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节气歌谣、谚语看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

季中扬

摘要: 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经验框架,是一种抽象的形式,具体的生产、生活经验构成了二十四节气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内容与形式的自由结合产生了既有普遍性、又有地方性的二十四节气知识。二十四节气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自由结合关系,使其传播有着超空间性,传承具有超时间性。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知识,歌谣、谚语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与传承方式。在当代社会,各种传统的节气歌作为文化遗产已经得到或者应该得到保护,但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了大量新编节气歌,这说明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经验框架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实用功能,而且歌谣、谚语仍然是其主要存在形态。

关键词: 歌谣;谚语;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继中医针灸、珠算后的第三项“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类的非遗。与中医针灸、珠算不同,“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知识,没有某种具体的技艺可操练,也没有特定的传承人,那么如何在当代社会对其活态传承呢?笔者认为,“二十四节气”首先是一种传统的时间经验框架,是一种纯形式,农耕社会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填补在这框架中,构成其具体的内容,各种歌谣、谚语是其存在的具体形态,因而,“二十四节气”活态传承应该重视节气歌谣、谚语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一 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经验的框架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中指出,时间并非事物本身的客观属性,而是主体的先验直观形式,他说:“时间不过是内感官的形式,即我们自己的直观活动和我们内部状态的形式。因为时间不可能是外部现象的任何规定;它既不属于形状,又不属于位置等等,相反,它规定着我们内部状态中诸表象的关系。” 这也就是说,时间并非客观存在的,而是一种主体经验,但这主体经验又有一定客观性,因为它是人类共同的先验直观。既然是一种主体经验,这先验直观就不可能绝对超脱人类的历史经验,事实上,在不同的文化形态里,人们的时间经验框架、模式也是不同的,“二十四节气”就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时间经验框架。

我们先人的时间知识主要来自于对谷物成熟、四季变化的直观体验与对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运行规律的认识。人们基于对寒暑的直观体验,可以产生冬夏的观念,但不容易区分四季;人们基于对谷物生长、成熟等物候的长期经验观察,可以产生“年”的观念,但不容易区分“年”为十二个月。“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时间知识主要来自古人长期的天文观测。在陶寺遗址中,考古学者发现了带有刻度的圭尺,这说明古人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圭表测日的方法。人们用圭表测日的方法较早把握了冬至、夏至,从《尚书·尧典》的记载来看,古人用观察太阳变化的方法很早就发现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两分、两至的发现,已经初步理论性地建构起了一年四季的时间经验框架。春秋时期,人们又确定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进一步明晰了一年四季的时间经验框架。“分至启闭” 知识体系的形成,对一年四季的理论认识需要而言,已经完备了,后世的二十四节气也罢,三十节气 也好,其他节气不过是对“分至启闭”框架的细化而已。从名称上来看,“分至启闭”八个节气是根据四季时序来命名的,而“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十六个节气则主要根据气象、物候来命名,可见另外十六个节气与“分至启闭”八个节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事实上,“分至启闭”八个节气在后世大都成了重要节日,而其他十六个节气,除了清明取代寒食成了节日,民间大都不甚看重。

既然二十四节气只是对“分至启闭”时间框架的细化,不过是一种数学分割,而不是像“分至启闭”那样是为了准确把握一年四季时间,那么,后世为什么接受了二十四节气,而不是将“分至启闭”二分为十六节气或四分为三十二节气呢?对此,刘晓峰的解释比较合理,他认为,“在二十四节气出现之前,依靠月象观察确定时间并划分一年为四季十二月和划分一年为三百六十五日的传统时间框架早已经根深蒂固。划分节气很难无视这一巨大的现存传统时间框架。今天的二十四节气所取的二十四这个数字,实际上是八与十二的最小公倍数,节气定在这个数字上并非出于偶然。这一组合变化的结果,是在一年为十二个月这一基数上,中分一月为二,一为节气、一为中气,最后形成的就是由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结构而成的二十四节气。” 概而言之,二十四节气其实是关于太阳周年运动的时间知识体系与以月亮阴晴圆缺来划分一年四季十二月的阴历时间框架的统一。众所周知,传统的农历是“阴阳合历”,虽然以十九年七闰月的方法保持了农历年与太阳回归年大体一致,但每一年、每一季节的时数并不固定,而二十四节气和太阳回归年是基本一致的,是纯粹的阳历,它弥补了农历的缺陷,完善了中国古代时间知识体系。

