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热那亚会议前的筹划

这时期,苏俄政府在列宁领导下,制定了正确的外交政策和外交策略。列宁的一个明确的观点是,必须与西方国家建立经济贸易往来。只有这样才能恢复俄国的经济。为此,列宁积极敦促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打开同西方国家开展经济贸易合作的通道。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俄国迅速地与挪威、奥地利、意大利、丹麦、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签订了贸易协定。1921年底俄国已同14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其中有一半国家没有同苏俄建交。

组成最高级的政府代表团

苏维埃政权立即注意到了帝国主义国家态度的变化。收到邀请书之后,苏维埃政府立即研究这个问题。最后,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会议通过决议,批准以列宁为首的代表团出席这次会议,并任命契切林为副团长。苏俄外交人民委员部在照会中强调,如果列宁因健康原因或由于工作繁重不能出席会议时,则代表团仍具有很大的权力。

其实,召开国际会议的建议是苏维埃政府首先提出来的。1921年10月,苏维埃政府在给西方国家声明中就提出这个建议。 [11]

苏维埃政权积极准备参加此次会议。1921年2月1日,列宁在给热那亚会议代表团副团长和全体团员的指示草案中强调,全体团员一般都必须对会议将要提出和可能出现的所有政治问题和财政问题做好准备。此外,每一个团员还必须分别就某个极其重要的外交问题和某个极其重要的财政问题做专门的特别详细而周密的准备。每一个团员2月22日在政治局开会前都必须就外交和财政方面所有重大问题写出阐述“我们的观点”和政策的非常简短的提要,最多两三页,用电报文体。列宁建议契切林和李维诺夫应负责事先收集好各种文字的全部有关资料以及俄文的系统的文件汇编,发给团员。列宁指示,全体团员必须“非常熟悉”凯恩斯的书《和约和经济后果》以及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和平主义者的有关书籍和书籍的有关章节,如兰辛论战争和1918年和约的“帝国主义”性质,等等。列宁说,应该这样准备:在发言和声明中简要阐述共产主义的观点时要附带说明,虽然我是共产党人,持有某种共产主义观点,但我愿意为在座的听众引用非共产党人的话,并按照资产阶级的观点提出废除一切债务的必要性等问题。列宁还提出,我们要尽力避免会议破裂,但我们要简要而明确地阐述共产主义的全部观点。列宁估计到,参加会议的所有资产阶级代表将立即形成一个心照不宣而又很牢固的同盟,既利用格鲁吉亚问题,又利用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外交界和民主派惯用的各种责难来攻击我们。对此我们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到时候一定要先发制人,要分化各国,促使它们之间争吵。先发制人主要采用隐蔽方式,例如采用“暗示”(或从有关著作中引用资产阶级的言论)的方式影射帝国主义关系中最忌讳和最不光彩的问题。在挑选专家方面要杜绝孟什维克的观点的专家,防止他们将出国之行变成休养。还要负责挑选出一个能禁止熬夜等荒唐行为的秘书长。 [12]

有人认为,大战略家和大决策者都只管大事,都着眼于总的、宏观的方面。这样理解是正确的,但不全面。大战略家和大决策者不仅关注“总的方面”,而且认真推敲“细节”和问题的各个“部件”。列宁就是如此。

1922年2月4日,列宁给莫洛托夫写信并转政治局委员,提请注意《路标转换》第13期的克柳奇尼科夫的《热那亚会议》一文。列宁建议,吸收克柳奇尼科夫担任代表团专家。列宁还责成整个代表团设法在报刊上发表几篇与上文同一主题的文章,只是要写得更详细、更周密,把问题阐述得透彻而全面;责成每一个希望成为专家出国或我们打算指定担任这一职务的人,在10天内从他所选定的专业的角度,撰写出一篇详细阐明俄国对外关系问题的文章。其中那些没有任何秘密的文章(或文章的某些章节)应立即在报刊上发表;责成契切林和李维诺夫在一星期后把按照第一、二点分配文章的题目的情况和作者姓名报告政治局。 [13] 这体现了列宁对热那亚会议的重视程度。在外交问题上,列宁从不马虎。

