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纪录片的“中国叙事”研究

绪论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在全球化和地球村时代,国家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和频繁,国家形象作为综合实力和全面影响力的体现,展示着国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可以彰显国家实力、提升国家声望,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号召力,营造良好的国际交往和合作环境。但是中国形象在海外却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存在诸多误读或曲解,尤其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引起了西方社会的担忧,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强大的话语权优势散播“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直接影响了西方社会公众对中国的认识,迫切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塑造和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为中国的国际交往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近些年来,纪录片在讲述中国故事、树立和传播国家形象方面的重要价值日益体现出来。纪录片是跨文化、跨语言、跨种族、跨国界的优秀文化载体,更容易被海外观众认可和接受,理解和认同,已成为国外公众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窗口。但是,中国纪录片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还有待提升,在制作理念和技巧等方面与西方纪录片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国外,作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当代中国的发展也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纪录片领域出现了“中国题材热”,涌现出一批国外制作的优秀的中国主题纪录片,其精彩的选题和巧妙的叙事策略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该制定纪录片长期发展战略,增强自觉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丰富纪录片的题材,创新“中国叙事”,通过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本节试图对比中外纪录片的叙事特点和模式,并建构中国纪录片的选材范围、叙事方式,以期更好地为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服务。

一 叙事题材:从历史转向当下

题材是决定纪录片能否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指导思想,纪录片创作应该将这些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风范巧妙地融入“中国故事”中。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文化产品总是体现出对过去津津乐道的倾向,希望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参照历史观照当代,判断是非对错,导致以历史为题材的纪录片较多,涌现出了大量文献纪录片,其主要形态是资料汇编和人物访谈相结合,加上字正腔圆的画外音旁白,制作成“播音纪录片”。由于历史、文化、语言的差异,历史文化纪录片并不受西方国家年轻观众的欢迎,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价值取向也难以被西方所接受。国外社会更关注当下中国的发展状况,关心中国崛起的基本情况,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因此,我们的纪录片选题应该从历史遗迹、文化景观等延伸到自然地理、社会民生、科技环保等领域,甚至可以选取一些直面现实的题材,如中国的法治进程、社会保障、人权状况等。

适当减少或改编历史文化类。由于文化的隔阂,对历史的了解因人而异。如秦始皇、书法、道教等太具有中国特色的题材,西方观众不一定能理解,也不一定会喜欢,可以适当减少这类题材,或者对其做通俗化、类比化(如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就和欧洲的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和哲学等方面做了类比)和流行化的改编。BBC部分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叙事节奏、解说、思考余地安排就较为妥当,不至于因为过于专业而将普通受众拒之门外。

增加自然地理类。随着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世界公众普遍对自然环保类纪录片越来越感兴趣。中国拍摄的《金丝猴》《黑颈鹤》《西部自然》在海外畅销,获得了海外观众的喜爱。我们应该制作反映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的纪录片,讲述中国秀美的自然地理风光,对各种珍稀生物的保护,让海外观众认识、理解、尊重、欣赏、热爱中国的自然,展现中国人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唤起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良知、认同、责任和行动。

增加人文社会类。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中国故事”成为世界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海外媒体和公众迫切想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情况,以及普通人和各类群体的生活状况。我们应该重点拍摄以中国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题的纪录片,勇于接触社会生活的尖锐问题,反映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状况。

关注科技类。科技进展超越了意识形态,受到西方社会普遍关注,我们应该在纪录片中展现中国在高精尖科技领域的突破和进展,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及对世界的贡献。如由央视纪录频道与BBC共同投资并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改变地球的一代人》呈现出我们这代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重塑着地球。

中国主题纪录片创作要反映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地理,更要蕴含中国价值观和时代主旋律,关注具体可感的中国人、中国事、中国物,深入人类本质,激起中外观众的共鸣,传播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可的真善美的共通价值观念,传播中国新时代人文精神,塑造全新的现代化国家形象。例如,纪录片《美丽中国》就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人和自然“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观念。而《中国式奋斗》通过面对面访谈、生活纪实、情景再现、故事讲述等方式,真实呈现主人公的家庭背景、成长历程、生活现状、性格特征、婚恋情感、心理世界、价值观等现实和心理状况,展现“中国梦”如何在年轻一代身上发扬光大。

