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家世、家庭

公自称郡望河南,其得姓先祖始封常山,后家族徙居太原,为望族。

元结《自释》:“河南,元氏望也。” [1] 《别王佐卿序》:“河南元结次山年四十五。”《送张玄武序》:“乙未中,……河南元次山将辞宴言。”《右堂铭》石刻题下有:“河南元结字次山撰。” [2] 《浯溪铭》《峿台铭》石刻题下也有类似记载。按:唐人自称某地人,或以郡望称,或以出生地称。又唐人所言郡望,有多种情形,有称其姓氏发祥地的,亦有称其先祖聚集或变迁地的。对于同一姓而言,姓氏发祥地更显尊贵,更为唐人常用。元结自称河南人,实乃称其郡望,且以姓氏发祥地称,而并非先祖聚集地或个人出生地。考元结之先人,多提及后魏常山王拓跋遵。从西汉直至西晋,常山国、常山郡治所在元氏。北魏孝文帝迁都河南洛阳后下诏改拓跋为元氏,此为鲜卑元姓得姓之始。然元结之直系先人与河南并无关系,元结的十二世祖拓跋遵便被封为常山王。《魏书·昭成子孙》有载:“少而壮勇,不拘小节。……慕容宝之败也,别率骑七百邀其归路,由是有参合之捷。及平中山,拜尚书左仆射,加侍中,领勃海之合口。及博陵、勃海群盗起,遵讨平之。迁州牧,封常山王。” [3] 又据颜真卿《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下文称《元君表墓碑铭并序》):“高祖善祎,皇朝尚书都官郎中常山郡公。曾祖仁基,朝散大夫、褒信令,袭常山公。” [4] 元结得姓始祖拓跋遵封为常山王,高祖、曾祖也曾封为常山郡公,常山为元结先祖之聚集地无疑,则元结当可称为常山人。也有人认为其郡望为太原,如《元和姓纂》:“太原:唐都官郎中元善祎,称昭成帝后。《南宫故事》云:代居太原,著姓。” [5] 元善祎乃其高祖,其先人代居太原,则太原为元氏之变迁地。又《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容府经略、兼中丞元结生友直。为京兆少府。太原人。” [6] 太原为元氏著姓所在地,元结儿子元友直为太原人,元结也应当为太原人。元结父亲元延祖就是从外地迁入鲁山的,清王雍《鲁山县志》卷五《人物志》中把元延祖归于“流寓”类中,而元结本人也不大可能出生于河南鲁山。据王国维考,元结出生于开元七年(719),而其出生地最有可能是绵州魏城(成)县 [7] ,《元君表墓碑铭》:“父延祖,清净恬俭,历魏成主簿、延唐丞。思闲辄自引去,以鲁县商余山多灵药,遂家焉。”又载:“及终,门人谥曰太先生,宝应元年(762)追赠左赞善大夫。”《新唐书·元结传》:“逮长,不仕,年过四十,亲娅强劝之,再调舂陵丞,辄弃官去。” [8] 故元结虽自称为河南人,但其直系先祖当以常山或太原为是。元延祖卒年七十六,其追赠左赞善大夫在宝应元年,其卒年必在宝应元年或稍前,以此逆推36年,则元延祖任魏成主簿在开元十四年或稍前,调舂陵丞则在稍后,其后才隐居于河南鲁山。也就是说,至少在元结出生七年之后,元延祖才开始隐居河南鲁山的,故元结自称为河南人,不是称其出生地、先祖聚集地或变迁地,而是称其姓源地。

元结不称自己为“常山人”或“太原人”,主要原因如下:元结少年和青年时期是在河南鲁山度过的,而且虽然常山、太原元氏为大姓,但其影响力远比不上河南元氏。据宋郑樵《通志》元姓是:“又拓跋氏,云黄帝子昌意之后。昌意少子悃,居北土,世为鲜卑君长。……至孝文帝,更为元氏,都洛阳。” [9] 盖自孝文帝始,河南不仅为元姓姓氏发源地,而且为望族,具有皇室血脉。唐人以姓氏发源地为自己郡望也是通常做法。故元结曰“河南,元氏望也”,当源于此,而非随其父迁往河南鲁山之地。孝文帝虽非其直系,但改元姓亦自其始。元结称自己郡望为河南,不仅在于孝文帝更改姓氏,更在于迁都洛阳的北魏在孝文帝时创造了鲜卑史上最为辉煌的文化,这足以引起元结的文化自豪感与归属感,故自称郡望河南或“河南人”,而不称常山或太原人。

