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发展性和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回顾近年来理论界在这方面所进行的探讨及其所取得的成果,重心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前提和现实根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研究以及多维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等方面展开的。

1.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前提和现实根源

吕世荣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前提性思考》一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一个从被大众理解到成为大众手里的思想武器,指导大众实践的过程。文中进一步指出,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时代问题的科学解答,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把握和积极利用,是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和实现。只有坚持开放态度、批判精神、实践本性、科学理想,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众化。 [73]

孙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前提、结构与途径吁求》一文中阐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其自身方法论的反思,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对哲学的“现实性”、何谓“大众”以及“大众化”的内涵及其特性作出基本的前提厘定;从大众化的内在结构分析开始,将马克思主哲学研究与普及相结合;对学界目前关于大众化的误区进行纠偏。 [74]

刘伟等人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实根源和复杂系统》一文中分别从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何要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何以实现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物质根源在于现实中和实践中。 [75] 李海星、李立军在《论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一文中阐述在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业已确立,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制定都为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现实基础。 [76]

以上成果从不同角度,如时代精神和问题、方法论的反思、现实和实践、指导地位的确立等方面,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前提和现实根源。但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当代形态本身的理论前提并无深入提及,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理论形态的前提性反思比较模糊和淡化。

2.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高宁在《〈大众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启示》一文中,高度评价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实启示,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应坚持群众路线,立足于群众的思维习惯和实际进行普及宣传;必须与时俱进,关注和解决时代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必须提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77]

高宏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审视》一文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主旨取向和阶级本质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动力。他还强调中国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78]

张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之当代解读与路径选择》一文中指出,应当从内容、形式和动态上来解读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并强调哲学理论工作者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中的作为,即提升素养、加强学习、做大众参谋;心系群众,深入实际,为大众写作;致力普及,适时提高,向大众渗透。 [79]

在“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专题讨论中,郭建宁高度赞扬了艾思奇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积极贡献,并提出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逻辑和规律,防止庸俗化;二是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防止经院化;三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学术含量,防止低质化。 [80]

颜晓峰认为,哲学大众化不仅是一个从现存的哲学到既定的大众的哲学的单向传播过程,同时大众化本身又是一个反观哲学、检验哲学、发展哲学的反馈过程。提倡我们应该在哲学多样化的格局中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领和主导作用,以及在展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性的基础上推动大众化。 [81]

尚庆飞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一文中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一般人所共有的,而非少数人所得的文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原则,即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理论;广泛宣传当代哲学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 [82]

李长春在《聚焦时代精神,彰显“大众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在当代语境下,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新发展,必须映射、抽象当前大众的实践理性。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当代实践相结合,并在理论上、形式上有所创新,依据时代和社会的进步研究新问题、填充新内容、变换新形式、形成新成果、开拓新境界。 [83]

杨志坚和殷莉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几点思考》一文中认为,在现代社会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把握时代特征、强化人类意识,还需要研究马克思哲学人类学。 [84]

张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初探》一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在辨析“三化”的基础上,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丰富经验,包括: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宣传教育中的针对性和通俗化;多途径做好传播工作;重视各种社会思潮的批判;注重内容上的与时俱进。 [85]

吴灿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探略》一文中,从当今世界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和文化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时代价值,并提出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应具备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针对性、通俗性和生动性。 [86]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面临的困境问题上,王红梅表示,从浅层上讲,艰辛晦涩的语言表达体现出的说教性严重影响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与通俗化;从深层次看,干群的矛盾、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社会心理的变化降低了受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信力和接受度。 [87]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论点出发,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提出了对当今社会和时代的启示和建议。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当代形态的论述还不够深入和明确,同时还缺乏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形态的价值形式研究,导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形态仅仅流于表面的方法论研究。

3.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及路径选择

李春秋、秦丽君在文章《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一文中认为,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群众需要哲学,哲学需要大众化。要从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意识;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宣传教育以及夯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础和生长点三个方面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88]

北京师范大学的孙亮构建出了一套相对具有操作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方案:第一,注重在“改革成果惠及大众”上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说服力”;第二,注重从“教条灌输”到“自觉内化”;第三,注重通俗读物的建设工作;第四,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深化”工作;最后,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文化”的建设工作。他还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过程,需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机制,即做好大众化的对象主体的调查工作,建立大众化的过程保障监督工作。 [89]

崔丽娜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一文中提出了方法论构想,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构建互动协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90]

李海星、李立军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适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时代内容,并且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做到“对症下药”“因人而异”,把理论内容同通俗方法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入脑入心。他们还进一步指出要把理论的灌输和对错误思想的批判结合起来,做到正反教育、比较择化、双管齐下。 [91]

尚庆飞认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和方法,首先是要运用具体通俗和大众的语言来诠释抽象的理论概念,从而进一步使大众化的哲学面向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指导实践;其次是广泛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如通俗读物和公益广告等形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 [92]

