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的政治转型是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首先在泰国爆发,后迅速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印尼等国。金融危机在印尼诱发了全面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印尼总统苏哈托(Haji Mohammad Suharto)下台,正式开启了印尼的政治转型进程。作为一支重要的外部力量,美国以各种方式对印尼的政治转型进程施加了影响。

美国是世界上对外“扩展民主”最积极的一个国家。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及地区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美国推动“民主扩展”的重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罗纳德·里根政府时期 及冷战结束后不久,美国首先关注的是前苏联以及东欧地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转型。这是因为:一方面,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延续几十年的冷战格局突然被打破,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为美国“扩展民主”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这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在冷战时期一直是美国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斗争的对象,在很长时期内都被美国视为其所领导的“自由世界”的威胁,成为美国遏制或“和平演变”的对象。苏东剧变、冷战结束为美国在这些国家“扩展民主”提供了契机。

冷战结束后,美国面临着与冷战时期完全不同的安全环境:长期敌对的超级大国苏联消失了,雅尔塔体系崩溃,国际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初步完成了政治转型,美国在冷战时期面临的最大的战略性威胁似乎消失了。这使得那些在冷战时期作为反共盟友长期支持美国的独裁政权对美国的重要性相对下降,民主、人权、经济等问题在美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中被突出出来,越来越受到美国行政部门和国会的关注。像苏哈托统治下的印尼这样的、在冷战时期曾被美国视为反共盟友的非民主国家,其国内政治发展及民主和人权状况越来越多地受到美国的关注。一旦时机成熟,美国就会积极推动这些国家的政治转型。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在印尼引起的震荡,为美国推动印尼的政治转型提供了契机。虽然在亚洲金融危机前美国也比较关注印尼的民主与人权问题,已经开展了一些与推动“民主扩展”有关的行动,但其深度和广度远不及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做出的努力。在苏哈托下台后,美国的影响深入印尼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推动印尼的政治转型,美国支持了印尼的政治选举、提供了经济援助、加强了与印尼的文化交流并为其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援助和支持;必要时,也施加了政治和外交压力。

美国为何如此积极地推动印尼的政治转型(民主化)进程呢?美国作为一个外部因素如何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一进程?积极推动印尼的政治转型对美国在亚太及更广泛地区的战略地位有怎样的影响和意义?美国在印尼等中国周边国家“扩展民主”对中国的地区安全环境有何影响?本书试图通过深入考察美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十年里推动印尼政治转型的活动,对上述问题做出初步回答。

本书把研究的时间跨度大致限定在1997—2007年有如下几个考虑:第一,对开启印尼政治转型进程具有导火索意义的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在1997年。在亚洲诸国中,印尼在危机中受打击最为沉重。正是亚洲金融危机在印尼引发全面的政治和社会危机,导致苏哈托下台,才从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印尼的政治转型进程。当然,在此前10多年里,印尼国内民主运动已有较大发展。政治上公开反对苏哈托政权的力量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出现,进入90年代后有了更大发展,尽管这些发展尚不足以挑战苏哈托政权,但它们的出现是开启印尼政治转型进程和实现印尼政治转型的必要条件。但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Robert Alan Dahl)所言,发展一种允许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对立、抗衡或者竞争的政治制度,是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民主化过程与公开反对派的发展过程并非一回事。 因此,本书不拟考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印尼的民主发展状况,主要关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印尼开始的政治转型进程。第二,美国真正大规模推动印尼政治转型的行动也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才开始的。此前美国政府通过国务院、美国新闻署(1999年并入国务院)、美国国际开发署以及一些非政府组织和有官方背景的非政府组织,如亚洲基金会等,在印尼开展了一些促进“民主”或者说是为政治转型创造条件的活动,但这些都未触及政权更迭或政治制度改革层面的问题。只是在意识到单纯经济领域改革不足以遏制印尼的经济危机及其对全球经济的不良影响、且经济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可能会引发印尼更大规模的社会动荡时,美国才开始调整对印尼的政策,特别是对苏哈托政权的态度,施加压力,促使苏哈托下台,推动印尼走向政治转型。苏哈托下台后,美国推动印尼政治转型的努力,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来看,都远超过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第三,到2007年,印尼政治发展方向已基本确定,政治转型过程基本完成。虽然其社会与政治生活中还存在种种问题和弊端,但印尼的民主制度基本实现了巩固和稳定。2004年印尼完成了立法机构的选举,并成功地举行了印尼历史上第一次总统直选;2005年,完成了省、区等地方立法机构的选举。美国对印尼民主发展的成果也持乐观和肯定态度。

