郡,项羽改称襄国。 [101] 张耳的赵国存在了九个月之后,降汉。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为笼络手下重要将领和其他诸侯王,帮助他打败项羽,先后分封了七个异姓王,他们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赵王张耳 [102] 、韩王韩信、淮南王英布、燕王臧布和长沙王吴芮。建立西汉后,为了解除异姓王对中央的威胁,刘邦以谋反为借口,先后铲除了长沙王吴芮之外的六个异姓王国,分封了九个同姓王国,即齐、楚、吴、代、淮南、梁、赵、淮阳和燕。 [103]

楚汉战争期间,樊哙跟随汉王刘邦“攻项籍,屠煮枣”。《史记正义》说煮枣城在冀州信都县东北五十里。 [104]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十二月,陈豨降将说陈豨谋反时,燕王卢绾派人到陈豨的住所,“与阴谋。上使辟阳侯迎绾”。《正义》引《括地志》云:“辟阳故城在冀州信都县西三十五里,汉旧县。” [105] 这两条史料充分证明直到汉高祖刘邦晚年,信都仍然是县,而不是郡或国。信都,本秦县,项王改为襄国,高帝仍为信都县,信都郡则景帝置。《续汉书·郡国志》则误以置县为置郡也。 [106]

刘邦死后,惠帝继位,吕后当政,打击同姓王国,废梁、赵,割齐、楚,分封外戚张氏、吕氏和惠帝后宫子为诸侯王。至吕后八年(前180),相继设置了八个王国。吕氏三国:燕、赵、吕(梁国更名);张氏一国:鲁;惠帝后宫子三国:常山、淮阳、济川;刘氏一国:琅邪。高帝末年的同姓九国还剩下五个:淮南、代、吴、齐、楚。加上异姓长沙国,吕后末年,并存的诸侯王国共十四个。 [107]

据《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高后六年(前182),张敖薨。因其子张偃之母为吕后之女,吕后封张偃为鲁元王。吕后认为,元王孤弱,兄弟少,又封张敖与其他姬妾所生之子二人为侯:张寿为乐昌侯,张侈为信都侯。此二人所封不过是乡侯,《史记索隐》引徐广之说:《汉纪·张酺传》曰:“张敖之子寿封乐昌侯,食细阳之池阳乡也。” [108] 张寿所封为乡侯,张侈当亦如之。

按:《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以张侈为信都侯,与《张耳陈馀列传》同。寿作受,与《张耳陈馀传》异。侈为信都侯,与《年表》同。《吕后本纪》云:吕后封张敖前姬两子,张寿为乐昌侯,与《张耳陈馀列传》同。而云“(张)侈为新都侯”,以信都作新都。三处互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采纳了《吕后本纪》之说。据《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吕后八年(前180)四月,张侈被封为新都侯。同年七月,吕后驾崩。九月,文帝即位。不久便废除了张寿和张侈的爵位。 [109] 看来,新(信)都侯国存在的时间不足一年。

文帝即位后,废外戚诸王,恢复齐、楚、赵同姓诸国故地。此后,为解除同姓王国对专制皇权的威胁,文帝采纳贾谊的建议,以亲制疏,剖分王国,削弱诸侯的势力。分齐国为七, [110] 分淮南为三。 [111] 至文帝末年,王国总数为十七个。即高帝末年九国加上济北、济南、淄川、胶东、胶西、城阳(分齐置)及庐江、衡山(分淮南置)八国。

综上所述,高帝元年至景帝之初均不曾分封信都国。既然没有信都国,广川国便不可能由信都国改置,所以,《汉书·地理志》“信都国,景帝二年为广川国”之说不能成立。 [112]

基于上述史实和理由,可以认为下面《史记索隐》的三条关于信都属县的注释是依据西汉末年的行政区划。《史记·吕太后本纪》:孝惠帝时,“立高后姊长姁子为扶柳侯”。《史记索隐》曰:扶柳,“县名,属信都。” [113] 高后元年十一月,“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索隐》引用韦昭之说:“辟阳,信都之县名。”《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辟阳”条下,《索隐》曰:“县名,属信都。”孝惠和吕后时期无信都国,已见前述,亦无信都郡,说见后文。

关于刘彭祖任广川王的起止时间,《史记》和《汉书》的记载也不一致。《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和《汉书》的《景十三王》《景帝纪》《天文志》中都说立刘彭祖为广川王是在景帝前二年(前155) [114]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的记载与此有别,孝景前元年,“初置广川,都信都。”当以“景帝二年为广川国”之说为是。

刘彭祖徙赵的时间,《史记·五宗世家》和《汉书·景十三王传》均作景帝前四年(前153),而《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记作景帝前五年(前152)。似以前说为妥。

