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研究问题及结构安排

一 研究问题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停留时间越来越长,分层现象也越来越显化。迁移与分层二者间的关系非常紧密,Treiman认为迁移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发生的,移民群体地理空间上的迁移一般都是为了获取向上流动的机会。 [46] 对农民工来说,迁移意味着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实现向上流动。但是迁移带来的城市生活也有可能是向下流动的,对许多移民而言,都是典型的向下流动。 [47] 提高社会地位的机会是农民工评估未来生活机会的基础,影响农民工在社会融入上的选择。农民工进入城市改变社会地位的动力很强,通常改变社会地位的渠道一般有职业渠道、经济渠道、政治渠道、教育渠道和婚姻渠道,但是这几种地位变迁都或多或少受到户籍制度的阻碍。改革开放以前,社会地位的改变主要依赖的是政治渠道,农民可以通过入团、入党改变政治地位实现社会地位的跃升。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地位的改变则主要依赖经济地位,农民工在这种分层体制下需要依靠个人的经济能力,但这种途径并不比以前向上流动容易。

农民工的构成复杂,在户籍、土地处置、职业等方面产生了结构性分化,对社会融入的研究应该着眼于新阶段进行细化讨论。农民工的流动是一个多重因素交织的动态过程,既有由农村到城市的流出,也有由城市到农村的回流,还有由城市到城市的流动。不同类型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意愿和能力也大相径庭,不同类型的城市社会融入难度也差异甚大,做城市人、做其他城市的城市人、“留厂不留城”、回农村等多重选择形成了农民工社会融入的“连续体”,不是简单的“融入城市—回农村”二元选择。虽然目前的研究已经很充分,但是农民工这个庞大群体生活图景复杂多变,还值得从新的视角进行更深更全面的研究。

农民工整体上在社会中处在较低的社会阶层,并逐渐形成群体的阶层属性,在农村缺少向上流动的渠道和机制,进城打工是他们出于改善生活状况、寻求生活机遇、提升社会地位或者经济地位的目的而进行的生活选择。此外,农民工突破了原有的社会空间隔离和社会屏蔽制度,与空间上的“他者”相遇,使传统的“自我”受到冲击,需要对“自我”重新思考和定义,由城乡分割带来的不同生活体验在互动情境中碰撞,原来“不可见”的、只存在于城乡制度结构上的歧视和社会不公平变成日常生活体验与过程, [48] 大城市中,这种城乡差异与生活断裂更明显,农民工对自我身份的定义多了城市现代性的符号。大城市的农民工正面临着形成底层阶层乃至底层社会的危险,作为“外来底层”成为城市底层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49] 农民工的日常实践是非常复杂的,许多研究将农民工问题聚焦在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政策上,以城市发展的范式来对待农民工问题,缺乏以农民工作为主体的研究。农民工没有成为社会叙事主体,而是以被动适应城市文化的角色进入研究主题,在结构安排上也是类似的被动者。

社会分层领域的研究认为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会对社会行为和态度有重要影响。理论上,农民工的阶层位置对社会融入可能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阶层分化意味着农民工正在形成一个阶层,在社会资源的获取方面存在相似性,因此在融入的能力和意愿上可能存在共同的特征;其二,阶层分化意味着农民工形成了作为一个阶层的社会属性,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中,可能会形成影响社会融入的因素。将农民工作为一个阶层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也较少有研究将阶层分化与大城市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结合起来。

学界关于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的研究汗牛充栋,但是农民工的社会问题在不同时间和空间都有新的视角和重点值得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工的流动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在每一阶段都反映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问题。从最初的盲流到合理引导农民工进城就业,再到保障农民工享有合理的社会保障权利,再到如今的有序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的问题一直在不断变化。现在社会政策以实现农民工社会融入作为目标,但是农民工在社会融入上仍然表现乏力。农民工选择进城务工是基于理性考量期待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从阶层的视角研究农民工的社会融入能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同时弥补以往研究缺少农民工主体性的不足。在高度市场化的大城市,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是怎样的?为何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仍然存在障碍?是不是农民工被固定在大城市的社会底层导致的?如果是,农民工是否正在成为一个阶层?他们的阶层分化过程表现出哪些特征?这些社会属性有没有巩固大城市农民工群体的有利或者不利的阶层模式?这些特征如何影响他们社会融入的选择的?农民工阶层是不是封闭的,在大城市中有没有向更高阶层流动的机会?社会融入对他们来说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生活福祉吗?本书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二 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农民工表现出新的特征,也出现一些以往研究无法解释的新问题。农民工进城打工是为了生活更好一点,获得发展的机会,但是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大城市的农民工极易沦为城市的底层。从阶层化视角研究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对于全面了解农民工群体、制定相关社会政策以及实现城市化、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概括和描述大城市农民工群体的阶层特征。在了解农民工群体基本状况的前提下,分析其社会融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融入过程中农民工的主观认识和感受。从阶层的角度挖掘他们社会融入的潜能,为农民工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努力方向,促进农民工健康积极地融入城市生活,实现个人发展。农民工社会融入是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引导农民工成功实现“城市梦”关系到宏观层面上平稳推进城镇化的战略目标。