聂银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难点及破解思路》一文中,从传授者、哲学工作者、受众群体几方面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该文认为,“外化活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难点,对于受众来讲要树立“哲学头脑”,即练就哲学眼光、理清哲学思路、掌握哲学方法。除此之外,还要“哲学地生活”,将所掌握的哲学智慧实际地运用到具体活动中。 [93]

就传统手段和现代手段相结合而言,王红梅在《由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论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困境及解决路径》一文中指出,要充分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各自优势,各施所长形成合力,不断拓展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把互联网传播理论手段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网络中的理论话语权和主动权,不断探索运用网络等新媒体开展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使之成为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新阵地。 [94]

路向峰在《回归生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现实路径》一文中提出,不能仅仅局限于用通俗的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还应当通过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回归生活世界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实基础和路径,让哲学理论更好地走进大众,真正为大众所了解、所掌握、所运用,充分发挥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对现实实践的规范作用。 [95]

任阿娟、张仲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必然及其着力点》一文中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核心内容;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等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着力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参考。 [96]

吴照玉认为,哲学教科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特殊表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话语构建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载体。吴照玉在《恩格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以〈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为例》一文,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哲学教科书在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97]

肖姣平、任阿娟梳理了近年来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实现路径的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即“把握时代精神、科学解答时代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及其宣传普及”“挖掘马克思的生活哲学旨蕴并回归生活”。这种分类方法对本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98]

学者们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他们从时代精神的发展、理论研究的需要、宣传方式的革新、生活哲学的回归、中国实际的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论断。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在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继续创新。

4.关于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

韦斌在《认识的僭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中的不周延诠释》一文中认为,由于各国国情、思维习惯、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周延诠释问题,即完整体系的描述直观化、重要理论的理解庸俗化、核心概念的阐释曲解化。为此我们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和论证方式;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概念的使用。 [99]

林国标在《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一文中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大众化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我们可以从多维度的视野中来理解。在存在论视野中,“人——大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实践的主体,是现实生活世界本身。在此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体现了人的感性活动和面向生活世界的本体维度。在主体视野中,大众化本身就表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主体性取向,它从劳动或交往实践的视野来看待主体性。在此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一种新的大众主体性理论。在方法论视野中,通过理解和解释大众日常生活,将生活经验上升概括为理论,再通过实践的途径,让理论应用于现实,从而构建新的大众情境。这就是大众化的“解释学循环”。 [100]

孙亮认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中,理论界经常会出现一些误区,需要我们厘清和区别开来:首先,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同于“大众化”;其次,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等同于“庸俗化”;再次,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动态生成”等同于“静态完成”;最后,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等同于教条化。 [101]

任阿娟和张仲华在文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必然及其着力点》一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内容的大众化,还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与价值观的大众化。 [102]

崔丽娜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可以从信仰危机、环境驱动和理论困境等多维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归因问题进行深度探源。她进一步论述了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念信念、环境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互影响、如何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产生的理论困境与现实问题。正如颜晓峰所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与时代和社会的进步相协调,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形式上讲求活泼多样,在传播上充分利用新型媒体,在方法上满足不同层次需要,才能与时俱进,实现哲学大众化的文化旨归。 [103]

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而言,周进进、孙迎光在《马克思主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及实现》一文中认为,“真理性”的问题最终是“人本身”的问题,是代表群众的利益去通过群众形成物质力量的问题。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播的过程中更好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代表人民群众利益,满足人民群众需要,进而成为人民群众推动实现社会变革与改造物质世界的思想武器。 [104]

从历史考察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并围绕着中国化来展开的。因此,在这种特定的理论背景下,国外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当代形态的研究少之又少,只有一些将艾思奇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研究对象和突破口的论述。美国学者乔舒亚·福格尔在《艾思奇对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中,一方面分析了西方先进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使其产生了知识大众化倾向;另一方面他对苏联从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学者对艾思奇的影响也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进一步指出《大众哲学》使用了一种不复杂的、把被视为十分复杂的哲学做了通俗解释的方法。泰瑞·博登赫恩在《一位美国学者对〈大众哲学〉的社会学分析》一文中,对艾思奇《大众哲学》的通俗化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通俗化的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105]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领域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形态研究也有一定的成果体现。但整体上来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形态问题研究还有所不足。

首先,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当代形态发展的研究还有所欠缺。大部分学者只是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梳理,着重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前提、内涵、紧迫性、路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而很少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形态研究。

其次,虽然有部分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价值和启示上有所见地,但也没能很好地上升到哲学价值形态本身,只停留在操作方法的研究层面,如有学者认为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回归现实生活,回归具体实践;也有学者认为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还有学者认为要强化人类意识,走群众路线等。

最后,研究内容重复,研究视角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对其内涵的界定及其实现路径的探讨,少有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形态作哲学本源上的解读和问题意识上的反思。 8AAQOpWIEaIvzoRBUPJaSxcM7oZ7IVC2K8Dj8clc6IxIcXX1/n8Z4Ii+L5vEHJ9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