公讳结,字次山,号漫叟。又称元子、猗玗子、浪士、聱叟、漫郎等。

颜真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君讳结,字次山。”元结《自释》:“结,元子名也。次山,结字也。”元结《自释》云:“结,元子名也。次山,结字也。……少居商余山,著《元子》十篇,故以元子为称。天下兵兴,逃乱入猗玗洞,始称猗玗子。后家瀼滨,乃自称浪士。及有官,人以为浪者亦漫为官乎,呼为漫郎。既客樊上,漫遂显。樊左右皆渔者,少长相戏,更曰聱叟。彼诮以聱者,为其不相从听,不相钩加,带笭箵而尽船,独聱牙而挥车。酒徒得此,又曰:‘公之漫其犹聱乎?公守著作,不带笭箵乎?又漫浪于人间,得非聱牙乎?公漫久矣,可以漫为叟。’”考元结《文集》,元子出现79次,次山出现52次,漫叟出现27次,猗玗子出现5次,浪士出现3次,聱叟出现3次,漫郎出现1次。元子多出现在前期作品中,漫叟出现在后期作品中,次山则前后期作品中皆可见称。又《唐语林·栖逸》:“结,天宝中称中行子。” [10] 则误,元结《时规》载:“乾元己亥,漫叟待诏在长安。时中行公掌制在中书。”陈思编著《宝刻丛编》卷五《汝州》:“唐《商余操》,唐苏预撰,韩择木八分书。预友元结隐居教授于商余之肥溪,预为作此辞。预时为河南令,自号中行子。” [11] 《太平广记》引《唐语林》作“师中行子”,当为是。

公乃黄帝子昌意之后,后魏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为其十四世祖、拓跋寿鸠为其十三世祖、常山王拓跋遵为其十二世祖。

颜真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盖后魏昭成皇帝孙曰常山王遵之十二代孙。”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右唐元结次山也,后魏之裔。” [12]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所载同。按:宋郑樵《通志》载元姓:“又拓跋氏,云黄帝子昌意之后。昌意少子悃,居北土,世为鲜卑君长。《宋书》云,李陵之后。自昌意三十九世至昭成皇帝什翼犍,始号代王,都云中。” [13] 《魏书·昭成子孙》:“常山王遵,昭成子寿鸠之子也。少而壮勇,不拘小节。太祖初,有佐命勋,赐爵略阳公。慕容宝之败也,别率骑七百邀其归路,由是有参合之捷。及平中山,拜尚书左仆射,加侍中,领勃海之合口。及博陵、勃海群盗起,遵讨平之。迁州牧,封常山王。遵好酒,天赐四年,坐醉乱失礼于太原公主,赐死,葬以庶人礼。” [14] 拓跋遵(?—407),北魏拓跋寿鸠之子,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之孙。以此上推,元结当为后魏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又《新唐书·元结传》:“元结,后魏常山王遵十五代孙。”宋章定《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一三:“唐元结后魏常山王遵十五代孙。”祝穆《方舆胜览·湖南路》:“元结,后魏常山王十五代孙。”皆与颜真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不合,对此宋赵明诚《金石录·唐元结碑》已作辩误:“右《唐元结碑》,颜鲁公撰并书。按《唐书·列传》,结,后魏常山王遵十五世孙,而《碑》与《元氏家录序》皆云‘十二世’,盖《史》之误。” [15] 赵明诚见《元结文集》前的《元氏家录序》,则元结当为拓跋遵十二世孙。又据2020年新出土《大唐故朝议郎行绛州龙门县令上护军元府君墓志铭》载,墓主人元大谦,北魏常山王拓跋寿鸠七代孙,开元六年(718)三月卒于绛州龙门县令任上,卒年58岁。元结较元大谦迟出生59年,但与其差距已达六代,应不存在差距九代之可能,故元结不可能为拓跋遵十五世孙。