叙事主旨从正面宣传走向全面呈现。受苏联“形象化争论”的影响,中国纪录片长期被当作宣传教育的工具。中国纪录片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虽然题材增多、艺术风格变化,但是作品弘扬主旋律的主旨并没有改变。我国大多数的纪录片都是正面展现国家大好河山、厚重历史、灿烂文化、淳朴民风、繁荣经济、国富民强,而有意回避一些问题和矛盾。纪录片创作应该采用传播学家霍夫兰(Carl Hovland)的“两面说服”技巧,既要讲述中国所取得的成就,也要揭示存在的问题,让观众独立思考和判断。我们应该走出宣传的窠臼,既要正面宣传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要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底层,敢于和善于运用一些批评、设问的手法,呈现和挖掘中国的灰色之处和丑恶现象。如教育不公、贫富差距、医患矛盾、官民冲突、环境污染等。但是春秋笔法要有度,纪录片讲述中国故事,还是应该以传播正能量为主,要避免批判类题材喧宾夺主,应该以正面展示为主,避免产生丑化中国形象的负面效应。

二 叙事角度:从宏大叙事转向微言大义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统一性,强调集体观和大局观,“荣辱与共、和谐共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理想关系。而西方文化重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在纪录片中倾向于从微观和局部出发,注重细节,强调个体本位和独立意识。在纪录片题材上,中国主题纪录片的选材大多数是宏大叙事,注重从整体和宏观层面入眼,从大局出发,讲述恢宏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壮美的河山、伟大的人物,展现大国情怀和国家精神,有大题材与专题化倾向。即使是着眼于某一个人、某一文化现象,也是展现这一类人的生存现状或者文化的重要价值。而国外的纪录片取材广泛,更多聚焦于当前中国社会现实,将镜头对准普通的中国人和事,着重选择某一个行业或某一种现象,将个人经历与历史、时代结合起来,探讨教育问题、经济状况、公民权利、司法改革等,力图以小见大,体现出微言大义。如央视和BBC合拍的《改变地球的一代人》,通过建筑工程的视角来体现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力,是小视角切入的典范,片中通过一个普通上海市民每年在浦东东方明珠拍摄的城市全景照片,见证了上海城市的改变。

中国题材需要进行国际化的呈现方式,需要接地气的小微展现。“中国故事”的纪录片主题可以更加细分化,根据第三方调研数据了解国外受众对中国哪方面的题材更有兴趣,如通过海外社交媒体的大数据分析得出功夫主题关注度远超京剧主题。基于此类调研,可针对国际化认同较高的中国元素做一系列专题纪录片,如熊猫、功夫、汉字、阿里巴巴、海尔、姚明等,这些元素的背后其实正是从各个角度透视出我国的各方面情况:自然环境保护、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传统、唯一现存被大量使用的象形文字、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背后是怎样的中国经济在做支撑、中国式的奋斗与美国梦有何异曲同工之妙,等等。更加细分主题的专题片,受众也更加广泛:环保哲学方面可能更适合较为年长的国外受众,而中国式奋斗的代表之一姚明的粉丝则更加年轻化。社交媒体时代讲究的不再是一元话语的“大而全”,而是多元语态的“小而美”,这些看似很小的切入点能在较少的篇幅中较为完整深入地展现出中国故事的“冰山一角”。2016年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东京奥运8分钟通过展示国际认同度高的日本动漫与高科技(VR增强现实技术)来表达东京的概念,是以点代面的典范,值得我们借鉴。

