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后冈三叠层的发现

1931年,殷墟发掘得以恢复。第四次发掘不再局限于小屯,在周边的四盘磨、后冈等地也展开了考古发掘。 [23] 梁思永先生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他所负责的考古发掘区是小屯东南洹河流经的一处河湾高地,因其位于高楼庄北,故称“后冈”。在这里,不仅发现了“小屯文化层”(商代文化层),还发现了时代更早的“龙山文化层”和“仰韶文化层”(图2-8)。居于最上的小屯文化层为浅灰土,其下的龙山文化层为绿土,最下的仰韶文化层为深灰土,再向下则是未经人类扰动的生土。

图2-8 后冈遗存的理想断面图
(梁思永,1933)

考古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借鉴自地质学,在相互叠压的地层关系中,靠上地层的年代晚于靠下地层。地层的形成原因通常很复杂,人类活动遗留的遗迹和遗物是文化堆积的重要构成,洪水侵袭、平整土地等原因也会导致新地层形成,并叠压在旧有的地层之上,从而层累地造成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图2-9)。古文化遗址就是在这样日积月累的堆积过程中形成的。

图2-9 遗址形成过程
(布赖恩·费根,2020)

后冈发现的文化遗存被分为了三大层(图2-10):上层出土陶器常见灰陶,与小屯发现的遗存属于同一文化,被称为“小屯文化”;中层出土陶器常见黑陶,与城子崖遗址发现的黑陶文化近同,属于“龙山文化”;下层出土陶器常见红陶,发现彩陶,与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彩陶文化近同,属于“仰韶文化” [24]

图2-10 后冈三叠层出土遗物
(梁思永,1935)

这组地层关系便是考古地层学上著名的“后冈三叠层”,是中国考古学在发掘方法和地层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后冈发现的古文化地层关系证明,仰韶文化早于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又早于小屯文化(商文化)。 Dkyqt9SLU0X7GWnv34iHfoNLWZ5k1FdH2Iw2S/ALx1s2ZOt+igXFQfDpxVc42xB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