自公之先祖常山王拓跋遵后七叶,王公相继。

颜真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自遵七叶,王公相继,著在惇史。”《北史·昭成子孙》:“昭成皇帝九子:庶长曰寔君,次曰献元帝,次曰秦王翰,次曰阏婆,次曰寿鸠,次曰纥根,次曰地干,次曰力真,次曰窟咄。” [16] 《元和姓纂》卷四则载:“常山王寿鸠生遵。遵生素达。素达生羽邻、忠、倍斤、尉、货敦、菩萨、淑。” [17] 则素达为其十一世祖。然自素达之后六世,公之先祖具体已不可考。

公之高祖善祎(禘),代居太原,唐尚书都官郎中、常山郡公。

颜真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高祖善祎,皇朝尚书都官郎中常山郡公。”《元和姓纂》:“唐都官郎中元善祎,称昭成帝后。” [18] 三长物斋本《金石录·唐元结碑》:“又《碑》与《元和姓纂》皆云‘结高祖名善祎’,而《家录》作‘善禘’,未知孰是也。” [19] “祎”又作“袆”,然吕无党本作“祎”,今姑且从“祎”。而“善禘”之名,源自《家录》,又为赵明诚所亲见,其可信度不低,故姑且存疑。又《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七:(司勋郎中)“元玄祎”活动于唐太宗、中宗年间,与元善祎活动于同一时期。都官郎中属刑部尚书,唐代郎中之间调动频繁,则元善祎又或为元玄祎。《新唐书·元结传》未载元善祎。《元和姓纂》引《南宫故事》云:“(元姓)代居太原,著姓。祎曾孙谷神,扶州刺史;堂侄俯,宋州刺史。元孙结,容府经略兼中丞;生友直,为京兆少府。” [20]

公之曾祖元仁基,曾官朝散大夫、宁塞令、褒信令,袭常山公。

颜真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曾祖仁基,朝散大夫、褒信令,袭常山公。”《新唐书·元结传》:“曾祖仁基,字惟固,从太宗征辽东,以功赐宜君田二十顷,辽口并马牝牡各五十,拜宁塞令,袭常山公。”按:太宗征辽东事《旧唐书·太宗纪》有载:“十九年(645)春二月庚戌,上亲统六军发洛阳。……五月丁丑,车驾渡辽。甲申,上亲率铁骑与李世 会围辽东城,因烈风发火弩,斯须城上屋及楼皆尽,麾战士令登,乃拔之。……秋七月,李世 进军攻安市城,至九月不克,乃班师。” [21] 元仁基随太宗征辽东当在此时。又《旧唐书·地理一》:“陇右节度使,以备羌戎,统临洮、河源、白水、安人、振威、威戎、莫门、宁塞、积石、镇西等十军。” [22] 同书同卷载:“新蔡,隋旧。武德四年,于此置舒州,领新蔡、褒信二县。” [23] 《旧唐书·职官一》:“(从第五品下阶)朝散大夫、文散官。” [24] 品阶较县令要高。

公之祖元亨,为霍王府参军,随霍王李元轨镇改襄州,垂拱元年或稍后卒。

颜真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祖利贞,霍王府参军,随镇改襄州。”《新唐书·元结传》:“祖亨,字利贞,美姿仪。尝曰:‘我承王公余烈,鹰犬声乐是习,吾当以儒学易之。’霍王元轨闻其名,辟参军事。”颜真卿称元亨字,不称其名,乃为避肃宗李亨讳,孙谱与杨谱皆有详考。明朱国祯《涌幢小品》载:“元次山之祖曰元亨,字利贞,全用《易》四字,可异。” [25] 《旧唐书·李元轨传》:“霍王元轨,高祖第十四子也。……(贞观)十年,改封霍王,授绛州刺史,寻转徐州刺史。……垂拱元年,加位司徒,寻出为襄州刺史,转青州。” [26] 可知,元亨在垂拱元年或稍后与霍王元轨随镇改襄州。按:据《新唐书·元结传》:“父延祖,三岁而孤,仁基敕其母曰:‘此儿且祀我。’因名而字之。”元延祖乾元元年(758)或稍后卒,卒年七十六,以此逆推73年,其卒年当在垂拱元年(685)或稍后卒。