三 叙事模式:从说教转向故事

“中国故事”正在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纪录片如何运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极为关键。光有国际化的选题还远远不够,纪录片创作时还要采用国际化的创作理念和叙事策略,重视东西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差异,适当调整我国纪录片的影像风格,以西方人认可和熟悉的方式进行叙事,进行跨文化重新编码,让作品被更多外国观众了解和接受,与西方观众产生共鸣。中外中国主题纪录片体现了主观性和客观性、说教性和故事性的区别。国产纪录片往往主题先行,带有一定的主观意识形态,为了表现纪录片的主旨,会客观全面地呈现记录对象的真实面貌,也会遮掩一些问题,甚至有意拔高,纪录片原则上的记录真实难以保障。纪录片的叙述者在叙述“中国故事”时,始终没能脱开“自家人”的身份,流露出中国人诉说自己民族故事、国家土地、文化风情时的民族自豪感,在解说词中显示出强烈的叙事主体的优势地位。为了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国产纪录片具有一定的说教味,叙述主观性较强,平铺直叙,故事性和趣味性存在不足。西方的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强调对事物客观公正地记录和认识。国外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往往以旁观者的立场试图真实客观地记录中国的人和事,推崇故事性的叙述方式,通过事实的再现和悬念的设置展现戏剧性和逻辑性,在起承转合的故事中传达创作者的意图,而不是通过画面加解说词进行直白表达,这种故事性的叙事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增强故事性。纪录片中真实又扣人心弦的故事更具吸引力,故事化成为纪录片创作的大势所趋。思想性强、故事性弱、节奏缓慢、观赏性比较差,是当前国产纪录片普遍存在的问题。西方媒体购买中国纪录片往往需要重新剪辑、组接,增强故事性后才播出。国产纪录片要提高故事化叙事能力与水平,充分利用多种叙事方法和多样化剪辑手法,充分挖掘故事,设计故事情节,巧妙设置悬念,把握好叙事节奏,增强纪录片的可视性和趣味性,做到引人入胜。在故事讲述中,把自己的立场、观点隐藏起来,善于用事实和形象说话,善于营造自然真实的效果,少下或者不下结论,给人留下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让人回味无穷。

增强娱乐性。在如今“娱乐至死”的时代,娱乐性往往能吸引眼球。中国纪录片普遍存在说教性强、娱乐性弱的问题。加强纪录片的娱乐性,应该改变传统的宣传思维,将真实记录作为纪录片的指导思想,不一定要提升到道德和政治层面;借鉴娱乐节目和电影的手法,适当加入轻松幽默的娱乐性情节和剧情;在后期制作中,加入搞笑音乐、背景、动态表情、对话框、幽默语提示,增加纪录片的娱乐性。如复兴工作室制作的一系列政治卡通短片以更加诙谐无门槛的视觉语言向世界传达中国政治的新故事。但是,纪录片跟电影、电视节目不同,在增强叙事娱乐性的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娱乐化,不能刻意猎奇、调侃,不能违背真实原则,在叙事方法上应始终坚守住真实的底线。

情节戏剧化。传统国产纪录片追求叙事的平稳性,缺乏戏剧冲突与矛盾,内容有些枯燥无味,在展现纪录片舒缓唯美的画面时,也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近年来,在商业电影美学的影响下,纪录作品逐渐呈现戏剧美学的表现形式。纪录片应该增强戏剧性,通过疑问、未知、真相、矛盾等设置悬念,增强故事性,把握情节的节奏起伏,设置冲突和悬念,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刺激和保持观众的观看欲望,通过人物扮演、对白重现进行“情景再现”,在保证真实的前提下,达到影视剧的效果。

四 叙事线索:碎片化和逻辑性的统一

由于不同的时空观念,中西方纪录片在叙事线索方面体现出整体性和碎片化的差异。国产纪录片注重时间观念,重视故事的完整性和时空的连续性,大多以时间为线索,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将事件发展与时空变化相联系,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相联系,力图表现出事件的完整发展过程,呈现出故事与时空合一的趋势,尤其是重点关注纪录片的结局部分,做到有始有终。国外涉中纪录片大多以空间而非时间为线索,具有碎片化色彩,体现叙事文本与叙事方式的时态错位,叙述的时间在现在、过去及未来之间跳跃。在叙事线索上,采取多条线索平行推进,在高度错位的时间叙事中,异叙式、同叙式、自叙式相互穿插,不是由时间变化来推进,而是以相同时间内的空间事件交叉串联,推进纪录片的情节,多层次、多角度展示事物的全貌。近年中国独资的纪录片也在借鉴海外纪录片的叙述方式,呈现出了碎片化的倾向。如《舌尖上的中国》就在不同时间、地点跳跃,但是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因为碎片化而丧失了逻辑性和整体性,加上翻译的不到位,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习俗的外国人会因为碎片化的展示而更加难以理解纪录片的内容。有国外网友评论道:“这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跳跃性太强,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线索。”我们从国外对我国纪录片的评论中发现,尽管碎片化让纪录片显得更加灵活多变,对于国人来说理解几乎没有问题,但是由于大部分国外受众对中国专题纪录片,特别是专业性很强的主题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加之西方人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习惯,对于这种看似“东拉西扯”的碎片式拍摄感到费解,希望看到更清晰的逻辑线索。因此,中国主题纪录片应该考虑国外受众的具体情况,不能完全一味地为了满足西方的观看习惯而盲目追求碎片化。碎片化的形式需要在逻辑性的前提下更好地整合,这一点我们需要学习好莱坞电影风靡世界的类型化电影制作、观影节奏感的把握及强大的逻辑连贯能力,做好碎片化和逻辑性的统一,无障碍地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在说服的逻辑上,讲好“中国故事”要从诉诸感情转向诉诸理性,从重直觉体悟转向重逻辑推理,注重翔实的数据和理性的分析,避免浓烈的情感表达,客观地陈述事实,逻辑严密,叙事线索清晰,内容通俗易懂,将更多的思考空间及引人深思的余地留给受众,使其更有说服力。在结论的得出上,站在故事参与者的立场上,在拍摄中与观众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得出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摒弃大篇幅的解说词,用画面说话,由观众得出自己的结论,重视受众个体对意义的建构。如国家地理拍摄的《圣经之谜》,即使是宗教神话题材,也用大量的历史考证、数据等方式来推断圣经中的奇迹是否在现实中曾经发生过,但没有下定论,而是给出了各种客观线索和持不同意见的专家观点,让受众自己作出判断。

