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西王母的仪仗规格

《穆天子传》是一部记录周穆王西巡故事的著作,西晋太康二年(281)出土于今河南汲县。对于此书之真伪,虽然一直存有争议,但就算是一部伪书,至晚也可定为太康二年的作品。

周穆王西巡见西王母一事,《史记》也曾记载,但很简单:“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 忘归之乐究为何乐,太史公并没有明说,《穆天子传》却顺理成章地将之敷演成一出带有暧昧色彩的缠绵故事。

周穆王见西王母,大概是西汉求仙诸传说中的一种。汉武帝或许正是因为听过这个故事,所以对于见西王母一事耿耿于怀,“他晚年伐大宛以求天马,也有期冀乘天马登昆仑山寻西王母的用意” 。虽然汉武帝终其一生未见西王母,但在他去世一百多年后,逐渐有方士开始虚构一些安慰性故事:“元光中,帝起寿灵坛。至夜三更,闻野鸡鸣,忽如曙,西王母驾玄鸾,歌春归乐,谒乃闻王母歌声而不见其形。” 听到了西王母的歌声,虽然还是没见着,但已经有些眉目了。

到了西晋张华的《博物志》,汉武帝终于见着了西王母:“汉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泽以求神仙之道。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乃供帐九华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而至于殿西,南面东向,头上戴七种,青气郁郁如云。有三青鸟,如乌大,使侍母旁。” 这时的西王母已经配备了紫云车,但主要侍从依然是三青鸟,而且是只有乌鸦般大小的三青鸟。 张华的寥寥数语,后来被敷衍成《汉武故事》中最引人遐想的部分。

《汉武故事》世传为班固所作,但许多学者认为不大可能,因为故事中的许多内容与《汉书》相抵牾,以其行文风格,当为六朝作品。作品中提及西王母见汉武帝时,已经很有排场。西王母提前五年就派了个“短人”来见汉武帝:“王母使臣来,陛下求道之法:唯有清净,不宜躁扰。复五年,与帝会。”临期,又遣使者预发了一份通知,要求汉武帝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到了七月七日,汉武帝一早就坐在承华殿斋事等候:“日正中,忽见有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对曰:‘西王母暮必降尊像上,宜洒扫以待之。’”当晚夜漏七刻,西王母才姗姗来迟:“乘紫车,玉女夹驭,载七胜,履玄琼凤文之舄,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如乌,夹侍母旁。”

这副排场到了《汉武帝内传》,更加登峰造极。首先是更换使者,古怪的短人不见了,换成“着青衣,美丽非常”的墉宫玉女王子登,东方朔解释其身份“是西王母紫兰室玉女,常传使命,往来榑桑,出入灵州,交关常阳,传言元都”。七月七日二更之后,先是天色变化,预示王母将至:“忽天西南如白云起,郁然直来,径趋宫庭间。”紧接着传来一阵天乐:“须臾转近,闻云中有箫鼓之声,人马之响。”还飘来一阵带香味的云彩:“云彩郁勃,尽为香气。”这还不够,还得再等候半顿饭的时间,打前站的是数万群仙的豪华车队:“复半食顷,王母至也。县投殿前,有似鸟集。或驾龙虎,或乘狮子,或御白虎,或骑白麟,或控白鹤,或乘轩车,或乘天马,群仙数万,光耀庭宇。既至,从官不复知所在。”

如此千呼万唤折腾大半天,主角这才出场:“唯见王母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龙,别有五十天仙,侧近鸾舆,皆身长一丈,同执彩毛之节,佩金刚灵玺,戴天真之冠,咸住殿前。王母唯扶二侍女上殿,年可十六七,服青绫之袿,容眸流眄,神姿清发,真美人也。”考虑到许多普通神仙都有驾龙的资格,为了凸显西王母座驾的超级豪华,特意挑选了一批长相漂亮的九色斑龙为母前驱。

那三只勤勤恳恳为西王母服务了千百年的青鸟(按司马相如的理解,所谓三青鸟,其实不是三只青鸟,而是一只三足乌),大概因为相貌上无法与时俱进,也只能下岗,换成两个“真美人”贴身侍女。至于西王母本尊,当然得更高贵更典雅,所以被塑造成一个端庄的中年少妇模样:“视之可年卅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

唐宋以来,对西王母威仪的描写基本稳定在《汉武帝内传》所奠定的这个基调上。李丰楙认为,《汉武帝内传》将诸仙真定型化,对于后世文人创作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这是叙述文学发展的通例。 yYiNlkAOMV1N26qrZ2iADqipGPBoZccZ0hK8+YTda9n9yBMgkzNrxwznoipY7U7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