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77] 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78] 先后对山西夏县的“禹王城”进行了考古调查(图2-27)。调查发现,“禹王城即古安邑,亦即春秋—战国的魏国都城,秦汉及晋的河东郡治” [79] ,但并未发现可能相当于夏代甚至更早的文化遗存。
图2-27 夏县禹王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4)
1959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撤销黄河水库考古队山西分队,组建山西工作队,“重心主要是探索夏文化” [80] 。在涑水河考古调查中发现了东下冯遗址(图2-28)。这处遗址“南距夏县城关约15公里,西北约5公里处有蜿蜒绵亘直达闻喜县境内的鸣条冈,西南约14公里是战国至汉的安邑故城——禹王城” [81] 。
经过1974—1979年的考古发掘,东下冯遗址发现了丰富的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冈文化遗存。东下冯遗址的二里头文化被称为“东下冯类型”,具有一定的本地特征,但与河南地区二里头文化的面貌大同小异,因此“东下冯类型与二里头类型应是同一文化的两个不同类型” [82] 。此地与河南地区的二里冈文化遗存面貌近似。东下冯遗址的“东下冯类型”聚落存在双环壕,二里冈文化聚落则发现城址,城内还发现了成排分布的圆形仓储建筑。
由于此时的主流观点认为二里头三、四期相当于商代早期,“东下冯类型”的年代上限被估计至夏末商初。关于东下冯遗址的年代和性质,发掘者这样说:“东下冯遗址正处在传说中的‘夏墟’范围之内,东下冯类型的大致年代又相当于我们估计的夏末商初。” [83] 那么,为了在晋南寻找“夏墟”,便需要发掘相对年代更早的遗址了。
图2-28 东下冯遗址位置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