二 学术价值

美国对外“扩展民主”是一个在美国学术界引起激烈争论和讨论的话题。 [1] 对外“扩展民主”也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的主题是美国作为一种外部因素(力量)对印尼政治转型进程的影响。从根本上讲,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历程或政治转型进程最终都只能由其内部社会政治发展决定。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全球化日益走向深入,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密切,信息和思想超越国界的交流日益增加,一国内部政治、经济和社会之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会越来越深刻地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本书研究美国对印尼政治转型的影响,也是以承认印尼政治转型进程的内在决定性为前提的。欲准确把握美国对印尼政治转型进程的影响,就不能不从印尼内部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考察印尼政治转型的内在动力、进程以及促进甚至阻碍其民主巩固的因素等。但本书主要是从“外部因素对转型国家政治转型进程的影响”这一视角来观察印尼政治转型进程的,研究的是美国对印尼政治转型进程的影响,重点考察的是美国的动机、采取的政策、行动及实质、施加影响的方式及效果等,因而行文中只对印尼内部政治和社会发展作为考察其政治转型进程之外部影响的必要背景予以交代。与较早实现政治转型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印尼是一个新生的民主国家。到目前为止,国际学术界对印尼政治转型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已有了较多成果,但尚无专门系统考察“美国作为一个外部因素对印尼政治转型进程的影响”这一问题的成果。因此,本书的研究可以填补这一缺憾,并能够进一步从一般意义上深化对影响政治转型进程的外部条件和外部因素的认识。

“民主”作为一种制度,被普遍认为是源于西方的东西。西方政治学界对“民主”“民主化”“民主转型”及“民主巩固”等问题已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生活在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民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不同的文化和历史经验也会给“民主”(无论是作为观念的,还是作为制度的)留下自己的烙印。但无论文化背景和历史经验差异有多大,人们在理解“民主”时都会有一些大致相同的标准。也就是说,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经验的人们对“民主”的基本要素的认知通常是有一定共识的。美国针对印尼的政治转型所采取的政策、所实施的行动是在与印尼政治转型进程的内在规定性的互动中发挥作用的。对“民主”“民主化”“民主转型”及“民主巩固”等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认识上的分歧和共识,可以在这种互动中找到结合点和参照物。于是,对这些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共识的部分可以进一步强化,分歧的部分也会变得更加清晰,这也有助于深化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扩展民主”活动的认识。

美国对印尼政治转型进程的影响是本书研究的重点,但不是终点。其终点是对美国对外“民主扩展”战略、美国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及其本质的认识,特别是对美国对外“扩展民主”的做法对亚太地区战略安全形势及中国地区安全环境等影响的理解。

