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2021年对于中国—东盟关系具有特殊意义,既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也是中国与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30年间,中国与东盟携手前行,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不断丰富,政治安全、经济贸易、社会人文三大领域合作硕果累累,成为最大规模的贸易伙伴、最富内涵的合作伙伴、最具活力的战略伙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和东盟将着眼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面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多边经贸合作趋向停滞、传统全球价值链存在破裂风险等新挑战。对于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构想而言,东盟国家自然成为重要合作伙伴。由此,进一步研究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机制对接、各功能领域的具体合作及特点以及所面临的新挑战,继而提出深化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思考,具有相应的学术研究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

在机制对接方面,双方以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引领,以共通的合作理念——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与东盟“东盟方式”为指引,不断创新合作路径,以满足东盟建设东盟共同体的内在需求。在贸易合作方面,在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和升级谈判的基础上,中国—东盟“贸易畅通”渠道成为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在产能合作方面,中国与东盟的产能合作正在朝更高的阶段发展。一方面,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产能合作政策文件,针对不同东盟国家自身条件和需求制订了切实的产能合作计划。另一方面,中国也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东盟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实现产品输出和产业转移。在中国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与东盟的产能合作有了历史性突破,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关系达到了全新高度。在物理联通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紧紧围绕各国领导人所达成的相关共识和政府间文件,在发展规划对接、政策制定和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紧密合作,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及陆地边境口岸建设、跨境通信设施联通、能源设施联通等相关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实效。在金融合作方面,中国与东盟在清迈倡议、东亚外汇储备库安排、亚洲债券市场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国与东盟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建立了货币互换合作机制,加强了货币领域和金融监管领域的合作。

尽管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取得了上述诸多成绩,但由于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仍面临较多挑战。诸如政治互信不足、东盟经济合作的顾虑尚存,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机制对接面临内生性挑战和外源性挑战。贸易合作上面临贸易收支不平衡、贸易便利化程度低、东盟域内贸易环境不佳、世界经济形势不稳等挑战。而产能合作则面临国别投资总额不平衡、东盟国家普遍存在投资风险、新冠肺炎疫情下东盟国家经济相继衰退等挑战。物理联通上面临对接机制建设不足、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技术规范及理念尚未统一、资金不足困扰项目合作、域外大国的掣肘凸显等挑战。金融领域还面临各国发展差距大、合作机制不完善等挑战。

为全面深化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在政治上,要努力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整体崛起,正确认识和对待东盟国家的疑虑,将与东盟的合作作为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促进政治互信。机制对接上,要加强全方位沟通确立合作的顶层设计,理性判断对接项目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贸易上,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国—东盟贸易合作机制,拓宽双边贸易对话和协商渠道,加强对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力度,提升优化中国—东盟贸易合作层次。产能合作方面,要大幅提升对农业合作的投入,加强制造业国际产能合作人才培养并制定相应规范,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抗风险能力与优化项目类别,善用RCEP和第三方产能合作。物理联通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软环境、保障资金充足、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强与域外国家交流合作。在金融合作领域,要明确短期目标与宏观规划,加强多层次金融合作,进一步扩大货币合作规模,提升金融创新能力。 T9jHbw33Q+RaKJx3EBhn6/D3jmHnN22zSC3Xemlbo1LasW1qkwhkcnVB4QvJCqz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