五 叙事视角:从俯视转向平视

中国的儒家文化强调长幼尊卑的等级秩序,中国媒体保持着官方、权威的形象,传统的中国纪录片采用俯视众生的视角,进行高高在上的宣教。纪录片的叙事者以娓娓道来、谆谆教导的态度进行讲述。西方崇尚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具有更多的平等和自由的观念,也具备更强的信息获取和鉴别能力,不喜欢听取单方面的宣传和说教,受众与传播者保持着一定的平等关系。海外中国主题纪录片往往采用拍摄者或者剧中人的视角去呈现在中国遇见的人和事,纪录片中的叙述者更像是朋友,与受众进行平等的交流,没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为受众呈现客观的事实,第三者的解说较少,大量采用同期声,让受众自己去理解和判断,表现出尊重受众及被拍摄者的姿态。如BBC拍摄的《中华的故事》纪录片就是从平民视角出发,从普通中国人和中国家庭的角度探索重要历史事件。 “拍摄普通中国人是我们拍摄时必须保证的重点。要让中国人讲自己的故事”,作为历史学家的主持人迈克尔·伍德表示,自己与其他电视台纪录片恢宏气势的大历史叙述不同,也避免冷冰冰的学术考究风格,从街头巷尾的民众中找到当下中国活生生的历史缩影,并通过他们和他们的故事探寻其祖辈的生活轨迹和经历的历史事件。

叙述主体上,“中国故事”要从第三人称转向第一人称。国产纪录片大多采用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全知视角,运用第三人称叙事,跳出纪录片,依赖于旁白和解说词来讲述故事,造成了居高临下的距离感和疏离感。国外涉中纪录片大多采取限知的视角,以局内人和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和跟进事件的发展,大多以第一人称进行表述,以我或者我们作为叙事主体。由于第一人称叙事容易带有叙述人的主观色彩,运用失当会在一定程度上消减纪录片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很少有纪录片全篇彻底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更多的情况是釆取综合性的手段,将全知和限知视角相结合,既从剧情往外看,又置身事外往里看,通过人称和视角的转换,以纯粹的第三者,或是参与者,或者主人公的身份再现故事全貌。如国家地理频道拍摄的《寰行中国》纪录片中,主持人原和玉事事亲为、融入其中,沿着长江和黄河文明的轨迹,带观众去探寻和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用“探险体”的记录方式带来更真实的体验感。

