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一 研究方法

为使读者能全面翔实地了解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概貌与格局,尤其是新时代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路径与形式。本书主要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针对本书的写作目的,笔者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文化交流、传播的历史资料进行梳理分析,掌握了比较丰富的背景资料和相关研究的学术脉络,厘清了研究的思路与侧重点。在文献整理中,国家战略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之间的互动关系;相关职能部门为我国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哪些政策导向与资金支持、现有学术研究成果关注到哪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成功路径与案例等是本书重点关注的议题。

(二)田野调查法。

本书在前期资料搜集整理基础之上,锁定具体调研地,深入文化资源丰富省份进行田野调查,对现有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形式、经验和问题进行宏观梳理。同时对重点省份及其品牌案例进行重点研究。本书主要调研点之一为云南省,云南省世居少数民族最多(25个)、特有民族最多(15个)、跨界民族最多(16个)、边境线最长(4060公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界多,其民族文化类型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多、对外传播实践活动丰富,最具研究的典型性与代表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时指出要将云南省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因此笔者重点在云南省昆明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等地开展田野调查。在具体调查中,通过深度访谈、实地观察等方式获取了大量感性资料与研究材料。

通过实地调研以及文献整理,笔者认为随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展开,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新时代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既能借鉴已有传播行之有效的渠道与形式,又能结合各族文化自身的特点,借助“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文化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拓展与创新传播路径与形式,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二 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一是采用新的理论视角研究中华文化传播。本书采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创新理论来研究新时代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将有助于建构新的文化传播理论框架。

二是丰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研究范式。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活动开展民族志调查,为今后的传播路径转换和传播实践调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应用价值

一是献言献策。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民间从事文化交流、文化经贸事业的社会机构开展文化对外传播工作提供政策建议。

二是树立形象。通过系统梳理和研究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脉络与路径,找寻其传播规律,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增添理论素材和实践经验,树立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形象,丰富中华文化的研究内涵与研究对象,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尤其有助于我国对沿线国家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1cndV2wSC34TWqDR+a6Gwq1DDJJPO/WdoZHwwUvttn/J2HnhiOGoa+APudSJelH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