公之父延祖,弘道元年(683)前后生,不乐仕进,四十始为官,任魏成主簿、延唐丞,后归隐鲁山,乾元元年或稍后卒,卒年七十六。

颜真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父延祖,清净恬俭,历魏成主簿、延唐丞。思闲辄自引去,以鲁县商余山多灵药,遂家焉。及终,门人谥曰太先生,宝应元年追赠左赞善大夫。”《新唐书·元结传》:“父延祖,三岁而孤,仁基敕其母曰:‘此儿且祀我。’因名而字之。逮长,不仕,年过四十,亲娅强劝之,再调舂陵丞,辄弃官去,曰:‘人生衣食,可适饥饱,不宜复有所须。’每灌畦掇薪,以为‘有生之役,过此吾不思也’。安禄山反,召结戒曰:‘而曹逢世多故,不得自安山林,勉树名节,无近羞辱’云。卒年七十六,门人私谥曰太先生。”按:元延祖经历了安史之乱,约乾元元年(758)卒,卒年七十六,以此逆推,当在弘道元年(683)或稍后生。元延祖之生平,后文将系于年,此处不作详细考证。

公之母为陈郡汝南袁氏,大历四年(769)四月卒于永州祁阳。

元结《再让容州表》:“草土臣结言:伏奉四月十三日敕,以臣前在容州,殊有理政,使司乞留,以遂人望。……不图恩敕未到,臣丁酷罚,哀号冤怨,无所迨及。今陛下又夺臣情,礼授容州。臣遂行,则亡母旅櫬,归葬无日;几筵漂寄,奠祀无主。……臣今寄住永州,请刺史王庭璬为臣进表,陈乞以闻。”颜真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丁陈郡太夫人忧,百姓诣使请留,大历四年夏四月拜左金吾卫将军,兼御史中丞,管使如故。君矢死陈乞者再三,优诏褒许。”《新唐书·元结传》:“结为民营舍给田,免徭役,流亡归者万余。进授容管经略使,身谕蛮豪,绥定八州。会母丧,人皆诣节度府请留,加左金吾卫将军。民乐其教,至立石颂德。”可知元结母为陈郡人,大历四年四月卒于永州。按:又《旧唐书·袁滋传》:“袁滋字德深,陈郡汝南人也。弱岁强学,以外兄道州刺史元结有重名,往来依焉。每读书,玄解旨奥,结甚重之。” [27] 《新唐书·袁滋传》:“袁滋字德深,蔡州朗山人,陈侍中宪之后。强学博记。少依道州刺史元结,读书自解其义,结重之。” [28] “朗山”隋大业初属汝南郡,唐属蔡州。“外兄”初指父亲的姊妹(姑母)的儿子,如《后汉书·来歙传》:“君叔虽单车远使,而陛下之外兄也。” [29] 李贤注:“光武之姑子,故曰外兄也。”后亦指母亲兄弟的儿子,《隋书·皇甫绩传》:“绩三岁而孤,为外祖韦孝宽所鞠养。尝与诸外兄博奕,孝宽以其惰业,督以严训,愍绩孤幼,特舍之。” [30] 则指母亲兄弟的儿子。又从元结母亲为陈郡人,而袁滋亦陈郡人,则袁滋可能为元结母亲兄弟之子,亦由此可推之元结母亲与袁滋同姓。浯溪碑林中今有《 庼铭》,题曰“陈郡袁滋篆”。

