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产能合作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反映了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的一种新的综合性需求。非洲大陆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延伸地带,是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展产能合作,既可助力非洲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一体化以及可持续发展,也是服务中国国内富裕产能“走出去”、促升级的重要途径,体现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
第一,中非产能合作的领域相当广泛,不仅涵盖传统的双边贸易、双向投资和对非承包工程以及对非援助,而且还涉及金融领域的合作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中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因此是深耕厚植传统经贸合作领域和创新培育新的合作领域与新合作方式的重要途径。第二,加强产能合作是深化中非经贸合作关系的重要的途径。通过产能合作可以引领中非之间简单的贸易投资合作向产业合作方向深化发展,这不仅可以促进中非之间发展战略的对接,而且有助于形成中非产业价值链,推动中非经贸合作进入全新的阶段。第三,中非产能合作可以满足中非双方共同发展的需要,具有坚实的客观基础。一方面非洲国家具有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一体化进程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中国优势产能、强大建设能力的输出可以为非洲提供工业化、城市化、一体化建设所必需的资金和生产技术。因此,中非之间加强产能合作符合中非各自的比较优势和发展需要。第四,产能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贸易畅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和“政策沟通”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中非产能合作,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拓展新时代中非各领域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五,加强中非产能合作符合中国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根据201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国际间的产能合作超越了以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技术流动等为代表的传统的、单一的国际分工模式,是一种跨越国家地理边界,包含产品分工合作、消费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跨国合作模式。因此,加强中非产能合作是深化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途径和战略发展方向。
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中国与非洲的产能合作成为国内非洲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然而对于什么是产能合作,影响中非产能合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确定中非产能合作重点领域,哪些国家是中非产能合作的重点国别等问题,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和清晰的认识。而且中非产能合作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而中国与非洲在国别层面进行的双边合作是保障重要举措的落地生根的基础性工程,但现有的研究成果难以满足中国政府职能部门及相关合作主体的实际需求。为此,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批准设立创新工程《中国与非洲产能合作重点国家研究》项目,一方面旨在清晰界定产能合作内涵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中非产能合作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进一步甄别和判断中非产能合作的重点产业选择和区位选择。另一方面,旨在弥补国内非洲国别区域研究的弱项,力争从国别层面着手,对非洲重点国家产能合作的微观需求与潜力,中国与非洲重点国家进行产能合作的现状、特点与面临的问题,以及中非产能合作的国别模式进行基础性、针对性、理论性的综合研究,提出兼具战略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力争从根源上保障中非产能合作永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经过5年的研究,创新项目组不仅从中国对非洲大陆的层面全面评估了中非产能合作的总况,更是针对非洲国家众多、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多样化的特点,甄选出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埃及5个国家,分别就中国与上述国家产能合作的情况进行了重点考察。研究推进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其一,总报告在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论证了中非产能合作的理论和现实基础(物质条件、载体条件、政策条件和金融条件),全面概述了2015年以来中非产能合作发展的阶段性进展,包括中非产能合作的产业分布和区域国家布局,评估了中非在基础设施、经贸合作区与制造业、能源矿业以及农业领域合作的成效,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展望了后疫情时代中非产能合作的前景,并多视角的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其二,5个国别报告分别对各自国家与中国进行产能合作的潜力与现实基础进行了的分析,评估出承接中国产能转移的能力和未来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行业,梳理了5个非洲国家在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政策举措,包括劳资关系、移民政策、投融资与环保政策新动向;其三,概述了中国企业在当地进行产能合作(基础设施、经贸合作区等)的总体情况,重点考察了中国与上述非洲国家产能合作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特别是加强了对中非产能合作实施模式方面的研究,评估了社会经济效果、风险及挑战,其四,着眼于推动中非产能合作高质量发展,在规划设计、国内政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人力资源培训、风险防控和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其五,针对国内中非产能合作研究中普遍存在偏重宏观层面、欠缺国别层面与微观层面的剖析这一问题,5个国别报告的完成将国内非洲区域国别问题研究推向深入。总之,项目系列成果的发表将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奠定基础,为国家战略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国企业向非洲投资和产业转移提供参考。
然而,由于研究力量有限,项目组成员学科背景、学术志趣、学术积淀以及跟踪研究时间长短不一,加之重视程度、治学态度、投入书稿的时间与精力不同,研究报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错误与纰漏亦在所难免,希望出版后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以便研究团队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加以改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创新项目《中国与非洲产能合作重点国家研究》
首席研究员:
2022年1月
