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非遗建档式保护机制的构建原则

一 规范化原则

为保证非遗资源的活态性和非遗信息的原真性,可引用计算机学科元数据研究的相关成果,同时结合档案学的常用方法,如实证研究、语义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借鉴社会学、情报学、文化遗产学等学科的知识与技术,吸收各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对非遗数字化信息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和检索提出指导性意见。其中,语义分析法是实现非遗资源本体构建的基础,包括非遗资源本体建模与知识表示,使用统一的语义描述建立本体驱动的非遗元数据模型;非遗资源本体概念关系识别,即建立领域本体来表示概念与特定领域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以聚类和关联的领域知识为基础的语义描述,为非遗的检索、利用提供可识别的路径和方法。

二 平台化原则

以兼容性、普适性和开放性为前提,建立和规范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技术、标准和方式。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档案安全防护等新技术,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融合保护平台,实现对非遗档案资源的集中建设与管理,并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视角下,保障非遗建档式保护机制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效运行和成功对接,使之成为全国非遗保护机制的重要支撑。

三 集成化原则

结合全球数字化应用的发展趋势,以档案学理论为基础,选择并集成如数据管理与分发、虚拟现实等高新信息技术,将研究视野放大到非遗文化的结构系统、符号系统和价值系统,面向非遗保护机制的实现途径和应用方式进行创新,探索建立基于我国非遗特性的集成管理流程和集成技术标准。

四 社会化原则

非遗来源于社会生活,也依存于社会生活,由此应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培养全民共同参与意识,推动非遗保护的长远发展。针对现代社会条件下非遗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非遗保护工作应充分结合各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类型,比如民俗、宗教、文物等方面,凝炼和构建符合社会化保护需求的非遗保护集成示范项目,使公众能通过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平台享受非遗建档式保护机制带来的成果。 Rp2F9HiepHL5IoXzYrWXv7qT7baEhlwi8Ow0r9zk7Q2CM09OqELdeUpDn4ax+xc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