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38 戊寅

开元二十六年 公二○岁

本年,公二十岁,行冠礼,取字次山。

颜真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君讳结,字次山。”《礼记·冠义》:“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 [49] 古代男子未成年前束发而不戴帽,至二十岁成年时才由长辈为其举行冠礼,戴上新帽,并赐以字。

本年或稍后,左右龙武军建制。元德秀因惠政自邢州南和尉调龙武录事参军,当在本年或之后。

《旧唐书·元德秀传》:“久之,以孤幼牵于禄仕,调授邢州南和尉。佐治有惠政,黜陟使上闻,召补龙武录事参军。” [50] 《通典》卷二八载:“大唐之初有禁兵,号为百骑,属羽林。永昌元年,改羽林百骑为千骑。景龙元年,改千骑为万骑,仍分为左右营。开元二十六年,析羽林军置左右龙武军,以左右万骑营隶焉。” [51] 然《旧唐书·职官志三》“左右龙武军”注云:“初,太宗选飞骑之尤骁健者,别署百骑,以为翊卫之备。天后初,加置千骑,中宗加置万骑,分为左右营,置使以领之。自开元以来,与左右羽林军名曰北门四军。开元二十七年,改为左右龙武军,官员同羽林军也。” [52] 左、右龙武军建制一说为开元二十六年,一说为开元二十七年,不知何者为是,但元德秀为龙武录事参军当在建制之后。又按:唐杜佑《通典·选举》:“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命诸道采访使考课官人善绩,三年一奏,永为常式。至二十七年二月,赦文:‘三载考绩,黜陟幽明,允叶大猷,以劝天下。比来诸道所通善状,但优仕进之辈,与为选调之资,责实循名,或乖古义。自今以后,诸道使更不须通善状。每至三年,朕自择使臣,观察风俗,有清白政理著闻者,当别擢用之。’” [53] 自开元二十四年至开元二十六年前后正好三年,而左、右龙武军正好建制。但元德秀任邢州南和尉可能不止一任。据“天宝六载条”考,元德秀天宝六载任鲁山县令,如在本年调龙武录事参军,则十年间仅任一职,这种情况在唐代少见,故任“邢州南和尉”当不止一任,其调龙武录事参军在本年或稍后。 nhIpkRCKxPveCyHHmvMXNU9XoPfu1XVbRz7WPbVpkbX4OTkKEPYWEhC0I4Wl/Ut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