摘要 : 埃塞俄比亚是东部非洲地区的重要国家,是中国在非洲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与埃塞俄比亚长期政治互信,经贸关系日趋密切。因其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口红利丰沛、营商成本低廉和市场潜力巨大,叠加政府高效清廉并秉持“向东看”理念,学习中国发展经验等诸多因素,成为中非产能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国家。经过多年的合作发展,在中国与埃塞俄比亚两国政府相关经济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双方企业发挥产业互补性强的优势,在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制造业等领域开展许多重大的产能项目,取得了精彩纷呈的合作成果。中国与埃塞俄比亚的产能合作不仅推动了埃塞俄比亚的工业化、城市化,而且推进了其与东非地区国家的互联互通一体化,与此同时,通过属地化经营,为埃塞俄比亚国内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进行了技术转移,切实地推动了埃塞俄比亚社会经济的发展。鉴于中埃两国产能合作项目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未来两国的产能合作可大体在既有的投资合作思路上创新发展,即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两头在外”项目,继续依托当地农牧业资源的出口导向型项目,面向国内市场的基础消费品项目,以及策划支持“集群式走出去”等项目。展望未来,中埃产能合作尽管面临政府债务上升、外汇持续短缺、区域发展失衡、政治和安全风险趋升、大国博弈加剧的风险与挑战,但埃塞俄比亚固有的人口和市场优势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并未消失,而且埃塞俄比亚政府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尤其是私有化措施将更大程度地激活市场活力,为中埃产能合作带来重大机遇。未来,为促进中埃产能合作的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明确两国产能合作的战略性定位与市场化导向;应大力实施“投贷援”与“投建营”相结合的项目,支持产能合作持续发展;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劳工培训,在合作中推动埃塞俄比亚的能力建设。
关键词 : 埃塞俄比亚;中国;产能合作;现状;未来总体构想
Abstract :Ethiopia is an important country in East Africa and an important partner of China in Africa. China and Ethiopia have long-term political mutual trust and increasingly close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Ethiopia has been a pilot country for China-Africa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 due to its advantages of continuous high-speed economic growth for many years,abundant demographic dividends,low business costs,huge market potential,government's efficiency and incorruptibility,“looking east” strategy of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Through years of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enterprises of China and Ethiopia,under the guidance of relevant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both governments,have explored advantages of strong industrial complementarity,and put many projects into practice,achieving splendid achievements on industrial parks building and operation,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agriculture and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The bilateral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 has not only promoted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Ethiopia,but also facilitated its connectivity and integration with other Eastern African countries. Furthermore,localized management of cooperation projects injected strong impetus to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thiopia by providing abundant job opportunities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er to local market. Upon these glorious outcomes,both sides could bring about innovations to their current cooperation architecture through developing“both-ends-abroad” labor intensive industries,highlighting local export-oriented projects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resources,supporting industries of basic consumer goods for domestic market,and planning programs of “going out in clusters”.
Looking ahead,despite challenges of rising government debt,foreign exchange shortages,regional development imbalances,rising political and security risks,and intensifying competition between major powers,China-Ethiopia cooperation on production capacity is still attractive to investors due to its inherent demographic and market advantages. Besides,the Ethiopian government is putting forward economic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especially the privatization measures will activate the market vitality to a greater extent,bringing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for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In the futur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Ethiopia cooperation on production capacity,the strategic positioning and market orientation should be further clarified. Apart from integrating projects of“investment+loan+aid” and “investment+construction+management”,talent training as well as labor train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promote Ethiopia's capacity building.
Key Words :Ethiopia;China;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Current Situation;Future Overall Pla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