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我国会计教育体制的变革与发展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的产物,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发展,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变化。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变化决定了会计改革的必然性。这也就对会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教育改革的深化势在必行。综观新中国成立70年的会计教育改革大致分为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课程体系的建立、改革开放后会计专业教育学科体系框架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完善以及国际化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四个阶段。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课程体系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逐步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没收了官僚资本,并在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基础上,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在1950—1958年这一时期,我国主要以学习苏联经验为主,与此同时,也开始在统一全国财政工作、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引进和建设会计课程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引进建设会计课程的阶段。马克思说:“过程(指商品生产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监督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马克思所说的簿记,就是会计。到了公有生产的社会,即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生产比资本主义生产更需要会计。这一阶段总体来说是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统一国家的财政经济工作。与此相适应,政府相关部门依据以往的革命根据地会计工作的经验,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会计工作的模式,经过几年的努力,建立了与国家财政制度相适应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统一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适应国营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建立了国营企业会计制度。

在这一时期,为了适应会计工作和会计教育的需要,学习和借鉴苏联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出版了一批苏联的会计教材,如苏联会计学基本教程(1951年)、工业会计教程(1952年)、国营农场会计核算(1953年)、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1954年)和会计核算原理(1955年)等。这些书籍的出版对我国会计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在之后的时间里,在总结会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会计工作者编写了一批会计著作,如陈其祥的《工业企业财务会计》(修订本)(1952年)、王澹如的《会计核算》(修订本)(1953年)、《工业会计核算和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1957年)等。这些会计著作标志着我国现代会计学雏形的建立。

(二)会计学发展在挫折中成长

1958—1965年,我国的会计工作在挫折中成长。1958年的“大跃进”冲破了一些束缚,但在“大破大立”“先破后立”的影响下,使整个社会的会计工作遭受到重大挫折。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会计工作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恢复和整顿:1961年财政部与国家计委发出《关于加强国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联合通知》;1962年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联合召开了全国会计工作会议;1963年国务院发布《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1964年财政部提出了《企业会计工作改革纲要(试行草案)》;1965年财政部召开了全国预算会计工作会议。这一系列会计制度建设,使会计工作从挫折中得到恢复和整顿,也使会计工作得到发展。

这一时期会计学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如出版了高等财经院校会计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会计原理》(1963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贸易系会计教研室编写的《工业会计核算》(1963年)、高等商业学校经营管理类教材选编组编写的《商业会计(修订本)》(1964年)。这些会计著作从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真实反映了我国会计学界研究的成果。

(三)会计学发展遭受破坏

1966—1976年全国的会计工作遭受到始料未及的破坏,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会计工作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也开启了会计学的恢复性建设。直至1977年恢复高考后,相关的财经类院校恢复招生,会计教育也开始复苏。然而,这十年会计教育的停滞导致了中国会计专业人才队伍出现了“断层”现象。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会计教育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借鉴苏联经验,采取与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相配合的教育体制。会计教育规模也比较小,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是当时唯一的专业会计学校。随着经济的恢复和会计人才的需求增长,会计教育规模开始扩大。在这种大环境下,会计学也完成了它发展的初期阶段,会计学发展的特点是建立会计课程体系。这种会计课程体系一般包括:会计学原理;部门会计学(工业会计、农业会计、商业会计、基建会计和预算会计等);会计分析(经济活动分析);会计检查(当时没有审计)等。也有人指出,还应该包括会计史。

二 改革开放后会计专业教育学科体系框架的建立

1979—1991年,通过一系列的财税改革,各种产权关系逐步明晰,这一时期的经济体制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型。实施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全新的面貌,会计学发展的成就也同样突飞猛进。

(一)改革开放促进会计学大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979年国家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一举措使会计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79年年底中国会计学会成立;1980年全国会计工作会议召开,财政部颁发了国营企业会计制度;1981年财政部又颁发了国营供销企业、国营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的会计制度;1984年制定了《会计人员工作规则》《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86年制定《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和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对于加强我国的会计工作和会计学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时期,各地区和各部门的会计学会相继成立,出版了各种会计刊物,召开各种理论研讨会,会计理论研究欣欣向荣。各种会计著作纷纷出版,如会计学原理、现代会计学、专业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经济效益分析学、会计制度设计学、会计史学等。

(二)“双层”会计学科体系的建立

这一时期,在会计学发展过程中,我国“双层”会计学科体系逐步建立,即会计学科体系和在会计教学层面的会计课程体系。

1.会计学科体系

会计学科体系是各种会计学科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会计学按学科性质范围,可分为会计基础学科、企业会计学科、政府会计学科、非营利组织会计学科、个体经济会计学科、会计人才学科、会计规范学科、会计综合学科8类,每类包括若干会计学科。会计学科体系如下:一是会计基础学科,如会计学原理、会计制度设计、实证会计、会计数学、计算机会计、会计实验等;二是企业会计学科,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高级会计、金融会计、期货会计、证券会计、网络会计等;三是政府会计学科,如政府会计、军队会计等;四是非营利组织会计学科,如非营利组织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基金会计等;五是个体经济会计学科,如个体工商业会计、农户会计等;六是会计人才学科,如会计人才学、会计哲学、会计逻辑学、会计伦理学、会计行为学、会计心理学、会计教育学等;七是会计规范学科,如会计法学、会计准则学、会计公关学、会计监管学、会计档案学、会计组织学等;八是会计综合学科,如社会会计、公证会计、咨询会计、灾害会计、风险会计、地区会计、会计史学等。