六 价值观:从重美转向重真

中西方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分歧体现出了纪录片重视作品功能性和重视作品真实性的差异。中国文化强调文以载道,文化产品具有较强的政治功利性,希望文艺作品成教化、助人伦,在价值评判标准上,总是将善置于真之上,注重宣传教育的功能性。国产纪录片长期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以传递“美”作为主要任务,为了表现“美”,对纪录片进行艺术加工,甚至虚构,导拍、摆拍、补拍等是中国纪录片常用的拍摄方式,用对于生活的理解及想象代替真实的生活,事实判断让位于价值判断。创作者以拍摄的素材为论据,论证其拍摄之前已有的结论。成功的纪录片往往是反映了令人钦佩的理念或者态度,而非真实反映了现实。国产纪录片向“美”与“善”靠近,有时忽视了“真”的问题,大多赞美亲情、友情、爱情,注重“美”“善”的层面,牺牲了表现对象的人性的真实性,故而做不到生动有趣,可看性被削弱。我国纪录片在“求美”方面日益重视视觉的冲击力以期抓住受众眼球。如在我国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中,大量碎片式的叙事策略和高速摄影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几乎可以和电影镜头媲美的唯美画面和近乎文学化诗意的语言展现了全世界六十余位“茶人”的茶话茶事,叙述了茶地的自然奇观、神秘的制茶工艺、各国的茶道及茶与人的故事,整部纪录片是“求美”的杰作,但是纪录片的“真”的质朴魅力就削弱了,更像是一部视觉大片,就像网友评论的那样:“意境十足;但是思维跳跃性太强了,一切都只是浅尝辄止,文艺腔十足,一些本质的问题没有涉及。”

海外中国主题纪录片在“真”“善”“美”的优先秩序中,将“真”实摆在第一位,“善”与“美”处于从属地位,为了表现真实,往往直接运用长镜头拍摄普通人的真实生活,让人产生较强的代入感,显得较为自然流畅。“中国故事”纪录片要强调文艺作品的真理观,要重视表现事物本来面目。国内很多早期的纪录片对“求真”的理解表现为几十分钟的纪录片出现很多人在讲故事,这也是受到20世纪90年代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这一类纪录片的影响,使很多纪录片的创作进入一种语言泛滥的误区,说教和摆拍的痕迹较重。这种“求真”的做法会将纪录片的节奏变得冗长,情节性降低,受众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所以,为了达到最佳的收看效果,“中国故事”纪录片需要在“真”“善”“美”中达成逻辑平衡,避免沦为华丽故事片或冗长无味的流水账这两个极端。“好看”仍然是纪录片的关键,要巧妙设置伏笔和悬念诱导受众层层深入。

七 叙事元素:中国名片和国际元素结合

受众是纪录片的试金石。在当今受众细分的时代,不同国家、地域、文化的受众的兴趣、需求和接受习惯、观影风格、审美情趣等都有一定的区别,因此纪录片要走出国门,占领海外市场,必须树立“受众本位观”,采用亲民的创作理念,贴近观众的需求进行准确的题材选择和内容制作,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有的放矢,提升纪录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我国制作的中国题材的纪录片立足于本地视野和拍摄风格,较少有和其他国家同类对象的横向比较,加上英语翻译的缺位,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外受众难以全面理解。如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没有英文菜名,其他翻译也广遭诟病,并且一些国外观众留言说对中国食材不理解,因为一些中国特色的食材(鱼头、猪脚、鸡血等)在国外被认为是不洁的食物,甚至是亵渎神灵的象征。另外,也有一些当地食物的烹饪过程也遭到吐槽。如腌制火腿的过程是制作者用嘴巴含着盐水均匀喷洒被认为非常不卫生,很容易和中餐的食品安全挂钩而引起负面联想。所以,“中国故事”纪录片应该与国外的同类对象做一个横向比较。《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讲述了世界各地的茶人茶事,引入了热爱茶文化的外国人士,这些国际化的元素都让原本“很中国”的题材有了国际化的对标物和共通的精神内涵。如“工匠精神”就是将中国哲学放到了与茶有关的人与故事中,更容易被外国公众理解和接受。

讲述中国故事,一方面要反映中国特色文化要素,传达出东方文化的韵味并注入浓厚的古典色彩,加上流行和通俗的音乐元素,使纪录片节奏更加明快,可不拘一格,请流行歌手创作和演唱片头片尾主题曲,体现当代文化气息,注入时代的活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入国际元素,拉近纪录片和观众的距离。要坚持本土化文化内核和国际因素相结合,叙事手段、话语方式和节目样式要努力贴近海外受众。 首先,加入国际人物。由当地人士担任出镜人和体验者,更容易被海外受众接受,可以邀请国外知名主持人、公众人物串联、解说和评论,现身说法。其次,加入国际画面。运用国外的一些风光美景、人物,减少中国纪录片与国外观众的距离感。再次,加入国际语言。在画面中的一些关键地方,加入相应的英文翻译,或在屏幕下方全程中外文对应,加入原汁原味的外文,在翻译的时候加入西方的谚语、俗语,增加亲切感。最后,加入国际音乐。加入海外观众耳熟能详的世界经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拉近纪录片和目标受众的距离,借助于声音的力量,带来感官震撼。同时,语态风格国际化,解说词打破以往严肃的说教模式。在《美丽中国》中,解说词更生动、更富有感情,能强烈地感染观众。讲述富有故事色彩,如黑夜、女巫、骗子、囚犯等字眼,妙趣横生,能有效地吸引观众注意力,从而看到更多的细节,让观众了解到在宏伟广阔的中国大形象下的这种柔情和微小的细腻美。