极其严格地挑选团员

列宁于1922年2月6日起草了俄共(布)中央给出席热那亚会议的苏维埃代表团的指示草案。列宁在该草案中表示,在批准专家名单以前,中央建议列入名单的人员在一周内拟出整个热那亚会议的纲领和策略的提要(按本人的专长分题)。所有人民委员在两天内给自己推荐的专家作出书面鉴定和担保。如果专家在欧洲出丑,他们的人民委员都要承担责任。作为对关于热那亚会议的指示的阐述和补充,列宁提出以下几点:第一,中央不事先规定我们代表团采取相应行动的形式和时间,但他认为代表团绝对必须就所有根本性问题阐述全面、独立、完整的纲领。第二,这个纲领应当是资产阶级和平主义的,但是,我们代表团要及时地、明确地声明,我们之所以在这里不提出唯一符合我们观点的共产主义纲领,是因为在英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里,一些具有资产阶级观点的人已经就部分问题提出了许多治标的办法和改良主义性质的措施。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治标的纲领总还能够缓和一下当前的严重局势。列宁提出纲领的大致要点,如废除一切债务,等等。列宁还指示,只有那些能够阐发、论证(从某一方面)这样的纲领并证明确实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才允许担任专家。专家应当用自己的名义向欧洲发表自己的纲要和提纲。 [14] 列宁起草的指示草案于2月8日被中央政治局批准。

出色的决策者特别关心其决策的执行环节和贯彻力度,而精干的干部队伍是必备的条件之一。列宁当然要把最优秀的外交干部充实到热那亚会议俄国代表团里来。

应该把我们的大炮全部准备好、部署好

2月7日,列宁给契切林回信。他认为契切林信中大量推测性的评价“根本上都是不正确的”,列宁说:“代表团团长(这次也包括副团长)的权力看来非常大,几乎相当于专制君主的权力。”“您的(特别是克拉辛的)信表现出(确切点说,曾经表现出)惊慌失措。这比什么都危险。我们丝毫不怕破裂,因为明天我们会有一个更有利的会议。孤立、封锁现在吓不倒我们,武装干涉也如此。”列宁指示,要提出一个内容广泛的议程,要暗示我们有自己的包含有许多一般性措施的“治标”纲领。如果他们拒绝,听便!列宁指示,一有机会我们就用代表团某个团员的名义发表我们的内容广泛的纲领。这个团员可以辞职——当然,要取得中央的同意。列宁说:“如果你们不喜欢内容广泛的纲领,那我们就提出窄一些的:我们也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办法!”列宁表示:“我们甚至同意内容极为狭窄的纲领,只是决不接受任何对我们不利的东西。我们决不屈服于最后通牒。如果你们只愿意‘做生意’,那就来吧!但是,没有看到的货色我们是不买的,而且不把‘要价’一分一厘都算清楚我们也决不成交。”列宁部署道:“应当把我们的大炮全部准备好、部署好,至于哪些用来示威,哪些用来开火,以及在什么时候开火,我们随时来得及作出决定。” [15]

把大炮全部准备好、部署好,这是多么形象的比喻呀!列宁的外交策略具有通盘性、系统性和联系性。

1922年2月13日,克拉辛给列宁来电。电文表示,英国劳合·乔治说:“如果苏维埃政府拒绝承认戛纳决议,整个会议就受到破裂的威胁”,至少会使法国更有理由退出……列宁就此问题给契切林写信,指示说,“为了准确地和正式地核实事实,必须把全部资料收集起来”。“我认为有三个事实是无可争辩的:(1)在邀请我们时,并没有要求明确地、正式地声明我们承认戛纳条件。(2)我们在答复中没有作这样的声明,而他们并没有通知我们说我们的答复不完满。(3)英国所有的资产阶级报刊在同法国人争论时都承认无须以承认戛纳条件作为先决条件。” [16]

备用班子和反击方案

为准备热那亚会议,俄共(布)中央尽最大努力去考虑每一个细节和构思每一个与帝国主义国家打交道的思路。1922年2月24日,列宁起草了俄共(布)关于出席热那亚会议的苏维埃代表团的任务的决定草案。列宁在该草案中表示,李维诺夫对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估计是正确的。中央批准副团长契切林拥有代表团团长的全部权力。万一契切林生病或离开,其权力依次交给以下两个三人小组之一:(1)李维诺夫、克拉辛、拉柯夫斯基;(2)李维诺夫、越飞、沃罗夫斯基。可见,列宁对准备工作十分认真,以求万无一失。