2.会计课程体系

会计课程体系是学校按照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设置的各种会计课程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会计课程体系是以核心课程为主干,将会计学科分为核心专业课、一般专业课和选修专业课三类而建立的学科体系。各类学科又包括若干专业课:一是核心专业课:会计原理(基础会计、初级会计);财务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特殊业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审计。二是一般专业课:会计制度设计;计算机会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比较会计;会计理论;会计实验。三是选修专业课:金融会计;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国际会计;会计法学;税务会计;会计史;其他会计。至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了会计学专业应设置11门核心课程的指导性建议,即以专业内的核心课程作为基础,并辅之以电算化会计、会计制度设计等专业课,将财政学、国际贸易等方面课程作为配套课程,从而确定出一套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既结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接轨,与时俱进,正所谓是中国会计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大进步。

典型案例

以上海财经学院会计系为首,在著名会计学家娄尔行的主持下,展开了高等学校会计教育的课程改革。在此次课程改革过程中,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掀起了其他高校会计教学改革大潮,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示范模式。此次改革制订了以培养通才为目标的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并采用了学分制;增加了成本会计、审计学等核心专业课,完善了专业课程体系;在教材建设方面注重与实务和西方先进理论的结合,更加符合高层次会计教学的需求。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财经学院、中南财经大学开创的教学模式在中国教育界成为典型代表,两者具有特色的部分是以“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体,采用学分制,之后被誉为“上财模式”和“中财模式”。

(三)大会计学的发展

大会计学的大会计是指包含会计工作、会计市场、会计研究、会计思想和会计教育的会计。这里所指的会计范围即会计领域,包括两大部类:一是计量会计部类,以资金运动为对象的需要进行货币计量的会计,主要是企业事业会计;二是非计量会计部类,以资金运动相关方面为对象,主要是与计量会计相关的支持性会计。大会计学是研究大会计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改革开放后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会计制度体系的规范和完善,使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开始大幅增长,会计教育进入了全新的蓬勃发展时期。此时会计教育最突出的发展成果就是对会计专业学科体系的建设。会计学发展的特点是:一是引进西方经典的会计教材与相关著作。一些出版社成系列地引进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原版(有的并有中译本)会计经典教材和相关著作,这对我国会计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是会计基本理论的深入讨论。在会计学术界,对会计本质、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范围、会计规范、会计体系、会计中国特色、会计国际化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三是大会计学的发展。四是建立中国特色会计学科体系。会计理论研究的成果、会计工作实际经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会计学建设的成果,建立反映中国特色的“双层”会计学科体系。

三 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完善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计工作进入发展的新阶段。自1992—1998年,证监会成立、《公司法》《证券法》相继出台,标志着中国企业组织和运作进入了规范化的进程,同时资本市场开始规范发展,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开始迅速发展。在经济体制发生迅速变化的同时,中国的会计体系也顺应经济发展,走向规范化。1992—2000年,先后颁布多项制度: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刘玉廷(2009)评价这两项制度带来的改革意义非常深远,被称为“会计风暴”;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这些举措全方位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展过程中会计体系的完善,也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0世纪90年代,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素质方面也有了新的变化,大专层次以下的人才需求量减少,同时更高层次、本科以上学历、掌握信息技术、具有实务经验的会计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中国会计准则也开始逐渐和国际惯例趋同。在这种情况下,学术界以及教育界的许多专家学者都呼吁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原定目标的基础上进行适时修订,从而使会计人才的培养更加与时俱进。1993年,葛家澎教授对当前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要求,总结起来,主要包括:迎合现阶段需求、夯实专业知识基础、拓宽整体知识架构、既符合国情又体现国际化、重在应用的会计专业人才。20世纪90年代中期,会计人才培养增加了电算化、实务课程、模拟课程、国际会计等提高会计人才综合实力的课程,同时增加教学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伴随会计教育改革,会计招生制度的改革使设立会计专业的院校大幅增加。同时,在全国许多地区,相关部门先后建立会计学会;大量会计专业期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讨论会议召开频率大大增加;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更是百花齐放。

四 国际化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

2001年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进一步加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范畴,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进程。21世纪既是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世纪,也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吸引了更多的资本,同时也在国外寻找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全球资本流动打破了国界限制,各国保持日益紧密的资本联系。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推动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使经济行为自动化和便捷化大大提升。杨国昌(2000)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的经济发展都受到其重要影响,对中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新的不分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继续推行已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企业会计具体准则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会计成为各国经济交流过程中的商业语言。然而,由于中国之前的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存在较多的差异,导致中国企业财务信息不能满足外方合作伙伴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从2006—2010年中国财政部为推动中国会计国际化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发布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信息披露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一系列准则和制度,建立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通用分类标准、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等。这些准则和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中国会计体系,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全面加快了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针对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经济环境,2007年以来财政部又先后出台了《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等会计人才培养计划,对新时期的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培养国际化、具有竞争优势、复合型会计人才已经是会计培养的首要目标。大学作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主要场所,其顺应会计国际化的培养模式改革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时期的会计人才培养定位于会计人才的国际化、具备综合信息处理能力等更高层次的要求上,要求会计人才不仅作为财会人员记录企业的经济行为,同时要参与企业的管理和价值创造、具备应对多变的外界环境的能力以及国际化的视野和交流能力。在会计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式上,为迎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该重视培养实践能力,与之相辅的还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应对各种事件的能力,都应该在培养中加大力度。相应的实践类过程、国际交流机会,都可以有助于全面提升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国际化能力。

总之,当今国际形势瞬息万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中国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性、综合能力强的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高校必须面向未来且立足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针对《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有关要求并借鉴国际经验来科学设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何使未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现培养模式上的创新?这些都是目前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22Gr0tr1sPCEBytkNcvcm0Cs6O3aOywECtBSD1ibkuwteiVrU+zdG0o9Aluk07Y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