《汉书·景十三王传》较详细地记载了广川国的沿革,择要略述如下:景帝前三年(前154),赵王遂参加七国之乱失败后国除。次年,徙广川王彭祖王赵。孝景中二年(前148),景帝子越为广川惠王,十三年薨。子缪王齐嗣,四十四年薨。后数月,以惠王孙去为广川王。去即缪王齐太子。立二十二年,国除。后四岁,“宣帝地节四年,复立去兄文,是为戴王。”戴王在位二年死去,子海阳嗣。“甘露四年,(广川王海阳)坐废,徙房陵,国除。” [115] 过了十五年,平帝元始二年(2),复立戴王弟襄堤侯子愈为广德王,二年薨。子赤嗣,王莽时绝。因此,《汉书·地理志》说信都国“宣帝甘露三年复故”所指不明,疑有误。

既然广川国不可能由信都国改置,那么是由何地改置的呢?汉代地方行政区划实行郡县二级制,县之上,不是诸侯国,就是郡。

据《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广川国是从赵国分置。“赵分为六”,《索隐》引徐广曰:“河间、广川、中山、常山、清河。”周振鹤不同意此说,认为“广川国必定以汉郡置”,是“以广川郡置广川国”。广川王系景帝亲子刘彭祖,与赵王遂有亲疏之分,大小宗之别,所以不能割赵地以封彭祖。“史籍虽未见有广川郡之记载,但可推知该郡为文帝十五年(前165)河间国除以后所分置。” [116] 可备一说。

惠王刘越的广川国由信都郡复置。《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云:“广川王彭祖徙赵,国除为信都郡。”《汉书·地理志下》“安平”条,颜师古注引刘敞说沿用这一看法:“景帝前二年初封王子彭祖为广川王,都信都。四年徙赵,国除为信都郡。”笔者以为,《汉书·地理志下》文字可能有脱漏,疑其原文当为:“景帝前二年为广川国,四年为信都郡,中二年(前148)复为广川国,宣帝四年复故也。”

(四)《嘉靖河间府志》“汉河间国”辨误

有些学人引用《嘉靖河间府志》“汉河间国”的资料,用来证明为传播《诗经》做出重大贡献的“毛公”的籍贯和汉代河间国的沿革。 [117] 但是,引用者没有注意到《嘉靖河间府志》关于“汉河间国”的记载有误,未作考证,拿来就用,以非为是。为避免以讹传讹,就《嘉靖河间府志》中有关“汉河间国”的错误予以辨析。

《嘉靖河间府志》言及汉河间国的沿革时说:“河间郡,高祖时隶信都。文帝二年,以赵幽王次子辟强为河间王,置河间国。东汉建武十三年,复隶信都。永元三年,分乐城县、涿、渤海诸县为河间国。凡十一城:乐成、弓高、易、武垣、中水、鄚、高阳、葛城、文安、束州、成平、东平舒。安帝时,清河隶河间。” [118]

同书卷八《财赋志》云:“汉,河间国十一城,户九万三千七百五十四,口六十三万四千四百二十一。”“东汉,河间国十二城,户口同上。”

这两段文字的原文没有标点,为全球阅读,标点为笔者所加。原文有多处错误,试析如下:

1.“河间郡,高祖时隶信都。”

汉初,高祖刘邦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国并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在关中秦国故地实行郡县制,设立了15个郡,由中央直辖;在关东六国故地实行封国制,诸侯国下辖郡县。依据这一制度,河间郡隶属信都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第一,信都是诸侯国,第二,信都是郡,河间是比郡低一级的行政区划。否则,河间郡隶属信都的说法便不能成立。

高祖之世,根本没有信都国,前文已有充分论说。从“河间郡,高祖时隶信都”,可知河间是郡级行政区划,自然也不可能隶属于信都。那么,河间何时为郡、为国呢?

《汉书·高帝纪》:九年“春正月,废赵王敖为宣平侯,徙代王如意为赵王,王赵国”。析赵钜鹿郡置清河、河间郡。《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和《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记赵衍、张相如相继为河间守,事在陈豨造反之前。陈豨之反在高帝十年(前197),所以,河间郡的设置最晚不过高帝九年(前198),始置大约在高帝九年(前198)张敖国除之后、刘如意王赵之前。文帝二年(前178),分赵置河间国,立遂弟辟强为河间王。