列宁反复推敲苏俄代表团的策略和行动方案。他同高级领导人一起设计了几个方案,其中有一些是备用方案。以下是列宁对参加热那亚会议的一些考虑,从中展示了列宁的外交谋略。关于戛纳条件,列宁表示,我方代表团应竭力回避。如果回避不成,如果直接向我们提出最后通牒,那就把克拉辛的方案提出来试一试:“所有国家都承认它们的国债,并负责赔偿由本国政府的行动造成的损失。”如果这也不行,那就准备破裂,同时明确声明我们准备承认私人债务,但是我们不愿意躲躲闪闪,而要指出,我们认为这些债务,和我们的其他全部债务一样,已经被我们的反要求抵消了。我们不允许在我们与所有资产阶级国家之间有一个最高仲裁,因为争执是在两种不同的所有制之间进行的。列宁提出,还可以对这些资本家作一个最大限度的让步:给他们优先承租权。考虑到资产者可能竭力不让我们充分阐述自己的纲领,我们必须努力做到,在第一次发言时就阐述纲领,即使不能充分阐述,也要讲一下,或者提一下,哪怕是点一下也好。列宁还说,我们的纲领应不隐瞒我们的共产主义观点,但只限于最一般地和扼要地提一提这些观点,并直率地声明,我们认为这里宣传我们的观点是不适宜的,因为我们是来签订贸易协定,是来谋求同另一个阵营中的和平主义部分达成协议的。列宁提出,热那亚会议的主要政治任务之一,如果不说是唯一的主要政治任务的话,就是把资产阶级阵营的这一翼从整个阵营中划出来,努力迎合这一翼,并且公开宣布,在我们看来,可以而且欢迎同他们签订贸易协定,甚至签订政治协定。把它当作资本主义向新制度和平演变的不多的机会之一。要想尽一切办法加强资产阶级的和平主义一翼,哪怕能给这一翼竞选中增添一线胜利的希望也好,这是第一。第二,分化在热那亚会议上彼此联合起来对付我们的资产阶级国家。这就是我们在热那亚会议上的双重政治任务。绝对不是充分阐述共产主义的观点。尽一切努力详细阐述和广泛宣扬在俄国和在欧洲恢复国民经济的计划。如果资产阶级阵营在热那亚会议上向我们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不得涉及和平主义问题,只谈狭窄的贸易问题,那么我们应当表示遗憾,但是应当接受这个最后通牒,并说明我们参加这个会议有两个目的:和平主义的目的和贸易的目的,现在只剩下一个目的了。列宁提出,中央在把详细研究如何阐述和平主义纲领的任务交给代表团时,仅给予一般的指示:要尽量广泛地阐述这一纲领,以便加深国际资产阶级的和平主义阵营同暴虐的资产阶级、侵略的资产阶级、反动的资产阶级的阵营之间的裂痕。在贸易和租让问题上(包括借款问题)可以提出北方的森林等作为主要担保。我们不做有损我国权利的事。未经中央委员会来电特许,不得签署条约。 [17] 1922年2月28日,列宁的这个协议草案连同斯大林的补充意见一起由中央政治局通过。斯大林的补充意见是:“1.关于承认苏维埃政权的问题不在会议开始时,而在会议结束时(即为达成经济协议作多种尝试以后)提出,并且也不要以此作为最后通牒;2.在会议上不要(像克拉辛那样)把中央消费合作总社、农业合作社等提出来作为俄国方面(订立协议)的主体,而要记住只有一个主体,这就是俄罗斯国家。” [18] 斯大林的这个补充意见十分重要,也表明斯大林的外交悟性很好。

外交艺术

列宁在这期间与契切林等人保持密切的联系。2月24日,列宁在收到契切林、越飞、克拉辛和李维诺夫的便条以后,给莫洛托夫写便条并转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说,看到这些便条后“热那亚会议问题已经清楚了”。列宁提出一份决定草案,并指示:“设想:全体政治局委员试用书面方式达成一致意见。如果不行,就全体集中,单独(不带秘书)开一小时会。然后同代表团一起开一两个小时的会,就了结了。”列宁建议作出如下决定:政治局委托契切林给意大利发一份照会,不妨长一些,要非常客气,但又要大加挖苦,说破坏首批“条件”之一即破坏3月8开会的并不是我们;我们建议:(1)确认3月8日开会;(2)如果多数反对,我们就提出抗议,并建议3月15日开会。俄共(布)当天开会通过了列宁的建议,并由契切林就热那亚会议召开时间问题给意大利外交部长发去了无线电报。2月25日,列宁给斯大林和加米涅夫写去便条,反对契切林的建议。契切林的建议是,在列宁不能出席热那亚会议的情况下,成立一个三人领导小组来行使代表团团长的权力。列宁说:“我坚决表示异议并坚持我原先的建议。”列宁在另一张便条中表示:“今天我在报上看到意大利关于推迟召开热那亚会议的声明。我坚决维护我昨天送去的建议:委托契切林尽快发出一份用词极其辛辣的照会,建议把会期就定在3月15日。照会发出以前,草稿送政治局委员审阅。” [19] 列宁对热那亚会议的准备工作非常细致。关于法典问题,列宁指示说:“不要盲目地跟着外交人民委员部走。不要迎合‘欧洲’,而要在加强国家对‘私法关系’和民事案件的干预方面有所突破。”列宁说:“正是在热那亚会议召开以前,不能乱了步调,不能畏缩不前,不能放过扩大国家对‘民事’关系的干预的任何一点可能。” [20]