其次,从新的角度来重新建构社会融入。以往的研究强调农民工的社会地位的“边缘化”、社会排斥等,以“城市适应性”作为研究的主题,这虽然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是仍然属于应然性问题,不属于实然性问题。以阶层角度来探讨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融入问题,能够以更广阔的视野了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并且能够兼顾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的主体性。

再次,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供政策建议和对策,深化农民工阶层属性的讨论,从农民工的个体角度分析大城市社会融入的优势和障碍,对社会融入政策提供进一步优化的建议,促进城镇化目标的实现,实现人口红利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农民工如果无法实现社会融入,就很有可能成为“流民”,这势必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影响大城市的有序运行。

最后,从农民工的幸福感角度反思社会融入。融入大城市是否能为农民工带来福祉,农民工内部不同特征的群体如何选择社会融入的路径,研究将对这一方面进行反思,以更好地推进社会公平,为农民工构筑幸福路径。

(二)理论意义

研究拟在大城市社会融入和农民工阶层理论上有所突破。

首先,研究拟构建完整的社会融入指标体系,全面、准确测量大城市农民工社会融入状况,为相关问题的规范研究添砖加瓦,也为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理解提供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将本土的社会融入研究与西方移民的相关理论对话,加强本土的理论阐释。

其次,结合结构和个人双重视角,在阶层理论下全面描绘大城市农民工的阶层特征和在城市中的阶层区隔,解构宏观社会结构层面和微观个人层面的阶层特征对社会融入的影响机制。分析农民工在城市空间中如何建构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经历了哪些不平等,并分析其背后的制度原因和现实原因。研究从阶层视角分析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为农民工社会融入增添了新鲜、有价值的视角,提供新的解释性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社会融入的理论和研究。

再次,描述和分析农民工阶层内部分化的现状,弥补农民工单一化的研究不足。已有的阶层理论多关注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分层模式的变化,在实证研究中也多以中产阶层作为研究对象,很少将农民工置于阶层的视角下进行分析。本书将在这方面弥补阶层理论在农民工实证方面的不足,为阶层理论在解释农民工群体社会融入构建解释路径。

最后,在创新性方面,除了传统的从职业、生活方式角度分析农民工的阶层特征,研究引入了公民参与维度,将公共事务这一场域纳入农民工阶层分析的框架中,并且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修正相应的测量指标体系,构建适合农民工的测量工具,从社会素养和公共参与的角度解释农民工社会融入,体现农民工的主体性。以往的研究多从城市管理和城镇化的角度来看待社会融入,将农民工视为被动的接受者,忽视了农民工的主体角色。农民工在适应城市的同时,也在通过参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参与塑造城市,建构自己的社会身份。尤其是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崛起,农民工的权利意识、城市认同感更强,加之陆续出台的政策也在不断削弱制度歧视,农民工表达诉求的空间和自由度都不断增大。农民工在身份上是流动的,在选择是否进行社会融入时,是基于自身过去的社会背景和经验、现实综合状况以及对自己未来命运总体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的,形成特有的目标和行动策略。研究将从农民工的主体视角,分析在社会分层体系下农民工群体的阶层化如何影响社会融入的选择。

(三)政策意义

尽管现在各大城市都出台了不同层次的政策,但是相对于“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要求而言,现行大城市的农民工政策还存在不稳定、不规范、效果差等问题。在梳理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理论和政策研究,了解大城市农民工基本状况及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研究试图提出一些提升大城市包容力的社会政策,在政策设计中扬长避短、填补漏洞,实现政策创新,促进农民工融入大城市。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劳动力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面临传统劳动力人口红利减少的处境,未来用工荒现象将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存在。这对提升劳动力质量发挥人口质量红利提出了现实要求,对农民工群体而言,提高综合素质是在大城市生存的必要条件。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农民工社会融入政策,推广再教育、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工在大城市安居乐业,缓解用工荒问题,推动释放人口质量红利。