有兄妹五人。其兄不可考;其弟元融,字季川,卒于安史之乱中;有姊妹二人,一嫁于李氏,生子叔静;一嫁于韦氏,生子叔闲。

孙谱与杨谱均作“无兄弟” [31] 。上元元年(760)元结作《辞监察御史表》:“臣老母多病,又无弟兄,漂流殊乡,孤弱相养。”又上元二年(761)作《与吕相公书》:“某又三世单贫,年过四十,弱子无母,年未十岁,孤生嫁娶者一人。”从元结自我表述看,元结当无亲兄弟。但元结字“次山”,排行第二无疑。古人排行未必是同一家庭内,有时会按同一家族排。如刘禹锡在家族中排行第二十八,故称刘二十八。从元结诗文看,他有一从兄元德秀,与其同为河南人,且曾活动于鲁山一带,元结与他关系密切,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如此元德秀可能为“元大”,但据李华《元鲁山墓碣铭并序》载:“公自幼居贫,累服齐斩,故不及亲在而娶。既孤之后,单独终身,人或以绝后谕焉。对曰:‘兄有息男,不旷先人之祀矣。’” [32] 则元德秀另有亲兄弟在,但早逝,仅留下子。《元和姓纂》卷四:“河南洛阳元氏”:“思温,鄜州刺史,平阴公。生若拙、德秀。”则若拙为元德秀之兄,元德秀在家庭中不是元大,可以推之按家族排元结至少是“元三”了,不可谓之“次山”。可见元结为“次山”须有亲兄弟在。在元结不少诗文中另有“元季川”在,如《处规》:“季川问曰:‘兟终不复二论,兟有意乎?’于戏季川!”《恶圆》:“元子召季川,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订司乐氏》也提到季川:“乐官去,季川问曰:‘向兟谢乐官,不亦过甚?’”兟为兄之意。元结安史之乱前的文学作品中提及的人物中,元季川出现的频率最高。根据元结《二风诗序》:“天宝丁亥中……后三岁,以多病习静于商余山。”元结曾隐居商余山,在隐居期间作下《述居》,该篇写道:“予当乘时和,望年丰,耕艺山田,兼备药石,与兄弟承欢于膝下,与朋友和乐于琴酒,寥然顺命,不为物累,亦自得之分,在于此也。”膝下是指人幼年时常依于父母膝旁或父母的身边,元季川与元结隐居且共依于“膝下”,则元季川当为元结亲弟。再分析元结与元季川名、字,晋孙绰《游天台山赋》:“融而为川渎,结而为山阜。” [33] 二人名、字皆来源于此,元季川即元融无疑。计有功《唐诗纪事》:“一曰季川名融,元次山之弟也。” [34] 明胡应麟《诗薮》:“兄弟则……元结、元融。” [35] 《全唐诗》:“元季川,大历、贞元间诗人也。一云名融,元结弟。” [36] 季川与次山为二人字,其中暗喻排行,季为第三,次为第二,则可以肯定元结为“元二”。但如作元季川为元结亲弟推断,则与《辞监察御史表》《与吕相公书》相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不妨作如下推论,元季川为元结弟弟,但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元季川可能在与叛军作战中死去。作出这一推断有如下理由:(1)据《元君表墓碑铭并序》:“及羯胡首乱,逃难于猗玗洞,因招集邻里二百余家奔襄阳,元宗异而征之。值君移居瀼溪,乃寝。”宋王谠《唐语林》:“天宝之乱,元结自汝坟率邻里南投襄汉,保全者千余家。乃举兵宛、叶之间,有城守扞寇之力。” [37] 计有功《唐诗纪事》:“时思明攻河阳……(元结)发宛叶军屯泌阳,全十五城。” [38] 元结在抵抗安史叛军取得重大胜利情况下,突然移居瀼溪,这不合常理,必然是其家中发生重大变故,不排除元季川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去世。元结《与李相公书》:“中逢丧乱,奔走江海,当死复生,见有今日”也可谓证。故在上元元年元结作《辞监察御史表》中称:“臣老母多病,又无弟兄。”(2)从元结作品看,元结与元季川曾一起隐居,关系十分密切,但元结所有关于元季川交往的作品均作于天宝十四年前。安史之乱后便不再有与元季川交往的诗文。(3)乾元三年(760)元结编次《箧中集》,并作《箧中集序》曰:“元结作《箧中集》……于戏!自沈公及二三子,皆以正直而无禄位,皆以忠信而久贫贱,皆以仁让而至丧亡。异于是者,显荣当世,谁为辩士,吾欲问之?天下兵兴于今六岁,人皆务武,斯焉谁嗣?已长逝者,遗文散失;方祖师者,不见近作,尽箧中所有,总编次之,命曰《箧中集》。且欲传之亲故,冀其不忘。”编订《箧中集》其一目的是为纪念逝者,并希冀其作品能永久流传,而逝者中可能包括了元季川,因在元结此后的诗文中元季川再也没有提及。另据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季川即结弟元融,独书其字,未详其故。或融之子孙所录,如《玉台新咏》之称徐孝穆欤?” [39] 《总目》推断元季川之文为其逝世后所录是正确的,但疑其作品为“融之子孙所录”为误,元结所有作品均自编文集,考《文编》《箧中集》的编订都在天宝之后,故称元融为季川,不直称其名,这也间接印证了元季川的早逝。可见,元结有亲兄弟三人,元大不见元结《文集》,已不可考,或早逝;元结为元二,元融则排行第三。