下面再来看《嘉靖河间府志》的第二处错误。

2.东汉河间国“凡十一城:乐成、弓高、易、武垣、中水、鄚、高阳、葛城、文安、束州、成平、东平舒”。

《后汉书》志第二十《郡国二》记载,河间国辖十一城:“乐成、弓高、易,故属涿。武垣,故属涿。中水,故属涿。鄚,故属涿。高阳,故属涿。有葛城。文安,故属勃海。束州,故属勃海。成平,故属勃海。东平舒,故属勃海。”

比较一下,即可看出《嘉靖河间府志》的错误所在。去掉这十一城的故属地,在“高阳”和“葛城”之间,《嘉靖河间府志》的记载比《续汉书·郡国志》少一个“有”字。这一字之差就会使人误以为“葛城”是东汉河间国十一城中的一个,果作如此解,则十一城就成了十二城了。其实“有葛城”是对“高阳”的解释。王先谦《后汉书集解·郡国二》引惠栋曰:“郦(道)元云:‘世谓之依城,即古葛城也。’”《史记·赵世家》:“孝成王五十九年,赵与燕易土,燕以葛与赵”,此“葛”即葛城。《续汉志》:“葛城即两河城。后汉末,尝置依政县于此,后废。”《读史方舆纪要》直隶、保定府、安州条下说:“葛城废县,今州治。”所以,“葛城”二字可删去,或在“葛城”前加上“有”字。

3.《嘉靖河间府志》卷八《财赋志》云:“汉,河间国十一城,户九万三千七百五十四,口六十三万四千四百二十一。东汉,河间国十二城,户口同上。”

这段文字错误有四。

(1)未列西汉“河间国十一城”县名,疑为凭空妄断。

西汉的河间国有两个:一是文帝二年(前178)分赵国河间郡设置的河间国,至文帝前十五年(前165)因无后国除。二是景帝二年(前155)所封河北献王刘德的河间国,元、成之际“绝五岁”,建始元年(前32)复置,至“王莽时绝” [119]

文帝所置河间国,封域相当于景帝即位时河间、广川、渤海三郡之和,辖县远远超过十一。

景帝所置河间国,在《汉书·地理志下》中仅余乐城、弓高、候井、武遂四县。从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到哀帝建始二年(前31),河北献王刘德的子孙被封为王子侯者共18人,其中有16个是他的儿子,12人受封于武帝时期。 [120] 这18个侯国为 [121] :阿武、州乡、参户、平城(成平)、景成、平堤、乐乡、高郭、兹、房光、距阳、蒌、广、盖胥、重、沈阳、阳兴、窦梁。前8个侯国今地可考,后10个今地不详。将这些河间献王子孙的侯国和两个被削县鄚、南皮还归河间国,加上《汉书·地理志》河间国的乐城、候井、武隧、弓高四县,即可获得景帝二年(前155)至武帝元朔三年(前126)期间河间国封域。显然,景帝所置河间国也与《嘉靖河间府志》“十一城”之数不相符。

(2)“汉,河间国十一城,户九万三千七百五十四,口六十三万四千四百二十一。”

《汉书·地理志》西汉河间国的户口籍为:户四万五千零四十三,口十八万七千六百六十二。《后汉书》志第二十《郡国二》记载,河间国有“户九万三千七百五十四,口六十三万四千四百二十一”。《嘉靖河间府志》将《续汉书·郡国志》中河间国的户口籍移作西汉的户口籍,显系张冠李戴。

(3)两汉河间国户口数相同

既已把东汉河间国的户口籍移给了西汉,东汉河间国的户口籍怎么办呢?《嘉靖河间府志》以“户口同上”四字作了交代。记载西汉和东汉人口数字的时间相距140多年 [122] ,人口数量根本不可能完全相同。

(4)东汉河间国辖城十二

《续汉书·郡国志》记东汉河间国辖城十一:弓高、乐城、成平、中水、武垣、高阳、易、文安、鄚、束州、东平舒。而《嘉靖河间府志》则为十二城,属县多了一个。多了哪一个呢,没有列出。有人认为是“州乡” [123]

此说不妥。《汉书·地理志上》涿郡条说:“州乡,侯国。”王先谦考证,州乡是河间献王的儿子刘禁的封国,武帝封。“《唐志》:‘河间,汉州乡县,武帝得钩邑夫人于此。’《续志》:‘后汉省。’《一统志》:‘故城今河间县东北四十里。’《寰宇记》:‘后汉省入武垣。’” [124] 所以,仍应以《续汉书·郡国志》所记为是。

中国传世的地方志是明清以后的,引用地方志研究明清时期的历史,可以弥补正史的不足,但是用来论证明代以前的历史一定要慎重。 GytS+VCe3O28Fxa1IkPWOcThALals1epBVCf0hEZICYuOSh9B2jShD41MDPqsw+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