对于决策者来说,重在把握政策和策略的“度”。外交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争,有时需要虚张声势,有时需要适度反应,有时则需要低调处理。这些情况都与具体的外交背景联系在一起,没有固定模式。

加强外交人民委员部

越飞给列宁写信,提出了一些有创建的想法,其中越飞提出成立一个外交政策委员会,以协调外交人民委员部同对外贸易人民委员部和财政人民委员部的工作。1921年7月13日,列宁给莫洛托夫写信并转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在信中表示,要“好好考虑一下‘外交政策委员会’计划,并建立这样一个委员会,以越飞为主席,但机构从简”。 [21] 这个方案很好,一是外交政策需要几个部委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二是需要从战略上、宏观上把握世界大局。

为了使契切林能够精力充沛地参加热那亚会议。列宁多次提出关于契切林休假的问题。中央政治局也多次讨论过这个问题。但契切林不同意,他强调部里缺乏训练有素的干部,致使工作混乱。他还认为,外交人民委员部里没有一个熟悉全盘工作的人,所以他目前不能休假。由于参加热那亚会议,留在国内的外交人民委员部成了空架子。列宁紧急部署,解决这个问题。1922年1月16日,列宁给莫洛托夫写信并转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信中说:“看来,外交人民委员部的情况很糟很危险。把外交人民委员部的优秀力量全派到热那亚去,部里剩个空架子,这不危险吗?这个问题应当受政治局最密切的、直接的监督。”列宁提出建议:“应当责成一些人(也许可责成李维诺夫+沃罗夫斯基+越飞+帕·哥尔布诺夫?)在契切林和整个代表团去热那亚期间,专门负责将外交人民委员部的全部事务十分有条理地移交给某些人。在整个热那亚会议期间,应当从最有经验的外交人员中留下一名来领导外交人民委员部。” [22] 1922年1月26日,中央政治局经过研究,决定责成越飞、加涅茨基和哥尔布诺夫使外交人民委员部的工作在契切林和李维诺夫动身之前处于有条不紊、准确无误的状态。政治局还决定,应考虑到,在契切林和李维诺夫暂离期间,有可能召回卡拉汉,也可能从代表团的外交人员中抽出一两个同志轮流留在莫斯科主持工作。

这期间,列宁对外交工作特别关心。1921年5月9日,列宁说:“外交家要善于守口如瓶,或者话要说得等于不说。” [23] 列宁的这句话十分精彩,值得外交官们细细品味。

关于远东共和国的策略

在全力准备热那亚会议同时,列宁没有放松对其他外交问题的注意。1921年秋,远东共和国政府请求政治局对以下问题作出决定:(1)日美两国在不承认俄罗斯联邦的情况下承认远东共和国是否可取;(2)是否接受外国人向远东共和国提供国家贷款的建议;(3)远东共和国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实际上独立而不附属于俄罗斯联邦。外交人民委员部的意见是:(1)它们承认远东共和国是可取的,但不得将远东共和国的结构在条约中固定下来;(2)在维护远东共和国主权的条件下外国贷款是有益的;(3)远东共和国仅在形式上不附属于俄罗斯联邦。1921年10月7日,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给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发去请示信。7日或8日,列宁起草了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关于远东共和国问题的决定草案。草案表示:“建议同意契切林的意见,并委托他以批示草案的形式拟定一项关于远东共和国的明确而简短的指示。” [24] 10月8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列宁的指示。10日,俄共(布)中央政治局批准了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提出的给远东共和国的指示草案。

帝国主义国家并不是铁板一块

列宁在认真研究对手,细细观察帝国主义国家的一举一动。列宁敏锐地发现,帝国主义国家并不是铁板一块。戛纳会议表明,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之间的矛盾很深。如法国政府坚决反对苏俄和德国出席这次国际会议。当时的法国总统埃米尔表示,在俄国未恢复旧制度以前,根本谈不上与俄国建立正常的关系问题。因为此事,法国政府甚至出现危机。法国议会对主张让苏俄参加会议的总理白里安表示不信任。白里安也被持强硬立场的恩加赉替代。此人的策略就是破坏会议的召开,他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此次会议不能修改凡尔赛和约;二是建立反对苏维埃俄国的统一战线,否则,法国政府不参加此次会议。法国政府的强硬立场引起英国的反应。