农民工因为迁移而社会融入不足衍生出留守儿童、夫妻异地、空巢老人、小漂族和老漂族等群体,这些群体带来的社会问题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产生了许多社会矛盾。科学合理的社会政策有助于农民工实现“城市梦”,同时有利于解决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衍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新政策的设计注重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提升农民工的福祉,化解衍生群体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三 研究结构安排

结合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现象,回归到社会学的经典研究主题中,本书的意图在于探究农民工在高度市场化的大城市中是否正在形成一个阶层,并且这种阶层化的形势是否影响其社会融入。研究各章节的结构和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简述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梳理社会融入的社会背景、政策背景和未来趋势,简述西方移民的相关理论,明确研究的具体问题,安排全书的结构和内容。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在明确研究问题的前提下,对农民工社会融入及阶层分化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首先,梳理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相关研究,总结已有研究以及反思不足之处。其次,界定阶层分化的概念,归纳总结社会学领域下的社会阶层理论。再次,全面综述阶层分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归纳总结农民工在阶层话语体系下的研究。进一步明晰研究问题,分析农民工在就业空间、私人生活空间、社区公共空间中的阶层属性对其社会融入的影响,借此建构阶层属性与社会融入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三章为研究设计与方法。首先,在全面评述农民工阶层的就业、生活方式、公民参与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提出研究假设。其次,介绍研究方法。研究将以问卷收集的数据分析为主,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为辅,利用统计方法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最后,明确各研究变量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操作化定义和测量方法,就问卷设计进行具体说明,介绍样本的基本情况和研究涉及的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为社会融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社会融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本章囊括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首先对农民工阶层属性、社会融入的现状进行描述性研究;其次,建立回归方程分析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对数据分析结果展开详细说明和讨论。

第五章分析了阶层分化对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将建立回归方程分析农民工在就业空间、私人生活空间、社区公共空间的阶层分化现象对社会融入的影响。本章以数据分析为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农民工在就业空间、私人生活空间和社区公共空间的阶层分化对社会融入的影响,本章属于解释性研究,通过对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农民工在不同场域中的阶层分化对其社会融入的影响

第六章为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本章将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深化讨论,并与相关理论进行对话,总结研究的理论贡献,提出农民工社会融入的路径,剖析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1] 国家统计局:《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21年3月17日),2021年5月1日,http://www.stats.gov.cn/ztjc/zdtjgz/yblh/zysj/201710/t20171010_1540712.html。

[2] Wu,J.M.,“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s Differential Citizenship: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Rural - urban Inequ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Vol.38,No.1,2010,pp.58-81.

[3] 简新华、张建伟:《从农民到农民工再到市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和特点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王兴周、张文宏:《城市性:农民工市民化的新方向》,《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2期。

[4] 蔡禾、王进:《“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5] 林彭、张东霞:《社会关系网络视野中的农民工研究》,《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4期。

[6] 王静:《大城市流动人口的“职业转换”对工资影响的研究》,《西北人口》2020年第2期。

[7]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2021年3月14日,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4/09/content_5500696.htm。

[8] Glaeser E.and D.Mare,“Cities and Skills”,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Vol.19,2001,pp.316-342.

[9] Combes,P.,G.Duraton,L.Gobillon,et.al.,“The Productivity Advantage of Large Cities:Distinguishing Agglomeration from Firm Selection”, Econometrica ,Vol.80,2012,pp.2543-2594.

[10] 国家统计局:《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21年3月17日,http://www.stats.gov.cn/ztjc/zdtjgz/yblh/zysj/201710/t20171010_1540712.html。

[11] 刘传江、龙颖桢、李雪:《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迁移范围与行为决策》,《南方人口》2020年第6期。

[12] 董鑫:《天津紧急为落户新政“打补丁”,外地有工作不能按在津无工作申报》(2018年),2021年3月14日,https://36kr.com/p/5134948。

[13] 张雪、吕斌:《农民工市民化用时差异的影响因素》,《城市问题》2013年第12期。

[14] 张国胜、陈瑛:《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利益分配与重组研究——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思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15] Welllisch D.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 in A Federal Stat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6] 张芯悦、王颂吉:《大城市的农民工为何难以市民化?兼论新时代地方政府治理模式转型》,《湖北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

[17] Taylor M.,“Communities in Partnership:Developing a Strategic Voice”, Social Policy and Society ,Vol.5,No.2,2006,pp.269-279.