又元结有《将牛何处去二首》其二:“将牛何处去,耕彼西阳城。叔闲修农具,直者伴我耕。”其后有自注:“叔闲,漫叟韦氏甥”;《将船何处去二首》其一:“将船何处去,钓彼大回中。叔静能鼓桡,正者随弱翁。”自注:“叔静,漫翁李氏甥。”《说文》解释“甥”曰:“甥,谓我舅者,我谓之甥。”《释名》:“甥,亦生也。出配他男而生,故其制字男傍作生也。” [40] 可见,古时称姊妹之子为“甥”,也可知其姊妹一嫁韦氏,一嫁李氏。

有妻室二人,其名不可考。生子三人,一曰元友直,建中元年进士及第,后为京兆少府;一曰元友正,生平不可考;一曰元友让,曾假道州长史。又有从子元友谅,元和进士。

颜真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二子以方、以明,能世其业,名虽著而官未立。”《将牛何处去二首》其二:“将牛何处去,耕彼西阳城。叔闲修农具,直者伴我耕。”其后有自注:“直者,漫叟长子也。”《将船何处去二首》其一:“将船何处去,钓彼大回中。叔静能鼓桡,正者随弱翁。”自注:“正者,漫翁次子也。”又《元和姓纂》卷四:“元孙结,容府经略兼中丞;生友直,为京兆少府。” [41] 又岑仲勉校记:“《结碑》,二子以方、以明,无友直,殆即其一之号也。友直,建中元年及第,见《会要》七六。《雪堂金石文字跋》四云:‘据《(墓)表》则二子以方、以明,《次山集》则长子友直,次子友正。唐韦(辞)[词]《修浯溪记》又称结季子友让(友让又见《新唐书·顾少连传》),诸说不同,著之俟考。’余按《次山集》中,无长子友直、次子友正之文,罗氏误引。” [42] 岑校以为误引,实为名之简称。又考,古人成年之后方有字,而出生不久便有名。考以上二诗前有序:“壬寅中,漫叟得免职事,漫家樊上。”壬寅年为宝应元年(762),本年秋元结以侍亲固辞,归于武昌樊上。元友直天宝九载(750)前后生 [43] ,尚未成年,友正年更幼,又方直、明正相连,则元友直字以方、元友正字以明可知。又元结《漫酬贾沔州》:“人谁年八十,我已过其半。家中孤弱子,长子未及冠。且为儿童主,种药老溪涧。”该文作于广德元年(763),称自己长子为“孤弱子”,则其元妻当在此前去世。