就其本质而言,二十四节气与一年四季十二月的划分一样只是一种时间经验框架,是一种抽象的历法知识,是一种可以不断填充内容的形式。陈连山发现,《淮南子》中的二十四节气的物候主要是风雷雨雪等事物,跟《夏小正》相比是很模糊的,《夏小正》中每月都有极为详细而具体的物候描述,如:“正月:启蛰。雁北乡。雉震呴。鱼陟负冰。……囿有见韭。时有俊风。……田鼠出……獭献鱼。鹰则为鸠。”他进而指出,正是因为二十四节气的物候描述比较抽象,就容易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气候状况,这为后世不同地区民众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之加以再创造预留了相当广阔的发挥空间。 陈连山这个发现很重要,他其实是看到了二十四节气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民俗文化事象,而是一个可以填充不同地方性知识的框架形式。这个框架形式不能太粗疏,也不能太具体而微。早在《逸周书·时训解》中就已经有了“七十二候”一说,但“七十二候”在后世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远不及二十四节气 ,主要原因就是“七十二候”太过具体而微,不利于填充不同的地方性知识。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框架形式,地方性知识作为其具体内容,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自由结合关系,使其传播有着超空间性,传承具有超时间性,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都可以创造性地填充、阐释、利用这个框架结构。

二 歌谣、谚语与“二十四节气”遗产的存在形态

二十四节气本身只是一种历法知识,一个抽象的框架形式,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才形成了具体的存在形态。那么,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遗产,是以怎样的形态存在的呢?大体而言,有两种主要形态,一是节日文化形态,“分至启闭”与清明在古代都是重要节日,尤其是“二分”“两至”,不仅官方有隆重的祭礼,而且民间节日习俗也多;二是歌谣、谚语形态,除了流传甚广的二十四节气歌,各地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丰富多彩的农耕知识也大都以歌谣、谚语形态流传着。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的节日习俗在有些地方还被看重 ,但传统节日文化整个系统已经严重衰微,在此背景下如何保护、传承二十四节气的节日文化形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知识是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核心内容,而歌谣、谚语的口头传承则是二十四节气文化遗产的最主要传承方式,因此,本文着重讨论二十四节气的歌谣、谚语形态。

与同样作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类的非遗中医针灸和珠算相比,二十四节气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其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的地方性,这个特征突出地表现在其歌谣、谚语形态中。

众所周知,《二十四节气歌》在全国各地有个通行的版本,即“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作为历法知识的二十四节气,是具有通约性的知识,虽有“变文”“异文”,但相差不大。二十四节气作为民间歌谣的叙述框架,其具体形态可就千差万别了。

先看东北地区的《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哎唻哎嗨哎嗨哟,春呀吗春天;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哎唻哎嗨哎嗨哟,夏呀吗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割蜜薯,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哎唻哎嗨哎嗨哟,秋呀吗秋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汊牢,冬至不行船,小寒大寒冰如铁,迎来又一年,盼望冰消雪化艳阳天,哎唻哎嗨嗯哎哎嗨哟。

在这首民歌中,东北的二十四节气有着显著的地方性特色,如清明才开始种麦子,立夏才不再下雪,夏至才不穿棉衣。到了长江流域,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在江苏常熟白峁山歌《十二条手巾》(其实也是二十四节气歌)中,立春已经梅花开,惊蛰杏花开,春分就已天气回暖、百草碧绿了:

第一条手巾是白绫,正月里梅花初立春,那初交雨水正月半,家家人家门前结彩挂红灯。挂红灯来吊红灯,梁山泊聚义宋江是首领,那结成弟兄是一百零八将,李逵独自闹东京。//第二条手巾燕子青,初交惊蛰杏花青,交了春分是天气暖,百草回芽碧里青。碧里青来蛇转身,唐伯虎丘山浪山前山后碰着一位秋香女,那三笑姻缘是结成亲。//第三条手巾是红纱,三月里桃红柳绿开好花,风吹杨柳是沿村景,清明谷雨赶山茶,赶山茶来发三年,沿河卖花到街前,许郎勿见贤妻面,五月端阳白娘娘吃仔雄黄酒原形现。……

到了海南,立春雨水时节就已经泡种子,放水入田,准备栽稻谷了,如临高县的《二十四节气歌》:

要有水入田,百姓才打圈秧。放谷种入泡,等到立春雨水。啊燕来筑巢,(在)二月惊蛰春分。百姓(地)“打虎”,(是)三月清明谷雨。百姓耙谷种,(在)四月立夏小满。芒种和夏至,(地)过五月初五。小暑大暑在六月,百姓下田收割。百姓(地)送“寒衣”,(是)七月立秋处暑。稻嗲(地)挂孕,(在)八月白露秋分。大雁(地)过海,(在)九月霜降寒露。立冬和小雪,十月百姓收割。大雪和冬至,百姓做糟舂稞。小寒大寒(在)十二月,年完夜也暗。父母愁钱银债,儿女喜新衣。讲也讲不完,数也数不透,按二十四个节气,简单唱至此。

在这些节气歌中,二十四节气是文本的结构,同时又是叙述的逻辑线索,地方性知识按二十四节气时间变化填充在其中,因而,节气歌既有稳定的结构,又是开放的,是民间对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的一种创造性阐释与应用。

以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作为叙事框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叙事原型,从诗经《豳风·七月》到《清院本十二月令图轴》,再到民间年画、剪纸中的《男十忙》《女十忙》以及民歌《十二月花名》等,我们看到这种叙事原型是广泛存在、深入人心的。正是有了这种社会文化心理基础,二十四节气歌从东北到黄河流域,再到长江流域,甚至到海南,都广泛流传着。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民间早就创造了最契合其特点的传承方式,这也是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能够在民间长久不衰、广泛流传的主要因素,如今将其作为非遗来传承、保护,也应该总结、学习传统社会的传承方式,才能找到最佳保护方式。

二十四节气歌其实是一种民间艺术,相对而言,它与特定地域农业生产、生活结合度不如谚语形态那么紧密。谚语是民众对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不仅内容极其丰富,而且地域特色非常鲜明。二十四节气谚语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一是与物候相关的谚语,如“春打三日,百草萌芽”,“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芒种逢壬便入梅,夏至逢庚便出梅”;二是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立春早,收成好”,“打春一百,磨镰割麦”;三是总结生活经验的谚语,如“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年内立春春勿冷,年后立春三月冷”“春分有余寒,藏衣勿宜早”“小暑热过头,大暑凉飕飕”“立了夏,把扇拿,立了秋,把扇丢”。 由于谚语是特定地域生产、生活经验的凝练,其地域差异很明显,比如,东北地区的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河南农谚则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而在海南则是“三月惊蛰又春分,薯芋瓜豆种及春”。种瓜点豆从东北到海南,整整差了两个节气。

三 二十四节气歌谣、谚语的当代传承

基于上文考察可见,二十四节气歌谣、谚语虽然形式相对单一,但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凝聚着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民众对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积累。在城市化与“三农”现代转型语境中,这些歌谣、谚语还有活态传承的价值与可能性吗?

随着科技进步,靠经验从事农业生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尤其是大棚栽种等“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农业知识似乎不再适用了。其实,据笔者调研,大多数农民仍然按照传统农历安排生产生活,他们还在应用着农业生产方面的节气知识。2017年8月初,我在苏北农村调研时听到一位农民说要去买点菜籽种白菜,另一位农民就说太早了,并随口说了一句农谚“处暑萝卜白露菜”,8月初才立秋,到白露还有1个月,确实太早了些。如上文所述,二十四节气歌谣与谚语不仅仅是农业生产方面的,更多的是日常生活方面的,如“春分有余寒,藏衣勿宜早”,“立了夏,把扇拿,立了秋,把扇丢”等,这些生活方面节气知识在任何时候也许都不会过时。

二十四节气作为传统的时间知识体系虽然有着活态传承价值,在广大农村地区也还在实践着这些传统知识,但是,其当代传承与保护确实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是城市化与人口流动,造成传承主体的不稳定性。与学校中通过间接学习或实验所获得的知识不同,民俗文化知识大都是在特定空间、社群中相互影响习得的,个体经验、传统知识与实践是三位一体的,这就要求文化主体要长期生活在特定空间与社群中,而快速流动的现代社会是不利于民俗文化知识习得与传承的。二是传统的节气歌大多依托于民歌、说唱、地方小戏等民间表演艺术传播的,随着民间表演艺术的衰落,形态丰富的节气歌大多不再流传了。三是谚语所包含的经验、知识地域性很强,不太适宜通过学校教育与现代传播等手段来保护。其实,这些困境非独二十四节气歌谣、谚语遭遇,绝大多数非遗都面临着这些困境。能否突破这困境,如何突破这困境,这是需要长期实践、观察、讨论的问题。