为协商立场,1922年2月25日,英法两国政府首脑在布伦会晤。这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专家委员会的决议,拟订首先对付苏维埃俄国的共同行动方案。1922年2月,努兰斯在巴黎主持召开“俄国的债权人”会议。一些十月革命前在俄国拥有私人财产或与此有关的代表参加了会议,逼迫苏俄偿还其财产。1922年3月20日至28日,专家委员会在伦敦进行工作,为热那亚会议作准备。该委员会起草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俄国的“复兴”问题;第二部分是关于欧洲的“复兴”问题。这份报告的主调是如果不改变苏维埃俄国的社会和政治制度,若让其归还旧有的财产是不可能的。该报告要求苏维埃俄国偿还战前债款90亿—100亿金卢布,战时债款80亿—90亿金卢布。报告还建议国际成立一个“俄国债务委员会”,旨在对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进行控制。

而苏维埃俄国的最高决策层也在积极而认真地进行准备,对可能发生的一切事情进行充分的估计和预测,制定行动纲领和策略,选择谈判的突破口。列宁为苏俄参加热那亚会议制定了一系列原则性的立场和策略。1922年3月15日,苏维埃政府在致会议发起国的照会中表示:“俄国政府并不掩饰各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同资产阶级国家的制度之间的根本差别,但同时认为签订目的在于使这两种制度的国家在经济基础上进行有效合作的协议是绝对可能的。”“苏维埃政府将参加热那亚会议,并坚决希望与一切互相保证其内部的政治及经济组织不受侵犯的国家进行经济合作。” [25]

这时期,在俄罗斯周围相继建立了一些苏维埃共和国,但西方国家只邀请了苏维埃俄国,而且苏维埃俄国面临着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压力。所以,苏维埃共和国之间有必要协商,由苏维埃俄国代表它们去参加会议,维护其利益。因此,苏维埃俄国、白俄罗斯、乌克兰、花拉子模、布哈拉、远东、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在热那亚会议召开之前缔结了协定。后八个苏维埃共和国的利益由苏维埃俄国全权代表。为反击西方国家的关于偿还旧债问题,苏维埃政府也准备了对策。该对策是一种反击性很强的计划。各地苏维埃机关统计外国武装干涉给俄国带来的损失。这种统计共分四类,其中前三类的损失数目就达390多亿金卢布。苏维埃俄国有权要求武装干涉苏俄的国家向俄国赔偿这些损失。苏维埃政府还尽力预想帝国主义国家会提出什么意想不到的问题。同时苏维埃政府在照会中警告会议发起国不要搞突然袭击。照会说:“列强在会议前的行动,使人不得不担心被邀请国将注定要碰到某些政府事先准备好的决议。俄罗斯不仅不能自由地交换意见,反而会遭到新式抵制的威胁。” [26]

列宁和俄国决策高层估计到了帝国主义国家不会铁板一块,它们之间一定会有矛盾和利益冲突。这些矛盾和利益冲突就是苏维埃俄国可利用的突破口。苏俄高层估计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会有三种形式的矛盾,即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大国和小国之间的矛盾。这三种矛盾苏维埃俄国都有利用的可能性,而且利用了就会产生巨大的政治作用。列宁估计到在战胜国之间英法两国的矛盾可以利用;在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战胜国和德国的矛盾是最为突出的;在德国和小国之间,苏维埃俄国要将东欧一些国家纳入自己的影响之下。

苏维埃政府有条不紊地行动。苏俄政府代表团在去热那亚途中,与波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国进行了会谈和谈判。结果,1922年3月30日,在里加苏维埃俄国与波兰、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缔结了经济合作和共同安全的协定。四国决定要在热那亚会议上协调行动。这样,苏维埃政府在热那亚会议尚未开始实际上就赢得了主动。这只是苏维埃政府的第一步。列宁认为,战胜国和德国的关系是苏维埃俄国最可能利用的突破口。因为,第一,同苏维埃俄国保持友好关系对于德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战胜国处处限制德国的行动,不让其与俄国发展比较密切的商务往来,这就使苏维埃政府成功地利用这些矛盾成为可能。在热那亚会议前夕,苏维埃政府与德国进行了谈判,这为日后在热那亚会议上两国关系发生大变动埋下伏笔。 B+qEKL2wOdwhHcBmNKn1Wt3PJLuhK2r5CTTbTjjOV3wi2IdM6jgFopTiuORxXWr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