唐韦辞《修浯溪记》:“元公再临道州,有妪伏活乱之恩,封部歌吟,旁浃于永。故去此五十年,而俚俗犹知敬慕。……今年春,公季子友让,以逊敏知治术,为观察使袁公所厚,用前宝鼎尉假道州长史。……余嘉其损约贫寓,而能以章复旧志为急,思有以白之,故不得用质俚辞命。元和十三年十二月六日,江州员外司马韦辞记。” [44] 元和十三年(818)上推五十年,元结家于浯溪当在大历二年(767)左右。又元友让《复游浯溪》也记载幼年居浯溪事:“昔到才三岁,今来鬓已苍。剥苔看篆字,薙草觅书堂。” [45] 则元友让之出生在广德二年(764)前后,此时元结元妻已去世。但据颜真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元结有子元友直、元友正,未提有元友让之名,则或元结在元妻去世后并未正娶,故不书。又据桂多荪《浯溪志》采民间传闻:“(瞿令问)传为次山内弟,当是次山道州续娶夫人之弟,友让之母。”考元结在道州刺史任期和守孝祁阳期间,与瞿令问交往密切,元结去世之后,又为其“竭资鬻石”,传闻具有一定可信度,但尚无可信材料可以证实。

元结另有从子一人。清嘉庆《全唐文》卷六二〇:“友谅,河南人,容管经略使结从子。”《汶志纪略·选举》卷三:“元友谅,唐元和进士。”(参考罗宝川《元友谅籍贯考辨》)


[1] 凡元结诗文,均引自本人编订的《元次山作品整理与资料汇编》。

[2] 著录于浯溪石刻,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五九亦有辑录。

[3] (北齐)魏收:《魏书》卷一五《昭成子孙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4—375页。

[4]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三四四颜真卿《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94页。凡引本文均出自《全唐文》卷三四四,第3494—3496页,不再另注明。

[5] (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卷四《元》,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30页。

[6] (清)劳格、赵钺撰,徐敏霞、王桂珍点校:《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79页。

[7] 参见“开元七年条”。

[8]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四三《元结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81—4682页。凡引本文均出自《新唐书·元结传》,第4681—4686页,不再另注明。

[9] (宋)郑樵:《通志二十略》之《氏族略》第三,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7页。

[10]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四《栖逸》,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 400页。

[11] (南宋)陈思编:《宝刻丛编》卷五《汝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327页。

[12]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一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下册,第855页。

[13] (宋)郑樵:《通志二十略》之《氏族略》第三,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7页。

[14] (北齐)魏收:《魏书》卷一五《昭成子孙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4—375页。

[15] (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6页。

[16] (唐)李延寿:《北史》卷一五《昭成子孙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60页。

[17] (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卷四《元》,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00页。

[18] (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卷四《元》,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30页。

[19] (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6页。

[20] (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卷四《元》,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30页。

[21]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三《太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58页。

[22]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88页。

[23]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35页。

[24]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四二《职官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95页。

[25] (明)朱国祯撰,王根林校点:《涌幢小品》卷一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362页。

[26]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四《霍王元轨》,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429—2431页。

[27]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八五下《袁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30页。

[28]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五一《袁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24页。

[29]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一五《来歙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86页。

[30] (唐)魏征、(唐)令狐德棻:《隋书》卷三八《皇甫绩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139页。

[31] 孙望:《元次山年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6页。凡引自本年谱下文简称《孙谱》。杨承祖《元结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2002年版,第209页。凡引自本书中的《元次山年谱》下文简称《杨谱》。

[32] (清)董诰编:《全唐文》卷三二○李华《元鲁山墓碣铭并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49页。

[33] (清)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全晋文》卷六一孙绰《游天台山赋》,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611页。

[34] (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三二《元季川》,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24页。

[35] (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三《唐上》,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61页。

[36]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二五九《元季川》,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894页。

[37]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四《栖逸》,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00页。

[38] (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二二《元结》,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30—731页。

[39]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六《总集类一·箧中集》,中华书局1965年版,下册,第1688页。

[40] (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清)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卷三《释亲属》第一一,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03页。

[41] (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卷四《元》,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30页。

[42] (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卷四《元》,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31页。

[43] 参见“天宝九载”条。

[44] (清)董诰编:《全唐文》卷七一七韦辞《修浯溪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73页。

[45]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二五八《元友让》,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882页。 2/ono7cxJnftyvKc4qXiW50KPH4bDuRm/9iBqXSKdYEIJBtUR+DgtSfVGra1flo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