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城市水利工程的萌动:三代以前的定居聚落与水利设施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老子》八十章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各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的肇始阶段。这一阶段,人类经过长期生存经验的积累,地域生态环境适应能力的增强,生业经济的发展不但有效地推动了区域史前人口逐渐增长,也为定居聚落的稳定与扩展奠定了基础。伴随这一发展过程,中国广大地域内各具特色的考古学文化及地方类型逐渐成熟,文化的多样性特征更加凸显,区域聚落形态也开始从简单的村落逐渐向复杂政治实体发展。至公元前4000年前后,以环嵩山地区为代表的中原腹地,以彩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表现出较强的统一性,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由此发端,伴随地域交互往来的逐渐频繁,中原腹地也逐步走向中国史前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的中心舞台 。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阶段,环嵩山地区内开始出现了具有层级控制特征的聚落形态,地域社会的复杂化为此后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在具备区域中心属性的大型聚落里,三代以降中国古代城市的一些基本特征也在孕育之中。

大型定居聚落的出现和稳定发展,也与人们对自然的适应性、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相适应。在此过程中,古人也在不断加强对水的认识和聚落用水的管理,满足聚落整体用水需要的配套水利设施也初露端倪。这些聚落水利设施的出现,离不开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不断积累的水流特性的认识。尽管这一阶段以明沟(包括沟渠和环壕)为代表的聚落水利工程较为简单,但其确是此后一系列城市水利系统工程发明的开端。新石器中晚期阶段人们在治水实践中总结的聚落水利经验与技术在随后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为三代系统城市水利工程的出现、普及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p23eTLccfhMjgn2riY4ghf7kyi5zEmpmneuwaaalUWWWuCzLsRFNbHiuKVleCqi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