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民间故事”“故事研究”“故事学”都是现代学术的概念,我们很难在古代话语体系中找到对等含义的学术概念。四部分类中的“故事”并不是一个文学概念,而是一个历史概念。

明代以来,市民社会的发育壮大,民众精神生活的需求促成了“历史故事”向“文学故事”的转变。近代以来,传教士率先兴办儿童报刊,利用通俗白话故事进行宗教宣传,引起了爱国知识分子的警觉和重视,为了争夺文化市场,民族知识分子的中国报刊纷纷以白话取代文言,推出各种短小精悍的小故事,反复强化了故事作为一种叙事文类的公众印象。

故事市场的充分发育引起了“五四”启蒙知识分子的高度重视,他们把民间故事当作民俗文化的代表,从不同角度进入研究。故事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现代学术,是在正统文化与民间文化、西方传教士与中国知识分子,以及不同学术共同体之间的话语争夺中不断推进,逐渐建立起来的。

本章将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故事”如何从一个历史概念转变为一个文学概念;二是“故事学”是如何倡立,由谁建立起来的。

为了辨析概念的转变,我们必须先确认一个参照坐标,也即现代学术对于故事概念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对民间故事的解释是:“民间散体叙事文学的一种体裁。又称‘古话’‘古经’‘说古’‘学古’‘瞎话’等。民间故事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故事是泛指流传在民众中与民间韵文相对的民间散文叙事作品;狭义的民间故事指除神话、传说之外的,一系列具有神奇性幻想色彩或讽刺性奇巧特点很强的散文叙事作品。”本章讨论中对“故事”一词如无限定或特别说明,均用其广义概念,泛指民间口头流传的(包括文人记录或整理的)散文叙事作品。 BTlutNhzLCBGG93Qbckka6+lDcuy+CaBTOblMflGwjHZ4arpi8Zz+tbjIhwRAhY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