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突出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王京生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古今中外,国运的兴衰、地域的起落,莫不与改革创新息息相关。无论是中国历史上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还是西方历史上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这些改革和创新都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甚至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实际推进中,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改革创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力量的博弈、利益的冲突、思想的碰撞往往伴随着改革创新的始终。就当事者而言,对改革创新的正误判断并不像后人在历史分析中提出的因果关系那样确定无疑。因此,透过复杂的枝蔓,洞察必然的主流,坚定必胜的信念,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改革创新来说就显得极其重要和难能可贵。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城市标识,是深圳的生命动力,是深圳迎接挑战、突破困局、实现飞跃的基本途径。不改革创新就无路可走、就无以召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肩负着为改革开放探索道路的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以挺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勇气,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探索、改革和创新,不仅使深圳占得了发展先机,而且获得了强大的发展后劲,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深圳的每一步发展都源于改革创新的推动;改革创新不仅创造了深圳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奇迹,而且使深圳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和引领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改革创新又是深圳矢志不渝、坚定不移的命运抉择。为什么一个最初基本以加工别人产品为生计的特区,变成了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安身立命的先锋城市?为什么一个最初大学稀缺、研究院所数量几乎是零的地方,因自主创新而名扬天下?原因很多,但极为重要的是深圳拥有以移民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保障的优良文化生态,拥有崇尚改革创新的城市优良基因。来到这里的很多人,都有对过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梦想,他们骨子里流着创新的血液。许多个体汇聚起来,就会形成巨大的创新力量。可以说,深圳是一座以创新为灵魂的城市,正是移民文化造就了这座城市的创新基因。因此,在经济特区发展历史上,创新无所不在,打破陈规司空见惯。例如,特区初建时缺乏建设资金,就通过改革开放引来了大量外资;发展中遇到瓶颈压力,就向改革创新要空间、要资源、要动力。再比如,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探索者、先行者,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面临着处于十字路口的选择,不创新不突破就会迷失方向。从特区酝酿时的“建”与“不建”,到特区快速发展中的姓“社”姓“资”,从特区跨越中的“存”与“废”,到新世纪初的“特”与“不特”,每一次挑战都考验着深圳改革开放的成败进退,每一次挑战都把深圳改革创新的招牌擦得更亮。因此,多元包容的现代移民文化和敢闯敢试的城市创新氛围,成就了深圳改革开放以来最为独特的发展优势。

40多年来,深圳正是凭着坚持改革创新的赤胆忠心,在汹涌澎湃的历史潮头劈波斩浪、勇往向前,经受住了各种风浪的袭扰和摔打,闯过了一个又一个关口,成为锲而不舍的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闯将”。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的价值和生命就是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铸造了经济特区的品格秉性、价值内涵和运动程式,成为深圳成长和发展的常态。深圳特色的“创新型文化”,让创新成为城市生命力和活力的源泉。

我们党始终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时代,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深圳面临着改革创新的新使命和新征程,市委市政府推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综合措施,肩负起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历史重任。

如果说深圳前40年的创新,主要立足于“破”,可以视为打破旧规矩、挣脱旧藩篱,以破为先、破多于立,“摸着石头过河”,勇于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等束缚;那么今后深圳的改革创新,更应当着眼于“立”,“立”字为先、立法立规、守法守规,弘扬法治理念,发挥制度优势,通过立规矩、建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深圳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优势和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效应,明确了“1 +10 +10”工作部署,瞄准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持续奋斗,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如今,新时代的改革创新既展示了我们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又要求我们承担起巨大的改革勇气、智慧和决心。在新的形势下,深圳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继续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为全国提供更多更有意义的示范和借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这是深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各行业、各领域着眼于深圳改革创新的探索和实践,加大理论研究,强化改革思考,总结实践经验,作出科学回答,以进一步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唤起全社会推进改革的勇气、弘扬创新的精神和实现梦想的激情,形成深圳率先改革、主动改革的强大理论共识。比如,近些年深圳各行业、各领域应有什么重要的战略调整?各区、各单位在改革创新上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这些成就如何在理论上加以总结?形成怎样的制度成果?如何为未来提供一个更为明晰的思路和路径指引?等等,这些颇具现实意义的问题都需要在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和概括。

为了总结和推广深圳的重要改革创新探索成果,深圳社科理论界组织出版《深圳改革创新丛书》,通过汇集深圳各领域推动改革创新探索的最新总结成果,希冀助力推动形成深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的新格局。其编撰要求主要包括:

首先,立足于创新实践。丛书的内容主要着眼于新近的改革思维与创新实践,既突出时代色彩,侧重于眼前的实践、当下的总结,同时也兼顾基于实践的推广性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与构想。那些已经产生重要影响并广为人知的经验,不再作为深入研究的对象。这并不是说那些历史经验不值得再提,而是说那些经验已经沉淀,已经得到文化形态和实践成果的转化。比如说,某些观念已经转化成某种习惯和城市文化常识,成为深圳城市气质的内容,这些内容就可不必重复阐述。因此,这套丛书更注重的是目前行业一线的创新探索,或者过去未被发现、未充分发掘但有价值的创新实践。

其次,专注于前沿探讨。丛书的选题应当来自改革实践最前沿,不是纯粹的学理探讨。作者并不限于从事社科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还包括各行业、各领域的实际工作者。撰文要求以事实为基础,以改革创新成果为主要内容,以平实说理为叙述风格。丛书的视野甚至还包括那些为改革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一些个人,集中展示和汇集他们对于前沿探索的思想创新和理念创新成果。

第三,着眼于解决问题。这套丛书虽然以实践为基础,但应当注重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提炼。入选的书稿要有基本的学术要求和深入的理论思考,而非一般性的工作总结、经验汇编和材料汇集。学术研究需强调问题意识。这套丛书的选择要求针对当前面临的较为急迫的现实问题,着眼于那些来自于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的群众关心关注的瓶颈问题的有效解决。

事实上,古今中外有不少来源于实践的著作,为后世提供着持久的思想能量。撰著《旧时代与大革命》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正是基于其深入考察美国的民主制度的实践之后,写成名著《论美国的民主》,这可视为从实践到学术的一个范例。托克维尔不是美国民主制度设计的参与者,而是旁观者,但就是这样一位旁观者,为西方政治思想留下了一份经典文献。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也是一部来源于革命实践的作品,它基于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既是那个时代的见证,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这些经典著作都是我们总结和提升实践经验的可资参照的榜样。

那些关注实践的大时代的大著作,至少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哪怕面对的是具体的问题,也不妨拥有大视野,从具体而微的实践探索中展现宏阔远大的社会背景,并形成进一步推进实践发展的真知灼见。《深圳改革创新丛书》虽然主要还是探讨深圳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的实际问题,但其所体现的创新性、先进性与理论性,也能够充分反映深圳的主流价值观和城市文化精神,从而促进形成一种创新的时代气质。

写于2016年3月
改于2021年12月 JXONwmZjJfBxZgw7kG20kmeJoXa/Gp+teuxhR6pizKjqOBvZDfXKUgenarhkIqm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