纪录片要重视邀请知名人物加入带来的粉丝效应。具有国际认同度的人物加盟纪录片,可以借助名人的光环效应,增加纪录片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如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与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动物星球频道、美国野生救援协会联合摄制的《野性的终结》一片中,姚明作为中国式奋斗的代表人物在国际上具有较高认同度,即使远在非洲村落的孩子也对姚明充满崇拜之情。国际名人的加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粉丝收看,让此片向世界传达中国的环保态度。中日合作的系列纪录节目《明星看中国》也是针对日本观众的收视习惯和媒体特性,每一期设定一个中国文化主题,由日本著名演员担任主持,通过他在中国旅行期间的见闻、体验和感受,客观真实地介绍中国。系列片在日本播出后,也受到日本观众的欢迎。

八 前沿的拍摄与制作技术

近年来,纪录片拍摄与剪辑技术都有了极大的进步。新兴技术的发展不仅能记录下更加精美、细腻的画面,还能重现历史、展现未来。融入新兴技术的纪录片可通过生动的技术影像让全世界看到极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中国故事”。创新的拍摄视角和前沿技术设备让独特的主题和表现形式成为可能,真实的拍摄就足以让司空见惯的对象有迥然不同的视觉感受,将熟悉的东西“陌生化”也是创意的重要法则之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我们国家在纪录片摄制技术上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异,我们要以更多的资金引进先进的拍摄设备,前往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更多的拍摄技巧,将超大广角、显微镜头、航拍、水下拍摄和高速摄影等技术有效运用在纪录片拍摄中,让我们的纪录片镜头运用更成熟,画面更精美,画质更清晰,声音处理更到位,画面剪接更自然流畅。我们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创造奇观体验的视觉效果,将高清摄像机与各种辅助器材组合起来,运用数字影像特技、电脑三维动画、CG(计算机绘画)技术,以数字化技术还原和重现画面,运用特殊的剪辑技巧营造出新奇的视觉效果和唯美的意境;运用计算机技术全面参与纪录片前期准备、现场拍摄、电影特效和后期剪辑的整个工艺流程,斥巨资建设一流的摄影、美工、电脑特效制作团队,用动画图解表现难以叙述的内容、地理位置及行走线路等。如《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使用延时拍摄技术,将茶叶的冲泡过程、舒展的姿态等用大量镜头展示出来,使纪录片具备了电影故事片的视觉效果。

结语

由于中外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政治意识形态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重集体、轻个人,重正面、轻负面,重形象、轻抽象,重感情、轻理性,重灌输、轻启发,体现在纪录片中就是选题重宏观、轻微观,重历史、轻当代,重弘扬、轻批评,叙述线索重时间、轻空间,叙述风格重感情、轻理性;在价值观上,追求善和美,主观色彩浓厚,忽视客观真实性。西方中国主题纪录片题材选择较为多样,正面和负面形象兼有,基于受众角度拍摄,注重当下,关注个体,时空观念中更侧重空间观念,叙事时间错位严重,视角分散,力求真实而非善,体现出不同的叙事特征。纪录片“讲述中国故事”要在总结和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纪录片的选题、视角、叙事理念和技巧,在选题上要注重突出中国特色,挖掘本土题材,打造本土特色,又要具有国际视野,选择具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有新发现或新视角的选题,借鉴国际社会认可的故事性叙述方式,创新“中国叙事”的理念和技巧,讲好中国故事,结合最新的制作技术,生产出更多优质纪录片,有效地展现出中国的历史传统、时代风貌和价值理念,让纪录片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加快中国纪录片“走出去”,向国际社会展示一个更真实、更立体、更精彩、更生动的中国。 qPF94W9R6jLeIk0UNDh7VAKHzMZRPwqV5Ma8vom6dGg0RiPi3XdykAJZidb4bTD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