[18] 刘锐、曹广忠:《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第6期。魏后凯、苏红健:《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3年第5期。

[1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20] 陈斌开、陆铭等:《户籍制约下的居民消费》,《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胡桂兰、邓朝晖等:《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效益分析》,《农业经济管理》2013年第5期。

[21] Solinger D.J., 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 Peasant Migrants the State and the Logic of Market ,CaliforniaL: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22] 刘传江:《推进农民工有序市民化的微观考量》,《参政议政》2013年第7期。刘传江、董延芳:《农民工市民化障碍解析》,《人民论坛》2011年第9期。

[23] 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

[2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总体态势与战略取向》,《改革》2011年第5期。

[25] 李明欢:《当代西方国际移民理论探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6] Lewis 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Vol.47,No.3,1954,pp.139-191.

[27] Lee E.S.,“The 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 ,Vol.3,No.1,1966,pp.47-57.

[28]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29] Lewis 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Vol.47,No.3,1954,pp.139-191.

[30] Piore,M.J.,“Notes for a Theory of Labor Market Stratification”, Working Pape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1972.

[31] Todaro M.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9,No.1,1969,pp.138-148.

[32] Borjas G.J.,“Self-Selection and the Earnings of Immigrants:Repl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0,No.1,1990,pp.305-308.

[33] Massey D.S.,F.G.Espana,“The Social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Science ,No.237,1987,pp.733-738.

[34] Stark O.,J.E.Taylor,“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 ,Vol.101,No.408,1991,pp.1163-1178.

[35] Stark O.,D.E.Bloom,“The New Economic of Labor Migra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75,No.2,1985,pp.173-178.

[36] Massey D.S.,“Social Structure,Household Strategies,and the Cumulative Causation of Migration”, Population Index ,Vol.56,No.1,1990a,pp.1-36.Massey D.S.,“American Apartheid:Segregation and the Making of the Undercla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96,No.2,1990b,pp.329-357.

[37] Gurak D.T.,F.Caces,“Migration Networks and the Shaping of Migration System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Systems ,1992.

[38] Caces F.,F.Arnold,J.T.Fawcett,et al.,“Shadow Households and Competing Auspices:Migration Behavior in the Philipin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17,No.1-2,1985,pp.5-25.

[39] Park,R.E.& E.W.Burgess.,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of Sociology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

[40] Alba R.,V.Nee,“Rethinking Assimilation:Theory for a New Era of Immigration”,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31,No.4,1997,pp.826-874.

[41] 欧盟委员会:《社会融合联合报告》,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就业和社会事务司,2004年。

[42] Taylor M.,“Communities in Partnership:Developing a Strategic Voice”, Social Policy and Society ,Vol.5,No.2,2006,pp.269-279.

[43] Park R.E.,E.W.Burgess,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Including the Original Index to Basic Sociological Concept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Park R.E.,“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No.6,1928,pp.881-893.

[44] Portes A.,Parker R.N.,Cobas J.A.,“Assimilation or Consciousness:Perceptions of US Society among Recent Latin American Immigrants to the United States”, Social Force ,Vol.59,No.1,1980,pp.200-224.

[45] Portes A.,M.Zhou,“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Segmented Assimilation and Its Variants”,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Vol.530,1993,pp.74-96.

[46] Treiman,Donald J.,“Industrializat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Social Stratific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for the 1970 s ,E.O.Laumann:Bobbs-Merrill,1970,pp.373-394.

[47] Margolis,M.L.,“From Mistress to Servant:Downward Mobility among Brazilian Immigrants in New York City”, Urban Anthropology and Studies of Cultural Systems and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1990,pp.215-231.

[48] 潘泽泉:《社会、主体性与秩序:农民工研究的空间转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9] 罗峰、文军:《转型期中国的底层群体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2期。 wEoQ4S5ff1eWbBbPvP1tDWtRz1f7ijDDsRP3xlcIU5MoAtF/xU8YnsqnmSR8B/4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