一方面,传统的节气歌、谚语的传承、保护面临着很难破解的困境;另一方面,我们却又发现了大量新编的节气歌。这些新编节气歌涉及面很广,有种植方面的,如《蘑菇生产节气歌》 《桑蚕生产二十四节气歌》 《果树生产二十四节气歌》等 ;有养殖方面的,如《养猪二十四节气歌》 《养鱼节气歌》 《养蜂节气歌》 等;有养生方面的,比较著名的如《杨建宇二十四节气养生歌》 。以上所列,仅是报刊、杂志刊登过的,此外,还可能有大量不曾在媒体上公开发表过的新编节气歌。由这些内容丰富的新编节气歌可见,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知识体系”在现代社会仍然被广泛实践着,这是其作为非遗活态传承的一个重要表征。为什么说新编二十四节气歌也是非遗活态传承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二条提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社区、群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是非遗的核心指标之一,而且非遗是“可以被不断地再创造”的。笔者在上文已经指出,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知识体系”只是一个框架结构,可以填充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内容,创造性地填充这个框架结构就是对二十四节气非遗的“活态传承”。

有必要指出的是,与传统的节气歌相比,新编节气歌很少关注地方性的物候,而是借助节气歌这个传统框架来传播生产、生活经验。且看《蘑菇生产节气歌》:

小寒备牛粪,干燥又黄亮。大寒想菇床,石灰小土壤,立春轻调水,视温定水量,雨水温微升。换气使温上,惊蛰始春管,逐步增水量,春分菌萌发,寒冷仍需防。清明菇上市,调水要适量。谷雨产菇旺,务把病虫防。立夏温转高,用足菇水量,小满清床架,消毒切莫忘,芒种拆床架,竹木浸水中。夏至修菇房,病虫需灭光。小暑天转热,搭好蘑菇床。大暑忙堆料,预堆不可少。立秋忙翻料,视料定水量,处暑忙进房,后酵周期长,白露前播种,兼顾温湿氧。秋分忙覆土,促使菌粗壮,寒露产菇旺,水准菇才壮。霜降菇更旺,分级交售忙。立冬天气好,科管要加强,小雪温下降,减少用水量,大雪天气寒,调水要适当。冬至已无菇,保温管菇房。

再如《杨建宇二十四节气养生歌》:

小寒慢跑跳踢毽,畅达乐观防肾寒,三九温补食药疗,参芪首乌归阿胶,滋阴潜阳肝血养,固肾养心羊肉尝。……

尤为有意思的是《供电所二十四节气歌》:

惊蛰——惊雷一鸣万物醒,避雷检查不能等;合理配备保险丝,防止大风刮断线。春分——春分时节正植树,电力通道要维护;巡视检查走几遍,防护区内没有树。……

由于新编节气歌意在推广、传播,因而其内容大都凸显其通约性,淡化其地方性。从这《蘑菇生产节气歌》《杨建宇二十四节气养生歌》来看,其实只是把蘑菇生产、养生等知识填充在二十四节气叙述框架中,借用二十四节气的时间结构来完成其叙述而已。当然,二十四节气其实是有较强地域性的,传统节气歌、谚语都是在特定地域口耳相传的,而新编节气歌在媒体上公开发表,很显然漠视了节气的地域性,其传播效用其实是很可疑的。

结语

二十四节气原本只是历法知识,但民众将其作为表达生产、生活经验的叙述框架,容纳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生产、生活内容,以节气歌、谚语等形态不断创造出内容丰富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城市化、人口流动、村庄拆迁、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以及农业科技的发展,传统的节气歌、谚语丧失了固有的传承空间与传承主体,二十四节气作为非遗,其活态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从各种新编节气歌来看,二十四节气的节气歌、谚语等文化形态在民间仍然有着较为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知识体系”在现代社会中还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一是可以继续为各种种植、养殖业提供时间节点;二是可以为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保健确立时间节点。新编节气歌其实是民众在社会现代变迁过程中,不断调适与外在环境的关系,在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过程中,对传统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再创造,是对二十四节气非遗的活态传承。 4iAznwzb+06Bs3FiULz8VIYySoqAsWjae3P6aDLK7QH5aXyshH7A2HXAqff+utz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