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

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和世界进入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深入思考社会主义建设正反面经验和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超前的智慧,提出了对外开放重要思想。

一 中国的发展需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

邓小平在洞察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就要落后挨打,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他明确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我们提出要发展得快一点,太快不切合实际,要尽可能快一点,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27]

在对外开放中,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明确指出“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 [28] ,一再强调“更重要的是,从这些企业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用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9]

二 对外开放要以自力更生为立足点

邓小平将毛泽东的自力更生方针贯彻于对外开放理论的始终,一方面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另一方面以自力更生为立足点,将对外开放牢固地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之上。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明确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同时,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 [30]

三 邓小平对经济循环理论的贡献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与建立在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上的对外贸易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没有停留在利用我国资源禀赋优势进行贸易的阶段,而是以自力更生为立足点,利用外资和国外先进的经验发展中国经济。也正因为如此,即便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中国的经济循环依然保持畅通,更没有陷入低水平的“比较优势陷阱”之中,相反,中国的市场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了国内国际循环长达30多年的良性互动,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通过市场换技术,还是自主创新,中国技术水平不断积累和上升,经济结构也从对外开放开始的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出口,逐渐迈向产业链的中高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是对经济循环理论的重大创新。 Kur6uxw+SBfKRKYDIE0ky+7Xg7pGdt/PQIHpuBzgw/tv7+gBlh1Odwn4Hn0mjWT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