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教科书与价值传承

一 价值传承

“传承”指更替继承,在本书中“传承”绝不是一味复刻,而是立足现实对过去的选择与改造。“价值传承”指后者根据自身信奉的标准,在继承前者秉持的价值时,有意识地实现选择与改造。中小学教科书的价值传承是教科书根据自身标准,通过内容选择与内容呈现实现对前人价值的选择与改造。

二 教科书与价值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是静态的、已生成的,但教科书对其的刻画却是动态的、发展的。由于传统文化产生于小农自然经济、封建宗法社会和专制王权基础之上,不可避免地具有封建社会的特定思想内涵和时代烙印。 [78] 它既包括与现代社会需求相背离的内容,又蕴含与现代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内容。即使那些在现代看来仍然具有极高价值的成分也需要在现代化语境中重新进行诠释与挖掘,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因此,中小学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对于那些具有普适性价值的传统文化道德思想,教科书对之进行传承延续;第二,对于那些具有时代局限性的传统文化道德思想,教科书对之进行适应性调整;第三,对于那些在传统文化中被忽视、又具有现实意义的道德思想,教科书对之进行补充超越。这三个层面可归纳为教科书对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延续、新释与超越。综上,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指教科书通过内容选择和内容呈现刻画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从中体现对其价值的延续、新释与超越。


[1] 钱逊:《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的几点思考》,《学术月刊》1996年第5期;张翼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与冲突》,《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2] 王学伟:《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3]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4] 徐仪明:《中国文化论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5] 庄严:《何谓传统文化》,《兰州学刊》1987年第2期。

[6] 杜悦:《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研究所刘梦溪所长访谈录》,《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23日第3版。

[7] 董朝刚:《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高晚欣、郑淑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陈先达:《历史进步中的传统与当代》,《求是》1996年第1期。

[8] 王立新、吴国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17页。

[9] 段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体系建构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0] 李申申等:《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

[11] 李洪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简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12] 高晚欣、郑淑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13] 张岱年:《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缺》,载谢龙《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张岱年:《论弘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2期。

[14] 杨宪邦:《中国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10期。

[15] 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载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1卷,鹭江出版社2011年版。

[16] 王学伟:《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7] 张继功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18] 刘国彬、崔丽华:《论“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作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0期。

[19] 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学术研究》2013年第11期;李宗桂:《优秀文化传统与民族凝聚力》,《哲学研究》1992年第3期。

[20] 李宗桂、林安梧:《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对话》,《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21] 陈来:《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和地位》,《社科信息文荟》1994年第12期。

[22] 陈卫平:《略谈传统与价值》,载《反思:传统与价值——中国文化十二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23] 李申申等:《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期。

[24] 赵吉惠:《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层次结构与体用》,《人文杂志》1987年第12期。

[25] 张鸿雁:《中国传统文化新探》,《社会科学》1986年第6期。

[26] 李锦全:《儒学在当代的推陈出新》,载国际儒学联合会《儒学与当代文明——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27] 陈先达:《历史进步中的传统与当代》,《求是》1996年第1期。

[28] 方克立:《“马魂、中体、西用”: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道路》,《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29] 王正平:《中国传统道德论微探》,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页。

[30] 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31] 王正平:《中国传统道德论微探》,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8页。

[32] 张毓强:《国家形象会议》,《现代传播》2002年第2期。

[33] Philip Kotler,“There's No Place Like our Place”, Public Management ,Vol.27,No.6,January 2001,pp.14-21.

[34] Simmons,Leo W.ed.,“Nursing Research:a Survey and Assessment”, Nursing Research ,Vol.13,No.4,Fall 1964,p.349.

[35] 吴灿新:《道德形象与个人命运》,《伦理学研究》2016年第6期。

[36] 秦启文、周永康:《形象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37] [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页。

[38] 刘云林:《道德的结构、层次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探索》2005年第6期。

[39] 唐凯麟、曹刚:《道德的法律支持及限度》,《哲学研究》2000年第4期。

[40] 陈泽环:《分离基础上的互补——再论当代社会的道德结构》,《学术月刊》2006年第8期。

[41] 李春秋、毛蔚兰:《传统伦理的价值审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9页。

[42] 陈剑旄:《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43] 罗国杰:《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5—16页。

[44] 陈长生:《论个体道德需要的层次》,《唯实》2009年第9期。

[45] 张绪仓:《利己不损人——“经济人”的道德底线》,《硅谷》2008年第10期。

[46]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47]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48] 高兆明:《存在与自由:伦理学引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49] 高兆明:《道德责任:规范维度与美德维度》,《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0] 陈小明:《道德需要——道德层次与新时期道德建设》,《道德与文明》1997年第5期。

[51] 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101页;张伊丽:《道德层次及其课程意义——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想想他们的难处〉为例》,《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11期。

[5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89—395页。

[53]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07页。

[54]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269页。

[55] 夏湘远:《义务·良心·自由:道德需要三层次》,《求索》2000年第3期。

[56] Darcia N.and Tonia B.,“Moral Schemas and Tacit Judgment or How the Defining Issues Test is supported by Cognitive Science”,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Vol.31,No.3,June 2002,p.297.

[57] 卢先明:《略论公民道德的层次性》,《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4期。

[58] Kohlberg,L.,The Development of Modes of Moral Thinking and Choice in the Years 10 to 16,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hicago,1958.

[59] Fasko,D.eds.,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Mor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Creskill,NJ:Hampton,2004,p.145.

[60] 钱广荣:《中国伦理学引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61] 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108页。

[62] 《胡适学术文集·教育》,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17页。

[63] 孙英:《论大学生道德素质构成》,《思想战线》2004年第6期。

[64] 《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 1984年版,第253页。

[65] 张曙光:《道德三要素与道德三形态——关于当前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新时期伦理研究》1997年第1期。

[66] 吴铎:《德育课程与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67] 李莉、胡迎秋:《教师与学生道德结构的比较分析及启示》,《师德与德育》2014年第12期。

[68] 余纪元:《德性之镜——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8页。

[69] [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70] 杜威:《教育中的道德原理》,载赵祥磷《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1994年版,第142—164页。

[71] 王海明:《论道德结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9期。

[72] Roger Straughan ed., Models of Moral Education An Appraisal ,New York:Longman Inc.,1980,pp.1-2.

[73] 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74] 刘志山、李燕燕:《道德的三层涵义与得道的三重境界》,《伦理学研究》2001年第3期。

[75] 甘葆露:《伦理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0页。

[76] 刘云林:《道德的结构、层次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探索》2005年第6期。

[77] 朱小蔓:《知识概念变迁下的德育》,《德育报》2000年3月27日第1版。

[78] 贾松青:《国学现代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6期。 CXzoCV5iGuQeMkeex+kQ4BkhhBzqcFyR3QUHmowt4bkR5mr2nFwrF3qwGPuP56V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