对外“推进民主”,不仅是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其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还是美国实现其对外政策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外“扩展民主”,既体现着美国在国际政治中的道德诉求,也反映着它对现实政治利益的追求。深入地研究和认识美国在对外扩展民主方面的所作所为,有助于深刻地理解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助于理解美国对外战略思想与实践。尽管在整个20世纪,美国一直与一些独裁政权保持着友好关系,干预其他国家的内部事务,而非“推进民主”,但正如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托马斯·卡罗瑟斯(Thomas Carothers)所指出的:“虽然推进民主一直是美国国际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实施一直不是一贯的。不认真思考民主理想/观念,就无法理解美国过去百年的对外政策。同样,没有对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的持续关注,同一时期内全球民主的历史也是不完整的。” [2] 本书试图以西方政治学对“民主”“民主化”“民主转型”以及“民主巩固”等问题的已有研究为基础,结合印尼的社会和政治发展,对印尼的政治转型进程进行阶段划分,分别考察美国在印尼政治转型进程各阶段、各领域为促进印尼民主发展所采取的政策、所实施的行动、所关注的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效果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无疑有助于深化对美国外交政策、外交行为及其本质的认识,有助于深化对印尼政治转型进程的认识,有助于深化对东亚、东南亚国家政治发展的认识。

三 现实意义

探讨美国推动印尼政治转型进程的活动,从学术角度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政策意涵。美国对外“扩展民主”,并非出于利他和无私的目的,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现实利益追求。尽管“民主”作为一种价值或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实践意义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主”肯定能够给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各个国家之间内在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各不相同,在民主发展的过程中,只有采取与各自历史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模式,选择适当的民主发展道路,才能趋利避害,推进社会稳定、进步和发展。应该说,民主的模式并不带有普遍性,缺乏真正民主精神的“形式民主”或“选举民主”可能会给转型国家带来灾难。

在这个相互依赖愈益深刻的世界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太可能封闭自处。国内政治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深刻。任何一个国家的灾难,如政治崩溃或社会动荡,都可能会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形势与安全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从维护各自国家的稳定与和谐、地区和平与安全的角度来看,国际社会也应该为“民主扩展”及“民主化”问题寻求一种稳妥的应对之道。寻找一条循序渐进地、尊重各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民主发展道路,防止因所谓“推进民主”而在一定时期内给一些国家和民族造成灾难。研究美国对印尼的政治转型进程所施加的影响,显然有助于深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为相关国家现实的政策选择提供一定借鉴。

中国也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和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内外挑战。以各种方式在中国“推进民主”也是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影响中国的一种方式,它们“和平演变”中国的图谋实际上一刻也未停止。美国在中国周边国家“扩展民主”的行动,引起了这些国家的政治与社会变动,给中国的国家利益、政治安全都带来了一定挑战。如何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同时,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也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美国对外“扩展民主”的战略及其行动。

经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并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除了要在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繁荣等方面有所贡献外,还应该为世界贡献一种能够为世界上很多国家和人民理解和接受的、具有普世性的思想、价值观念或其他制度层面的东西。尽管美国对外“扩展民主”的做法在其国内学术界和政界就存在很大争议,中国学术界更是予以严厉批判,但从历史的眼光来看,美国的民主发展对人类历史发展曾有过积极意义。正是美国革命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革命的榜样。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也是美国民主制度的推崇者。正是美国革命的示范作用首先把“民主”(无论是作为思想,还是作为政治制度)传到了世界的其他地方,促进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这种历史的进步性,也早已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肯定。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积极支持和推动前苏东地区新独立国家的政治转型,已为其自身在其中一些国家赢得了战略、安全与经济等方面的利益,扩展了影响力。目前,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提高中国的软实力是近年来中国外事部门和部分学者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对任何一位致力于提高中国的软实力和塑造中国形象的人士来说,也必须考虑中国可以把哪些思想和智慧传播出去。美国对外“扩展民主”的做法,可以为中国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美国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参见Michael Cox,G.John Ikenberry and Takashi Inoguchi,“Introduction,”in Michael Cox,G.John Ikenberry And Takashi Inoguchi ed., American Democracy Promotion : Impulses , Strategies , and Impac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 Thomas Carothers, Aiding Democracy Abroad : The Learning Curve ,Washington, D.C.: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pp.3-4. RqEdfbsDjTJ2U5+VMNC1A+uFnhk0mK4I7ltv2zdlN4tW+tPgFduQYWsY65fHnHD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